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名醫堂193期:後粉紅時代乳腺健康 乳腺炎防治勢在必行

主持人續續:大家好, 歡迎收看《名醫堂》。 乳腺癌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位, 大家對乳腺癌實際上是高度警覺的, 所以很多乳腺炎的患者經常會被誤認為是乳腺癌, 那這樣的錯診和誤診甚至可以高達80%, 這樣也會對患者造成巨大的傷害, 所以本期《名醫堂》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的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乳腺科的主任、全國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協作組的組長杜玉堂教授, 杜教授您好, 歡迎您來到《名醫堂》節目。

杜玉堂:你好, 騰訊網友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討論一個特別新鮮的題目, 這個題目就叫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

主持人續續:教授, 我想先問, 這個乳腺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它的怎麼會常常地跟乳腺癌混在一起了呢?

杜玉堂:這個乳腺炎有好多種, 一般的乳腺炎一般不會誤診為乳腺癌, 因為它紅腫熱痛, 紅的腫了發高燒, 在產後發生, 叫做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它以高燒、紅腫熱痛為特徵。 這個一般產後容易發生, 這段時間內, 產後一兩個月之內發生, 因為不容易誤診為乳腺癌, 因為紅、腫還發燒, 我今天講的這個病是叫做特殊的一種乳腺炎, 叫做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 這名字。

主持人續續:有點繞口。

杜玉堂:大概有十個字才能組成這個醫學的名字。

主持人續續: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

杜玉堂:這個名字大概十個字。

主持人續續:對。

杜玉堂:所以這個名字比較長, 說實話, 應該說病人很陌生, 不知道, 很多醫生也很陌生, 因為它1972年美國才首先報導五例, 所以1972年這個在醫學歷史上, 對一個病來說, 這歷史算是短的。 像乳腺炎, 像乳腺癌, 這都一百多年了, 所以這都是老病種, 大家都很熟悉。 這種乳腺炎, 它是乳腺炎的一種, 但比較特殊, 特殊在它誤診、誤治、治療困難, 所以這個病很特殊, 特別是現在是一個發病率, 在咱們國家應該說發病率是逐漸提高的。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疾病現在的發病率有多高?

杜玉堂:這個現在發病率不能統計, 1995年的時候美國有一個全世界發病率的統計, 各國的發病, 就是土耳其最高, 地中海國家最高。 那是1995年的現狀,

才398例, 反正三百多例。 可是現在我們病人發病率太高, 一個月就四百多例, 你說這發病率。

主持人續續:你說的在國內?

杜玉堂:在國內。 一個醫院每月就要做到408例, 去年我一年做到408例, 一個月做到三四十例, 這個病人通過我這幾年看, 每年每月例數都在增加。 所以我認為它的發病率是在增加, 但是沒有統計, 沒有確切的數字。 因為什麼?因為診斷開始不明確, 所以到我這兒以後做的病理才能診斷出來, 所以我不知道在全國的發病率。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疾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它是有一些什麼樣的症狀表現?

杜玉堂:這應該說是一種炎症, 這種炎症在乳腺裡邊算是比較特殊的, 有臨床說自身免疫性疾病,

就是叫做持發性超敏反應, 就是很類似我們的過敏, 我們過敏叫做繼發性的超敏反應, 這叫持發性超敏反應, 就分四類, 這屬於持發性超敏反應。

主持人續續:超敏反應, 這個詞我也沒聽說過。

杜玉堂:就是現在把病灶反應分成四種, 四個類型, 這個屬於持發性超敏反應, 應該說是自身性免疫疾病, 所以這個病就說是比較特殊。

主持人續續:那如果這個疾病早期的時候患者自己有沒有一些感知, 然後是不是主動到醫院去就醫的?

杜玉堂:這個病應該說是她自己感知很明確, 首先是疼痛, 疼痛很厲害, 有的巨痛, 疼的需要吃止疼片, 有的不疼, 有的只有脹痛或者壓痛, 就是說疼痛感覺每人不一樣, 有的巨痛, 有的不疼, 有的只有脹痛或者觸摸的時候有摸痛,

所以疼痛的程度不一, 但是腫塊是必須的, 一般都有腫塊, 一摸一大塊, 尤其早晨起來以後, 突然早晨起來發現一個大腫塊, 很大, 就特別緊張, 就去醫院看病, 所以這種病主動求醫情況下要大於乳腺癌, 因為乳腺癌早晨腫塊是不疼不癢的, 很小的小硬塊, 不影響生活, 所以就不去看病。 可是這個不一樣, 疼, 還有一大塊, 一大塊就害怕, 所以必然要去看病, 求醫, 所以求醫是不晚的, 問題不在這兒, 不在病人身上, 而在於什麼呢?目前我們國家很多醫生不認識這個病, 覺得就是一般的乳腺炎或者認為是增生或者認為乳腺癌, 所以當成別的病來治療, 所以誤診率就很高, 文獻有百分之百的誤診率, 平均起來百分之八十左右, 所以誤診率是非常高的,就是醫生不能得到,第一時間不能做出正確診斷,這是它的主要問題,它主要的問題來源就是他不認識這個病,他不知道這個病名,不知道還有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所以他就很難診斷,所以這就是誤診的第一原因就是醫生不認識這個病,不知道有這個病,所以他就容易誤診。

主持人續續:看來我是理解錯了,我以為醫生會把它誤診成乳腺癌,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杜玉堂:不是,也誤診成,他把這個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誤診為乳腺癌,因為早期就是一個腫塊,皮膚也不紅,尤其也不疼那種人,他首先懷疑是癌,一大腫塊,也不疼,皮膚也不紅,醫生首先要考慮是乳腺癌的問題,所以他診斷誤診是必然的,就只有穿刺或者做其他進一步檢查,你才能夠接著診斷。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疾病的易發人群都有一些什麼樣的特點呢?

杜玉堂:這個病臨床特徵說實話是很特殊的,也不發生小孩,也不發生老太太,都發生在平均30多歲,33歲的年輕婦女,而且都是生過小孩的婦女,而且都是小孩6歲以下。

主持人續續:這個時間段還是挺明顯的。

杜玉堂:這個年齡段,這個生理的階段,人非常特殊,我總結就叫三個“3”。要診斷這個病,必須懂得三個“3”的臨床特徵,哪三個“3”?就是第一,你年輕33歲或者30歲左右,就占一個“3”。一個就是小孩兩三歲,一般小孩都6歲以下,這有一個“3”,還有病程倆三月,病程不會很長,也不會太短,一般平均就是三個月左右,所以這樣的話就是病人30多歲,小孩兩三歲,病程倆三月,你看三個“3”。

主持人續續:您總結的真好,三個“3”我也記住了。

杜玉堂:要碰到這個年齡段的婦女要來看乳腺疼痛腫塊,你就要考慮是不是這個病?三個“3”後邊還有幾句話跟著,它是先疼後紅腫,腫塊發周邊,腫塊不是發在中心部,在乳房是一個乳液,還有周圍圓的範圍,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一般發在周邊地區,就離乳頭稍微遠點,然後它往乳暈這兒發展,腫塊發周邊,比較遠一點,然後就是先疼後紅腫,一般是先疼,剛才我說它以疼痛、劇痛為主要症狀,先疼一段時間,兩三天或一禮拜以後再出現一個腫塊,先疼再紅腫,然後出現腫塊以後,當時不紅腫,先腫塊一段時間,有的隔一個月,有的隔半個月,有的甚至隔五個月以後再紅腫的,就是先疼後紅腫。然後最大的特徵是腿上長紅斑,就是說腿上。

主持人續續:腿上還長紅斑。

杜玉堂:腿上長紅斑。

主持人續續:乳房長了紅腫,腿上還能長紅斑。

杜玉堂:這是非常特殊的一種現象,在其他炎症裡邊幾乎看不到這種現象,就是說這種乳腺炎合併症是非常典型的,結節紅斑你知道嗎,就是腿上,小腿上一片紅,皮下一個結節,疼,這種人如果腿上長了好多紅斑就走不了路,今天來了一個病人,她就坐輪椅,非常困難,她動不了窩,腿著不了地,踝關節腫脹,軀關節疼痛,還有一種就是叫做,就沒有結節,光是皮膚紅,一片一片紅,叫做變應性血管炎,跟紅疹一樣,跟斑毒一樣,但不是斑毒,斑毒是發燒的這種疼痛,它那就叫做變應性血管炎,有這種皮疹的現象,皮膚、關節,這類病人,一位乳腺病人,乳腺炎症病人或者乳腺腫塊,她如果走不了路或關節疼,有人腰疼,有人腿疼,走不了路,那你就會想到這多半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那別的炎症裡邊幾乎你看不到這種現象,沒有說坐輪椅來看病看出炎症的幾乎沒有,就看骨科或者看別的科,走不了道,看關節,看風濕,這要坐著輪椅看,你看乳腺病有坐輪椅的,乳腺癌沒有坐輪椅去的,所以這就很特殊的一種現象。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醫生往往不認識,還把她介紹到,介紹到皮科去了,一看她腿有紅斑,就介紹到皮科了,看風濕科,要不就看關節疼看骨科,把她弄到骨科去,實際上這不是骨科,也不是風濕科,也不是免疫科,這不是皮科,這是乳腺的病。

主持人續續:好神奇。

杜玉堂:這麼一周折,你看耽誤診斷。

主持人續續:是。

杜玉堂:所以就誤診,所以說造成誤診、誤治的現象很普遍,因為醫生不理解,病人也不知道,這種乳腺病還跟腿有關係,他想不到,一般人都想不到,所以當發生這種紅斑的時候,那麼你就要考慮到這種炎症不是一般的炎症,跟一般炎症不一樣。其次就是你彩超一看,醫生診斷完病人都要看彩超,彩超一看,病人有好多豆瓣,就跟地道戰一樣,這兒通這兒,這兒通這兒的,好多多發地回生,這種情況下有好多膿腫,然後它們相連,彼此相連,這種情況就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癌的話是一塊,跟土豆一樣,這個肉芽腫就是到處都是,你得找,別的地可能還有,因為多發散栽的東西,所以病人通過彩超診斷,彩超對人體也是無要害的,你可以重複進行,所以說彩超有豆瓣和紅斑,那就可以診斷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了。 那麼我總結一下,就是說病史三個“3”,腫塊發周邊,先疼後紅腫,腿上長紅斑。然後B超上彩超上有豆瓣,豆瓣就是地道的意思,實際上是個管道,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你要把這幾個記住了,病人或者是醫生,你都能夠診斷這是一種小葉性乳腺炎,所以說記住這個口訣,我老說這是口訣,這個口訣很重要。你把口訣記住了,主持人都能診斷。

主持人續續:三個“3”。

杜玉堂:你腿上長著紅斑,你看著是乳腺炎,她長紅斑,跟乳腺有什麼關係,一般人想不到。實際是一種過敏狀態,是自身免疫狀態,有人併發症還奇怪,頭疼,就是她乳腺炎表現頭疼,頭疼的特別厲害,還有就是牙疼,還有脖子疼,背疼,腰疼,還有這種現象。特殊現象就是乾咳,沒有痰,老咳嗽,咽部老癢癢,老咳嗽,這種現象,這種病人都是肉芽腫的併發症。有了併發症以後,如果再加上乳腺的一個炎症,那你要想到這是一種特殊的炎症,這不是一般的乳腺炎,一般的乳腺炎不會有這些併發症的。

主持人續續:是的。那這個乳腺炎是一種急性的疾病還是一種慢性的疾病?

