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打造花園:帶著鄰居先親綠,再愛綠

四年前, 童先生購買了一處頂層的住宅之後, 就開始籌畫綠化樓頂, 兩年來先後花費數萬元對樓頂進行了綠化, 並種上花草。 這個11樓屋頂“空中花園”, 約150多平方米。 擺放了桌椅, 種有菊花、蘭花、山腳楓、佛手、棗樹、羅漢松等花卉還擺放放著一些名貴的盆栽花木。

“空中花園”建好後, 童先生總算在喧鬧的都市中打造了個休閒的好去處。 他時常在園子裡看看風景, 靜聽含著花香的微微風聲, 呼吸一口新鮮空氣, 盡情享受眼前的美景。 “這兒比什麼地方都好。 ”他的幾個朋友到這裡參觀後不禁感歎道。

童先生打造完花園之後, 為了保護植物打造了簡易的籬笆, 這讓鄰居們心裡有點疙瘩, 頂層畢竟是公共地方, 你打造花園雖然美化了環境, 但是你搞個籬笆一攔著, 就好像劃成了自家地方。 童先生也有自己的苦衷, 如果不保護, 很多辛苦培育的植物, 很輕易的就被很多小朋友損壞了,

毀綠的行為讓人痛心。

童先生的做法是給每位鄰居配送一把鑰匙, 大家可以隨時進出。 這樣就成了我為大家美化公共環境, 為大家建了這麼個園子, 鄰居們的心結也頓時打開了。 但是這僅僅還是帶著鄰居們親綠, 通過先親綠, 大家慢慢享綠色, 也樂生活。 慢慢的, 大家愛上了這裡之後, 感受到了綠色生活的好處, 就會主動去護綠, 並身體力行的去影響身邊的人。

共用花園:齊心協力從懂綠, 到護綠

“最怕的事情是出門!”, 童先生說。 “離家三五天, 這些寶貝就要遭罪了。 ”’“澆水, 斷不得, 日常維護, 根本不能停, 所以打造園子這些年, 很少出門, 我兒子在外地工作, 工作很忙, 我們夫妻想去看看都難。 ”

童先生在花園裡放置的上百個品種, 鄰居們是只敢看, 不敢碰, 沒有經驗, 生怕不小心損壞了。 童先生先是帶著大家熟悉植物, 菊花、蘭花、山腳楓、佛手、棗樹、羅漢松等品種的特點, 以及養護要點, 什麼時候澆水, 什麼時候培土, 什麼時候要曬太陽。

“鄰居們現在也能幫些忙,

之前他們因為不太懂根本不敢我幫澆, 怕澆死了……”“有一次, 我們去了趟北方, 去了一周, 好幾盤名貴花卉都死亡了。 大家都心疼, 淚點低的還當眾傷心的抹眼淚”。 “大家都想這個園子好, 所以, 他們都在努力學習園藝知識, 現在我們出去個幾天, 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童先生望著園子, 由衷的笑了。 一來二去, 鄰居們都被帶成了護綠使者。

漸漸的, 大家不僅懂得了愛惜植物, 更知道了怎麼去養護植物, 眾人拾柴火焰高, 這個天臺花園被打造的越來越漂亮了。

感悟花園:綠色生活離不開, 離不得

小編在曾經赴童先生家裡採訪的時候短短十來分鐘, 鄰居們不停的給童先生“點贊!”

據家住3樓的居民王女士說:“每天下班回到家, 經常會上來,

看見這個樓頂小花園鬱鬱蔥蔥的花草。 這讓我們生活在這個鋼筋水泥為主體的城市裡, 多了一份對自然的親近。 ”

對門的張先生也說:“城裡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 政府也支持市民自主綠化, 修建‘屋頂花園’雖然是個人行為, 但是卻也是為我們整懂樓, 整棟社區增加了更多點綠色,作為鄰居,我覺得挺好的。”“我建起這個空中花園,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希望樓內的左鄰右舍,也可將自家的花兒搬上樓頂展示或培育,讓大家在曬花的同時相互增長育花經驗,拉近鄰裡感情。”童先生笑著說。實際上,很多鄰居,家裡的花兒養的不好的時候,都喜歡搬到頂層,童先生一定會幫他養的健健康康的拿回去。,千言萬語匯成劉女士的一句話:“有這樣的鄰居,真好!”

整棟社區增加了更多點綠色,作為鄰居,我覺得挺好的。”“我建起這個空中花園,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希望樓內的左鄰右舍,也可將自家的花兒搬上樓頂展示或培育,讓大家在曬花的同時相互增長育花經驗,拉近鄰裡感情。”童先生笑著說。實際上,很多鄰居,家裡的花兒養的不好的時候,都喜歡搬到頂層,童先生一定會幫他養的健健康康的拿回去。,千言萬語匯成劉女士的一句話:“有這樣的鄰居,真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