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德州婆婆扮米老鼠救兒媳續:甯津政府代表到醫院探望

齊魯網濟南4月20日訊在寧津, 有一位好婆婆, 待兒媳如女兒。 日前, 德州市甯津縣杜集鎮銀相公村一名72歲的婆婆, 為給住院的兒媳王海梅籌集醫藥費, 在濟南一公園裡扮演米老鼠, 靠與人合影來籌款的新聞感動了億萬網友, 也牽動著家鄉人民的心弦。

4月20日, 寧津縣副縣長王新志帶領縣民政局和杜集鎮負責人前往濟南看望銀丕芝一家, 並送上慰問金。

下午2點多, 家鄉代表一行來到銀丕芝兒媳王海梅就診的醫院,

親切看望了王海梅, 送上了慰問金。 副縣長王新志對銀丕芝說, “您這麼大的年紀, 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兒媳籌集醫藥費, 是文明寧津、誠信甯津的榜樣, 我們黨委政府是你堅強的後盾, 會在政策範圍內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 ”同時, 家鄉代表給銀丕芝家屬留下了聯繫方式, 表示將盡最大可能幫助這個家庭。

銀丕芝和兒媳王海梅激動地握著家鄉親人的手, 連聲感謝。

銀丕芝老人告訴記者, 她每天要5點多起床, 幫兒媳婦洗臉刷牙。 每天還要給兒媳按摩, 因為兒媳躺著很累, 按摩可以讓兒媳舒服一點。

年過七十的老人, 本應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 卻扛起了家裡的重擔。 而從來沒來過濟南的銀丕芝老人, 卻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第一次乘坐公車, 第一次扮演米老鼠…太多的第一次, 讓這位老人, 承受了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事情。

開心米老鼠的背後是這位老人的心酸。 老人說第一次穿米老鼠服裝時, 心裡很難受, 有一種乞討的感覺。 但想到兒媳婦的治療費用, 老人放下了自尊心。

或許, 銀丕芝老人的故事有些普通, 她努力盤算著如何多籌些錢, 用以支撐這個傾斜的家庭。 她的身影並不高大,卻足以令人仰視。她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

據瞭解,目前王海梅已經能夠進食,可以進行簡單的言語交流,攙扶著下床行走,再過兩三個月,就可以實現生活自理,出院回家調養。目前,王海梅還欠醫院醫療費7萬餘元,接下來的治療還需要6萬元左右。

如您想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可以聯繫銀丕芝兒子銀永勝,電話:15806851119。

前期報導:

18日,在濟南張莊路附近的森林公園裡,一位老人身穿米老鼠的演出服,戴上厚重的面具,邀請過往的遊客與其合影,同時向遊客講述家庭遭遇,為病床上的兒媳婦募集治療費。

據瞭解,老人名叫銀培芝,年近70歲,來自德州寧津,她的兒媳婦王海梅去年8月31日出車禍成了植物人,來濟南治療5個多月,已經花費30多萬元,其中20多萬元還是向村裡人臨時借的。

為了給兒媳婦籌集治療費,老人扮成卡通人物,走上街頭與市民合影,希望通過市民捐助的愛心款挽救兒媳婦的生命。

閃電評論:

為兒媳籌款治病扮偶,七旬老人用尊嚴詮釋人間溫暖

作者:王斐然

在濟南森林公園的草坪上,一隻“米老鼠”吸引了不少遊玩的市民爭相合影,每次合影的費用從1元到5元不等。卸去木偶服後,竟是一位七旬的老奶奶。

我們在旅遊景點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身影:他們把自己包裹在厚重的玩偶套子裡,扮演成“米老鼠”、“唐老鴨”的樣子,每當有年輕的遊客路過,便走上前去尋求合影。當遊客擺擺手走開後,他們就開始四下尋找下一個目標,他們配合遊客做出各種可愛的動作,在把遊客逗樂之後索取一些費用。他們中間也不乏假扮殘疾人強行要錢者,由於不能辨明真假,所以很多遊人對他們並無好感。然而,這條新聞中這位身穿玩偶服的老奶奶,卻因為她背後的故事贏得了網友一致點贊。

七旬老人背後承擔的重量遠比扮玩偶更為心酸,老公有心臟病,兒子只能務農和打零工掙錢,她為了籌齊兒媳的醫藥費,在扮玩偶的同時,還在做著刷盤子、洗碗以及去醫院看護兒媳等事情。

面對人生的負重,選擇逃避太容易,而選擇承擔需要太多的勇氣。於是,有人明明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卻把拯救親人的責任交付給社會;有人年輕力壯,卻假扮殘疾人乞討度日;有人頭腦聰明,卻拿親人的苦難來為自己行銷炒作。這位奶奶觸動我們的也正是有這樣反面教材的對比。

“古道日已遠,素懷存其誠。”老奶奶面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沒有選擇旁觀,沒有選擇放棄,她用微薄的力量向命運抗爭,用自己的雙手為這個家庭撐起一片天。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七旬老人沒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樣的工作才能及時籌齊治病的錢款,也不懂怎樣利用網路在這個社會博取更多的同情。但她卻選擇了用自己唯一能做的一點工作去掙取微薄的收入,用一種尊嚴的方式詮釋了人間有愛,在眾多讓人心寒齒冷的事件中為人們送上一絲暖意。

