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充電寶大熱,來電科技用專利訴訟讓資本冷靜一下

作者: 水水/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2013年, 來電科技創始人袁冰松在查看淘寶雙十一資料時發現, 那一天, 淘寶共賣出了200萬份充電寶。 他很驚歎。

同年12月24-26日他們進行了頭腦風暴, 決定開始進行共用充電寶的佈局。

| 發明名稱:一種移動電源的租借方法、系統及租借終端(左)、吸納式充電裝置(右)

2014年3月, 也就是三年前的春天, 他們組建好了團隊開始行動, 總工程師, 來自格力。 來電團隊擁有兩個核心專利,

一個是“一種移動電源的租借方法、系統及租借終端”的發明專利, 另一個是“吸納式充電裝置”實用新型專利(簡單理解即:把充電寶吸納進去卡住並自動充電)。 袁冰松說, 這兩個專利, 可以去起訴目前大部分共用充電寶公司侵權。 實際上, 去年12月底,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判決被告深圳雲充吧科技有限公司敗訴, 對雲充吧免費智慧充電寶租賃設備進行查封。 他自信地說, 2017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版《專利審查指南》, 把專利保護範圍擴展至含有技術特徵的商業模式、商業方法。 這對他來說, 是利好, 他的專利書寫格式, 符合那個規範。

“來電就是想通過專利訴訟, 讓資本冷靜冷靜, 目前太狂熱了。 ”他說, 他看到好多智慧設備團隊開始轉型做共用充電寶櫃機, 看到市場上那麼多家共用充電寶企業, 可想而知巨大的資源浪費即將出現。 而他們的本意是減少用戶購買充電寶的數量, 甚至未來, 他要用目前還在開發的新科技、新方法回收用戶手中自己購買的充電寶。

所以, 他決定將繼續訴訟的路, 不想看到無止境的鋪張浪費。

共用充電寶過熱的氣氛已經從資本界傳遞到了媒體界, 似乎已經“風來了”。 市場競爭狼煙四起, 專利侵權官司開打, 資本紛紛入局, 4月清明前後, 來電科技融資2000萬美元, 街電科技融資近1億人民幣, 小電融資幾千萬人民幣……《新京報》稱:據公開資料統計, 從3月31日到4月10日, 10天時間, 5筆融資, 超20家機構入局, 融資金額逼近3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 IDG、紅點中國、騰訊、金沙江創投、元璟資本和知名個人天使投資人王剛等都已投資了共用充電寶類型的創業公司。

共用充電寶, 顧名思義就是能供使用者隨時隨地充電的設備, 市面上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能借走的移動電源和線機一體固定電源。

能借走的移動電源, 借取流程大致是四步“掃碼—註冊—付款—借出”, 線機一體固定電源, 多是桌面充電。 來電的技術壁壘不算高, 但他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做到了前頭, 不知道未來它會不會成為靠智慧財產權崛起的公司的典型案例。

目前, 媒體報導和互聯網觀察家分析的共用充電寶資本熱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

錯過了共用單車的投資,某些機構覺得不能再錯過這一輪,“資本”也有焦慮;

進入先知先覺梯隊,形成市場上的談資,“資本”自己也需要故事和案例;

電池行業創新不力,門檻不高的設施創新會一度佔領市場,解決痛點;

可以獲得較大範圍的使用者資料,低成本地獲客,有入口和流量價值;

嫁接信用體系,如“來電科技”除提供充電寶之外,也提供資料線出售服務,並具有信用免押金服務。BAT會鐘意,比如可以幫支付寶的芝麻拉新,可視為螞蟻金服信用體系服務的輸出等。

5G時代,萬物互聯。5G時代預計會在2020年左右到來。萬物互聯時代,AR/V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也需要充電。充電場景從量變到質變。

來電科技的主要戰略是以大帶小,先用先發優勢和硬體優勢佔領大場景,如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再開發小場景,如餐廳、咖啡廳等,街電等採取的就是小場景模式。袁冰松說,今年他們的計畫是在小場景裡打造百城百萬家店。對於線機一體固定電源的運行模式最好是接入兩小時內是免費的,兩小時後收取“占用費”。

採訪袁冰松的時候,筆者問到,共用充電寶技術壁壘較低,以後電池續航能力得到技術突破的話,是不是就會失去價值?他說:“我們是中國第一個也許也是世界第一個佈局共用充電寶的,我們的出發點是共用,以防止資源浪費。手機充電目前是剛需,手機經常沒電是大部分人能覺察出的不便。而物聯網時代和5G時代即將來臨,電池續航能力在短期內不能突破的情況下,我們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白,保守地說,至少十年內,這個基礎設施是有價值的。”

他繼續說,電池科技的突破需要時間,就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而言,iphone 4是1420毫安培,iphone 7和7plus是1960 毫安培和2900毫安培。7年間,沒有多大改善。而我們的充電設備還在繼續研發改善。

資本冷靜一下,防止資源進一步過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媒體報導和互聯網觀察家分析的共用充電寶資本熱現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

錯過了共用單車的投資,某些機構覺得不能再錯過這一輪,“資本”也有焦慮;

進入先知先覺梯隊,形成市場上的談資,“資本”自己也需要故事和案例;

電池行業創新不力,門檻不高的設施創新會一度佔領市場,解決痛點;

可以獲得較大範圍的使用者資料,低成本地獲客,有入口和流量價值;

嫁接信用體系,如“來電科技”除提供充電寶之外,也提供資料線出售服務,並具有信用免押金服務。BAT會鐘意,比如可以幫支付寶的芝麻拉新,可視為螞蟻金服信用體系服務的輸出等。

5G時代,萬物互聯。5G時代預計會在2020年左右到來。萬物互聯時代,AR/V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也需要充電。充電場景從量變到質變。

來電科技的主要戰略是以大帶小,先用先發優勢和硬體優勢佔領大場景,如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再開發小場景,如餐廳、咖啡廳等,街電等採取的就是小場景模式。袁冰松說,今年他們的計畫是在小場景裡打造百城百萬家店。對於線機一體固定電源的運行模式最好是接入兩小時內是免費的,兩小時後收取“占用費”。

採訪袁冰松的時候,筆者問到,共用充電寶技術壁壘較低,以後電池續航能力得到技術突破的話,是不是就會失去價值?他說:“我們是中國第一個也許也是世界第一個佈局共用充電寶的,我們的出發點是共用,以防止資源浪費。手機充電目前是剛需,手機經常沒電是大部分人能覺察出的不便。而物聯網時代和5G時代即將來臨,電池續航能力在短期內不能突破的情況下,我們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白,保守地說,至少十年內,這個基礎設施是有價值的。”

他繼續說,電池科技的突破需要時間,就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而言,iphone 4是1420毫安培,iphone 7和7plus是1960 毫安培和2900毫安培。7年間,沒有多大改善。而我們的充電設備還在繼續研發改善。

資本冷靜一下,防止資源進一步過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