杜玉堂:應該說是慢性病,但是發病比較急,發病比較快,常常在一夜之間發病,早晨起來突然間發現一大硬塊,發病來說比較急,但也有慢的,也有的有先驅症狀,就是先關節疼,先紅斑,先腿上關節疼,長結節紅斑,兩個月以後才出現乳腺症狀,我們給它叫前驅症狀,就是乳腺沒發病之前的時候已經有其它的症狀出現了,有的人當然這屬於個別的有前驅症狀,有人頭疼,先頭疼,最後再乳腺再疼,所以這叫前驅症狀,也可以叫潛伏期,它有開始有些這些現象,然後逐漸發生乳腺的症狀。發病來說,應該算是慢性乳腺炎,但這個慢性病不像你想像一下,不是跟結核一樣發病三個月,不是這樣,它也挺快的,有的一夜之間就發生挺快,所以發病應該算比較急的,但是總體來說它還是個慢性過程,它最後紅腫破塊也好不了,所以應該算作慢性乳腺炎。

主持人續續:明白了,杜教授講得特別好。我以前完全不知道這個病,聽您講了一下我很清楚了。

杜玉堂:這不光是像您年輕的婦女,像年輕的媽媽,都應當知道這個病。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因為她就知道一個乳腺炎,就很難診治了,如果一生九知道一個急性乳腺炎,不知道別的病,那很難診斷成這個病,因為腦子沒有想到這個病,醫生都沒這個知識怎麼診斷呢?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我們這幾年主要做的工作,我們在治這個病,研究這個病,也要大力的推廣宣傳普及這個病的知識,要不然大家都誤診,都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後都是一個人乳房破到36個洞,你看見過嗎?破了36個眼。

主持人續續:不能想像。

杜玉堂:不能想像。

主持人續續:這因為她沒有及時的就診,正確的就診。

杜玉堂:沒有及時的就診,沒有正確的診斷,正確的治療,今年破一個,明年破一個,最後破了36個洞,你想她能洗澡嗎?所以這病人痛苦,你可想而知。這個病說是病程三個月,有的人六年,時間長了六年,那麼長的時間,你想想六年,幾年之內這樣的痛苦,那簡直是,我老覺得這個難以忍受。

主持人續續:您說36個洞,我就難以想像。

杜玉堂:時間很漫長,那痛苦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品質,你想她不能洗澡,她也不能好好地穿衣服什麼的,肯定不正常了,這樣女同志她的家庭或什麼,抱小孩都會受影響,所以她生活品質肯定是,你想肯定會不方便的,換藥非常痛苦,塞紗條,這種病人我們應該說是一種這折磨,忍耐力再好都忍受不住,有些人就說幾乎崩潰,到了這種狀態。

主持人續續:是不是很多人會做切除乳房的手術?

杜玉堂:有些人沒辦法,一般的縣醫院以下一般採用單個乳房切除,把乳房切掉,切掉以後也不行,也復發。

主持人續續:切掉以後也復發?

杜玉堂:對,肉芽腫手術相當困難,肉芽腫,肉芽腫,很多很多小肉芽,所以你只要留下一個,它就復發,這個病非常非常困難,你要提到復發率的問題,那國際上對這個病手術的復發率是15%到50%這麼高的復發率。

主持人續續:15%到50%。

杜玉堂:平均在38%。就這麼高的復發率,所以外國醫生都不敢做,怕復發,老復發,你說醫生肯定有影響,影響信譽,不願意做,所以採用激素治療,吃激素,你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就給你激素吃,大家知道好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是吃激素的,比如紅斑狼瘡或者什麼都是吃激素,長期吃激素,你知道像你這樣的主持人,你要吃三個月激素,你都不會當主持人了,所以就不適合,吃激素的副作用很大。

主持人續續:這個疾病的治療,大家一般都會採用激素的藥物來治療?

杜玉堂:對,不能手術,覺得復發率高,就吃激素。吃激素,有人說吃激素變小以後再做手術,有人這麼治,有人吃激素,有些能變小,你只要一減量就反彈,就復發回去,就來了,還得接著吃,一個人吃18片,吃了兩片的時候就復發了,就反彈了,然後再從18片開始吃,你說這個。

主持人續續:一天吃18片,這個藥量很大。

杜玉堂:這麼大量的激素吃,你想能沒有副作用嗎,所以激素治療也是一種辦法,但是也能治好一些人,比如輕度的或者對激素效果反應非常好的人,她也能治好,但是還是復發,還有30%的復發率。有一些人根本就不耐受激素,一吃激素就全身疼或者睡不著覺,還有很多反應,所以不耐受激素的副作用,有些人乾脆就拒絕,我不吃激素,我害怕,人家不吃激素,所以這激素的療法,有一定的有效率,有效是很快的,就起效。

主持人續續:這在國際上的治療標準就是這樣子的?

杜玉堂:咱們國家的治療,醫學標準應該都是來自國際,應該這麼說。

主持人續續:吃激素類的藥物,其實它對應的人群是比較有限的是不是?

杜玉堂:對,開始適應一些個別對激素敏感的人或者對輕型病例,吃激素可以治癒一些病人,除了復發之外還是能治好一些人的,復發,吃激素,復發,再吃激素,反復吃激素,實在不行,變小以後,腫塊不是很大,復發,等變小以後再做,有人這麼幹。

主持人續續:其實這個病挺難纏的。

杜玉堂:真是挺難纏。

主持人續續:疑難雜症。

杜玉堂:在醫學上屬於疑難雜症,非常難纏的一個病,而且反復的復發,做手術也復發,吃激素還復發。

主持人續續:吃藥有人還不管用。

杜玉堂:有人還不管用,所以這個病是比較難纏,在咱們國家有些人就吃中藥,當西醫治不好就會到中醫治這個病,吃中藥,吃中藥也是很漫長,不是說吃幾副藥就能好。吃半年,那天天熬湯藥吃,有的人也好,有的人也不行,反正最後都不行了,最後的還是要手術,手術就是說要看怎麼做,我的話說就看誰做。那麼手術,跟手術者的經驗相當有關係,不是說這腫塊就在這兒,我就切點腫塊,不是這麼簡單,腫塊有腫塊切除術,有區段切除術,還有的你說把乳房切除,單獨切除術都不行,單獨切除術,你想一個三十多歲的女的把乳房都切了,她會怎麼辦?

主持人續續: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杜玉堂:肯定不符合現代治療方案,肯定人家不會接受這種療法,也不會提倡這種療法,是不是這樣?那麼做腫塊切除,你想想有腫塊,把腫塊切除,區段切除,這統統叫做手術的方式,這類手術方式,一般的手術,一般醫生做這種手術復發率很高,你做完了,快的,第二天就給你顏色看。

主持人續續:第二天就。

杜玉堂:我們叫做閃電般復發,復發相當快,不像乳癌,做完以後五年復發。

主持人續續:有個生存期。

杜玉堂:有個復發率的問題,時間問題。這個肉芽腫,你要做不好復發相當快,我們叫閃電般復發,復發了,你說醫生還想做嗎?還敢做嗎?病人還信任你嗎?她就不想再做了,所以就到處求醫,所以我們來的病人,目前來看都是外地做手術復發的。

主持人續續:就是失敗了。

杜玉堂:破了好多好多洞,破了很多刀口,又長不上,我們再做手術,感覺很困難,但是經過我們十多年的努力,對於這些手術的方式,打開一看知道哪兒有病灶,我們的手術復發率2%以下,至今2016年幾乎沒有復發。

主持人續續:這麼厲害。

杜玉堂:所以我們對手術的方式是很有,就是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十年的研究過程。

主持人續續:那杜教授,你接觸這麼多病例,跟患者,而且我知道您之前其實一直是在乳腺癌,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您怎麼就去研究這樣一個疑難雜症的小病種的領域呢?

杜玉堂:這很特殊,你覺得很奇怪,因為東直門外科乳腺科,乳腺科,是北京最早的1982年我建的乳腺醫院,1977年我建的乳腺科,所以對我在建乳腺科方面是最早的。

主持人續續:您一直在做乳腺的研究。

杜玉堂:乳腺的手術,各種手術,乳腺癌。

主持人續續:碰到過的患者實在太多了。

杜玉堂:那麼1972年的時候,我在東方醫院當乳腺科主任,我發現那會叫做漿細胞式的乳腺炎,我還不知道有這個病名,2002年,我就發現這一例病人,我怎麼也治不好,漿細胞沒有這麼困難,怎麼手術都不行,後來我覺得這個病很奇怪,那還是新疆一個女的,治不好,後來我就開始,怎麼這炎症這麼難治,我一查文獻才知道,國外上報導有這麼一個病,叫做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個病很難治,手術復發率很高,我就知道它這個,起碼國外有文獻,咱們得看,咱們得研究,然後看國際上發展,第三世界國家發病率最高,地中海國家發病率最高。

主持人續續:經濟不是特別發達的地方。

杜玉堂:對,就是說貧窮的地方,發展中國家,你還是窮點,是不是?哪裡污染最重,哪裡就會發病率高,所以地中海是全世界的,地中海嚴格來說是一個大湖,地中海地中海嘛,叫海,實際上理解為湖,大家16國全排汙,都不治理,所以地中海污染很厲害。像土耳其就發病率很高,地中海周邊國家,像西班牙也屬於發病率高的國家,那像日本就發病率比較低。

主持人續續:乾淨。

杜玉堂:歐美的白人發病率很少。

主持人續續:比較低。

杜玉堂:很少,當然這病可能跟遺傳基因,跟易感性可能也有關係,但是我們國家,我從2007年開始研究,剛才我不說了嗎,2002年我發現這個病,當時我不知道怎麼治,後來我就研究中藥治,西藥治,整半天也不成,也整失敗,然後我手術也復發,所以我到2007年,我才開始正規做這個手術,這樣2007年到2017年,正好十年。

主持人續續:這完全您是自己摸索的手術方法和治療方案。

杜玉堂:對,早期,早幾年我也復發率20%,我也很頭疼,做完一天復發,那也是很難辦的事情,我們只能說免費給你做,復發免費做,再復發給你做,當然病人是痛苦的,但作為醫生來說也是覺得很無奈或者很自責,但是你沒有辦法,後來我就努力研究這手術方式,怎麼做才能不復發,怎麼做才能恢復乳房外形,儘量恢復外形的形態,所以我研究,在乳暈半徑開半個圈,做整個乳腺的手術,所以這樣才達到復發率既要降低,我現在說是2%以下,可能比這還要低,然後就是要求外形儘量地恢復,實在恢復不了我也沒辦法,你來的太晚我也沒辦法,你如果早期來,應該是外形基本不變,你可以看看我們術前、術後的照片對比,有的做完跟沒做一樣,但有的就不行,這根據手術時機非常有關係,時機要早,所以手術的問題比較複雜,所以我們只能說做手術是可以治癒這個病的,這個手術時機要掌握好,要早,手術方法和方式要特別講究,需要有相當經驗的醫生才可以做這個手術,否則你做了也是復發,復發了還不如不做,因為你不做,你一做的時候統的哪兒都是,本來這個範圍不大,你一做反而就很大。我們做的時候就是,我老說你是個裁縫,你把這西服做懷了,你現在讓我改,我得拆了重做是不是?這活一般不愛接,是這樣吧?