七旬老人的走紅來源於網友的一次隨手拍攝,之後在網友的點贊聲中走紅,經過權威新聞媒體的證實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向這個家庭伸出援助之手。這個事件的發酵和結果都是老人始料未及的。

這些年一直有這樣一種嘲諷的聲音“義憤填膺的都是網友,冷漠無情的都是路人,不知道是網友都不上街,還是路人都不上網”.其實,網友並非都是現實中膽小懦弱的 “鍵盤俠”,路人也並非冷漠無情袖手旁觀。他們更多是害怕被欺騙,缺少可靠的管道證實自己的善意是否所托非人。

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而特殊的,不因一時熱血而不辨是非,也不因負面的事件而對社會心灰意冷。用最大的善意去面對值得真誠以待的人。對於銀丕芝老人,我們送出的不是施捨與炒作,而是佩服與讚賞。

她的身影並不高大,卻足以令人仰視。她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

據瞭解,目前王海梅已經能夠進食,可以進行簡單的言語交流,攙扶著下床行走,再過兩三個月,就可以實現生活自理,出院回家調養。目前,王海梅還欠醫院醫療費7萬餘元,接下來的治療還需要6萬元左右。

如您想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可以聯繫銀丕芝兒子銀永勝,電話:15806851119。

前期報導:

18日,在濟南張莊路附近的森林公園裡,一位老人身穿米老鼠的演出服,戴上厚重的面具,邀請過往的遊客與其合影,同時向遊客講述家庭遭遇,為病床上的兒媳婦募集治療費。

據瞭解,老人名叫銀培芝,年近70歲,來自德州寧津,她的兒媳婦王海梅去年8月31日出車禍成了植物人,來濟南治療5個多月,已經花費30多萬元,其中20多萬元還是向村裡人臨時借的。

為了給兒媳婦籌集治療費,老人扮成卡通人物,走上街頭與市民合影,希望通過市民捐助的愛心款挽救兒媳婦的生命。

閃電評論:

為兒媳籌款治病扮偶,七旬老人用尊嚴詮釋人間溫暖

作者:王斐然

在濟南森林公園的草坪上,一隻“米老鼠”吸引了不少遊玩的市民爭相合影,每次合影的費用從1元到5元不等。卸去木偶服後,竟是一位七旬的老奶奶。

我們在旅遊景點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身影:他們把自己包裹在厚重的玩偶套子裡,扮演成“米老鼠”、“唐老鴨”的樣子,每當有年輕的遊客路過,便走上前去尋求合影。當遊客擺擺手走開後,他們就開始四下尋找下一個目標,他們配合遊客做出各種可愛的動作,在把遊客逗樂之後索取一些費用。他們中間也不乏假扮殘疾人強行要錢者,由於不能辨明真假,所以很多遊人對他們並無好感。然而,這條新聞中這位身穿玩偶服的老奶奶,卻因為她背後的故事贏得了網友一致點贊。

七旬老人背後承擔的重量遠比扮玩偶更為心酸,老公有心臟病,兒子只能務農和打零工掙錢,她為了籌齊兒媳的醫藥費,在扮玩偶的同時,還在做著刷盤子、洗碗以及去醫院看護兒媳等事情。

面對人生的負重,選擇逃避太容易,而選擇承擔需要太多的勇氣。於是,有人明明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卻把拯救親人的責任交付給社會;有人年輕力壯,卻假扮殘疾人乞討度日;有人頭腦聰明,卻拿親人的苦難來為自己行銷炒作。這位奶奶觸動我們的也正是有這樣反面教材的對比。

“古道日已遠,素懷存其誠。”老奶奶面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沒有選擇旁觀,沒有選擇放棄,她用微薄的力量向命運抗爭,用自己的雙手為這個家庭撐起一片天。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七旬老人沒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怎樣的工作才能及時籌齊治病的錢款,也不懂怎樣利用網路在這個社會博取更多的同情。但她卻選擇了用自己唯一能做的一點工作去掙取微薄的收入,用一種尊嚴的方式詮釋了人間有愛,在眾多讓人心寒齒冷的事件中為人們送上一絲暖意。

七旬老人的走紅來源於網友的一次隨手拍攝,之後在網友的點贊聲中走紅,經過權威新聞媒體的證實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向這個家庭伸出援助之手。這個事件的發酵和結果都是老人始料未及的。

這些年一直有這樣一種嘲諷的聲音“義憤填膺的都是網友,冷漠無情的都是路人,不知道是網友都不上街,還是路人都不上網”.其實,網友並非都是現實中膽小懦弱的 “鍵盤俠”,路人也並非冷漠無情袖手旁觀。他們更多是害怕被欺騙,缺少可靠的管道證實自己的善意是否所托非人。

每一個事件都是獨立而特殊的,不因一時熱血而不辨是非,也不因負面的事件而對社會心灰意冷。用最大的善意去面對值得真誠以待的人。對於銀丕芝老人,我們送出的不是施捨與炒作,而是佩服與讚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