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等職業教育如何才能“香”起來

在去年底召開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推進會”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讓職業教育香起來”。 “香”, 就是有吸引力, 受到社會歡迎和追捧;“香”起來, 也就意味著職業教育社會有地位, 政府肯投入, 學生願報考, 畢業有前途, 人生能放彩。 “香起來”是陳寶生部長對職業教育社會地位的期盼, 也是實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基礎, 其作用不言而喻, 如何才能讓人們感知“香”、承認“香”、助推“香”?“香”路在何方?香不香, 看思想。 提升思想理念, 轉變成才觀念, 是中等職業教育“香”起來的關鍵,

必須共同發力, 從四個方面推進思想觀念的轉變, 讓中等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

宣傳強化, 端正“香”起來的思想觀念

宣傳是中等職業教育“香”起來的重要推手。 必須看到雖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但中等職業教育並沒有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 其原因之一是職業教育作用的宣傳不到位, 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特殊地位並沒有真正弄清楚。

多年來, 我們在教育宣傳重點的把握上發生偏差。 不少媒體將教育宣傳的重點放在普通教育上, 放在創新型人才上, 對職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宣傳不夠, 對生產一線勞動者的宣傳不夠, 甚至對勞動是一切財富源泉的觀點有意無意地加以排斥。

要使中等職業教育“香”起來, 必須調整宣傳方向, 改變宣傳重點。 一要加強勞動光榮思想的宣傳, 宣傳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 是一切財富的源泉;二要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宣傳, 宣傳中等職業教育為人才金字塔塔底培養技能型操作人員的中堅地位, 宣傳中等職業教育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三要加強多元成才典型的宣傳, 大力宣傳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 幫助人們科學認知職業教育的地位, 知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 促進人們成才觀念的轉變, 為營造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 建構科學的發展理念奠定基礎。

法律定位,強化“香”起來的社會基礎

職業教育法律法規是促進中等職業教育“香”起來動力機制的保證。 近代以來。 在歐美等國的職業教育史上, 職業教育相關立法始終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相伴隨, 系列職業教育法律法規的出臺, 為提高職業教育地位、引導職業教育辦學、規範職業學校發展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 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立法, 頒佈了《職業教育法》, 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職責, 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 但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還不順, 行業企業參與中等職業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還不明確、保障機制還不完善, 學校的辦學條件、基礎能力還比較薄弱, 特別是辦學自主權普遍缺失。

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通過建構以《職業教育法》為核心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體系,

通過系統性、確定性的法律法規, 為優化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夯實基礎, 為中等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 提供具體、明確、可靠的法律依據。

政策推進, 建構“香”起來的外部力量

思想的轉變不僅需要宣傳的促進, 也需要政策的推進。 現有體制下, 政策是鞏固中等職業教育“香”起來思想基礎、社會基礎的重要保證, 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旨在鞏固中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的完善。

一要完善政策內容, 公平對待中等職業教育。 目前, 普教與職教兩者的地位並不平等, 在財政撥款、人員編制、招生批次、績效激勵等方面享受的政策待遇都不一樣, 中等職業教育比普通學校低一個層次,

處於事實上的被歧視地位, “香”也就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月。

二要建構科學協調的政策體系。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為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出臺了許多政策。 橫向看, 政策與政策之間還不太協調, 既不能相互支撐, 更不能相互促進。 縱向看, 上級政府政策並沒有自覺成為下級政府政策的中堅, 有的從地方本位出發, 與自己意圖相應的就強化, 否則就化解在無形之中。

三要建構政策執行不力的追究機制。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出臺的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 大都屬於指導性政策, 沒有或很少剛性, 政策不執行或執行不到位的責任追究機制也沒有建立起來。 應通過政策的完善, 強化政策的嚴肅性,出臺的政策一定要保證執行。

學校發力,夯實“香”起來的內在動力

中等職業學校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是中等職業教育能否“香”起來的關鍵。中等職業教育能否“香”起來,關鍵在於中等職業學校能否在正確思想指導下,辦學取得顯著成效,達到理想目標。思想理念正確,人才培養措施得當,企業需求充分滿足,社會歡迎程度也就能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真正“香”起來。為此,中等職業學校需要積極發力,通過自己的辦學實踐夯實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要確立科學的辦學理念。新時期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主要體現在辦學宗旨和“一訓三風(校訓和校風、教風、學風)”上。中等職業學校要自覺遵循職業教育規律、職業能力培養規律、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在辦學實踐中,形成符合時代要求、與學校資源實際相吻合的辦學模式、辦學特色和學校品牌;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加強文化基礎教育,生成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具有鮮明校本特色的“一訓三風”;要創新辦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抓實常規管理。

二要將核心素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依據整體建設、職教特質、銜接貫通的原則,通過課程設計和實施建構核心素養,通過強化德育實踐培植核心素養,通過教育品質評價強化核心素養。

三要強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用思想引領管理,用制度規範管理,用流程引導管理,用反思優化管理,用文化提升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確保科學的教育思想得到有效落實。

(作者 周俊 系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4月18日第9版

強化政策的嚴肅性,出臺的政策一定要保證執行。

學校發力,夯實“香”起來的內在動力

中等職業學校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是中等職業教育能否“香”起來的關鍵。中等職業教育能否“香”起來,關鍵在於中等職業學校能否在正確思想指導下,辦學取得顯著成效,達到理想目標。思想理念正確,人才培養措施得當,企業需求充分滿足,社會歡迎程度也就能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真正“香”起來。為此,中等職業學校需要積極發力,通過自己的辦學實踐夯實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要確立科學的辦學理念。新時期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主要體現在辦學宗旨和“一訓三風(校訓和校風、教風、學風)”上。中等職業學校要自覺遵循職業教育規律、職業能力培養規律、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在辦學實踐中,形成符合時代要求、與學校資源實際相吻合的辦學模式、辦學特色和學校品牌;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加強文化基礎教育,生成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具有鮮明校本特色的“一訓三風”;要創新辦學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抓實常規管理。

二要將核心素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依據整體建設、職教特質、銜接貫通的原則,通過課程設計和實施建構核心素養,通過強化德育實踐培植核心素養,通過教育品質評價強化核心素養。

三要強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用思想引領管理,用制度規範管理,用流程引導管理,用反思優化管理,用文化提升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確保科學的教育思想得到有效落實。

(作者 周俊 系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04月18日第9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