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三十多年隻為一條“天渠”,這個老書記為何感動網友

新華社遵義4月19日新媒體專電有這樣一個人, 為了開出一條“天渠”, 他堅持了三十多年。 他叫黃大發, 是貴州一個山村黨支部的老書記。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修的是什麼樣的“天渠”?他修“天渠”的故事為何能感動網友?

修渠未成, 他不信邪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 是雲貴高原上的典型山村, 山勢蜿蜒, 山路崎嶇;驅車從播州區出發, 要幾個小時才能趕到。

記者來到這兒時, 村裡正在施工, 幾座嶄新的安置房已拔地而起, 靜靜矗立在路旁。 欣欣向榮的景象, 讓原遵義縣水電局副局長黃著文感慨萬千:“這地方叫草王壩,

過去缺水, 老百姓種不了大米, 只能吃包穀沙。 ”

1995年以前, 草王壩地區極度缺水, 石漠化極其嚴重;水稻幾乎沒法種, 地裡全是包穀、洋芋等;幾百口人圍著一口水井, 人均年收入只有80多元。 黃著文回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 他參加工作不久就到草王壩瞭解情況, 見到村民因缺水而收集“牛腳水”(牛走過蹄印裡積累的雨水)使用。 “山高石頭多, 出門就爬坡, 一年四季包穀沙, 過年才有米湯喝。 ”這首民謠, 直接反映了當地的艱苦。 而1935年出生的黃大發, 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

缺水, 是貧困的直接誘因。 其實, 草王壩幾公里外, 就有充沛水源。 然而, 高山成了險阻。 當地人為了引水, 曾付出艱苦努力。 上世紀六十年代, 受“紅旗渠”精神感召,

草王壩人在政府支持下第一次大規模修渠, 卻因技術等原因, 十來年也沒修成。 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但黃大發不信邪。

1986年, 51歲的黃大發將修水渠再次提上日程。 這次, 不少村民卻信心不足, 黃大發則“較上了勁”。 吸取上次修渠失敗的教訓, 1989年, 快54歲的他到楓香區水利站, 一邊幫工一邊學習。 三年多裡, 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從基礎學起, 下苦功夫, 硬是掌握了許多水利知識。

為了修水渠, 年過半百的黃大發, 不止一次往鄉里、鎮裡跑。 從草王壩到山下城鎮, 有幾十裡的山路。 1990年臘月的一個冬日裡, 他帶著精心寫好的報告, 徒步兩天趕到縣水利局。 黃著文回憶說:“那天傍晚, 我看到他一個老漢站在門口, 滿身是泥, 已不成人樣, 一雙舊的解放鞋早已磨破,

露出了腳趾……”這種執著和堅韌, 感動了在場的人, 也說服了相關領導。 同年, 草王壩的水利工程順利立項, 但新的困難接踵而至。

“修水渠, 我願意捨命來換”

工程批下來了, 上級也撥了幾萬經費, 卻仍有1萬多元需要村民自籌。 這讓草王壩人犯了難。

村民徐國樹回憶, 當時籌錢有不少困難。 黃大發身為支書, 連夜挨家挨戶勸說。 “他直接找到家裡, 耐心地說, 耐心地勸。 ”徐國樹說。

在黃大發的堅持和誠意感召下, 僅一天一夜, 1萬多元就全部籌齊。 在徐國樹看來, 那段時間, 除了苦口婆心地勸說, 最讓他和村民們觸動的是, 黃大發對群眾立下“軍令狀”——“修水渠, 我願意拿自己的命來換。 ”

資金有了, 群眾動員起來了, 技術人員到位了,

工程在1992年正式開工, 可大山橫亙在面前。 要開鑿的水渠位於幾百米高的山崖上, 施工條件十分艱苦, 穿山開石等重體力活是家常便飯。 不僅如此, 有時則是生死考驗。

一處名為擦耳岩的地方, 光禿禿的絕壁直立如刀, 離地面300多米, 看著就心驚膽戰。 測量人員不敢過去, 50多歲的黃大發腰間拴著纜繩, 讓人從山頂一尺一尺往下放, 自己懸在絕壁處一寸一寸地測量。 看到老書記奮不顧身, 小夥子們也一 個個懸在絕壁邊。 就這樣, 三個多月後, 擦耳岩等多處絕壁的測量工程全部完成。

