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張買江:熱情似火的紅旗渠特等勞模

□記者 劉劍昆 文/圖

在機關擔任維修工, 在紅旗渠幹部學院擔任“編外教師”, 外出參加公益活動宣傳紅旗渠精神……林州市市民張買江在退休後依然保持了紅旗渠勞模的本色, 不管在哪裡, 他都熱情似火, 他講述的紅旗渠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父親修渠獻身

遵母囑咐引水來

“是紅旗渠給了我生命, 我這一輩子都是紅旗渠的人!”3月11日, 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中國攝影展覽館舉行的“致敬——紅旗渠”攝影展上, 68歲的白髮老人張買江向參觀的人群深情地講述著紅旗渠的故事。

“1965年4月5日, 紅旗渠總幹渠通水了, 那是個讓林州人永遠銘刻在心的日子,

這個日子就成了紅旗渠通水紀念日。 那年的4月6日, 當時的河南省委第一書記來到工地, 我還穿著一件破棉襖, 他跟我合了影。 第二年4月, 紅旗渠修到了我們南山村。 當年4月17日, 我和許多修渠人一起參加了紅旗渠建設英模大會。 那一天, 我興沖沖地跑回家, 一進門就對俺娘說:‘娘, 我把水帶回來了!’俺娘看著我, 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朝天喊道:‘孩兒他爹, 你放心吧, 漳河水流過來了!’第二天一大早, 我第一個到俺村的池塘裡, 挑了一擔剛流過來的紅旗渠水, 去地裡栽紅薯……”

應邀與張買江一起參加攝影展的《河南日報》老攝影記者魏德忠接著講述:“當時在《河南日報》擔任記者的張一弓給張買江拍了一張挑水的照片,

後來連同一篇報告文學《獻身》登在了《河南日報》上。 《獻身》記錄的是張買江與他父親兩代人為紅旗渠獻身的故事。 ”

張買江出生在林州市桂林鎮一個非常缺水的山村——南山村。 1960年2月, 其父親張運仁上了紅旗渠總幹渠建設工地, 任南山施工排排長。 1960年5月13日傍晚收工放炮時, 有一炮遲遲沒有炸響。 張運仁連忙跑出安全洞, 勸阻民工趕快躲避。 民工們躲開了, 但是炮炸響了, 一塊巨大的飛石擊中了張運仁的頭部, 他犧牲了。

張買江兄妹五個, 他排行老大。 父親去修渠, 他就在家裡幫助母親操持家務。 母親是個剛強的女人, 1961年春節剛過, 她對年僅13歲的兒子張買江說:“你爹沒有修成渠就走了, 你去就得把水帶回來,

帶不回來水, 你就不要回來!”

“我在紅旗渠工地上經常跑來跑去送東西, 臨上工地時俺娘給我做了一雙布鞋, 不到一個月我就穿破了, 腳底磨出了血泡。 沒鞋穿了, 我就用廢舊汽車輪胎做成鞋穿, 時間長了, 腳上就磨出了繭子, 這繭子後來再也沒有消失。 直到現在, 我每隔幾天就得用剪子和刮胡刀片修一次繭子, 要不就走不了路。 ”

張買江的講述感動了在場的人, 很多人爭相與他們敬慕的紅旗渠特等勞模合影, 有的還請他簽名留念。

勞模退而不休

心系長渠獻餘熱

“可能是在紅旗渠上養成的習慣, 我是個閒不住的人, 退休了覺得跟紅旗渠的感情更深。 今天我又站在這裡, 給遠方的客人講述紅旗渠的故事。 ”4月11日,

重慶市和廣州市黨政幹部培訓班在紅旗渠幹部學院舉行, 張買江的話樸實動情。

紅旗渠建成後, 張買江受組織安排, 於1974年至1976年在安陽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 1976年到林州市第一實驗小學工作, 直到2009年退休。 但是, 他是個閒不住的人, 退休後, 他先後到林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和紅旗渠幹部學院負責設備維護和綠化工作, 並成了紅旗渠幹部學院的“編外教師”。

