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跟著晨報做公益 獲得滿滿的正能量

本報訊一份報紙凝聚了一份情懷, 並用自己的星火之力, 盡

力給讀者帶去希望。

回首17年來的點點滴滴, 每一個歷史節點都有晨報記者的身影, 每一個重大事件都會

在晨報上留下痕跡。

晨報是幸運的, 因為我們擁有一批鐵杆粉絲。 在記者接到的報名電話中, 很多讀者都

會說起某一期報紙帶給他們的震撼。

我與晨報共同成長 轉眼就是17年

傾訴檔案

傾訴人物:韓紅偉/54歲

訂報時間:2000年至今

韓紅偉2010年參與本報組織的體驗地鐵活動 ■本人供圖

2000年, 華商晨報創刊, 同樣在2000年, 瀋陽人韓紅偉終於搬進了心心念念的新樓房

“我們這個是回遷房, 大家都是老鄰居, 彼此很熟悉, 我看到新創刊的華商晨報覺得

特別好, 就推薦給了老朋友們。 有一回我組織單元21家人一起訂了好多份報紙。 ”韓女士

回憶, 有段時間她所在社區近380戶居民中, 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都訂了晨報。

此後, 韓女士不斷地參與本報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從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刊, 到世博

園環保活動, 從保護母親河清理垃圾, 到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 韓女士跟晨報越來越

親密, 一轉眼就過了同成長的17年。

“我第一次參加晨報組織的公益活動是保護母親河, 當時在北陵公園正門集合, 一共

有108個讀者, 我們騎著自行車繞著環城水系騎行, 宣傳環保, 撿拾垃圾, 有時候一去就

是大半天。 ”韓紅偉告訴記者。

說起這些年參與晨報活動的感受, 韓女士覺得, 最大的收穫是改善了心情、鍛煉了身

體, 獲得正能量, 並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拿到劉翔奪金號外 激動得忘吃午飯

傾訴檔案

傾訴人物:張鐵軍/54歲

訂報時間:2000年至今

54歲的瀋陽人張鐵軍, 與華商晨報的第一次相逢是一次偶然。

“那還是2000年, 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有賣華商晨報的, 於是我就好奇買了一份。 在

我的印象中, 那期報紙的一版報頭是豎排版的, 報紙裡邊豐富的體育新聞和及時的國內國

際時事新聞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張先生回憶說。

從2000年3月18日開始, 張先生訂閱了華商晨報, 並在幾年後加入了晨報發行員的隊

伍。

17年的訂閱經歷, 給張先生留下了無數難忘瞬間, 而最令他記憶猶新的是2004年雅典

奧運會。

當時劉翔摘得男子110米欄奧運會金牌, 晨報為此特別出版了一份號外, “我拿到這

份號外的時間是上午11點多, 我們既興奮又激動, 在公園裡一直聊到下午一點多才散去,

連中午飯都忘了吃。

最難忘的是參加晨報攝影比賽獲獎

傾訴檔案

傾訴人物:陳衛/47歲

訂報時間:2000年至今

2000年, 家住瀋陽鐵西的陳衛30歲, 成家不久, 孩子剛出生, 家裡因為這個小嬰兒而

充滿喜悅。

此時, 一份同樣剛出生的報紙——華商晨報悄然走進了陳衛的生活。

“從2000年訂報之後就一直沒停過, 一晃兒17年, 我都過了不惑之年, 我家孩子今年

已經高三了。 ”陳衛回憶, 多年的訂報、閱讀習慣讓他總是能對國家時事、本地政策有所

瞭解, 而孩子也在多年的閱讀中增長了見識。 現在孩子高三學習緊張, 陳衛本不打算再讓

孩子看報紙, 但卻攔不住孩子早已養成的習慣。

最讓陳先生難忘的是他曾參加過晨報舉辦的攝影比賽, 他在公園裡拍下的老年人吹拉

彈唱、自娛自樂的晚年生活瞬間, 獲得了晨報的攝影獎, 讓他更加鍾情于攝影這項業餘愛

好。

“我自己也沒想到我跟晨報這麼有緣分, 仿佛是夥伴一樣走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

時光。 ”陳衛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