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現代主義語境下的鄉愁批判

鄉愁是對某種失落東西的感傷, 而終極基礎的失落, 不能不成為感傷的主要內容, 儘管人們對"終極基礎"的內涵的理解各不相同。 對鄉愁的批判構成了後現代主義破除"基礎"的又一具體操作方式。

列維納將鄉愁視為表現了向"同"sameness的倒退性回歸。 "同"是自我認同和個性的王國, 是取向於自我中心的自我關懷的領域。 其中, 異otherness一直受到排斥。 作為一種向同的強迫性的回歸, 鄉愁代表了一種對異的拒絕——拒絕將異作為真正的異來看待。

羅拉快跑

在他看來, 若鄉愁代表了一種同一的回歸, 此回歸便是向作為自我的出發地的家的回歸。 同樣, 若自我僅僅是自我同一的自我, 是排斥異的自我;那麼, 鄉愁往好了說是人類經驗的一種被界定的和正在界定的形式, 往壞了說則是一種邪惡, 利己的倒退。

鄉愁, 筆者認為在中國話語之下, 它更多的應該是一種情感, 即對家鄉的懷念。 列維納將鄉愁作為一個能指的符號而使其被賦予意義, 這是一種學術性的創造, 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字遊戲。 鄉愁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情懷, 這是一片存在於內心的"虛無淨土"。

文章部分觀點來自王治河先生的《後現代注意詞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