主持人續續:但是找您來的活一般都是這樣的。

杜玉堂:都是讓我拆了重做,所以我感到很無奈,我沒辦法,我得做。

主持人續續:所以您得多到我們媒體來宣傳疾病知識。

杜玉堂:所以就是一個,你得想辦法研究這個病,你既然研究這個病,你就有責任治療這個病,你應該把病人治好,所以就得,我們經常遇到一個我們說老大難,老大難的問題,你得解決,所以很艱難的走過這個十年的路程。

主持人續續:聽您講了以後,我就覺得感觸還是挺深的,您之前一直在做乳腺的主任、院長,接觸這樣的患者是非常多的,這個疾病等於是乳腺這個疾病裡面是很難攻克的一種,您覺得是您的技術新高度,應該是這樣的,要戰勝它。

杜玉堂:因為退休了以後,你要是再做乳腺癌,全面研究乳腺疾病,你有時候就力不從心,你條件也不一定具備了。

主持人續續:或者您已經,這些都已經覺得。

杜玉堂:要選一個力所能及的,我能做這個事情的工作,比如說這是炎症,炎症可以治療,可以解決,手術可以研究,可以改進,不需要什麼先進的設備,什麼現代的什麼什麼,不需要那些東西。比如說現在我研究乳腺炎,靶向治療,基因,我沒有這個條件。

主持人續續:要團隊。

杜玉堂:需要一個強大的基礎條件,退休以後,所以說單向匹馬了,你要想一個力所能及的,你做點什麼,你做什麼適合於你,你考慮,你非要研究乳癌,那乳癌是我一個人治得了嗎?那乳腺炎,挨著乳腺癌可以,這畢竟是一個炎症,它也不會死人,也沒有大的風險,頂多就是外形不好看,但是你把這個病解決了,切除她的痛苦,就是好事。我現在有些病人,這病不要命,你死不了,那死不了的病就不治嗎?

主持人續續:不是。

杜玉堂:尤其是婦女來說,對乳腺的病,雖然說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這病死亡的病例,但是長達半年甚至幾年的痛苦,你可想而知,這病難道就不治嗎?就觀察,不管它,有人就不治,叫做等它自愈。

主持人續續:可以自愈嗎?

杜玉堂:有些人可以自愈,自身免疫性,有些人可以好,就跟你過敏一樣,你可以好,這個可就。

主持人續續:當然也有的人是。

杜玉堂:有些人叫可遇不可求,就這種情況,有些人是運氣好,有些人沒有臨床症狀,就過來了,有些人就不得了,不一樣。有些人能自愈,大多人不能自愈怎麼辦?我講,你跟爛柿子一樣怎麼生活,我說你死不了就不治嗎,總得治的,所以死不了的病也得治,現在醫學上很多病死不了,那也得治,那就出現一個怎麼治,就出現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所以就得研究,所以你要退休了,你沒有這麼龐大的基礎條件,你也沒這麼大的團隊,那你搞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研究什麼?我就選一個疑難雜症。

主持人續續:您是閑不下來的。

杜玉堂:就是說你做乳腺做時間長了,你對乳腺這個行業你就知道多深多淺,什麼深你就試,過不去就別那個,你力量達不到讓你讓我搞基因,我哪懂,不可能再搞這個,所以就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就是你的精力達到的東西,所以就選擇。

主持人續續:就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

杜玉堂:而且這個病說實話,西醫不外治。

主持人續續:您剛才講了吃激素。

杜玉堂:復發率高,而且反復發作,病人就埋怨,你看你沒有給我治好,是這樣的情緒嗎?所以醫生就不願意治,而且她住的時間長壓床,一住三個禮拜,四個禮拜,有人住一個月,公立醫院床位都這麼緊張,哪有一個乳腺炎住這麼長時間,所以不可能的。所以這麼壓床,而且容易反復發作,而且這是怎麼也治不好,你直接做也不行,什麼都不行,打針也不行,它是無菌性炎症,抗生素是沒有效的,所以很多病人在這醫院裡邊就是,上午就是消炎,打針,輸液,頭孢,青黴素都給,都這麼治。

主持人續續: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

杜玉堂:就是個別人有效,大多數人都還是效果不好。

主持人續續:其實您不光給患者解決了問題,您給大夫也解決了一些問題。

杜玉堂:現在我在網上QQ群寫了很多文章,我們網站,也寫了很多科普文章,就告訴醫生們,你能夠鑒別肉芽腫和一般的炎症也不同,這個病應該怎麼治,我也就講了很多的科普文章,目的是為了推廣,也是為了宣傳,也是教育更多的年輕醫生。我可以說,我如果拿這個題目去給醫生考試,我說百分之八九十醫生不合格,不及格。

主持人續續:您都是查了半天文獻才查到國外有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

杜玉堂:對。

主持人續續:剛才您一直在提到肉芽腫,這個詞好像大家都不是特別懂,您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杜玉堂:這叫乳腺炎症,慢性炎症好幾種疾病,剛才我講過一種叫哺乳期的那種,就是說發高燒,紅腫、熱痛你一來看病,她就把腦袋包上,包的倍驗,然後捂的厚的衣服,一看就是產後。

主持人續續:坐月子。

杜玉堂:坐月子,一看就是產後婦女,是急性乳腺炎,叫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除了這個之外,乳腺炎症裡邊最輕的裡邊我們叫做瘺管,學名叫ZUSKN,它是正規的病理名詞,它實際上是乳頭內翻、乳頭內陷,乳頭的跟部瘺管有問題,局部發炎,反復的流濃,這個病史可以很長很長時間,反復發展,最長可以33年,這麼長的病。但是它可以好,好了生活都照常的,她可以跟一般人的一樣生活,但是它想犯就犯,反復發作,這個痛苦比較小。也好發于年輕人,十幾歲沒結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大學生,愛得這個病,多半是瘺管,那個病炎症非常小,就在乳頭,乳暈的周圍,破饋。

主持人續續:瘺管。

杜玉堂:瘺管,我們叫小瘺管,有人管它也叫漿細胞,這是不正確的名詞,乳腺的慢性炎症都有叫漿細胞乳腺炎,不是好多人一看漿細胞乳腺炎,這不正確。還有一種就是漿細胞乳腺炎,我們叫漿乳。

主持人續續:就是您一開始說的原來的老名。

杜玉堂:以前我也叫漿乳,寫過文章,我也叫漿乳,我也搞不清楚這病和肉芽腫有什麼差別,我也和它一樣。這個漿乳實際上是顯微鏡下,病理叫漿細胞性,將細胞是一種免疫性細胞,比較特殊一點。

主持人續續:它只在乳腺有。

杜玉堂:其它地方也可以有,甲狀腺炎,皮膚,漿細胞性炎症是哪兒都有,很多地方都有,其他地方炎症,將細胞性炎症的名稱沒有叫起來,沒有流行起來,唯有在乳腺炎症裡邊流行比較廣,而且深入人心,大家比較記住這個名詞了,這實際上到1933年,1925年有人發現這個病,1933年有人確定這叫做將細胞性乳腺炎。到1951年的時候美國大病理學家,乳腺專家改名字,這名字不合適,叫導管擴張症,導管擴張以後,導管裡邊東西流出來,引起周圍的炎症,就叫做導管擴張症,這叫做漿細胞性乳腺炎,現在給它改名叫導管擴張症或者叫管周炎,導管周圍發生的炎症,有漿細胞,就所以好多人把這叫做漿細胞性乳腺炎,實際這漿細胞性乳腺炎名字是過時了,1951年就改了。1956年就應該比較流行了,好像咱們國家還大量地使用這個將細胞的名詞,一下子好像改不了,得慢慢逐漸地學習才能改。這是這種炎症是導管擴張的基礎上發病,這個年齡比較大,都是50歲左右,當然年輕的也有,但主要平均年齡是50歲,發病率不高,不是像肉芽腫這麼高,發的中心區在乳頭後邊,剛才我說了肉芽腫是腫塊發周邊,這個漿乳是發中心,發周邊意思就是和漿乳進行鑒別,你要發到乳頭後邊來,考慮可以是漿細胞性乳腺炎,導管擴張,發在中心部,所以發病的部位不一樣。

主持人續續:年齡也不一樣。

杜玉堂:導管切除就沒事了,就不復發了,所以這個病不是世界難題,早已經被人研究過的病,這個病已經被人家,就跟闌尾炎一樣。

主持人續續:切除。

杜玉堂:沒有什麼可研究,沒有什麼,不算疑難雜症,可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十個字的名字,是不是十個字?

主持人續續: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正好十個字。

杜玉堂:十個字的名字,醫學名詞裡邊比較長的,比較囉嗦的,我們常常就簡稱肉芽腫,英文縮寫就是GLL,或者IGM,三個字頭代表了。那這個病可就跟咱們所說的漿乳不一樣了。第一,沒那麼特殊,剛才我說了三個“3”,你得符合,一看你30多歲,20多歲,27、28歲,小孩准得兩三歲,如果這個女的40多歲,那麼這個小孩一定是二胎,剛生完3歲,就是說它的年齡,比如接近40歲的人得這個病,那它一定是第二胎,二胎生的越多,現在講放開二胎隨便生,如果放開二胎,在咱們國家現有條件下,我想這個肉芽腫發病率會越來越多,一胎的小孩就十多歲,不生第二胎,那女的是不是就到了四五十歲就沒事了。如果你到了38、39、40歲還想生第二胎,你勢必還有一個危險期。

主持人續續:因為生二胎的越來越多,這樣的患者。

杜玉堂:這樣的患者就越來越多,所以小孩6歲以下,小孩兩三歲的時候最容易得這個病,所以這種年齡特徵,就是說非常特殊。你到我們病房看一下住院病人,大多數都是,都差不多,跟你年齡差不多,都是年輕,非常年輕,有的才25歲。

主持人續續:生寶寶生的早。

杜玉堂:小孩都四五歲,外地有的小孩,南方結婚很早。以北京來看好像很小,可人家不認為小,人家早就結婚了,都是很年輕的婦女,沒有歲數大的。這個年齡段不一樣,將細胞的年齡段很老。

主持人續續:而且將細胞的很容易治。

杜玉堂:將細胞的病很局限,手術完了就不復發。也沒有這麼多囉嗦事,也沒有腿上起紅斑,也沒有頭疼,也沒有咳嗽併發症,也不會發燒,這個病人,還有剛才我忘了說,併發症發燒也是一條,有人發燒40度,好幾天發燒下不去。

主持人續續:杜教授,您自己十年了,研究這個疾病的治療,您覺得您的治療在原來的治療基礎上有一些什麼樣的改善?這十年內遇到了一些什麼樣的困難?您覺得印象特別深的?

