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在抱怨孩子的負擔過重嗎?精英教育真的可以快樂無負擔嗎?

很多人, 包括很多專家一講到西方先進的教育, 就以為只有幸福快樂, 沒有體罰懲戒, 似乎先進的教育都是在無憂無慮、完全放羊、不用刻苦努力學習的情況下獲得的。

實際上, 並非如此!

西方“快樂教育”的實質:維繫社會階層固化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基礎教育, 是典型的二元結構, 以公辦學校為代表的大眾教育是在保基礎, 基本上和精英關係不大, 它們追求的是多一點畢業率, 如小布希推動的“不讓一個人掉隊”。 以少部分私立學校為代表的精英教育, 才更多、更準確地代表了多數中國家長的追求:有出息, 有成就。 我們看看比爾·蓋茨、約伯斯、小布希、奧巴馬、卡梅倫都出自什麼中學就明白了。

換句話說, 所謂完全徹底的沒有負擔, 快樂、自由, 和你所看到和期望的優秀、有成就、有教養幾乎沒有關係。 我們一些人有意無意地把這兩者進行了錯誤的嫁接,

直接誤導了公眾與家長, 以為那些優秀、有成就、有創造的人, 都是在無憂無慮中玩大的。

你去美國、英國最著名的中學看看就知道, 這些學校規矩林立、管理森嚴。 如果論起嚴格來, 我們很多學校恰恰是太松了, 規矩太少了, 而不是太多了。

如, 英國的中學分為私立和公立, 兩者相差甚大, 在優秀的私立學校, 課堂紀律嚴格, 大部分私立中學是寄宿學校, 而英國私校“精英”教育學起來一點不比中式教育輕鬆, 結果就是:伊頓公學、斯科特中學等私立中學, 聚集了全英國7%的學生, 卻佔據了牛津、劍橋每年錄取的學生中的50%, 而未來, 他們將成為英國的首相、國會議員以及社會精英人士。 但是, 要想進入私立學校, 孩子從六歲就要開始準備,

然後經過殘酷的篩選(包括對家庭條件的考察), 才有可能進入頂級的私立中學。

在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 正式場合中不同學生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樣的, 不同榮譽的學生穿不同的衣服以示區別。 在很多學校, 大規模長時間的體育鍛煉全部是強制性的,

無一例外, 嬌氣就不要來。 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36項軍規”管制著學生, 動輒就“殺無赦”, 開除或勒令退學。

而像BBC紀錄片中的這種公立學校中, 學習壓力小, 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小得多。 三年後, 他們的收入和所處的階層將與名校生迅速拉開。

英國的精英教育, 不是什麼快樂教育、放羊式的教育, 而是跟中國一樣, 奉行嚴格、刻苦的苦讀教育。

說難聽點, 西方快樂教育的本質, 其實就是處於領導階層的精英保持整個社會階層穩定的手段。 相比起來, 中國的大學名校生來源, 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國家提供的公辦教育, 不分階層, 不分身份, 不分貴賤。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 在西方雙軌教育體制下, 孩子想快樂就別想上好學校,

就沒有突破自己階層的未來。 從6歲開始人生就已經分流的體制下, 社會階層固化、個人上升通道狹窄。

瞭解了這些真相後, 你還會抱怨孩子的負擔過重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