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國首個中非報導學院獎頒發 媒體人發出非洲報導共同倡議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傑致辭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傑指出,

中國媒體的非洲報導是一片藍海, 中非有共同的發展需求和發展合作前景, 有待我們進一步努力;中國媒體的非洲報導也是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新舞臺, 要走出報導非洲時的傳統視角和西方看法, 共同尋找好的故事, 把非洲和中國的故事都講好;中國媒體的非洲報導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精耕細作, 不僅關注新聞層面的內容, 還應深入非洲社會, 瞭解歷史、文化、發展、健康等議題在非洲的足跡, 更好地推動中國公眾對於非洲的認識。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致辭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在致辭中指出, 蓋茨基金會希望通過推動構建一個生態系統, 對接非洲發展的“需求”與中國對非洲發展解決方案的“供給”。 在這個過程中, 蓋茨基金會發現其間存在著巨大的資訊鴻溝, 例如中國企業對於非洲市場機會和挑戰的認識不足, 而媒體在這其中大有可為。 李一諾說:“無論是中非合作的輿論環境營造還是政策宣導,

媒體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史安斌主持會議、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周慶安介紹了中非媒體報導研究專案及首屆中非報導獎的評選情況。

自2013年以來, 中非關係邁上新臺階, 合作專案和投資金額再創新高, 國內企業、公眾等對於瞭解非洲的需求也隨之高漲。 然而, 當下國內對非洲的瞭解程度仍滯後於中非合作發展的進度, 媒體涉非報導的數量、角度、深度等尚無法匹配訴求。 周慶安說:“通過長期對中國媒體非洲報導的跟蹤研究, 我們發現, 中國媒體關於非洲的報導有一定關注度和數量基礎。 尤其是自2013年以來, 中非合作不斷深化,

媒體報導的關注度日漸高漲, 但更傾向政治、安全等領域重大事件報導, 對於醫療衛生、農業合作、我國對非洲的援助等發展類議題的關注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路程上, 中國媒體可以扮演更好的作用。 ”中非媒體報導研究專案通過舉辦中國媒體非洲報導高層論壇、中非報導獎及資助記者赴非採訪等, 深入觀察和推動中國媒體共同提升中非關係的報導。

第二屆中國媒體非洲報導高層論壇暨首屆中非報導獎頒獎典禮合影

首屆中非報導獎是我國第一個關於國際報導的“學院獎”, 徵集和評選過程得到了業界和學界的大力支持,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華社、鳳凰網、蓋茨基金會等單位的13位元評委經過接受申請、通訊評審、磋商和公示環節, 34件優秀作品分獲“最佳時事報導獎”、“最佳健康報導獎”和“最佳發展報導獎”。

在頒獎儀式結束後舉行的中國媒體非洲報導高層論壇中, 在場嘉賓圍繞“走出非洲困境:非洲發展的中國視角”和“重塑中國話語:如何尋找非洲故事”兩大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自2016年起,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支持下發起中非媒體報導研究專案,於2016年4月組織首屆中國媒體報導高層論壇、2016年7月舉辦首屆中國媒體非洲報導高級研討班,2016年12月發起中非報導獎,通過多種形式培養能夠持續、深度、專業報導非洲的專家型記者和媒體人。中非報導獎作為專案的一部分,每年評選一次,旨在挖掘和發現中國媒體非洲報導中的出色作品,推動中國媒體同仁更加深入、全面、準確地報導非洲發展的各個領域。

消息來源: 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

自2016年起,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支持下發起中非媒體報導研究專案,於2016年4月組織首屆中國媒體報導高層論壇、2016年7月舉辦首屆中國媒體非洲報導高級研討班,2016年12月發起中非報導獎,通過多種形式培養能夠持續、深度、專業報導非洲的專家型記者和媒體人。中非報導獎作為專案的一部分,每年評選一次,旨在挖掘和發現中國媒體非洲報導中的出色作品,推動中國媒體同仁更加深入、全面、準確地報導非洲發展的各個領域。

消息來源: 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