杜玉堂:這個病當然你要說疑難雜症,必然有疑難的地方,要不然你要治療就好了,像闌尾炎一樣一開刀就好,闌尾切除,就沒有什麼好研究,犯病就切,肉芽腫不是這麼簡單,我剛才講了復發率也是很高,也是很頭疼,做完就復發,這病真奇怪,怎麼就復發?我做的挺乾淨,怎麼也復發呢?是不是?這就確確實實你很頭疼的,作為醫生來說,你手術失敗,就跟你做什麼事失敗是一樣的,對不對?那就得考慮。

主持人續續:打擊很大。

杜玉堂:就想怎麼失敗,為什麼哪兒不行,為什麼又怎麼復發,就想哪兒沒找乾淨。

主持人續續:您一直在找是不是乾淨這個問題上研究了很久是嗎?

杜玉堂:一直想怎麼把病灶找乾淨,病灶是不是藏在其他的後邊,你是不是看不見,那我切開一縫我看看行不行,我發明了乳腺探查術,這個詞我提出來的,就是說大家知道,你們聽說過開顱探查、開腹探查,比如腹部有急腹症,咱們也不知道診斷是什麼病,我就開腹探查,有這醫學名詞,開腹探查是很常見的急腹症的一個手術名稱,你懷疑闌尾炎還是胃穿孔,那我不知道,我就開腹探查,探查完打開一看我看什麼病治,這叫開腹探查,這在醫學上是有這個術式。開顱,腦瓜子長什麼瘤不知道,不知道什麼病,我可以打開看看,開顱探查術。開胸探查也可以,你肺裡長個東西也不清楚,那我可以開胸探查,那都可以的,有這個探查術,這探查術並不奇怪,但乳腺探查術就奇怪,乳腺不是個腔,是個內部的,裡邊是個死壇,就是說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沒有空腔,你打開根本看不見。

主持人續續:那您怎麼看?

杜玉堂:切開一條口看看,切開一條縫看看,所以切開探查,開開看,乳腺探查術。所以這就是我們的一個發明,就是這個術式發明。

主持人續續:這樣做的話,就是如果,這可能沒有病灶,您把它打開了,那會不會就是造成一些過多的傷害或者什麼樣的?

杜玉堂:對,有可能,就是說你是有這個探查疾病的好處,還有一個問題是你說的,開這個口會長不上,或者局部會有積液的問題,會有滲出的問題,術後會想辦法,我們術後會有積液,還有的病人告訴,我這乳房怎麼一條縫一條縫,摸著感覺有道溝,但這是極個別的,一般人摸不著,就是研究探查術。

主持人續續:首先我們在查出病灶方面。

杜玉堂:怎麼找乾淨這病灶要下工夫。

主持人續續:這是第一步。

杜玉堂:第一步,再就是我們怎麼樣改變這人的免疫狀態,這人肯定自身免疫出了問題,不知道,就是病因上是不明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得這病,但是知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得想是不是用點中藥來試試,用我們中醫工作很多年,就用中藥來研究,用中藥來治這個病,事先給你先吃中藥,術後的時候你導管擴張或者有乳汁溢出,我們就給你吃中藥,逐漸萎縮,導管,比如擴張,你不擴張。

主持人續續:吃中藥能夠讓血管縮小。

杜玉堂:吃中藥能解決這個問題,防止你以後再發病,所以研究中藥,這是中藥的研究。另外一個化炎顆粒,就是叫紫草揚戈湯也專門治這個,另外一種治療慢性炎症,非常好,揚戈湯本來就是治療慢性炎症,所以我們加了紫草就挺好。除此之外就是說病因的預防,我說病因雖然不知道,但是誘因非常清楚,比如說你吃緊急避孕藥,你吃完緊急避孕藥之後一個月之內發病,我們都認為這是避孕藥誘發,緊急避孕藥,吃一次,然後就不懷孕。

主持人續續:誘發乳腺炎。

杜玉堂:誘發肉芽腫。

主持人續續:前面已經有了一些要發病的情況,吃這個就會誘發還是沒有什麼情況吃這個?

杜玉堂:沒有什麼情況,單吃這個藥就會誘發。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藥還挺危險的。

杜玉堂:所以緊急避孕藥,按說是不能夠常吃的,按規定,一年好像不讓超過兩回,有些人不管這個,著急了就吃一個,著急了就吃一個,一年吃五十片,我說你這避孕藥當糖吃呢?所以吃避孕藥吃的太厲害,當你體內累積的雌激素水準就很高,半衰期得一個月才排乾淨,大概得三四個半衰期,半衰期是一個月,完全排乾淨得三四個月才能排乾淨,你就老這麼吃,她排得完嗎,代謝沒完,在體內等於累積了這些藥。所以像還有就是說外傷,有小孩一腳,小孩一腳給踢傷了,你懂得抱小孩,小海一腳踢傷了,小孩腦袋頂一下,她一疼又誘發,還有粗暴的按摩,美容院覺得挺好的,萬一這美容師手法不是很好呢。

主持人續續:會揉壞了。

杜玉堂:會把管擠破,外傷能誘發,還有的人坐公共汽車撞一下,正好撞在胸部,誘發,所以還有好多種外傷,對應性外傷能引發肉芽腫。還有餵奶喂最不好的那個乳房就容易得肉芽腫,比如兩側,應該是一樣的,這個婦女可能她老是右邊抱孩子,左邊老不喂,因為她不習慣左手,就抱過來往右邊抱,這小孩老吃右邊,右邊吃的挺空,這邊不吃,乳房就會大小不對稱,一個高一個低,還不光是形態問題,不餵奶的乳腺容易乳汁淤積,就容易誘發肉芽腫,所以餵奶喂的不通暢,餵奶喂的少那邊容易得,這叫哺乳障礙,就是不正常。第二就是吃那些精神病的藥,抑鬱症的藥。

主持人續續:這些藥。

杜玉堂:誘發乳素升高,乳素在病當中是重要的細胞因數,所以乳素對肉芽腫來說是很重要的細胞炎症因數,所以你就要精神病的藥物、抑鬱症的藥物容易誘發肉芽腫,所以好多這種原因,我們儘量避免,還有受污染的飲食,有人老說我吃螃蟹就得這個病,吃了大螃蟹,吃兩隻,吃八隻就得這個病了,所以我們也懷疑這大蝦、螃蟹可能是激素喂的,所以我們提出人工飼養的海鮮儘量少吃,所以我們這種飲食也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因為現在我們國家飲食衛生確實是一個問題,好多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東西,難免,所以這個發病率高可能跟這個因素也是有關係的,為什麼第三世界國家的發病率高呢?不能不考慮跟環境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們中國為什麼成為肉芽腫大國呢?我們中國在發病率上,在源頭上我們絕對第一,因為從手術的類型來,我一年要做400多,四五百例,我這十年我能做多少例,就是我前幾年做得少,近幾年做得多,最近幾年,一年五百個遞增,你想想看這病人可想而知,發病率,從我的角度來看,發病率增加相當地快。

主持人續續:還有大家都知道杜教授在研究這個疾病,慕名而來的比較多。

杜玉堂:這是一個因素,但是我也看見發病病人確實在增加,不能否認,這天數越來越少,我就沒病人了。所以應當說是發病率在增加,因為就像你所說的,全國不能統計,比如咱們國家乳癌有統計,為什麼?你要得一個乳癌就要上報,國家最後有一個統計數字,咱們國家乳癌一年發病多少,國家有這要求,這乳腺炎誰統計?都變成診斷成一般炎症了,你診斷成增生了,那這個病更不能統計了,所以就不能統計它的發病率,但是我想它實際發病率應當很高,只不過有的病人在當地治,因為沒有錢,因為她就不願意手術,或者等等原因,還有的她本人想來,她丈夫不同意,她丈夫同意,她婆婆不同意。

主持人續續:所以什麼樣的患者都見過了。

杜玉堂:這就難說了,我老說女人經濟要獨立,你要自主。

主持人續續:得個病自己要決定。

杜玉堂:要不然得個病還得看丈夫同不同意,還得看她婆婆同不同意,你說爭取那麼多關,人家就說你什麼病,乳腺炎,乳腺炎跑北京治,乳腺炎我們這兒治不了,我們這兒這麼多大醫院,治不了乳腺炎,他老這麼想,可是現實就這麼樣,當地三甲醫院,樓好高好高,二十幾層,那對這個病就治不了,怎麼辦?就需要上網一查,就想來到北京,她來不了,為什麼呢?她沒錢,所以好多好多造成這個婦女這個病人延誤治療,等她說服了他們家了,她來了,她這紅腫也破的差不多了,你說是吧?還有這個病,也發生在哺乳期,也發生在妊娠期,並不發生在哺乳期,當然25%是出在妊娠期,懷孕的時候得。

主持人續續:這不在您三個“3”裡?

杜玉堂:怎麼不在?也在這個年齡段,就是發病時期不同,有人在懷孕三個月,懷孕六個月的時候發這個病,妊娠期肉芽腫,哺乳期肉芽腫,都可以發病,大概占我們病的25%,所以我不贊成叫非哺乳期乳腺炎,有人管它叫非哺乳期乳腺炎,這不對,這不是在非哺乳期,就是在你妊娠期和哺乳期發病,你叫哺乳期合適嗎?所以我就說什麼病就叫什麼病,肉芽腫就是肉芽腫,漿乳就是漿乳,導管擴張就是導管擴張,瘺管就是瘺管,乳腺結核就是乳腺結核。

主持人續續:而且現在大家對這個疾病細分也是越來越細緻了。

杜玉堂:就應當細化,什麼病就是什麼病,不能說統統給一個起綜合的名字,非哺乳期就不同了,非哺乳期病種多了,怎麼治?起一個籠統,就跟我們說急腹症一樣,不管什麼病都叫急腹症,那急腹症怎麼治?

