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小區加裝電梯更便捷 老百姓:終於有了盼頭

老小區加裝電梯更便捷, 老百姓心裡熱了

“盼了這麼久, 終於有了盼頭”

南報網訊“為了裝電梯, 我已經跑了幾個年頭, 這下終於有了盼頭。 ”說起自己為了加裝電梯的經歷, 半山花園社區居民孟陽抹起了眼淚。 原本已經絕望的他, 得知5月1日起老小區加裝電梯手續更便捷, 重新燃起了希望。 市規劃 局近日發佈《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規劃許可手續辦理規則》, 並將于下月施行, 今天(4月20日), 市規劃局舉行開放日活動, 請來有加裝電梯需求的居民, 請來規劃專家和人大代表, 對《規則》進行解讀。 《規則》適用於全市符合 加裝電梯的老小區,

這讓很多盼著裝電梯的居民心頭一熱。

居民:辦理加裝電梯更加便捷了

市規劃局副局長陳乃棟說, 增設電梯是社會老齡化和城市更新的產物, 在很多老小區, 高層住戶都有增設電梯的期盼, 《規則》最大的意義是讓增設電梯辦理手續更便民。 據介紹, 過去, 老小區加裝電梯需得同一單元居民百 分百同意後才能取得規劃許可, 《規則》實施後, 原則上只需要征得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就能辦理;專案篩選引入了街道和社區參與, 從過去只能由居民和相關政府部門聯繫, 變成可以由街道和社區參與工作, 特別是居民之 間的協調可以由社區參與, 這將大大提高效率;審核將更加簡化, 規劃部門設立增設電梯專門視窗,

申報材料齊全且無誤的, 規劃部門在5個工作日內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這些變化讓過去一些加裝電梯遭遇“卡殼”的居民看到了希望。

孟陽是中山門附近半山花園社區的7樓住戶, 每天上下樓讓他覺得體力不支。 幾年前得知老舊社區可以加裝電梯後, 他和幾個樓層較高的鄰居一商議, 想給自己住的這個單元樓加裝一部。 通過向房產局、規劃局等部門打聽, 加 裝電梯需征得同一單元所有住戶的同意, 至此, 他開始了漫長的協商之路。 “做了很多工作, 一個樓棟的鄰居們大多同意了, 可是有一戶不同意, 這個事就被無限期耽擱了。 ”說到這裡, 他忍不住哭了起來, 現在只需三分之 二的居民同意就能申請,

“盼了這麼久終於有了盼頭!”他仔細向規劃部門詢問了《規則》的相關規定, 心裡忍不住激動起來, 這下辦理加裝電梯從不可能變成了有可能。

人大代表:社區參與很有必要

孝陵衛附近某社區一位元老年住戶聽說《規則》要施行, 就立即請社區來協調加裝電梯的事宜。 “我們社區有一位老教授, 80多歲了, 因為住在頂樓, 年紀大了行動不便, 他很多年都沒有下樓, 幾年來唯一一次下樓是因為生了 病, 救護車到樓下用擔架把他接去醫院。 ”她說, 還有一些老年住戶, 因為樓層高, 平時都不能出門, 有一位元老同事曾在電話裡對她說, 已經好幾年沒走親戚、沒下樓散步了, 可能只有去世了才能下樓。

台城花園社區的一個住戶,

為了加裝電梯的事沒少跑腿, 他所在的單元樓, 第一個簽字同意的是住在高樓層的一位老幹部, 可惜還沒看到電梯裝好, 老人就去世了。 說起此事, 他十分傷感, “真的, 要裝一部電梯太難了。 ”

這些老小區住戶所述裝電梯的難處, 就是難在居民之間的協調問題上, 大多都是因為低層居民不同意, 裝電梯的事只能作罷。 市人大代表楊挺多年來都在關注老小區加裝電梯一事, 並在市兩會上提交過建議, 《規劃》中提出 由街道篩選專案, 就是採納了他的建議。 他認為, 引入街道和社區非常有必要, “社區在協調居民關係中非常有經驗, 如果加裝電梯中出現居民矛盾, 由社區出面調解會促進問題解決。 ”楊挺舉例說, 類似給低層居民如何補 償,

