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南理工大學將在廣州打造高水準理工特色的國際化示範校區

華南理工大學 廣報記者陳憂子攝

王迎軍

大洋網訊 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共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協議昨天下午在北京簽署。 記者從活動中獲悉,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將重點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量子通信、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等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 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國際前沿科學研究、高水準科技成果轉化等, 努力辦成華南理工大學與國這種高校與區域的共生情形是世界上獨有的,

”王迎軍院士強調, “雖然世界上也有高校對區域發展有所支撐, 但所支撐的區域遠沒有廣州、廣東這麼大, 這是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所有學科佈局跟區域發展結合是特別密切的。 ”

國際校區讓華工成“三高”

目前, 國家教育部正繼211、985計畫後進行新的“雙一流”高校發展計畫, 對此, 王迎軍院士表示, 作為211和985高校的華南理工大學來說, 此次四方共建廣州國際校區與華南理工大學建設“雙一流”大學的目標是吻合的, “國際校區給我們下一步建設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和契機, 辦成一個研究型、國際化、理工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這是我們四方的共識。 ”

王院士強調,

建設廣州國際校區不是華南理工現在才想起要辦的, 而是醞釀很多年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新的學科增長點, 而這些正是我們國家和很多省市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 但是要發展這些新學科, 我們原有的辦學空間、辦學人才等已經沒辦法來支撐。 我們跟全世界200多所大學有合作, 包括人才培養、科研, 這些學校都是很好的學校, 有了這麼好的合作基礎, 天時地利人和都要求我們再往前進一步, 所以這個新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的建設不僅擴大了辦學資源, 而且提高了辦學水準。 從廣州市發展來說, 有關領導也表示需要華工這樣的學校, 在下一輪的創新驅動發揮高水準, 而且還是接地氣的理工科優勢。

王迎軍院士透露, 廣州國際校區已經有5個團隊建立起來了, 包括大資料、空間技術、生命生物、微電子和人工智慧5個骨幹團隊, 4個團隊是院士牽頭, 其研究在各自領域裡都是前沿的, 也是廣州、廣東特別急需發展的。 她表示, 這些新學科的設立與華南理工大學擁有堅實的基礎學科是分不開的, “辦學不能吹牛, 一定要有積累, 有多年的沉澱才能支撐起來才來辦學, 這些新學科也都是緊跟國際發展趨勢, 所以新校區就是高起點、高水準、高目標。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