主持人續續:各種各樣病因的急腹症。

杜玉堂:我怎麼治,所以叫做非哺乳期乳腺炎,這麼一個大名字,一按,一扣,這怎麼治療啊,這麻煩了,所以這名稱是不對的。

主持人續續:所以其實經濟在發展,醫學也在進步。

杜玉堂:應當細化,具體化,你是什麼病就怎麼治,應當是這樣,所以不應該給它扣大帽子,你是非哺乳期,她不是哺乳期,不是這樣的病,所以這個病就很特殊,多種原因造成它誤診、誤治。

主持人續續:今天我覺得長了好多知識,原來乳腺這塊問題真的是錯綜複雜,以前我們講乳腺癌講得會比較多一點,所以今天聽您講這樣一堂堂我覺得見識了很多。

杜玉堂:乳腺癌是國家規定的重點的一個算大病種。

主持人續續:是要命的病,專家專門呼籲這個病。

杜玉堂:專門研製乳癌的防治,專門有這個機構,醫生專門研究這個問題,乳癌發病率確實咱們國家也是挺高的。

主持人續續:女性發病第一。

杜玉堂:所以這個病也確實應該研究,這也是很對的。

主持人續續:這是提升生活品質。

杜玉堂:其中之一,這是乳腺病的其中之一,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乳腺炎怎麼沒人研究呢?乳腺炎症,乳腺炎也需要研究,它也很痛苦,而且這個發病率也在增加,所以我們應該呼籲一下,應該正確地認識乳腺的炎症,尤其重視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

主持人續續:這十個字,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那杜教授,採訪進行到最後,也希望您再用簡短的話總結一下今天我們的內容,也再給大家一些警示。

杜玉堂:我們年輕的婦女或者整個醫學界都應該重視乳腺炎症的研究,因為我們不光是,乳腺裡邊不光是乳腺癌威脅女性的健康,還有乳腺的慢性炎症,尤其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個病,治療起來困難,而且痛苦很大,而且發病正在增加,希望廣大的醫學界,就是廣大的醫生認真研究這個課題,不要再繼續地誤診下去,因為醫學不斷地前進,世界的科學在不斷地前進,醫學也不斷地發展,我們不能老停留在原來的水準上,管它叫漿細胞,管它叫這個誤診,就不對。我要作為一個醫生,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子診治水準,才能夠為人類造福,才能盡到自己的責任,我想是這樣。

主持人續續:那好,大家跟我一樣,記住這個名字,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好的,今天再次感謝杜教授做客我們《名醫堂》節目,我們下期再見。

所以誤診率是非常高的,就是醫生不能得到,第一時間不能做出正確診斷,這是它的主要問題,它主要的問題來源就是他不認識這個病,他不知道這個病名,不知道還有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所以他就很難診斷,所以這就是誤診的第一原因就是醫生不認識這個病,不知道有這個病,所以他就容易誤診。

主持人續續:看來我是理解錯了,我以為醫生會把它誤診成乳腺癌,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杜玉堂:不是,也誤診成,他把這個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誤診為乳腺癌,因為早期就是一個腫塊,皮膚也不紅,尤其也不疼那種人,他首先懷疑是癌,一大腫塊,也不疼,皮膚也不紅,醫生首先要考慮是乳腺癌的問題,所以他診斷誤診是必然的,就只有穿刺或者做其他進一步檢查,你才能夠接著診斷。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疾病的易發人群都有一些什麼樣的特點呢?

杜玉堂:這個病臨床特徵說實話是很特殊的,也不發生小孩,也不發生老太太,都發生在平均30多歲,33歲的年輕婦女,而且都是生過小孩的婦女,而且都是小孩6歲以下。

主持人續續:這個時間段還是挺明顯的。

杜玉堂:這個年齡段,這個生理的階段,人非常特殊,我總結就叫三個“3”。要診斷這個病,必須懂得三個“3”的臨床特徵,哪三個“3”?就是第一,你年輕33歲或者30歲左右,就占一個“3”。一個就是小孩兩三歲,一般小孩都6歲以下,這有一個“3”,還有病程倆三月,病程不會很長,也不會太短,一般平均就是三個月左右,所以這樣的話就是病人30多歲,小孩兩三歲,病程倆三月,你看三個“3”。

主持人續續:您總結的真好,三個“3”我也記住了。

杜玉堂:要碰到這個年齡段的婦女要來看乳腺疼痛腫塊,你就要考慮是不是這個病?三個“3”後邊還有幾句話跟著,它是先疼後紅腫,腫塊發周邊,腫塊不是發在中心部,在乳房是一個乳液,還有周圍圓的範圍,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一般發在周邊地區,就離乳頭稍微遠點,然後它往乳暈這兒發展,腫塊發周邊,比較遠一點,然後就是先疼後紅腫,一般是先疼,剛才我說它以疼痛、劇痛為主要症狀,先疼一段時間,兩三天或一禮拜以後再出現一個腫塊,先疼再紅腫,然後出現腫塊以後,當時不紅腫,先腫塊一段時間,有的隔一個月,有的隔半個月,有的甚至隔五個月以後再紅腫的,就是先疼後紅腫。然後最大的特徵是腿上長紅斑,就是說腿上。

主持人續續:腿上還長紅斑。

杜玉堂:腿上長紅斑。

主持人續續:乳房長了紅腫,腿上還能長紅斑。

杜玉堂:這是非常特殊的一種現象,在其他炎症裡邊幾乎看不到這種現象,就是說這種乳腺炎合併症是非常典型的,結節紅斑你知道嗎,就是腿上,小腿上一片紅,皮下一個結節,疼,這種人如果腿上長了好多紅斑就走不了路,今天來了一個病人,她就坐輪椅,非常困難,她動不了窩,腿著不了地,踝關節腫脹,軀關節疼痛,還有一種就是叫做,就沒有結節,光是皮膚紅,一片一片紅,叫做變應性血管炎,跟紅疹一樣,跟斑毒一樣,但不是斑毒,斑毒是發燒的這種疼痛,它那就叫做變應性血管炎,有這種皮疹的現象,皮膚、關節,這類病人,一位乳腺病人,乳腺炎症病人或者乳腺腫塊,她如果走不了路或關節疼,有人腰疼,有人腿疼,走不了路,那你就會想到這多半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那別的炎症裡邊幾乎你看不到這種現象,沒有說坐輪椅來看病看出炎症的幾乎沒有,就看骨科或者看別的科,走不了道,看關節,看風濕,這要坐著輪椅看,你看乳腺病有坐輪椅的,乳腺癌沒有坐輪椅去的,所以這就很特殊的一種現象。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醫生往往不認識,還把她介紹到,介紹到皮科去了,一看她腿有紅斑,就介紹到皮科了,看風濕科,要不就看關節疼看骨科,把她弄到骨科去,實際上這不是骨科,也不是風濕科,也不是免疫科,這不是皮科,這是乳腺的病。

主持人續續:好神奇。

杜玉堂:這麼一周折,你看耽誤診斷。

主持人續續:是。

杜玉堂:所以就誤診,所以說造成誤診、誤治的現象很普遍,因為醫生不理解,病人也不知道,這種乳腺病還跟腿有關係,他想不到,一般人都想不到,所以當發生這種紅斑的時候,那麼你就要考慮到這種炎症不是一般的炎症,跟一般炎症不一樣。其次就是你彩超一看,醫生診斷完病人都要看彩超,彩超一看,病人有好多豆瓣,就跟地道戰一樣,這兒通這兒,這兒通這兒的,好多多發地回生,這種情況下有好多膿腫,然後它們相連,彼此相連,這種情況就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癌的話是一塊,跟土豆一樣,這個肉芽腫就是到處都是,你得找,別的地可能還有,因為多發散栽的東西,所以病人通過彩超診斷,彩超對人體也是無要害的,你可以重複進行,所以說彩超有豆瓣和紅斑,那就可以診斷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了。 那麼我總結一下,就是說病史三個“3”,腫塊發周邊,先疼後紅腫,腿上長紅斑。然後B超上彩超上有豆瓣,豆瓣就是地道的意思,實際上是個管道,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你要把這幾個記住了,病人或者是醫生,你都能夠診斷這是一種小葉性乳腺炎,所以說記住這個口訣,我老說這是口訣,這個口訣很重要。你把口訣記住了,主持人都能診斷。

主持人續續:三個“3”。

杜玉堂:你腿上長著紅斑,你看著是乳腺炎,她長紅斑,跟乳腺有什麼關係,一般人想不到。實際是一種過敏狀態,是自身免疫狀態,有人併發症還奇怪,頭疼,就是她乳腺炎表現頭疼,頭疼的特別厲害,還有就是牙疼,還有脖子疼,背疼,腰疼,還有這種現象。特殊現象就是乾咳,沒有痰,老咳嗽,咽部老癢癢,老咳嗽,這種現象,這種病人都是肉芽腫的併發症。有了併發症以後,如果再加上乳腺的一個炎症,那你要想到這是一種特殊的炎症,這不是一般的乳腺炎,一般的乳腺炎不會有這些併發症的。

主持人續續:是的。那這個乳腺炎是一種急性的疾病還是一種慢性的疾病?

杜玉堂:應該說是慢性病,但是發病比較急,發病比較快,常常在一夜之間發病,早晨起來突然間發現一大硬塊,發病來說比較急,但也有慢的,也有的有先驅症狀,就是先關節疼,先紅斑,先腿上關節疼,長結節紅斑,兩個月以後才出現乳腺症狀,我們給它叫前驅症狀,就是乳腺沒發病之前的時候已經有其它的症狀出現了,有的人當然這屬於個別的有前驅症狀,有人頭疼,先頭疼,最後再乳腺再疼,所以這叫前驅症狀,也可以叫潛伏期,它有開始有些這些現象,然後逐漸發生乳腺的症狀。發病來說,應該算是慢性乳腺炎,但這個慢性病不像你想像一下,不是跟結核一樣發病三個月,不是這樣,它也挺快的,有的一夜之間就發生挺快,所以發病應該算比較急的,但是總體來說它還是個慢性過程,它最後紅腫破塊也好不了,所以應該算作慢性乳腺炎。

主持人續續:明白了,杜教授講得特別好。我以前完全不知道這個病,聽您講了一下我很清楚了。

杜玉堂:這不光是像您年輕的婦女,像年輕的媽媽,都應當知道這個病。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因為她就知道一個乳腺炎,就很難診治了,如果一生九知道一個急性乳腺炎,不知道別的病,那很難診斷成這個病,因為腦子沒有想到這個病,醫生都沒這個知識怎麼診斷呢?

