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前3個月福建水產養殖動物病害情況防治建議

1-3月份福建省測報的6個養殖大類, 20個大宗養殖品種中, 共監測到的病害有20種, 其中:病毒病1種、細菌病10種、真菌病3種、寄生蟲病4種, 另有病因不明病害2種。

本季度測報點鰱、鱅、鯽、鯿、羅非魚、倒刺鲃、鱸魚、美國紅魚、石斑魚、青蟹、鮑魚、紫菜未監測到病害。

本季度測報點監測到細菌性腸炎病。 平均發病率為0.21%, 平均死亡率為0.06%。

本季度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8種, 其中細菌病2種、寄生蟲病4種、真菌病1種, 另有不明病因疾病1種。 平均發病率為1.37%, 平均死亡率為0.02%, 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本季度測報點監測到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症, 平均發病率為0.03%,

平均死亡率為0.005%, 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本季度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4種, 其中細菌病1種、寄生蟲病1種、真菌病2種。 平均發病率為0.7%, 平均死亡率為0.001%, 均與上月相當, 其中細菌性腸炎病未引起死亡。

本季度測報點監測到大黃魚內臟白點病, 平均發病率為1.66%, 平均死亡率為0.01%。 該病較去年同期有所減輕, 發病後經防治病程較短。 三都港、大灣養殖區在1月初發病相對嚴重, 三都礁頭養殖區在2月中旬相對嚴重, 其它養殖區均零星發生, 但損失均不大。 另外, 漁排網箱暫養的大黃魚苗出現爛身, 主要症狀為魚苗背鰭潰爛、背部發白, 可能為細菌性感染, 未出現批量死亡。

本季度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5種, 其中病毒病1種、細菌病4種。 平均發病率為3.44%,

平均死亡率為5.49%, 均比上月大幅上升。

本季度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3種, 其中細菌病2種、真菌病1種。 平均發病率為29.24%, 平均死亡率為3.54%, 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監測到日本對蝦出現紅體、爛眼症狀。

本季度測報點監測到不明病因疾病。 平均發病率為0.29%, 平均死亡率為0.002%, 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4月份, 天氣逐漸轉暖, 各養殖品種開始陸續投苗, 需充分做好苗種放養前池塘清理、水體和養殖用具消毒等工作。 隨著水溫回升, 病原體繁殖加快, 養殖生物發病率也會有所上升, 同時還應注意清明和穀雨兩個節氣期間雨水增多以及 “倒春寒”現象對水產養殖的影響。

1、做好池塘清汙消毒工作。 清塘後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徹底消毒, 消除病原體和敵害生物。

2、加強水質調控。 定期檢測水體中亞硝酸鹽、氨氮、pH值、溶解氧等, 確保各項水質指標處於合理水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 保持良好水環境。

3、確保苗種品質。 苗種應來源於有苗種生產許可證的育苗場;苗種投放前應進行嚴格消毒, 以避免病原體帶入;在苗種投放、轉塘時, 應小心操作, 避免魚體受傷, 以防病原菌感染。

4、加強飼養管理。 投喂優質餌料;視水溫環境等情況, 科學投喂;適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多維和免疫多糖類物質, 以增強魚體體質, 提高免疫力。

【關鍵字】:2017年 福建 水產養殖動物 病害情況 防治建議 水產養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