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農信聯社 打響金融扶貧攻堅戰

【中原經濟網訊】日前, 蘭考農商銀行主動上門與禾豐牧業公司接洽, 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支援, 按照縣財政繳存擔保金的10倍限額, 向圍繞該公司的1000戶養鴨農戶授信5000萬元用於鴨棚建造, 實現了扶持一個骨幹企業, 幫助一批農戶脫貧的乘數效應。 這只是省農信聯社服務三農, 肩負金融扶貧主力軍使命, 打響金融扶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順勢而為 蓄滿金融扶貧“資金池”

為深入推進金融扶貧工作, 打贏金融扶貧攻堅戰, 全省農信社順勢而為, 充分發揮規模優勢, 勇擔扶貧脫困責任重擔,

加大資金投放力度, 將信貸支農與精准扶貧緊密結合, 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一組資料展示了省農信聯社在金融精准扶貧工作中的不懈努力:截至2016年年末, 53家貧困縣縣級行社貸款餘額2195.32億元, 占全省農信社貸款總額的36.48%, 當年累計投放扶貧貸款285.11億元, 共帶動115240貧困人口就業;累計支持貧困村4930個, 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4.18萬戶, 支援產業脫貧企業381家, 投放扶貧貸款86.86億元。

農信社生於農村, 成長於農村, 其根在農村, 發展優勢也在農村, 做好精准扶貧工作是親近農民、培育客戶、鞏固和發展農村金融市場傳統優勢的內在需求。 截至2016年年末, 省農信聯社各項貸款餘額6018億元, 其中涉農貸款餘額5372億元, 涉農貸款占比達89.27%;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852億元,

占各項貸款的47.39%。 通過增加有效信貸投入, 省農信聯社支持帶動一大批農民脫貧致富, 讓許多貧困戶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精准投放 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

省農信聯社堅持點面結合, 深入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實現精准扶貧、定點脫貧, 在全力滿足農村、農戶基本生產生活信貸需求的基礎上, 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

建立扶貧工作合作機制。 省農信聯社主動與省扶貧辦、婦聯、團省委等有關部門對接, 針對不同的貧困群體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 指導縣級行社與企業、專業大戶開展專案對接, 制訂具體支援方案, 靈活確定承貸主體和借款方式。

抓好扶貧信貸精准投放。 省農信聯社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制訂差異化信貸服務方案,

按照“宜場則場、宜戶則戶、宜企則企、宜社則社”的原則, 實施“支農再貸款+農信社自有資金+定向利率優惠+財政貼息+涉農貸款保險”等聯動的金融、財政扶貧模式, 擴展資金規模和受惠面, 帶動貧困戶脫貧。

實施“四單一擴權”幫扶政策。 省農信聯社單列信貸計畫、單設扶貧機構、單獨考核扶貧工作、單獨研發扶貧開發金融產品, 擴大貸款審批許可權, 開發設計了“金燕快貸通”系列產品, 實現了集中營銷、批量授信。

百花齊放 助力精准扶貧“春滿園”

省農信聯社圍繞發展扶貧產業、幫扶貧困群體、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扶貧工作重點, 從細化服務物件、創新服務方式上狠下功夫, 百花齊放, 各顯神通, 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貧政策,

支援了一批重點骨幹企業, 扶持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貧產業, 加快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淅川縣農信聯社以創新金融產品為抓手, 先後推出“黨群扶貧+”小額信貸、“金燕雙創即時貸”“金三農即時貸”和“移民創業貸”四大品牌14個產品, 滿足農村市場不同層次農戶的信貸需求, 發展丹江魚、金銀花、香菇、蘆筍、桑蠶等特色產業, 帶動11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安陽商都農商銀行與地方政府及鳳之陽太陽能有限公司簽訂三方合作協定, 採取貧困戶貸款、企業擔保、銀行放貸的新能源產業扶貧貸款方式, 採用“收益權質押+公司保證”的複合擔保方式, 發放光伏發電貸款400筆、金額2500萬元, 安裝900套光伏發電設備, 帶動兩萬貧困人口脫貧。

方城縣農信聯社創新扶貧機制, 探索出“以政府部門規劃為主導, 以農信社貸款幫扶為動能、以愛心企業產業帶動為依託、以貧困戶組成的專業合作社為扶貧載體”的“3+1”扶貧模式, 通過政府、農信社和企業三方發力, 推動貧困戶走上專業化生產發展致富的道路。

此外, 潢川縣農信聯社與該縣婦聯對接, 向後者推薦的貧困婦女發放“電子商務創業小額貸款”;盧氏農商銀行與該縣扶貧辦結合, 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推出“貸款+項目+貼息”幫扶模式;固始農商銀行與該縣人社局、婦聯對接, 推出“下崗工人再就業”“巾幗信用創業”“返鄉農民工創業”等扶貧創業貸款品牌;長垣縣農信聯社推出“雙協定”金融扶貧模式等, 均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馬春耀 駢利輝)

(馬春耀 駢利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