主持人續續:確實是。

杜玉堂:我們這幾年主要做的工作,我們在治這個病,研究這個病,也要大力的推廣宣傳普及這個病的知識,要不然大家都誤診,都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最後都是一個人乳房破到36個洞,你看見過嗎?破了36個眼。

主持人續續:不能想像。

杜玉堂:不能想像。

主持人續續:這因為她沒有及時的就診,正確的就診。

杜玉堂:沒有及時的就診,沒有正確的診斷,正確的治療,今年破一個,明年破一個,最後破了36個洞,你想她能洗澡嗎?所以這病人痛苦,你可想而知。這個病說是病程三個月,有的人六年,時間長了六年,那麼長的時間,你想想六年,幾年之內這樣的痛苦,那簡直是,我老覺得這個難以忍受。

主持人續續:您說36個洞,我就難以想像。

杜玉堂:時間很漫長,那痛苦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品質,你想她不能洗澡,她也不能好好地穿衣服什麼的,肯定不正常了,這樣女同志她的家庭或什麼,抱小孩都會受影響,所以她生活品質肯定是,你想肯定會不方便的,換藥非常痛苦,塞紗條,這種病人我們應該說是一種這折磨,忍耐力再好都忍受不住,有些人就說幾乎崩潰,到了這種狀態。

主持人續續:是不是很多人會做切除乳房的手術?

杜玉堂:有些人沒辦法,一般的縣醫院以下一般採用單個乳房切除,把乳房切掉,切掉以後也不行,也復發。

主持人續續:切掉以後也復發?

杜玉堂:對,肉芽腫手術相當困難,肉芽腫,肉芽腫,很多很多小肉芽,所以你只要留下一個,它就復發,這個病非常非常困難,你要提到復發率的問題,那國際上對這個病手術的復發率是15%到50%這麼高的復發率。

主持人續續:15%到50%。

杜玉堂:平均在38%。就這麼高的復發率,所以外國醫生都不敢做,怕復發,老復發,你說醫生肯定有影響,影響信譽,不願意做,所以採用激素治療,吃激素,你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就給你激素吃,大家知道好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是吃激素的,比如紅斑狼瘡或者什麼都是吃激素,長期吃激素,你知道像你這樣的主持人,你要吃三個月激素,你都不會當主持人了,所以就不適合,吃激素的副作用很大。

主持人續續:這個疾病的治療,大家一般都會採用激素的藥物來治療?

杜玉堂:對,不能手術,覺得復發率高,就吃激素。吃激素,有人說吃激素變小以後再做手術,有人這麼治,有人吃激素,有些能變小,你只要一減量就反彈,就復發回去,就來了,還得接著吃,一個人吃18片,吃了兩片的時候就復發了,就反彈了,然後再從18片開始吃,你說這個。

主持人續續:一天吃18片,這個藥量很大。

杜玉堂:這麼大量的激素吃,你想能沒有副作用嗎,所以激素治療也是一種辦法,但是也能治好一些人,比如輕度的或者對激素效果反應非常好的人,她也能治好,但是還是復發,還有30%的復發率。有一些人根本就不耐受激素,一吃激素就全身疼或者睡不著覺,還有很多反應,所以不耐受激素的副作用,有些人乾脆就拒絕,我不吃激素,我害怕,人家不吃激素,所以這激素的療法,有一定的有效率,有效是很快的,就起效。

主持人續續:這在國際上的治療標準就是這樣子的?

杜玉堂:咱們國家的治療,醫學標準應該都是來自國際,應該這麼說。

主持人續續:吃激素類的藥物,其實它對應的人群是比較有限的是不是?

杜玉堂:對,開始適應一些個別對激素敏感的人或者對輕型病例,吃激素可以治癒一些病人,除了復發之外還是能治好一些人的,復發,吃激素,復發,再吃激素,反復吃激素,實在不行,變小以後,腫塊不是很大,復發,等變小以後再做,有人這麼幹。

主持人續續:其實這個病挺難纏的。

杜玉堂:真是挺難纏。

主持人續續:疑難雜症。

杜玉堂:在醫學上屬於疑難雜症,非常難纏的一個病,而且反復的復發,做手術也復發,吃激素還復發。

主持人續續:吃藥有人還不管用。

杜玉堂:有人還不管用,所以這個病是比較難纏,在咱們國家有些人就吃中藥,當西醫治不好就會到中醫治這個病,吃中藥,吃中藥也是很漫長,不是說吃幾副藥就能好。吃半年,那天天熬湯藥吃,有的人也好,有的人也不行,反正最後都不行了,最後的還是要手術,手術就是說要看怎麼做,我的話說就看誰做。那麼手術,跟手術者的經驗相當有關係,不是說這腫塊就在這兒,我就切點腫塊,不是這麼簡單,腫塊有腫塊切除術,有區段切除術,還有的你說把乳房切除,單獨切除術都不行,單獨切除術,你想一個三十多歲的女的把乳房都切了,她會怎麼辦?

主持人續續: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杜玉堂:肯定不符合現代治療方案,肯定人家不會接受這種療法,也不會提倡這種療法,是不是這樣?那麼做腫塊切除,你想想有腫塊,把腫塊切除,區段切除,這統統叫做手術的方式,這類手術方式,一般的手術,一般醫生做這種手術復發率很高,你做完了,快的,第二天就給你顏色看。

主持人續續:第二天就。

杜玉堂:我們叫做閃電般復發,復發相當快,不像乳癌,做完以後五年復發。

主持人續續:有個生存期。

杜玉堂:有個復發率的問題,時間問題。這個肉芽腫,你要做不好復發相當快,我們叫閃電般復發,復發了,你說醫生還想做嗎?還敢做嗎?病人還信任你嗎?她就不想再做了,所以就到處求醫,所以我們來的病人,目前來看都是外地做手術復發的。

主持人續續:就是失敗了。

杜玉堂:破了好多好多洞,破了很多刀口,又長不上,我們再做手術,感覺很困難,但是經過我們十多年的努力,對於這些手術的方式,打開一看知道哪兒有病灶,我們的手術復發率2%以下,至今2016年幾乎沒有復發。

主持人續續:這麼厲害。

杜玉堂:所以我們對手術的方式是很有,就是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十年的研究過程。

主持人續續:那杜教授,你接觸這麼多病例,跟患者,而且我知道您之前其實一直是在乳腺癌,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您怎麼就去研究這樣一個疑難雜症的小病種的領域呢?

杜玉堂:這很特殊,你覺得很奇怪,因為東直門外科乳腺科,乳腺科,是北京最早的1982年我建的乳腺醫院,1977年我建的乳腺科,所以對我在建乳腺科方面是最早的。

主持人續續:您一直在做乳腺的研究。

杜玉堂:乳腺的手術,各種手術,乳腺癌。

主持人續續:碰到過的患者實在太多了。

杜玉堂:那麼1972年的時候,我在東方醫院當乳腺科主任,我發現那會叫做漿細胞式的乳腺炎,我還不知道有這個病名,2002年,我就發現這一例病人,我怎麼也治不好,漿細胞沒有這麼困難,怎麼手術都不行,後來我覺得這個病很奇怪,那還是新疆一個女的,治不好,後來我就開始,怎麼這炎症這麼難治,我一查文獻才知道,國外上報導有這麼一個病,叫做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個病很難治,手術復發率很高,我就知道它這個,起碼國外有文獻,咱們得看,咱們得研究,然後看國際上發展,第三世界國家發病率最高,地中海國家發病率最高。

主持人續續:經濟不是特別發達的地方。

杜玉堂:對,就是說貧窮的地方,發展中國家,你還是窮點,是不是?哪裡污染最重,哪裡就會發病率高,所以地中海是全世界的,地中海嚴格來說是一個大湖,地中海地中海嘛,叫海,實際上理解為湖,大家16國全排汙,都不治理,所以地中海污染很厲害。像土耳其就發病率很高,地中海周邊國家,像西班牙也屬於發病率高的國家,那像日本就發病率比較低。

主持人續續:乾淨。

杜玉堂:歐美的白人發病率很少。

主持人續續:比較低。

杜玉堂:很少,當然這病可能跟遺傳基因,跟易感性可能也有關係,但是我們國家,我從2007年開始研究,剛才我不說了嗎,2002年我發現這個病,當時我不知道怎麼治,後來我就研究中藥治,西藥治,整半天也不成,也整失敗,然後我手術也復發,所以我到2007年,我才開始正規做這個手術,這樣2007年到2017年,正好十年。

主持人續續:這完全您是自己摸索的手術方法和治療方案。

杜玉堂:對,早期,早幾年我也復發率20%,我也很頭疼,做完一天復發,那也是很難辦的事情,我們只能說免費給你做,復發免費做,再復發給你做,當然病人是痛苦的,但作為醫生來說也是覺得很無奈或者很自責,但是你沒有辦法,後來我就努力研究這手術方式,怎麼做才能不復發,怎麼做才能恢復乳房外形,儘量恢復外形的形態,所以我研究,在乳暈半徑開半個圈,做整個乳腺的手術,所以這樣才達到復發率既要降低,我現在說是2%以下,可能比這還要低,然後就是要求外形儘量地恢復,實在恢復不了我也沒辦法,你來的太晚我也沒辦法,你如果早期來,應該是外形基本不變,你可以看看我們術前、術後的照片對比,有的做完跟沒做一樣,但有的就不行,這根據手術時機非常有關係,時機要早,所以手術的問題比較複雜,所以我們只能說做手術是可以治癒這個病的,這個手術時機要掌握好,要早,手術方法和方式要特別講究,需要有相當經驗的醫生才可以做這個手術,否則你做了也是復發,復發了還不如不做,因為你不做,你一做的時候統的哪兒都是,本來這個範圍不大,你一做反而就很大。我們做的時候就是,我老說你是個裁縫,你把這西服做懷了,你現在讓我改,我得拆了重做是不是?這活一般不愛接,是這樣吧?

主持人續續:但是找您來的活一般都是這樣的。

杜玉堂:都是讓我拆了重做,所以我感到很無奈,我沒辦法,我得做。

主持人續續:所以您得多到我們媒體來宣傳疾病知識。

杜玉堂:所以就是一個,你得想辦法研究這個病,你既然研究這個病,你就有責任治療這個病,你應該把病人治好,所以就得,我們經常遇到一個我們說老大難,老大難的問題,你得解決,所以很艱難的走過這個十年的路程。

主持人續續:聽您講了以後,我就覺得感觸還是挺深的,您之前一直在做乳腺的主任、院長,接觸這樣的患者是非常多的,這個疾病等於是乳腺這個疾病裡面是很難攻克的一種,您覺得是您的技術新高度,應該是這樣的,要戰勝它。

杜玉堂:因為退休了以後,你要是再做乳腺癌,全面研究乳腺疾病,你有時候就力不從心,你條件也不一定具備了。

主持人續續:或者您已經,這些都已經覺得。

杜玉堂:要選一個力所能及的,我能做這個事情的工作,比如說這是炎症,炎症可以治療,可以解決,手術可以研究,可以改進,不需要什麼先進的設備,什麼現代的什麼什麼,不需要那些東西。比如說現在我研究乳腺炎,靶向治療,基因,我沒有這個條件。

主持人續續:要團隊。

杜玉堂:需要一個強大的基礎條件,退休以後,所以說單向匹馬了,你要想一個力所能及的,你做點什麼,你做什麼適合於你,你考慮,你非要研究乳癌,那乳癌是我一個人治得了嗎?那乳腺炎,挨著乳腺癌可以,這畢竟是一個炎症,它也不會死人,也沒有大的風險,頂多就是外形不好看,但是你把這個病解決了,切除她的痛苦,就是好事。我現在有些病人,這病不要命,你死不了,那死不了的病就不治嗎?

