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NBA在東莞參辦學校6年,給中國籃球人才培養帶來什麼新模式?

舉國體制在過去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運動員, 但這一體教分離的選材體制一直伴隨著爭議。 在東莞, 中國籃協與NBA中國、新世紀籃球俱樂部從2011年開始探索一種籃球人才多方面發展的新模式。

NBA東莞籃球學校。

毗鄰東莞市西平水庫的東莞籃球學校占地30餘畝, 這所中職院校並沒有足球場、跑道等體育設施, 但8塊專業室內籃球場以及力量房、理療室等硬體配備足以讓籃球愛好者羡慕不已。

這所學校共有約240名從初一到高三的學生, 他們在這裡進行著半天籃球訓練和半天文化課的日常生活。

“我也有這個想法(成為職業球員),

打進CBA, ”謝宸飛說。 謝宸飛從初一開始在這所寄宿學校學習, 在一場公開課後, 這位現年16歲身高2.04米的高一學生對懶熊體育說。 “如果我身高能達到2.10米往上的話, 就想成為諾維茨基那種打法。 ”

與中國無數的體育專項學校相比, 這裡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全球範圍內首個由NBA授權的籃球訓練中心。

東莞是中國著名的“籃球城市”。 它不僅有CBA八冠王廣東宏遠, 曾經還擁有另一支CBA球隊東莞新世紀(2015年搬遷至深圳), 以及NBL球隊東莞柏寧(2013年遷至湖南)。 在政府公開信息中, 東莞的燈光籃球場有5558個。

2011年6月, 背靠中國籃球協會和新世紀籃球俱樂部的東莞籃球學校成立。 同年11月, 他們與NBA達成合作, “中國籃球協會·東莞籃球學校-NBA訓練中心”正式啟用。

這背後也與中國籃球環境的變化關係密切, 培養新的籃球明星已成為中國籃球現階段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 特別是在姚明淡出之後, 中國男籃的成績面臨下滑處境。 自姚明進入NBA並取得成功後, “培養下一個姚明”的呼聲就沒有停止過。

另一方面, 因為姚明, NBA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他們或許不會單純因為市場因素就在選秀中挑選一名中國球員, 但如果這裡湧現了實力符合要求的新星, NBA顯然是樂於接納的。

官方資料顯示, 該學校耗資5000萬元進行建設, 旨在培養12-17歲的青少年籃球人才。 學生在這裡每年的學費為28000元(不含食宿費), 除了籃球訓練和文化課, 他們還將學習籃球理論知識、球隊管理知識、體能訓練、傷病防護和錄影分析等課程。

雙方目前的合作將持續到2021年, NBA選派經驗豐富的教練到學校擔任技術總監, 並定期邀請專家前來授課。

學生不僅每年都有機會接觸到來自NBA的教練和球員, 而且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訓練計畫。 在一本球員日誌裡, 他們需要記錄自己每天的訓練量、日常生活、睡眠品質和飲食狀況, 幫助教練瞭解和追蹤他們的情況。

東莞籃球學校公開課。

“學校建校六年, 在全國舉辦的U13、U15、U17系列比賽中相繼都獲得了冠軍, 今年剛剛結束的U17比賽我們再次奪冠, ”校長李群自豪地說, 他是廣東宏遠首個CBA三連冠時期的功臣, 曾在新世紀俱樂部擔任教練。 “我們有很多畢業生, 相繼給俱樂部輸送了一些人才, 但大部分還是在大學, 他們在大學裡能夠重新開始社會方面的瞭解。 ”

在通往訓練場的一條走廊的牆壁上, 貼有一些畢業生的錄取資訊, 上面顯示:2014屆27名在籍學生有21人被大學錄取, 錄取率達77%;2015屆17名在籍學生有11人被大學錄取, 錄取率達65%。

而在一份官方資料中顯示, 學校相繼給向四川金強俱樂部、新世紀俱樂部、北控俱樂部等輸送了許多青少年球員, 包括中國U18男籃隊員許夢君和在北控隊效力的賀希寧。

李群認為NBA的訓練和管理理念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們輸送出去的球員, 雖然他們的運動天賦並不是特別的好, 但是在打籃球的智慧方面, 他們可以非常出色。 ”

“我們體系中能夠不斷提高我們所有人員的層次, 説明他們更好的發展, ”李群補充說。 “很多教練、技術分析師也走上了很好的崗位, 比如技術分析師高博現在是中國國家隊的技術分析師, 體能教練李正現在是國家少年隊的體能教練, 還有高科教練在汕頭大學執教。 ”

與東莞籃球學校僅一牆之隔的地方, 是東莞市體育運動學校。體校是中國舉國體制運動員培養模式的象徵之一,在過去,體校-青年隊-省隊(職業隊)-國家隊的晉升路線是明確的。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卓有成效,它説明中國在奧運會上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在籃球和足球這樣市場化和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運動中並非如此。

年輕運動員一旦選擇了進入體制內,便意味著可能永遠告別校園。當然,體制內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們的退役後生活,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獲得這樣的待遇,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冠軍運動員因生活窘迫而登上社會新聞。

