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信天創投蔣宇捷:從BAT出來做投資是一種什麼體驗?

關於“BAT出身的創業者”這個話題, 人們已經有很多討論。 但對於“BAT出身的投資人”這個群體, 相關的話題似乎不多。

信天創投的合夥人蔣宇捷就是“BAT系投資人”中的一員。 曾經在百度、騰訊等公司擔任過技術負責人的他, 從2014年開始以“信天創投合夥人”的身份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

蔣宇捷告訴介面新聞記者, 進入投資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雖然之前一直在管技術, 但我對理財和投資一直很感興趣, 也接觸過不少投資人。 ”離開BAT後, 他在創新工廠聯合創立“魔圖精靈”這款產品;在這款產品被百度收購後,

感覺時機成熟的蔣宇捷選擇進入投資行業。

從大公司裡的技術男到現在的投資人, 在蔣宇捷看來, 儘管兩種角色都要求他去瞭解一個接一個的專案, 但當中的參與度不盡相同。

“技術工作比較簡單, 只需要我參與到某一項流程中;但是投資則需要我參與到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 複雜程度更高, 時間更長, 同時還需要有看人的目光, 去瞭解創業者本身, ”他說。

投資的過程也有所差異。 儘管在大公司內部, 蔣宇捷的工作性質以技術為主, 但他也參與過一些項目的投資過程。 他認為, 大公司的投資大多為業務服務, 目的在於樹立競爭優勢, 因此要關注更多的細節和關係;而現在, 自己更多的是追求投資回報, 決策過程也只是在合夥人之間完成,

流程更快一些。

角色的轉變, 要求蔣宇捷現在更多地去瞭解互聯網的最新趨勢。 他介紹稱, 自己現在需要每天花一兩個小時來閱讀各行業的書籍以及行業報告, 以補充自己的知識短板, 並且深入瞭解各個行業的想法。 除此之外, 他還會通過與同行的深入交流, 以及自己對項目之間關聯性等因素的複盤, 來不斷提高自身相關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從而使自己在投資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做決策。

對於BAT出身的創業者來說, 大公司的工作經歷對於他們創業往往有所裨益。 至於投資人, 這種影響同樣存在。 作為一名在騰訊和百度都工作過的投資人, 蔣宇捷對於兩家公司為其投資經歷帶來的影響有所體會。

“兩家公司的文化不一樣, 百度更理性, 決策由資料驅動;騰訊則更感性, 注重用戶體驗, 核心驅動力是價值。 ”蔣宇捷表示, 現在自己在投資時, 會集合兩家公司的特點, 通過情感加上一些定量的判斷, 再做出決策。

“我們在投資案例時對這種特點都有具體的體現。 最開始的時候, 會以感性特徵入手, 比如對創始人的印象入手、產品設計、使用者體驗等, 後期就會去看資料, ”他如是說。

但蔣宇捷認為, 如果要從百度和騰訊兩家公司中選一家的話, 他認為還是騰訊更值得投資人學習。

“有幾個方面:第一, 騰訊產品的使用者體驗更出色;第二, 騰訊的產業佈局更出色;第三, 從移動互聯網趨勢來看, 騰訊也更好。 所以對於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投資,

騰訊更值得學習。 ”

作為投資人的蔣宇捷, 目前最得意的一個投資專案是“美味不用等”。 人們在餐館排隊時也許會經常用到這個應用來排隊等號。 信天創投在A輪和B輪階段都投資了這款應用。

“整體來看, 我對這個項目很滿意, ”在談到“美味不用等”時, 蔣宇捷的言語中充滿認可, “現在項目已經走到了C+輪, 估值也增長了30倍以上, 又有BAT參與, 從業務和融資額來看都很好。 它們做的東西也是我自己創業時候想做的, 這個創業項目可以說實現了自己的很多想法, 並且驗證了想法的正確。 ”

技術出身的蔣宇捷把自己形成的理性思維也帶到了投資中。 他說, 自己現在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往往會先用足夠的論據和資料說服自己,

之後在進行決定, “光講故事和情懷是不行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