主持人續續:不是。

杜玉堂:尤其是婦女來說,對乳腺的病,雖然說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這病死亡的病例,但是長達半年甚至幾年的痛苦,你可想而知,這病難道就不治嗎?就觀察,不管它,有人就不治,叫做等它自愈。

主持人續續:可以自愈嗎?

杜玉堂:有些人可以自愈,自身免疫性,有些人可以好,就跟你過敏一樣,你可以好,這個可就。

主持人續續:當然也有的人是。

杜玉堂:有些人叫可遇不可求,就這種情況,有些人是運氣好,有些人沒有臨床症狀,就過來了,有些人就不得了,不一樣。有些人能自愈,大多人不能自愈怎麼辦?我講,你跟爛柿子一樣怎麼生活,我說你死不了就不治嗎,總得治的,所以死不了的病也得治,現在醫學上很多病死不了,那也得治,那就出現一個怎麼治,就出現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所以就得研究,所以你要退休了,你沒有這麼龐大的基礎條件,你也沒這麼大的團隊,那你搞一個力所能及的工作,研究什麼?我就選一個疑難雜症。

主持人續續:您是閑不下來的。

杜玉堂:就是說你做乳腺做時間長了,你對乳腺這個行業你就知道多深多淺,什麼深你就試,過不去就別那個,你力量達不到讓你讓我搞基因,我哪懂,不可能再搞這個,所以就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就是你的精力達到的東西,所以就選擇。

主持人續續:就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

杜玉堂:而且這個病說實話,西醫不外治。

主持人續續:您剛才講了吃激素。

杜玉堂:復發率高,而且反復發作,病人就埋怨,你看你沒有給我治好,是這樣的情緒嗎?所以醫生就不願意治,而且她住的時間長壓床,一住三個禮拜,四個禮拜,有人住一個月,公立醫院床位都這麼緊張,哪有一個乳腺炎住這麼長時間,所以不可能的。所以這麼壓床,而且容易反復發作,而且這是怎麼也治不好,你直接做也不行,什麼都不行,打針也不行,它是無菌性炎症,抗生素是沒有效的,所以很多病人在這醫院裡邊就是,上午就是消炎,打針,輸液,頭孢,青黴素都給,都這麼治。

主持人續續: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

杜玉堂:就是個別人有效,大多數人都還是效果不好。

主持人續續:其實您不光給患者解決了問題,您給大夫也解決了一些問題。

杜玉堂:現在我在網上QQ群寫了很多文章,我們網站,也寫了很多科普文章,就告訴醫生們,你能夠鑒別肉芽腫和一般的炎症也不同,這個病應該怎麼治,我也就講了很多的科普文章,目的是為了推廣,也是為了宣傳,也是教育更多的年輕醫生。我可以說,我如果拿這個題目去給醫生考試,我說百分之八九十醫生不合格,不及格。

主持人續續:您都是查了半天文獻才查到國外有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

杜玉堂:對。

主持人續續:剛才您一直在提到肉芽腫,這個詞好像大家都不是特別懂,您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杜玉堂:這叫乳腺炎症,慢性炎症好幾種疾病,剛才我講過一種叫哺乳期的那種,就是說發高燒,紅腫、熱痛你一來看病,她就把腦袋包上,包的倍驗,然後捂的厚的衣服,一看就是產後。

主持人續續:坐月子。

杜玉堂:坐月子,一看就是產後婦女,是急性乳腺炎,叫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除了這個之外,乳腺炎症裡邊最輕的裡邊我們叫做瘺管,學名叫ZUSKN,它是正規的病理名詞,它實際上是乳頭內翻、乳頭內陷,乳頭的跟部瘺管有問題,局部發炎,反復的流濃,這個病史可以很長很長時間,反復發展,最長可以33年,這麼長的病。但是它可以好,好了生活都照常的,她可以跟一般人的一樣生活,但是它想犯就犯,反復發作,這個痛苦比較小。也好發于年輕人,十幾歲沒結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大學生,愛得這個病,多半是瘺管,那個病炎症非常小,就在乳頭,乳暈的周圍,破饋。

主持人續續:瘺管。

杜玉堂:瘺管,我們叫小瘺管,有人管它也叫漿細胞,這是不正確的名詞,乳腺的慢性炎症都有叫漿細胞乳腺炎,不是好多人一看漿細胞乳腺炎,這不正確。還有一種就是漿細胞乳腺炎,我們叫漿乳。

主持人續續:就是您一開始說的原來的老名。

杜玉堂:以前我也叫漿乳,寫過文章,我也叫漿乳,我也搞不清楚這病和肉芽腫有什麼差別,我也和它一樣。這個漿乳實際上是顯微鏡下,病理叫漿細胞性,將細胞是一種免疫性細胞,比較特殊一點。

主持人續續:它只在乳腺有。

杜玉堂:其它地方也可以有,甲狀腺炎,皮膚,漿細胞性炎症是哪兒都有,很多地方都有,其他地方炎症,將細胞性炎症的名稱沒有叫起來,沒有流行起來,唯有在乳腺炎症裡邊流行比較廣,而且深入人心,大家比較記住這個名詞了,這實際上到1933年,1925年有人發現這個病,1933年有人確定這叫做將細胞性乳腺炎。到1951年的時候美國大病理學家,乳腺專家改名字,這名字不合適,叫導管擴張症,導管擴張以後,導管裡邊東西流出來,引起周圍的炎症,就叫做導管擴張症,這叫做漿細胞性乳腺炎,現在給它改名叫導管擴張症或者叫管周炎,導管周圍發生的炎症,有漿細胞,就所以好多人把這叫做漿細胞性乳腺炎,實際這漿細胞性乳腺炎名字是過時了,1951年就改了。1956年就應該比較流行了,好像咱們國家還大量地使用這個將細胞的名詞,一下子好像改不了,得慢慢逐漸地學習才能改。這是這種炎症是導管擴張的基礎上發病,這個年齡比較大,都是50歲左右,當然年輕的也有,但主要平均年齡是50歲,發病率不高,不是像肉芽腫這麼高,發的中心區在乳頭後邊,剛才我說了肉芽腫是腫塊發周邊,這個漿乳是發中心,發周邊意思就是和漿乳進行鑒別,你要發到乳頭後邊來,考慮可以是漿細胞性乳腺炎,導管擴張,發在中心部,所以發病的部位不一樣。

主持人續續:年齡也不一樣。

杜玉堂:導管切除就沒事了,就不復發了,所以這個病不是世界難題,早已經被人研究過的病,這個病已經被人家,就跟闌尾炎一樣。

主持人續續:切除。

杜玉堂:沒有什麼可研究,沒有什麼,不算疑難雜症,可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十個字的名字,是不是十個字?

主持人續續: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正好十個字。

杜玉堂:十個字的名字,醫學名詞裡邊比較長的,比較囉嗦的,我們常常就簡稱肉芽腫,英文縮寫就是GLL,或者IGM,三個字頭代表了。那這個病可就跟咱們所說的漿乳不一樣了。第一,沒那麼特殊,剛才我說了三個“3”,你得符合,一看你30多歲,20多歲,27、28歲,小孩准得兩三歲,如果這個女的40多歲,那麼這個小孩一定是二胎,剛生完3歲,就是說它的年齡,比如接近40歲的人得這個病,那它一定是第二胎,二胎生的越多,現在講放開二胎隨便生,如果放開二胎,在咱們國家現有條件下,我想這個肉芽腫發病率會越來越多,一胎的小孩就十多歲,不生第二胎,那女的是不是就到了四五十歲就沒事了。如果你到了38、39、40歲還想生第二胎,你勢必還有一個危險期。

主持人續續:因為生二胎的越來越多,這樣的患者。

杜玉堂:這樣的患者就越來越多,所以小孩6歲以下,小孩兩三歲的時候最容易得這個病,所以這種年齡特徵,就是說非常特殊。你到我們病房看一下住院病人,大多數都是,都差不多,跟你年齡差不多,都是年輕,非常年輕,有的才25歲。

主持人續續:生寶寶生的早。

杜玉堂:小孩都四五歲,外地有的小孩,南方結婚很早。以北京來看好像很小,可人家不認為小,人家早就結婚了,都是很年輕的婦女,沒有歲數大的。這個年齡段不一樣,將細胞的年齡段很老。

主持人續續:而且將細胞的很容易治。

杜玉堂:將細胞的病很局限,手術完了就不復發。也沒有這麼多囉嗦事,也沒有腿上起紅斑,也沒有頭疼,也沒有咳嗽併發症,也不會發燒,這個病人,還有剛才我忘了說,併發症發燒也是一條,有人發燒40度,好幾天發燒下不去。

主持人續續:杜教授,您自己十年了,研究這個疾病的治療,您覺得您的治療在原來的治療基礎上有一些什麼樣的改善?這十年內遇到了一些什麼樣的困難?您覺得印象特別深的?

杜玉堂:這個病當然你要說疑難雜症,必然有疑難的地方,要不然你要治療就好了,像闌尾炎一樣一開刀就好,闌尾切除,就沒有什麼好研究,犯病就切,肉芽腫不是這麼簡單,我剛才講了復發率也是很高,也是很頭疼,做完就復發,這病真奇怪,怎麼就復發?我做的挺乾淨,怎麼也復發呢?是不是?這就確確實實你很頭疼的,作為醫生來說,你手術失敗,就跟你做什麼事失敗是一樣的,對不對?那就得考慮。

主持人續續:打擊很大。

杜玉堂:就想怎麼失敗,為什麼哪兒不行,為什麼又怎麼復發,就想哪兒沒找乾淨。

主持人續續:您一直在找是不是乾淨這個問題上研究了很久是嗎?

杜玉堂:一直想怎麼把病灶找乾淨,病灶是不是藏在其他的後邊,你是不是看不見,那我切開一縫我看看行不行,我發明了乳腺探查術,這個詞我提出來的,就是說大家知道,你們聽說過開顱探查、開腹探查,比如腹部有急腹症,咱們也不知道診斷是什麼病,我就開腹探查,有這醫學名詞,開腹探查是很常見的急腹症的一個手術名稱,你懷疑闌尾炎還是胃穿孔,那我不知道,我就開腹探查,探查完打開一看我看什麼病治,這叫開腹探查,這在醫學上是有這個術式。開顱,腦瓜子長什麼瘤不知道,不知道什麼病,我可以打開看看,開顱探查術。開胸探查也可以,你肺裡長個東西也不清楚,那我可以開胸探查,那都可以的,有這個探查術,這探查術並不奇怪,但乳腺探查術就奇怪,乳腺不是個腔,是個內部的,裡邊是個死壇,就是說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沒有空腔,你打開根本看不見。

主持人續續:那您怎麼看?

