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國技術含量“最低”的橋,卻使用了800年,永不會被衝垮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中國技術含量“最低”的橋。

為什麼這座橋的技術含量最低呢?相對於中國其他的橋樑來說, 它的建造工藝簡單, 耗費時間比較短, 不需要技藝精湛的工程師設計。 它就是贛州浮橋, 又稱為建春門浮橋。

贛州浮橋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建立。 在宋朝的時候, 贛州成為了一個交通要地, 溝通著湖南, 福建, 江西等地。 因為贛州三面環水, 所以為了商貿往來, 在當時的章河和貢河上建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 新中國成立在之後, 西河和南河的浮橋被公路大橋所有取代, 只剩下建春門這座浮橋。

建春門浮橋有800多年的歷史, 建於南宋年間。 整座橋其實是一座建在船上的浮橋, 構造的模式非常簡單, 三隻舢板為一組, 在舢板上架梁, 梁上再鋪木板, 然後用纜繩把船綁在一起, 用錨固定在河面上。

建春門浮橋一共長400多米, 由30多組舢板組成。 這種橋的構造模式非常簡便, 但是這並不影響這座古橋的品質。 行走在船上, 腳步輕印, 晃動不大。

這座橋可以隨著水面漲幅而上下浮動,

但是因為浮橋的特點, 它是永遠不可能被水衝垮和淹沒, 這就是古人智慧的最好體現。

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 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人工將浮橋開啟一次, 讓船隻通過。

當然, 因為這座浮橋的木頭泡在水裡近千年, 浮橋因為自身結構和材質的原因,

經常需要維修, 歷史上對贛州的古浮橋進行過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維修才得以使其保存至今。

建春門浮橋使用的船隻一共有 100 條, 新修建了 84 條船隻, 選取其中 76 條輕盈的船隻替代需要修葺的, 其餘仍然使用舊船。 經過南宋嘉定, 明宣德、正統、正德、嘉靖等多次大修,以及不可數計的年年洪水後的中小修葺,贛州古浮橋尤其是建春門浮橋依然能保存並使用至今

如今,為了保護這個“國寶”,現在水位漲至一定位置時,浮橋需要立刻拆除,以免發生危險。

明宣德、正統、正德、嘉靖等多次大修,以及不可數計的年年洪水後的中小修葺,贛州古浮橋尤其是建春門浮橋依然能保存並使用至今

如今,為了保護這個“國寶”,現在水位漲至一定位置時,浮橋需要立刻拆除,以免發生危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