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淄博:一點微光露馬腳,江洋大盜終落網

近日, 桓台警方經過縝密偵查, 順線追蹤, 一舉破獲重大系列爬樓入室盜竊案, 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拿某某。 偵破過程中, 嫌疑人較強的反偵察意識一度讓抓捕工作陷入僵局, 烏河岸邊的一點微光卻成了案件偵破的關鍵。 據瞭解, 自2015年以來, 拿某某先後在淄博、煙臺等地作案70餘起, 涉案價值30余萬元。

入室盜竊頻發

4月17日上午8時, 家住縣城建國社區的張女士起床後發現, 家中的500元現金、蘋果手機以及金項鍊被盜, 損失超過萬元, 然而家中的門窗卻完好無損。 “這盜賊大晚上出來偷東西, 太招人恨了, 偷了錢不說,

我手機也被拿走了, 裡面有很多重要資訊, 損失太大了。 ”張女士對處警民警說。 當天, 張女士家的對門劉女士家裡也同樣被盜, 想到被盜的財物, 劉女士心疼不已, 哭著向民警求助, 盼著桓台警方儘快將盜賊繩之以法, 追回失竊的財物。

經進一步瞭解, 自今年2月以來, 桓台縣索鎮建國、爐姑苑、永安、永和等開放式社區便多次發生夜間爬樓入室盜竊案件, 犯罪嫌疑人趁居民熟睡之際, 通過樓房外牆管道攀爬入室, 盜竊現金、手機、金銀首飾、筆記型電腦等貴重物品, 給群眾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

案發後, 桓台縣公安局高度重視, 刑偵大隊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專案組, 確定偵破思路, 全力攻堅破案。 然而,

民警通過摸排調查中發現, 犯罪嫌疑人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 留下的線索很少, 偵破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

然而, 令這位“江洋大盜”沒想到的是, 正是16日深夜的這次盜竊, 細心的專案組民警發現了一條關鍵線索。

海量視頻中發現可疑身影

在案情分析會上, 專案組民警仔細分析了爬樓入室盜竊案的特點, 通過綜合研判, 將發生在轄區的盜竊案成功串並, 初步判斷, 該系列案件為一人所為, 可以併案偵查。

為儘快將這名盜竊抓獲歸案, 專案組民警兵分兩路, 一方面對案發地進行詳細地摸排走訪, 另一方面, 對案發社區及周邊的監控進行視頻資料分析。 為保障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桓台警方擴大偵查範圍, 巡特警大隊、刑偵大隊和索鎮派出所加強了案發區域的巡邏力度,

每天夜晚還在主要路段蹲點設伏。

專案組民警搜集到各路監控視頻超過2000個小時, 可幾起案件的現場及周邊留下的線索少之又少, 嫌疑人的反偵查意識極強, 每次作案時, 他都會刻意避開周邊監控探頭, 民警只在案發地周邊發現了嫌疑人模糊的影像, 盜竊現場也沒有留下很多有價值的線索。

經過超過100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 專案組民警對海量視頻監控以及各類週邊資訊進行逐一過濾, 終於在一監控錄影中發現了一個可疑的身影。

淩晨1時許, 一名男子出現在監控畫面中, 他頭戴帽子和口罩, 在幾棟住宅樓前不斷徘徊, 不時抬頭望向居民家中, 看起來不像是路過的居民, 也不是在此居住的住戶, 形跡十分可疑。 夜深人靜時, 他為何在社區裡閒逛, 民警根據多年經驗判斷, 此人一定有問題。

一點微光成破案關鍵

4月6日, 專案組民警在分析一起發生在5日淩晨的盜竊案時發現, 烏河岸邊的一處監控視頻的角落裡記錄下了不尋常的一幕,

淩晨4時, 一個微弱的光點出現在烏河西岸, 光點順著人行道移動了10多米後, 消失在了螢幕中。 而這個時間段, 也與嫌疑人的作案時間比較吻合。

這處光點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深夜出現在烏河岸邊?專案組民警來到監控視頻顯示的烏河岸邊, 發現光點消失的地方,正好有一個臺階,可以從人行道下行到河堤的平臺上。

光點走到這裡又去了哪?深更半夜為何有人回來到這裡?民警擴大搜索範圍,終於有了關鍵發現,民警強忍著刺鼻的氣味,在河堤平臺的一處排汙管的深處發現了不少煙頭、啃過的骨頭和飲料瓶,在另一個排汙管中也發現了同樣的痕跡,其中還有一把斷線鉗,這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作案時臨時藏身之地,而那個微弱的光影很可能是手機螢幕的亮光。

專案組民警一方面在烏河排水管附近進行蹲點守候,一方面通過視頻監控平臺時刻關注此區域的情況。4月17日,民警通過查看視頻監控發現,4月16日晚上10時左右,一輛黑色轎車在雨夜中行駛到此處,停留片刻後,車輛掉頭離開,就在這一瞬間,車輛的尾燈映襯出了一個可疑的身影,這個身影沿著烏河西岸的人行道緩慢行走,在行走到臺階位置時,再次消失了,更重要的是,這個身影的步態、衣著等特徵與民警掌握的嫌疑人特徵非常吻合。

順線追蹤,抓獲嫌疑人

專案組民警立即對這輛黑色轎車進行追蹤,發現該車曾多次在案發前從臨淄來到桓台。民警迅速查詢並聯繫到車主曹某,據查,曹某一直駕駛該車開黑出租,今年以來,多次在深夜拉載一名四川口音的中年男子到索鎮烏河岸邊,曹某只留有該男子的手機號,但並不知其姓名和身份,該四川人自稱常住在煙臺,大約隔半個月來淄博一次,暫住在臨淄某旅館內。