杜玉堂:切開一條口看看,切開一條縫看看,所以切開探查,開開看,乳腺探查術。所以這就是我們的一個發明,就是這個術式發明。

主持人續續:這樣做的話,就是如果,這可能沒有病灶,您把它打開了,那會不會就是造成一些過多的傷害或者什麼樣的?

杜玉堂:對,有可能,就是說你是有這個探查疾病的好處,還有一個問題是你說的,開這個口會長不上,或者局部會有積液的問題,會有滲出的問題,術後會想辦法,我們術後會有積液,還有的病人告訴,我這乳房怎麼一條縫一條縫,摸著感覺有道溝,但這是極個別的,一般人摸不著,就是研究探查術。

主持人續續:首先我們在查出病灶方面。

杜玉堂:怎麼找乾淨這病灶要下工夫。

主持人續續:這是第一步。

杜玉堂:第一步,再就是我們怎麼樣改變這人的免疫狀態,這人肯定自身免疫出了問題,不知道,就是病因上是不明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得這病,但是知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得想是不是用點中藥來試試,用我們中醫工作很多年,就用中藥來研究,用中藥來治這個病,事先給你先吃中藥,術後的時候你導管擴張或者有乳汁溢出,我們就給你吃中藥,逐漸萎縮,導管,比如擴張,你不擴張。

主持人續續:吃中藥能夠讓血管縮小。

杜玉堂:吃中藥能解決這個問題,防止你以後再發病,所以研究中藥,這是中藥的研究。另外一個化炎顆粒,就是叫紫草揚戈湯也專門治這個,另外一種治療慢性炎症,非常好,揚戈湯本來就是治療慢性炎症,所以我們加了紫草就挺好。除此之外就是說病因的預防,我說病因雖然不知道,但是誘因非常清楚,比如說你吃緊急避孕藥,你吃完緊急避孕藥之後一個月之內發病,我們都認為這是避孕藥誘發,緊急避孕藥,吃一次,然後就不懷孕。

主持人續續:誘發乳腺炎。

杜玉堂:誘發肉芽腫。

主持人續續:前面已經有了一些要發病的情況,吃這個就會誘發還是沒有什麼情況吃這個?

杜玉堂:沒有什麼情況,單吃這個藥就會誘發。

主持人續續:那這個藥還挺危險的。

杜玉堂:所以緊急避孕藥,按說是不能夠常吃的,按規定,一年好像不讓超過兩回,有些人不管這個,著急了就吃一個,著急了就吃一個,一年吃五十片,我說你這避孕藥當糖吃呢?所以吃避孕藥吃的太厲害,當你體內累積的雌激素水準就很高,半衰期得一個月才排乾淨,大概得三四個半衰期,半衰期是一個月,完全排乾淨得三四個月才能排乾淨,你就老這麼吃,她排得完嗎,代謝沒完,在體內等於累積了這些藥。所以像還有就是說外傷,有小孩一腳,小孩一腳給踢傷了,你懂得抱小孩,小海一腳踢傷了,小孩腦袋頂一下,她一疼又誘發,還有粗暴的按摩,美容院覺得挺好的,萬一這美容師手法不是很好呢。

主持人續續:會揉壞了。

杜玉堂:會把管擠破,外傷能誘發,還有的人坐公共汽車撞一下,正好撞在胸部,誘發,所以還有好多種外傷,對應性外傷能引發肉芽腫。還有餵奶喂最不好的那個乳房就容易得肉芽腫,比如兩側,應該是一樣的,這個婦女可能她老是右邊抱孩子,左邊老不喂,因為她不習慣左手,就抱過來往右邊抱,這小孩老吃右邊,右邊吃的挺空,這邊不吃,乳房就會大小不對稱,一個高一個低,還不光是形態問題,不餵奶的乳腺容易乳汁淤積,就容易誘發肉芽腫,所以餵奶喂的不通暢,餵奶喂的少那邊容易得,這叫哺乳障礙,就是不正常。第二就是吃那些精神病的藥,抑鬱症的藥。

主持人續續:這些藥。

杜玉堂:誘發乳素升高,乳素在病當中是重要的細胞因數,所以乳素對肉芽腫來說是很重要的細胞炎症因數,所以你就要精神病的藥物、抑鬱症的藥物容易誘發肉芽腫,所以好多這種原因,我們儘量避免,還有受污染的飲食,有人老說我吃螃蟹就得這個病,吃了大螃蟹,吃兩隻,吃八隻就得這個病了,所以我們也懷疑這大蝦、螃蟹可能是激素喂的,所以我們提出人工飼養的海鮮儘量少吃,所以我們這種飲食也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因為現在我們國家飲食衛生確實是一個問題,好多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東西,難免,所以這個發病率高可能跟這個因素也是有關係的,為什麼第三世界國家的發病率高呢?不能不考慮跟環境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們中國為什麼成為肉芽腫大國呢?我們中國在發病率上,在源頭上我們絕對第一,因為從手術的類型來,我一年要做400多,四五百例,我這十年我能做多少例,就是我前幾年做得少,近幾年做得多,最近幾年,一年五百個遞增,你想想看這病人可想而知,發病率,從我的角度來看,發病率增加相當地快。

主持人續續:還有大家都知道杜教授在研究這個疾病,慕名而來的比較多。

杜玉堂:這是一個因素,但是我也看見發病病人確實在增加,不能否認,這天數越來越少,我就沒病人了。所以應當說是發病率在增加,因為就像你所說的,全國不能統計,比如咱們國家乳癌有統計,為什麼?你要得一個乳癌就要上報,國家最後有一個統計數字,咱們國家乳癌一年發病多少,國家有這要求,這乳腺炎誰統計?都變成診斷成一般炎症了,你診斷成增生了,那這個病更不能統計了,所以就不能統計它的發病率,但是我想它實際發病率應當很高,只不過有的病人在當地治,因為沒有錢,因為她就不願意手術,或者等等原因,還有的她本人想來,她丈夫不同意,她丈夫同意,她婆婆不同意。

主持人續續:所以什麼樣的患者都見過了。

杜玉堂:這就難說了,我老說女人經濟要獨立,你要自主。

主持人續續:得個病自己要決定。

杜玉堂:要不然得個病還得看丈夫同不同意,還得看她婆婆同不同意,你說爭取那麼多關,人家就說你什麼病,乳腺炎,乳腺炎跑北京治,乳腺炎我們這兒治不了,我們這兒這麼多大醫院,治不了乳腺炎,他老這麼想,可是現實就這麼樣,當地三甲醫院,樓好高好高,二十幾層,那對這個病就治不了,怎麼辦?就需要上網一查,就想來到北京,她來不了,為什麼呢?她沒錢,所以好多好多造成這個婦女這個病人延誤治療,等她說服了他們家了,她來了,她這紅腫也破的差不多了,你說是吧?還有這個病,也發生在哺乳期,也發生在妊娠期,並不發生在哺乳期,當然25%是出在妊娠期,懷孕的時候得。

主持人續續:這不在您三個“3”裡?

杜玉堂:怎麼不在?也在這個年齡段,就是發病時期不同,有人在懷孕三個月,懷孕六個月的時候發這個病,妊娠期肉芽腫,哺乳期肉芽腫,都可以發病,大概占我們病的25%,所以我不贊成叫非哺乳期乳腺炎,有人管它叫非哺乳期乳腺炎,這不對,這不是在非哺乳期,就是在你妊娠期和哺乳期發病,你叫哺乳期合適嗎?所以我就說什麼病就叫什麼病,肉芽腫就是肉芽腫,漿乳就是漿乳,導管擴張就是導管擴張,瘺管就是瘺管,乳腺結核就是乳腺結核。

主持人續續:而且現在大家對這個疾病細分也是越來越細緻了。

杜玉堂:就應當細化,什麼病就是什麼病,不能說統統給一個起綜合的名字,非哺乳期就不同了,非哺乳期病種多了,怎麼治?起一個籠統,就跟我們說急腹症一樣,不管什麼病都叫急腹症,那急腹症怎麼治?

主持人續續:各種各樣病因的急腹症。

杜玉堂:我怎麼治,所以叫做非哺乳期乳腺炎,這麼一個大名字,一按,一扣,這怎麼治療啊,這麻煩了,所以這名稱是不對的。

主持人續續:所以其實經濟在發展,醫學也在進步。

杜玉堂:應當細化,具體化,你是什麼病就怎麼治,應當是這樣,所以不應該給它扣大帽子,你是非哺乳期,她不是哺乳期,不是這樣的病,所以這個病就很特殊,多種原因造成它誤診、誤治。

主持人續續:今天我覺得長了好多知識,原來乳腺這塊問題真的是錯綜複雜,以前我們講乳腺癌講得會比較多一點,所以今天聽您講這樣一堂堂我覺得見識了很多。

杜玉堂:乳腺癌是國家規定的重點的一個算大病種。

主持人續續:是要命的病,專家專門呼籲這個病。

杜玉堂:專門研製乳癌的防治,專門有這個機構,醫生專門研究這個問題,乳癌發病率確實咱們國家也是挺高的。

主持人續續:女性發病第一。

杜玉堂:所以這個病也確實應該研究,這也是很對的。

主持人續續:這是提升生活品質。

杜玉堂:其中之一,這是乳腺病的其中之一,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乳腺炎怎麼沒人研究呢?乳腺炎症,乳腺炎也需要研究,它也很痛苦,而且這個發病率也在增加,所以我們應該呼籲一下,應該正確地認識乳腺的炎症,尤其重視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

主持人續續:這十個字,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那杜教授,採訪進行到最後,也希望您再用簡短的話總結一下今天我們的內容,也再給大家一些警示。

杜玉堂:我們年輕的婦女或者整個醫學界都應該重視乳腺炎症的研究,因為我們不光是,乳腺裡邊不光是乳腺癌威脅女性的健康,還有乳腺的慢性炎症,尤其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這個病,治療起來困難,而且痛苦很大,而且發病正在增加,希望廣大的醫學界,就是廣大的醫生認真研究這個課題,不要再繼續地誤診下去,因為醫學不斷地前進,世界的科學在不斷地前進,醫學也不斷地發展,我們不能老停留在原來的水準上,管它叫漿細胞,管它叫這個誤診,就不對。我要作為一個醫生,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子診治水準,才能夠為人類造福,才能盡到自己的責任,我想是這樣。

主持人續續:那好,大家跟我一樣,記住這個名字,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好的,今天再次感謝杜教授做客我們《名醫堂》節目,我們下期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