參加修渠的村民徐國太回憶, 在黃大發看來, 沒有困難不能克服, “每當遇到困難, 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後來, 如果哪天他不去, 工程肯定進行不下去。

”靠著這種忘我精神, 黃大發帶領200多鄉親, 靠風鑽、鋼釺等簡單工具, 歷時3年多, 在懸崖峭壁上開出了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橫穿多座大山的人造“天渠”。

修渠期間, 黃大發整個身心都撲在工程上, 幾乎沒有精力關注家裡, 家人生病也來不及照顧, 他的一個女兒、一個孫子相繼因病離世。 1995年, 當水渠竣工、鄉親們世代期盼的山泉水流入村裡時, 黃大發哭了。 徐國太回憶說:“看到他哭, 我們也跟著哭……他那麼堅強的人, 一心就為修這條渠。 ”

“我就是為群眾辦事的”

如今,以黃大發名字命名的“大發渠”,已滋養了一方水土20多年,不僅解決了數百戶的人畜飲水的問題,還能灌溉良田。草王壩也成了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

在村裡,記者見到了82歲的黃大發。退休的老書記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說起話來字字鏗鏘。提到水渠,他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黃大發說:“從當村裡大隊長開始,我就決心做三件事,一是引水,二是修路,三是通電。”老書記說,現在這三件事都辦到了。

老書記做的,何止三件事。村裡通水後,黃大發帶領鄉親們開展“坡改梯”,將稻田增加到720畝,每年能收稻穀80萬斤。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發動群眾選址建學校。到現在,草王壩考出了20多個大學生。現在已是養羊專業戶的徐國樹說,家裡出了2個大學生,“有了水,生活確實大變樣了。”

六十年代至今,為了修渠、通路、通電,黃大發堅持了五十多年。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堅持親自護渠。記者隨著老書記的腳步,也走上了“大發渠”。在擦耳岩附近,渠邊的絕壁懸崖讓記者兩腿發軟。那一刻,才真切體會到為什麼人們說“大發渠”是“人間奇跡”。

老書記的堅韌、執著精神,也感動了許多網友:“一生只為一條渠,給老書記點贊”“一條生命之渠,一段人生傳奇,一座時代豐碑”“這故事可以拍成電影”……

對各種讚譽,黃大發倒覺得自己不應這麼被關注。他說:“我是黨員,大家選我當支書,就是為群眾辦事的。”

如今,以黃大發名字命名的“大發渠”,已滋養了一方水土20多年,不僅解決了數百戶的人畜飲水的問題,還能灌溉良田。草王壩也成了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

在村裡,記者見到了82歲的黃大發。退休的老書記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說起話來字字鏗鏘。提到水渠,他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黃大發說:“從當村裡大隊長開始,我就決心做三件事,一是引水,二是修路,三是通電。”老書記說,現在這三件事都辦到了。

老書記做的,何止三件事。村裡通水後,黃大發帶領鄉親們開展“坡改梯”,將稻田增加到720畝,每年能收稻穀80萬斤。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發動群眾選址建學校。到現在,草王壩考出了20多個大學生。現在已是養羊專業戶的徐國樹說,家裡出了2個大學生,“有了水,生活確實大變樣了。”

六十年代至今,為了修渠、通路、通電,黃大發堅持了五十多年。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堅持親自護渠。記者隨著老書記的腳步,也走上了“大發渠”。在擦耳岩附近,渠邊的絕壁懸崖讓記者兩腿發軟。那一刻,才真切體會到為什麼人們說“大發渠”是“人間奇跡”。

老書記的堅韌、執著精神,也感動了許多網友:“一生只為一條渠,給老書記點贊”“一條生命之渠,一段人生傳奇,一座時代豐碑”“這故事可以拍成電影”……

對各種讚譽,黃大發倒覺得自己不應這麼被關注。他說:“我是黨員,大家選我當支書,就是為群眾辦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