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為什麼侯亮平說,漢東這潭水真深!

“漢東這潭水真深啊!”熱播劇《人民的名義》中, 反貪局局長侯亮平一句話, 道出了對當地混亂政治生態的無盡感慨。

藝術是現實的反映。

日前,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楊崇勇涉嫌嚴重違紀, 接受組織審查。 此前, 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等4名省委常委也因嚴重違紀相繼落馬。

班子出問題, “班長”難辭其咎。

河北政壇的這場“地震”, 再次以“一查就是一幫, 一動就塌方”的現實案例警示人們:領導幹部是一方政治生態的風向標, 其身不正, 風氣必壞。

從不少已查處的案例看, 某些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有權就任性”, 把自己所在地方和分管領域當作“獨立王國”“私人領地”, 罔顧黨紀國法恣意妄為, 成為“毒化”政治生態的重要“污染源”。

比如, 蘇榮在江西任省委書記時, 就大搞“小圈子”, 大肆賣官鬻爵, 不僅自身腐、全家腐, 更帶壞了幹部隊伍, 給當地政治生態造成巨大損害,

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俗話說, 上樑不正下樑歪。 領導幹部不講原則講關係、不講規矩講面子, “不琢磨事、盡琢磨人”的官迷、“官油子”就會投其所好、投懷送抱, “圈子文化”等所謂的“潛規則”就會大行其道。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淨化政治生態, 要害還在“關鍵少數”。 “子帥以正, 孰敢不正?”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風政風之所以氣象一新,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身作則、以上率下, 凡是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凡是要求黨員、幹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強大勢能。

自然生態的修復需要長期過程, 淨化政治生態也非一日之功。

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從我做起、勇於擔當,

做淨化政治生態的“領頭羊”。

近年來, 黨中央一再要求領導幹部嚴格自律, 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 為的是增強其自身免疫力, 為各級幹部立好標、打好樣;要求領導幹部履行好主體責任, 敢於立“明規矩”、破“潛規則”,

為的是讓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起來, 讓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明起來, 讓正確用人導向樹立起來, 從而發揮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關鍵作用, 不斷推動政治生態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00多人。 僅2016年, 紀檢監察機關就處分省部級幹部76人、廳局級幹部2700余人、縣處級幹部1.8萬人。

老百姓紛紛點贊的正風反腐成績單, 道出了人心所向, 也警示著為政之道:越是位高權重, 越要嚴於律己、廉潔奉公。

只有這樣, 才能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也才能在一方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作者:辛識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