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荔灣區小學“花式”迎接讀書月 “漂流書吧”助力校園閱讀

荔灣區海中小學, 新穎的汽車圖書館吸引了許多學生前來閱讀。 記者 肖雄 攝

隨著世界讀書日(4月23日)的臨近, 荔灣區小學的校園裡各項讀書活動也迎來了高潮。

為讓閱讀更有趣, 並調動同學們更大的積極性參與其中, 學校想出了各式各樣的“妙招”。

荔灣區海中小學為了打造“書香校園”, 拓展學生的自主閱讀空間, 自去年底就開始構思以汽車為造型的“漂流書吧”項目, 讓閱讀不再拘泥於圖書館、閱讀室和教室, 而是從室內走向室外。

“漂流書吧”全天開放, 採取“無人監督、隨意取閱”的閱讀方式, 學生無須任何手續, 可以自行閱讀, 但書籍不得帶走, 離開時必須將書本放回原處。

書吧分車內、車外兩部分, 與隊部室和走廊連成一體。 車外由一個“候車亭”和三個“書程小驛”組成, 在隊部室外走廊邊, 擺放了兩個木質書架, 書架共放置300多冊圖書。 車內添置了近500冊圖書,

放置四張小桌子, 安裝了一台空調。

同樣位於荔灣區的增滘小學為了推廣閱讀, 則從校園傳統文化氛圍的營造入手, 聘請清代三大家梁佩蘭後人梁志成、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劇影視工作部副主任胡琦、廣州市書法協會副秘書長陳啟成三位優秀文化傳承者作為學校傳承優秀文化校外輔導員。

然而, 閱讀不一定要在校園。 芳村實驗小學就將同學們帶到了廣州市郊一區農會舊址——謝家祠舉行。 芳村實驗小學每年的四月到五月, 都會舉辦學校的閱讀節, 今年, 學校閱讀節的主題是閱讀紅色故事。

原芳村小學校長謝文卿介紹, 1924年7月, 市郊一區農民協會在謝家祠成立, 廣州市郊一區農會的歷史, 是一段貫穿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荔灣革命史,

故曆有“北有農講所, 南有謝家祠”之稱。 謝家祠也一直是芳村實驗小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

在接下來的閱讀節活動中, 芳村實驗小學還將組織全體隊員利用早午讀時間開展閱紅色經典讀活動;組織隊員尋訪革命名勝, 撰寫讀後感, 創作手抄報;組織少先隊員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捐贈書籍, 向手把手民辦學校桃李小學贈送學習用品等。

記者李丹、陳芳庭 通訊員李勉聰、劉純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