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 殲15暫時性停產 新批次或裝相控陣雷達

彈射型殲15

近日, 網上有消息稱, 在生產了20餘架量產型殲15後, 目前沈飛已經暫時停產了基本版也就是採用滑躍起飛方式的殲15。

從官媒公佈的圖片看, 基本版殲15出現的最大機號為126, 所以從100-126, 這型殲15至少生產了27架, 剛好夠一個艦載戰鬥機團的正常編制, 能夠滿足日常的駐場或者上艦訓練。

不過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 由於也是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 所以單靠這20餘架殲15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組建第二個艦載戰鬥機團, 那麼殲15就得繼續生產, 新一批次的殲15就會有相應的改進升級, 而且這些改進升級最終也會運用到量產定型的彈射版殲15上去。

目前已知的一個升級就是雷達航電方面, 根據中航工業雷達所的公開報導, 該所的“飛鯊“羅陽青年突擊隊正在為殲15研製新一代雷達, 報導中稱:該型號雷達為新一代雷達, 相比之前的型號天線在系統架構上有跨越性的改變, 是有源相控陣雷達。 加之該雷達所之前為殲16戰機研製過有源相控陣雷達, 所以本次的研製工作應該有了一定的技術累積。

此前殲15採用的雷達為機械掃描雷達, 受到機械控制精度及慣性的限制, 因此在快速掃描的時候, 雷達探測精度較差,

所以難以對付多個方向、多批次目標, 因此雖然現在機械掃描的雷達性能介紹也有可以跟蹤數十批目標, 同時攻擊數目標的說法, 但是它的角度範圍非常小, 所以通常認為機械掃描雷達多目標能力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反觀世界著名艦載機F/A-18大黃蜂,

其基本構型F/A-18A型採用的也是機械掃描雷達, 隨著型號的不斷發展, 到了最新型的F/A-18E\F以及E\A-18G咆哮者的時候, 就使用了APG-79雷達, 這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對大黃蜂戰機所帶來的性能提高是多方面的, 例如對巡航導彈的防禦、改進的SAR地圖測繪能力、提高了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允許同時使用空對空和空對地等工作模式等等。

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技術難度大, 但是好處多多, 目前空軍的殲10C, 殲16等等都已經裝備, 所以儘快為殲15裝配此雷達, 對於接下來殲15戰鬥力的提升以及整個艦載機家族包括彈射版, 電子干擾版的系列化發展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利刃信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