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柴胡與北柴胡亦同亦不同

北柴胡和柴胡這兩種藥食兩用的食材, 一般人是不熟悉的, 只有那些對於藥膳或者醫學比較精通的人才會瞭解這兩種東西, 雖然不常見, 但是它們的功效與作用卻是有區別的。 市面上常用的多為北柴胡, 其功用主要是退熱、疏肝解郁、升陽氣等

北柴胡又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生於較乾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處。 分佈于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 柴胡屬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 需要二年完成一個生長發育週期。 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長只生基生葉和莖, 只有很少植株開少量花, 尚不能產種子。 田間能夠自然越冬。 第二年春季返青, 植株生長迅速, 於7~9月開花, 8~10月為果熟期。

北柴胡味苦, 涼。 歸肝、膽經。

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鬱, 升舉陽氣的功效。 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的症。

《本草綱目》稱其有治陽熱下陷、平肝膽三焦包絡相火及頭痛、眩暈、婦人熱入血室、經水不調等症。

現代醫學證明:北柴胡根含揮發油、柴胡醇、油酸、亞麻酸、棕櫚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 皂甙中有柴胡皂甙a、c、d, 柴胡甙元F、E、G,

龍吉甙元。 另有報導, 根和種子中分出柴胡甙, 這是多種甙的總稱。 此外, 根中含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Δ22-豆甾烯醇、豆甾醇、側金盞花醇、白芷素。 莖、葉含芸香甙。 果實含油11.2%, 其中有洋芫荽子酸、反式洋芫荽子酸和亞袖酸。

內服:煎湯, 3-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解熱生用, 用量宜大;疏肝醋炒, 宜用中量, 升陽中用, 宜用小量。

柴胡別名:茈胡、地薰、山菜、茹草, 柴草。 原產中國, 主產於湖北、四川等地。 朝鮮、日本、蘇聯也有分佈。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 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

具有透表泄熱, 疏肝解鬱, 升舉陽氣的功能。 主治:, 肝鬱氣滯, 胸肋脹痛, 脫肛, 子宮脫落, 月經不調

煎服, 3~10克。 解表退熱用量宜稍重, 且宜用生品。 口服柴胡製劑後可有倦怠、嗜睡、食欲減退、腹脹等。

柴胡其性升散, 肝風內動, 肝陽上亢, 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的食用:

柴胡可以在煮粥時加入少許, 搭配其他藥材起到相應食療效果。

柴胡還可以與山楂, 當歸等沖泡成茶飲用。

柴胡可以在燉肉或者燉雞時加入少許。

為了更好的實施醫療精准扶貧, 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醫藥衛生發展工作委員會和北京濟仁醫藥科技中心2017-2018年在貴州、甘肅、雲南、湖南等地繼續開展醫療幫扶, 現在邀請志願幫扶專家, 組建專家幫扶團, 要求:有愛心, 志願輔助貧困地區、10年以上主治醫師經歷, 能夠在週末為貧困地區做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