退休前後, 他先後參加了紅旗渠精神全國巡迴展等活動, 時常為到林州學習紅旗渠精神的大學生講述紅旗渠的故事, 有時還受邀到外地授課。 在紅旗渠幹部學院, 他與任羊成、李改雲等紅旗渠特等勞模經常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授課, 採取多種形式與學員們互動。

“不管在學校、機關還是紅旗渠幹部學院, 我最見不得水管跑冒滴漏。 水龍頭沒有關好, 我會上前關掉;水管破了, 我會及時修好。 在我看來, 那白白流走的都是修渠人的血汗。 我想提醒大家, 一定要珍惜水, 珍惜現在的好時光。 ”張買江從身邊的事講述起他與紅旗渠的故事。

“我老家缺水, 我父親修紅旗渠的時候我還小, 在家裡我得挑兩個葫蘆去鄰村挑水, 來回往返5公里。 當時我還是個11歲的孩子, 肩膀上磨出血泡也只能強撐著。 後來, 我知道父親是為了給老百姓引水而死的, 知道修成渠就不用跑遠路去挑水了, 我也萌生了去修渠的念頭……”

在採訪中, 張買江回憶起6年前的一堂課。 2011年6月, 他應邀回到母校安陽師範學院講述紅旗渠的故事。 他從自己的經歷講起,又講到了為紅旗渠獻身的外鄉人吳祖太,每一句話都撥動著師生們的心弦,現場不斷有人擦眼淚。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瓶紅旗渠水,希望紅旗渠水與大家緊緊相連,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張買江這樣為紅旗渠的故事結尾。說著,他把兩瓶紅旗渠水送給了他的小師弟小師妹們。大禮堂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我感到欣慰的是,紅旗渠故事和紅旗渠精神可以讓隔了幾代的人心心相印。這正如習總書記說的,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永不過時。”4月17日上午,張買江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短評

張買江是修渠人和紅旗渠勞模的代表,他的言行中閃爍著工匠精神,更有永不褪色的勞模精神在激勵著人們前行。

張買江身後是一個英雄群體,他們走在建設“富美林州、幸福家園”的前列,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澆灌出樸實無華的勞動之花。他們是時代的楷模,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為紅旗渠傳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他們以節儉為榮,以奉獻為樂,以造福群眾為己任,始終保持了火熱的情懷,默默地發揮餘熱,溫暖著人們的生活,守護著人們的精神家園。正因為他們的傳承,紅旗渠精神才更加富有魅力,紅旗渠傳人的步伐才更加豪邁。

他從自己的經歷講起,又講到了為紅旗渠獻身的外鄉人吳祖太,每一句話都撥動著師生們的心弦,現場不斷有人擦眼淚。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瓶紅旗渠水,希望紅旗渠水與大家緊緊相連,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張買江這樣為紅旗渠的故事結尾。說著,他把兩瓶紅旗渠水送給了他的小師弟小師妹們。大禮堂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我感到欣慰的是,紅旗渠故事和紅旗渠精神可以讓隔了幾代的人心心相印。這正如習總書記說的,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永不過時。”4月17日上午,張買江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

短評

張買江是修渠人和紅旗渠勞模的代表,他的言行中閃爍著工匠精神,更有永不褪色的勞模精神在激勵著人們前行。

張買江身後是一個英雄群體,他們走在建設“富美林州、幸福家園”的前列,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澆灌出樸實無華的勞動之花。他們是時代的楷模,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為紅旗渠傳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他們以節儉為榮,以奉獻為樂,以造福群眾為己任,始終保持了火熱的情懷,默默地發揮餘熱,溫暖著人們的生活,守護著人們的精神家園。正因為他們的傳承,紅旗渠精神才更加富有魅力,紅旗渠傳人的步伐才更加豪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