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劇透!為什麼退休的陳岩石捐了房子還過得如此滋潤?!

最近小編經常抱著手機看電視劇

不得不說

《人民的名義》

實在太好看了

小編有不少同事都被

達康書記圈粉

而小編更喜歡陳岩石這老頭兒

把自己300多萬的房子賣了捐出去

和老伴兒跑到養老院去住

真的讓人好感動

不過你們有木有和小編一樣疑問

8旬老頭兒退休了

房子賣了, 住養老院

還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帶著疑問小編翻翻找找

還真的有!

而且, 事實是

很多老人都跟著陳老頭兒一樣

拿著這些福利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2016年年末, 我國內地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萬人, 占總人口的16.7%;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

占總人口的10.8%。

我國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層次, 其中, 補充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

養老金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 是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

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 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 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具體而言, 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 按月領取養老金。 由於參加養老保險險種的不同, 勞動者的養老金標準也不相同。 同時, 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的勞動者, 實際領取的養老金也有所差異。

國家連續13年提高養老金標準

2005年以來, 國家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準, 2015年達到2200多元, 與2004年的月人均647元相比, 提高了2倍多。

近日, 財政部在《關於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指出, 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691.47億元,增長13.9%。主要是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領取人數增加。

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12。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6。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

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機構經辦的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職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記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並應按不低於或高於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以提倡和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記入個人帳戶,本息一併歸職工個人所有。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准退休後,憑個人帳戶將儲蓄性養老保險金一次總付或分次支付給本人。職工跨地區流動,個人帳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

公積金

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職工離休、退休時,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帳戶內的存儲餘額,同時登出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

據住建部統計,截至2015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2393.31萬人,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89490.36億元,繳存餘額40674.72億元。

老年人補貼

為了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保障養老服務資金、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各地陸續在省級層面出臺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政策。

按照民政部的要求,這些針對老年人的惠民制度,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在省級層面全覆蓋。

高齡津貼

根據廣東省相關規定,80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受高齡津貼,具體補貼方位和標準由各地制定。

養老服務補貼

補貼物件:定位於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特困人員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低保家庭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1.5倍以內)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

發放標準:原則上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的60周歲及以上輕度失能老人按不低於100元/月·人、中度失能按不低於150元/月·人、重度失能按不低於2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按不低於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1.5倍以內)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按不低於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有條件的低級以上市可指定統一的補貼標準,也可由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實施時間:預計2017年

嘿嘿

記得轉給爸媽看看哦

編輯 | 黃慧敏

來源 | 廣東人社

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691.47億元,增長13.9%。主要是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領取人數增加。

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12。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6。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

工作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機構經辦的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職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記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並應按不低於或高於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以提倡和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記入個人帳戶,本息一併歸職工個人所有。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准退休後,憑個人帳戶將儲蓄性養老保險金一次總付或分次支付給本人。職工跨地區流動,個人帳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

公積金

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職工離休、退休時,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帳戶內的存儲餘額,同時登出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

據住建部統計,截至2015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2393.31萬人,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89490.36億元,繳存餘額40674.72億元。

老年人補貼

為了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保障養老服務資金、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各地陸續在省級層面出臺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政策。

按照民政部的要求,這些針對老年人的惠民制度,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在省級層面全覆蓋。

高齡津貼

根據廣東省相關規定,80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受高齡津貼,具體補貼方位和標準由各地制定。

養老服務補貼

補貼物件:定位於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特困人員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低保家庭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1.5倍以內)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

發放標準:原則上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的60周歲及以上輕度失能老人按不低於100元/月·人、中度失能按不低於150元/月·人、重度失能按不低於2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按不低於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1.5倍以內)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按不低於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補貼。有條件的低級以上市可指定統一的補貼標準,也可由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實施時間:預計2017年

嘿嘿

記得轉給爸媽看看哦

編輯 | 黃慧敏

來源 | 廣東人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