民警根據曹某對該男子衣著打扮、體態特徵的描述確定了該男子與前期偵查中視頻監控中的男子是同一個人,此人具有重大嫌疑。此時已經是18時許,專案組民警顧不上吃飯,直接奔赴臨淄這家旅館進行布控。民警發現,這家旅館管理極為不正規,並未進行住客登記。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只能在旅館附近設伏守候,等待著嫌疑人的出現。19時許,一個身材瘦小的身影從旅館出來,衣著打扮、走路體態與案發視頻中的嫌疑人一模一樣,設伏民警果斷出擊,一舉將該嫌疑人抓獲。

據瞭解,拿某某早在2014年就曾因入室盜竊被桓台警方抓獲,被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拿某自2015年8月出獄以來,先後竄至煙臺、淄博等地多次實施入室盜竊。目前,拿某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被刑事拘留,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提示:睡覺要關窗

民警在對盜竊案現場的偵查中發現,失竊居民家中有一個共同點——夜晚睡覺時沒有關好窗戶。拿某某正是順著燃氣管道爬到樓上,推開未安裝防盜窗又沒有從內部鎖死的窗戶,入室實施盜竊。

桓台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爬樓入室盜竊案其實很簡單,一是加固門窗,最好在窗戶上安裝堅固的防護欄;二是睡前關閉門窗,門窗再堅固,如果不關或者關閉不嚴,則形同虛設,帶鎖的窗戶務必鎖死;三是設置簡易報警裝置,睡覺前在窗臺上放置空酒瓶、鐵盆等物品,竊賊一旦爬樓撬窗,將放置的物品碰倒在地,必會發出響聲,一方面驚醒住戶採取措施,另一方面也會嚇跑竊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胡泉 通訊員 胡正學 李明澤

發現光點消失的地方,正好有一個臺階,可以從人行道下行到河堤的平臺上。

光點走到這裡又去了哪?深更半夜為何有人回來到這裡?民警擴大搜索範圍,終於有了關鍵發現,民警強忍著刺鼻的氣味,在河堤平臺的一處排汙管的深處發現了不少煙頭、啃過的骨頭和飲料瓶,在另一個排汙管中也發現了同樣的痕跡,其中還有一把斷線鉗,這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作案時臨時藏身之地,而那個微弱的光影很可能是手機螢幕的亮光。

專案組民警一方面在烏河排水管附近進行蹲點守候,一方面通過視頻監控平臺時刻關注此區域的情況。4月17日,民警通過查看視頻監控發現,4月16日晚上10時左右,一輛黑色轎車在雨夜中行駛到此處,停留片刻後,車輛掉頭離開,就在這一瞬間,車輛的尾燈映襯出了一個可疑的身影,這個身影沿著烏河西岸的人行道緩慢行走,在行走到臺階位置時,再次消失了,更重要的是,這個身影的步態、衣著等特徵與民警掌握的嫌疑人特徵非常吻合。

順線追蹤,抓獲嫌疑人

專案組民警立即對這輛黑色轎車進行追蹤,發現該車曾多次在案發前從臨淄來到桓台。民警迅速查詢並聯繫到車主曹某,據查,曹某一直駕駛該車開黑出租,今年以來,多次在深夜拉載一名四川口音的中年男子到索鎮烏河岸邊,曹某只留有該男子的手機號,但並不知其姓名和身份,該四川人自稱常住在煙臺,大約隔半個月來淄博一次,暫住在臨淄某旅館內。

民警根據曹某對該男子衣著打扮、體態特徵的描述確定了該男子與前期偵查中視頻監控中的男子是同一個人,此人具有重大嫌疑。此時已經是18時許,專案組民警顧不上吃飯,直接奔赴臨淄這家旅館進行布控。民警發現,這家旅館管理極為不正規,並未進行住客登記。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只能在旅館附近設伏守候,等待著嫌疑人的出現。19時許,一個身材瘦小的身影從旅館出來,衣著打扮、走路體態與案發視頻中的嫌疑人一模一樣,設伏民警果斷出擊,一舉將該嫌疑人抓獲。

據瞭解,拿某某早在2014年就曾因入室盜竊被桓台警方抓獲,被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拿某自2015年8月出獄以來,先後竄至煙臺、淄博等地多次實施入室盜竊。目前,拿某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已被刑事拘留,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提示:睡覺要關窗

民警在對盜竊案現場的偵查中發現,失竊居民家中有一個共同點——夜晚睡覺時沒有關好窗戶。拿某某正是順著燃氣管道爬到樓上,推開未安裝防盜窗又沒有從內部鎖死的窗戶,入室實施盜竊。

桓台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爬樓入室盜竊案其實很簡單,一是加固門窗,最好在窗戶上安裝堅固的防護欄;二是睡前關閉門窗,門窗再堅固,如果不關或者關閉不嚴,則形同虛設,帶鎖的窗戶務必鎖死;三是設置簡易報警裝置,睡覺前在窗臺上放置空酒瓶、鐵盆等物品,竊賊一旦爬樓撬窗,將放置的物品碰倒在地,必會發出響聲,一方面驚醒住戶採取措施,另一方面也會嚇跑竊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胡泉 通訊員 胡正學 李明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