社區作為中間人去幫助談判, 就比居民和居民直接談判更好。

專家:實際操作中需要制定更多細則

今年, 我市準備增設1000部電梯, 其中有700部在玄武區, 玄武區已經設立了“增梯辦”, 到目前, 該區已經收到居民加裝電梯申請超過100份。

昨天, 記者採訪了我市房產局等相關部門的專家, 他們認為, 老小區加裝電梯, 我市剛剛起步, 《規則》施行後, 實際操作中還需要制定更多細則來規範和約束。 市房產局相關人士介紹, 我市2000年以前的老居民樓有6萬多幢 , “部分老小區加裝電梯可以獲得政府補貼。 ”該人士說, 關於政府補貼如何用, 補貼之外的費用該怎麼分攤, 如果低層住戶要求經濟補償該怎麼補, 沒有政府補貼的居民樓怎麼分攤費用, 這些都需要今後根據實際經驗來完 善實施細則。

“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應該考慮。”市規劃局一位元人士說,《規則》實施後,不再需要百分之百的業主同意才能裝電梯,如果電梯施工中遭到部分反對居民的激烈應對,如何維穩,可能需要更多部門配合。

採訪中,還有專家提出,已經加裝電梯的社區,後期電梯的保潔、日常檢修、故障修理等,都會涉及到費用,這些都需要社區、社區物管和社區居民共同協商。

老小區裝電梯要這樣辦

與北面建築的樓間距要在10米以上

今天,市規劃局法規處專家就即將施行的《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規劃許可手續辦理規則》進行瞭解讀,《規則》對老小區加裝電梯的條件、方案設計和申辦手續進行了明確。

只有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合法權屬證明、未列入房屋徵收改造計畫、且未設電梯的四層以上非單一產權住宅才可以增設電梯。增設電梯的辦理程式規定如下:街道篩選專案—設計單位設計方案—初審部門初審—初審 部門公示方案並徵求意見—規劃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這裡所指的初審部門是區相關部門,設計方案公示期不少於10天。專家說,街道篩選後,居民可以請電梯設計單位來做設計方案,後面的這些程式可以由設計單位 代辦也可以由居民自己辦理。

增設的電梯應該裝在居民樓北面,《規則》中提出,增設的電梯與北面建築的最小樓間距一般要控制在10米以上。設計方案應該考慮場地條件、結構安全、救援通道、消防通道等因素,減少對相鄰業主在通風、採光、日 照、通行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關於電梯的大小,《規則》也作出了規定,增設的電梯不能過大,電梯井和侯梯廳合計尺寸一般控制在4米以內。

《規則》還提出,增設電梯原則上應採取從樓梯間半層平臺入戶的方式設置。

這些都需要今後根據實際經驗來完 善實施細則。

“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應該考慮。”市規劃局一位元人士說,《規則》實施後,不再需要百分之百的業主同意才能裝電梯,如果電梯施工中遭到部分反對居民的激烈應對,如何維穩,可能需要更多部門配合。

採訪中,還有專家提出,已經加裝電梯的社區,後期電梯的保潔、日常檢修、故障修理等,都會涉及到費用,這些都需要社區、社區物管和社區居民共同協商。

老小區裝電梯要這樣辦

與北面建築的樓間距要在10米以上

今天,市規劃局法規處專家就即將施行的《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規劃許可手續辦理規則》進行瞭解讀,《規則》對老小區加裝電梯的條件、方案設計和申辦手續進行了明確。

只有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合法權屬證明、未列入房屋徵收改造計畫、且未設電梯的四層以上非單一產權住宅才可以增設電梯。增設電梯的辦理程式規定如下:街道篩選專案—設計單位設計方案—初審部門初審—初審 部門公示方案並徵求意見—規劃部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這裡所指的初審部門是區相關部門,設計方案公示期不少於10天。專家說,街道篩選後,居民可以請電梯設計單位來做設計方案,後面的這些程式可以由設計單位 代辦也可以由居民自己辦理。

增設的電梯應該裝在居民樓北面,《規則》中提出,增設的電梯與北面建築的最小樓間距一般要控制在10米以上。設計方案應該考慮場地條件、結構安全、救援通道、消防通道等因素,減少對相鄰業主在通風、採光、日 照、通行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關於電梯的大小,《規則》也作出了規定,增設的電梯不能過大,電梯井和侯梯廳合計尺寸一般控制在4米以內。

《規則》還提出,增設電梯原則上應採取從樓梯間半層平臺入戶的方式設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