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人嘴裡的“折耳根” 魚腥草的方言叫法

“折耳根, 遍坡生, 我是外婆的好外孫。 我走外婆門前過, 外婆請我進屋坐。 ”

這是一首四川的童謠, 相信很多四川朋友都會哼唱, 但是“折耳根”到底是什麼呢?你見過“折耳根”嗎?

折耳根-魚腥草

其實“折耳根”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魚腥草, 又叫蕺菜、岑草, 分佈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 多生於山地、溝穀。 魚腥草帶有特殊的腥味, 葉子和根莖可作為野菜食用, 味道絕佳;也可入藥, 具有清熱、祛暑、解毒的功能。

魚腥草

魚腥草這一名稱最早記載于《名醫別錄》。 唐蘇頌說:“生濕地, 山谷陰處亦能蔓生, 葉如蕎麥而肥, 莖紫赤色, 江左人好生食, 關中謂之菹菜, 葉有腥氣, 故俗稱:魚腥草。 ”

這也是導致許多人不能接受魚腥草的原因之一了(就像小編一樣不是很喜歡吃香菜的T^T),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魚腥草的各地方言叫法

魚腥草叫法

魚腥草

魚腥草因其葉片形狀好像豬兒的鼻孔, 俗名又為“豬鼻孔”, 又或葉片好像豬兒一側的耳朵, 故又稱呼為“側耳根”, 又像豬兒耳朵搭下又為“折耳根”, 結果被寫作“折爾根”、“折兒根”,

比如重慶話就叫“折兒根”;

南充話一般叫“折耳根”, 叫“豬鼻孔”也曉得;

遵義方言稱之為“折二根”;

貴陽話也叫“折耳根”;

魚腥草又叫“狗貼耳”, 是廣東梅縣客家話的叫法。

魚腥草趣聞

四川人有吃“涼拌折耳根”的習慣 , 在四川遂寧,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幾個人在飯店裡吃飯, 有人要了一盤“涼拌折耳根”, 有一個外地人第一次吃, 感覺味道不佳, 有獨特腥味, 便問同席當地朋友:

“這是什麼菜?:

答:“趴耳朵!”

“為什麼叫趴耳朵? ”

“趴耳朵, 當地俚話, 懼內的意思。 吃了這個草, 男人都成了灰太狼, 從此戀上平底鍋, 頭上被哐當哐當敲出壽星包。 ”也有當地人說叫“豬鼻拱”。 另一個人說不是“豬鼻拱”, 是“豬屁股”。 還有一個說不是“豬屁股”, 是“豬耳朵”, “你看這葉子就知道了, 多像, 就是豬耳朵”。

方言很奇妙, 植物更奇妙。 在中國, 一種常見的植物, 幾百種稱謂都完全可能。 席間還有貴州人, 說這就是折耳根, 就是魚腥草。

藥用魚腥草

魚腥草的藥用價值

歷代本草文獻都有記載魚腥草“以清解肺熱見長, 為治肺雍之要藥”, 魚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 常與桔梗、鮮蘆根、瓜蔞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貝等用同用, 治肺癰胸痛、咳吐膿血等症;與百部、鵝兒不食草、麥冬、蜂蜜等藥配伍, 可用於百日咳。

正是由於這種藥理性, 魚腥草還能幫助戒煙。 魚腥草是特別適合煙民的食物, 它能清肺熱, 解煙毒。 準備一些曬乾的魚腥草, 每天取一點來泡水喝, 能減輕抽煙對身體的損害, 預防慢性咽炎、氣管炎。

怎麼樣,看完了是不是特別想來一盤魚腥草去去火,其實小編對這種味道大的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排斥的,但又很矛盾,這東西對人體有好處啊!所以大夥還是不要挑食的好!

怎麼樣,看完了是不是特別想來一盤魚腥草去去火,其實小編對這種味道大的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排斥的,但又很矛盾,這東西對人體有好處啊!所以大夥還是不要挑食的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