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不服輸丨扛炮的迫擊炮連要和扛槍的比五公里

2017-04-18 15:330

礪劍東南

——東部戰區陸軍某團強軍精武記事

新華社記者李清華、楊慶民

一支在戰爭年代湧現出“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等82個英模單位, 以及“一級戰鬥英雄”王玉林等158名先進個人的英雄部隊——東部戰區陸軍某團, 在改革強軍的大潮中, 始終聚焦練兵打仗、精武強能, 書寫出強軍興軍的新篇章。

“行源於心, 力源於志。 堅定的信仰和信念是我們打贏的第一動力。 ”這是團政委彭巧雲在團“悅讀匯”上, 與全團官兵交流讀書體會的發言。

這個團用靈活豐富的方式方法, 激發官兵學習實踐党的創新理論的熱情,

牢固信仰信念:配備電子白板教學系統, 構建運行“線上學習”系統、“推門聽課”系統, 開展智慧手機“紅色行動”, 讓“黨的聲音”第一時間進入官兵腦海。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很難理解‘危險’兩字的含義, 但我卻親身體驗了。 ”曾赴剛果(金)擔任過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團政治處主任楊計發, 在教育課上和官兵分享他的維和經歷, 用在槍聲下工作的例子引導大家正確對待改革, 立足本職崗位精武強能。

戰爭年代, 這個團以敢打硬仗、善打惡仗著稱, 參加過夜襲陽明堡、決戰孟良崮、解放大上海等戰役戰鬥;和平建設時期, 他們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演訓行動, 多次被評為“先進旅團黨委”“全面建設先進旅團”“軍事訓練一級團”。

2015年7月, 這個團組織“逐連過”戰術考核,

現場大雨傾盆。 4連官兵發起進攻, 迅速佔領目標高地。 正當大家為完成任務歡呼時, 團長張偉的一盆“冷水”卻讓大家沉默了, “既沒分散隊形、又無戰術動作, 沒有敵情的衝鋒在戰場就是送命!考核成績為零!”

但零分成績並沒有讓4連官兵氣餒, 他們考核總結時認識到實戰化訓練不是喊口號, 要落實到訓練中。 之後, 他們訓練時始終把“敵情”放在首位。

2016年6月, 這個團開展渡海頓島訓練, 海上動中射擊成績很不理想。 反思會上, 張偉鼓勵大家:“這說明我們訓練中還沒有緊貼實戰化……”

實戰就要實訓。 這個團堅決摒棄危不施訓、險不練兵的消極做法, 堅持真打實練, 在難局危局險局中磨礪打贏利劍。

2014年8月, 在上級組織的紅藍對抗演習中,

和藍軍過招的7個營, 只有“紅四連”所在營脫穎而出, 擊敗對手。 制勝的關鍵是“紅四連”特戰班深入“敵”後, “獵殺”了藍軍指揮官。

2014年年初, 根據實戰化練兵要求, 按照團“強軍精武、走在前列、誓當尖刀”的部署, “紅四連”組建“特戰班”, 苦練精練獵殺、操舟、攀登、駕駛、爆破等課目。 射擊訓練, 隊員據槍瞄準一趴就是半天, 肘部、膝蓋出血仍紋絲不動;攀登訓練, 他們手纏紗布, 相互較著勁;操舟訓練, 他們團結協作纏著對手……

半年多“魔鬼”訓練, 換來總評第一。 如今, 特種作戰訓練在全團推開, 人人都在向“特戰尖兵”衝鋒。

一次, 全團建制連武裝五公里比武考核, 迫擊炮連連長楊致遠對全連提出“向強手看齊爭第一”的目標。

“我們扛著炮,

人家扛著槍, 怎麼比?”有人質疑。

“戰鬥力要通過不斷訓練去提升, 如果我們僅僅局限於自身的標準, 就永遠得不到提高!我們就是要向更高標準看齊, 向更強戰鬥力前進。 ”楊致遠說。

他的鼓勵和動員, 激發了大家的練兵熱情, 練兵場上一片火熱, 翻滾輪胎、扛圓木衝刺……

最終的比武, 這個連和“紅四連”並列全團第一。

(新華社福州4月18日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