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我國南方丘陵地區為什麼會出現“紅色荒漠”

荒漠是自然地理中陸地自然帶的一類, 在地理學中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類。 荒漠自然帶是指氣候乾旱、植被稀疏的地表環境, 荒漠地區的植被通常以耐乾旱的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 很多區域甚至就沒有什麼植被覆蓋。

荒漠

根據以上對於荒漠的分析, 我們發現荒漠的出現是有其自然條件的, 也就是乾旱缺水的環境。 由於水分的不足, 植被難以生長, 從而形成荒漠自然帶。 荒漠景觀在我國西北地方最為常見。

世界荒漠分佈圖

當然一個地區乾旱缺水, 通常有兩種可能, 一是區域位置深居內陸, 距海遙遠, 水汽難以到達;二是受高壓, 比如副熱帶高壓控制, 盛行下沉氣候, 難以形成降水。

南方紅色荒漠

當然除此之外, 也有可能由於其他一些地理原因, 如寒流、山脈背風坡等因素造成乾旱缺水, 從而形成荒漠。 那麼問題是, 我國的南方地區, 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達1000毫米以上, 是一個濕潤地區, 怎麼會有“紅色荒漠”呢?

中國荒漠分佈圖

顯然,

此“紅色荒漠”非前文介紹的如我國西北地方的荒漠, 當然, 既然都稱為荒漠, 那麼兩者應該有共同點, 也就是都符合植被稀疏, 地表裸露的特徵。 當然兩者還有本質區別, 西北地方的荒漠是氣候乾旱為本質的, 而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是水土流失的結果。

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形圖

“紅色荒漠”是發生在我國南方丘陵山地, 地勢相對崎嶇, 如果人類把植被破壞了, 那麼由於當地年降水量大, 降水集中, 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同時由於我國南方的自然土壤是紅壤, 從而裸露出紅色的地表, 形如“紅色荒漠”。

紅色荒漠

南方丘陵地區的“紅色荒漠”既然是水土流失的結果,那麼其防治措施,就主要集中在對地表植被的保護,只要有植被覆蓋,土壤就容易保持,“紅色荒漠”也就不容易發生了。

紅色荒漠

南方丘陵地區的“紅色荒漠”既然是水土流失的結果,那麼其防治措施,就主要集中在對地表植被的保護,只要有植被覆蓋,土壤就容易保持,“紅色荒漠”也就不容易發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