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心肺復蘇“黃金4分鐘”該怎麼做?重慶一中千余名學生學習緊急“救命招”

醫護人員為學生現場演示 周鵲虹 攝

心肺復蘇模擬練習 周鵲虹 攝

專家講座現場 周鵲虹 攝

華龍網4月18日12時11分訊(王靜)呼吸、心跳驟停該怎麼辦?在黃金搶救時間內能做些什麼?心肺復蘇的要領有哪些?4月17日下午, 重慶一中千余名學生在操場上用人體模型類比學習心肺復蘇的“救命大招”, 並認真聽取了全國心肺復蘇委員會重慶辦事處主任、重慶市急診急救醫學領域知名專家唐維海的專題講座, 同學們不僅深刻認識了緊急救援的重要性, 同時還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新的理解。

活動現場, 唐維海主任介紹了心肺復蘇的意義。 他說, 心肺復蘇是醫學生非常重要的知識和技能, 也是人們的生存技能之一。 在美國, 非專業醫護人員中能夠掌握心肺復蘇技能的達到50%以上;而在中國,

只有不到3%。 危機時掌握科學的心肺復蘇救命技術, 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從學生中開始學習和普及這項急救技能非常有必要。

唐主任告訴同學們, 心肺復蘇的最終目的是促進腦功能的恢復, 必須要珍惜4分鐘內的黃金搶救時間, 6分鐘是搶救極限。 搶救中, 時間就是生命。 接著, 唐主任用科學嚴謹卻詼諧幽默的語言, 簡明扼要卻清晰明確的講述, 向同學們介紹了心肺復蘇的技術要領和各種注意事項。 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 同學們就掌握了心肺復蘇的各種技術,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呼吸內科的醫護人員為同學們作了心肺復蘇的現場演示。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掌握心肺復蘇技術要領, 醫護人員還專門帶來了數百件簡易人體模型, 讓同學們現場操作。 講座結束後, 同學們來到大操場, 那裡早已為同學們準備好了模型。 在專家和醫護人員的指導下, 一千余名同學雙手按壓的正確位置, 十指交叉, 用手掌根部垂直下壓, 雙手臂伸直, 有節奏地實施“緊急救援”。

很多同學表示, 這樣的模擬活動讓他們收穫頗多, 以後在生活中遇到突發狀況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更重要的是, 這種應急救護知識也可以提升自救的能力, “心肺復蘇真正有效實施起來是很費勁的, 今天還讓我認識到, 急救醫護人員真的很不容易, 他們的工作很偉大。 ”正如重慶一中歐健書記在大會上說的:“這次活動既讓大家真正掌握了心肺復蘇技術要領,

也是一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活動, 還是一次醫生神聖職業的體驗活動。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