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嶗山啤酒瓶婚宴上突然炸4瓶 男子動脈血管神經全炸斷

吃飯時啤酒瓶突然炸了!男子動脈血管神經全炸斷……買啤酒時瓶底這行字要看清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

相信喝啤酒的朋友一定不少

不過您知道嗎

喝啤酒居然也存在安全隱患

4月16日中午, 江蘇徐州的單先生就在朋友的婚宴上, 被一瓶啤酒炸傷了手。 據單先生介紹, 在吃飯時, 一位同桌的人勞煩他遞一瓶啤酒。 這一遞, 不喝酒的單先生可倒了大黴。 他怎麼也沒想到, 啤酒瓶居然爆炸了。

畫面會引起不適, 已做打碼處理

單先生的手腕頓時就被炸傷, 血流不止, 朋友們立即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經醫生診斷, 單先生肌腱和動脈血管神經全部被炸斷。

醫生第一時間為單先生做了手術, 將斷裂的血管神經和肌腱全部接上。

△ 縫合的傷口觸目驚心

單先生說, 當天的喜宴上一共炸了4瓶啤酒, 但另外三瓶所幸沒有傷到人。

據瞭解,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 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

而發生爆炸的啤酒瓶, 生產於2012年。 目前, 單先生家人已經報警, 他們也希望廠家能夠儘快給出解釋。

這並不是啤酒瓶第一次爆炸!

近年來, 關於啤酒瓶爆炸的新聞不少見:

啤酒瓶爆炸, 女服務員臉上留疤

2016年9月, 廣西南寧一餐館服務員、18歲女孩曉曉像往常一樣開箱,

將一瓶瓶啤酒放至冷櫃, 天氣熱, 客人來了之後往往都會點冰鎮啤酒。 “蹲下身去想拿啤酒瓶, 突然好幾瓶發生了爆炸。 ”曉曉說, 當時瞬間感覺左臉被刀子割了, 一摸全是血和玻璃渣子。

一名李姓服務員回憶說, 當時, 她見曉曉走過去搬啤酒, 她在給客人點單, 單還沒點完, 只聽叫“砰”的一聲巨響, 回頭一看, 曉曉滿臉是血。 “到現在也想不通, 為什麼這麼倒楣的事, 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曉曉則說, 搬酒過程沒有發生磕碰, 也沒有劇烈搖晃, 好好放著的啤酒瓶會爆炸, 讓毫無防備的她直接中招。

啤酒瓶爆炸致90後小夥右眼失明

1991年出生的趙某, 在團溪鎮拓東路開了一家智能手機體驗店。 2015年6月9日晚, 趙某在小賣部購買了4瓶啤酒,

當晚喝了2瓶後, 將剩下的2瓶放在店內收銀台的轉角處。 第二天晚上11時, 當趙某走過放啤酒的轉角處時, 啤酒瓶突然爆炸, 導致趙某右眼受傷。

拎起啤酒瓶爆炸傷了手

2016年8月, 廣州增城石灘鎮某檔口老闆小倩在檔口見冰櫃快見底了, 她就從後倉搬出幾箱啤酒飲料, 打算補貨, 誰知意外突然發生, “我一手剛拎起兩瓶啤酒, 其中一瓶突然爆了”, 玻璃碎片被炸飛, 當她回過神來, 右手流血不止。

注意!啤酒瓶也有使用期限!

據悉, 啤酒瓶現行的國家標準是1996年出臺的《啤酒瓶標準GB4544-1996》, 要求啤酒生產廠家必須使用B型防爆酒瓶, 每件應在瓶底以上20毫米範圍內打有專用標記“B”, 同時標明生產企業的標記、生產的年、季, 並建議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

但記者走訪一些超市和酒水銷售門店發現, “超期服役”的啤酒瓶很常見, 有的甚至已經使用了10年。

針對這種情況, 記者從工商部門瞭解到, 有關啤酒瓶回收使用年限為兩年的規定, 國家僅是建議, 並沒有強制性要求。 但啤酒瓶“超期服役”, 存在爆炸、破裂等安全隱患。 啤酒瓶在回收過程中, 因周轉次數多、時間長等, 其承壓能力、抗溫程度會隨迴圈利用時間的延長而減弱。

小編提醒大家:

買啤酒一定要留意

啤酒瓶的生產日期

這些爆炸物你身邊隨處可見!一定要當心!

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潛在的危險物品, 一不小心, 可能引發爆炸!例如食品乾燥劑、沒開口的炒板栗、音樂蠟燭……一起看圖認識一下它們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