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西面道》第七集——玉米麵窩頭 山西麵食的大路貨

玉米, 在我國的糧食裡是正宗的“老外”, 它的祖國是遙遠的墨西哥, 15世紀先被帶到歐洲, 後大約于明朝末年傳入我國, 在廣西紮下根來。

它的子孫越過長江和黃河一路向北, “移民”我國各省, 分佈極廣。 山西是種植玉米最晚的省份之一, 大面積種植已到了晚清, 種植的已不知是廣西玉米的玄孫、來孫、還是昆孫了。

玉米, 在中國各地有不同的名字。 宮廷謂之禦米或禦麥, 兩廣稱之為粟米, 湖北、四川、重慶叫它包穀, 豫南一帶呼它玉蜀黍, 蘇北喊它棒子, 山西親切地喚它為玉茭茭。

玉米的穀蛋白質較低, 不適合製作麵包。 作為糧食, 它在拉丁美洲的吃法是烤成不發酵的玉米餅。 而到了中國, 因華夏文化的多彩, 它的做法豐富了起來。

不說別的省份, 山西人把玉米磨成面, 可做成許多種麵食, 吃法極多。 比如:可以煮成疙瘩吃, 握成溜溜吃, 滴成圪蚪吃, 用白麵包起來做成銀裹金麵條吃,

當然還可以炒成炒麵(幹粉狀的熟面)當乾糧, 熬成糊糊當湯喝。 但把玉米麵蒸成窩窩頭, 是最為普遍的吃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