在職業體育中,“體教結合”的理念在過去多年一直被反復提及,中國也有職業運動員是從大學校園走出,比如劉子秋、曾令旭、韓德君等,但畢竟還是少數。CBA從2015年開始推出了選秀制度,為大學優秀運動員的晉升開設了通道,但從目前他們的表現來看,與俱樂部或體育局培養的運動員還有一定差距。而隨著國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讓家長把孩子從小送往專業隊,忽視文化學習來進行訓練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東莞籃球學校的學生在上文化課。

“在中國運動員很早就進入專業訓練,但在澳大利亞的孩子們在16歲以前都是進行多樣的運動。”來自澳大利亞的東莞籃球學校技術總監Bruce A. Palmer對懶熊體育說,他在澳大利亞男子與女子國家隊都曾執教過。“在中國還有過度訓練的跡象,很多球員已經適應了那種沒有訓練計畫直接上場的模式,如何去扭轉這種模式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運動員培養到底是交由市場還是體制,抑或兩邊同時進行?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籃球先鋒報》總編輯蘇群曾在一篇評論中提到,市場立足于長遠,深化,但見效慢;舉國立足於奧運會,見效快。

至少在中國足球的發展中,“一條腿”走路的弊端在過去幾年已經開始顯現。對於職業俱樂部投資者來說,取得好成績的最快方法是高價購買優秀的內外援,投資青訓建設這樣耗時長且回報率不高的方法被認為不是最優選擇。這讓中國足球出現了人才斷檔的問題,足協不得不在本賽季出臺U23球員參賽規定,重新依靠政策的力量來引導俱樂部重視青訓。

如何兼顧聯賽發展和國家隊成績的提高,尤其是後備人才的培養,是擺在新任籃協主席姚明面前的一個難題。對CBA聯賽來說,由於部分俱樂部依然與當地體育局關係緊密,將青訓完全交由市場短期內無法實現。同時,由於體育局的干預,CBA的球員流動性是非常差的,“尋求轉會-不得批准-坐球監”這樣的戲碼幾乎每個休賽季都在上演,而少量體制外的優秀運動員則成為轉會市場上的香餑餑,比如李根。

NBA在與中國體制內系統合作方面也有佈局。去年10月,他們公佈將與山東省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籃球協會和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在濟南、烏魯木齊和杭州設立首批NBA精英訓練中心,用於培養U16和U18球隊和球員,保證他們能夠全年參加高水準比賽。

“一個國家一個項目應該是多體系,是更包容的,”李群說。“我們學校會儘量把我們的體系做好,希望學員們畢業以後,除了相關籃球訓練外,在職業方面能夠有更多的技能幫助他們就業,可以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

是東莞市體育運動學校。體校是中國舉國體制運動員培養模式的象徵之一,在過去,體校-青年隊-省隊(職業隊)-國家隊的晉升路線是明確的。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卓有成效,它説明中國在奧運會上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在籃球和足球這樣市場化和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運動中並非如此。

年輕運動員一旦選擇了進入體制內,便意味著可能永遠告別校園。當然,體制內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們的退役後生活,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獲得這樣的待遇,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冠軍運動員因生活窘迫而登上社會新聞。

在職業體育中,“體教結合”的理念在過去多年一直被反復提及,中國也有職業運動員是從大學校園走出,比如劉子秋、曾令旭、韓德君等,但畢竟還是少數。CBA從2015年開始推出了選秀制度,為大學優秀運動員的晉升開設了通道,但從目前他們的表現來看,與俱樂部或體育局培養的運動員還有一定差距。而隨著國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讓家長把孩子從小送往專業隊,忽視文化學習來進行訓練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東莞籃球學校的學生在上文化課。

“在中國運動員很早就進入專業訓練,但在澳大利亞的孩子們在16歲以前都是進行多樣的運動。”來自澳大利亞的東莞籃球學校技術總監Bruce A. Palmer對懶熊體育說,他在澳大利亞男子與女子國家隊都曾執教過。“在中國還有過度訓練的跡象,很多球員已經適應了那種沒有訓練計畫直接上場的模式,如何去扭轉這種模式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運動員培養到底是交由市場還是體制,抑或兩邊同時進行?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籃球先鋒報》總編輯蘇群曾在一篇評論中提到,市場立足于長遠,深化,但見效慢;舉國立足於奧運會,見效快。

至少在中國足球的發展中,“一條腿”走路的弊端在過去幾年已經開始顯現。對於職業俱樂部投資者來說,取得好成績的最快方法是高價購買優秀的內外援,投資青訓建設這樣耗時長且回報率不高的方法被認為不是最優選擇。這讓中國足球出現了人才斷檔的問題,足協不得不在本賽季出臺U23球員參賽規定,重新依靠政策的力量來引導俱樂部重視青訓。

如何兼顧聯賽發展和國家隊成績的提高,尤其是後備人才的培養,是擺在新任籃協主席姚明面前的一個難題。對CBA聯賽來說,由於部分俱樂部依然與當地體育局關係緊密,將青訓完全交由市場短期內無法實現。同時,由於體育局的干預,CBA的球員流動性是非常差的,“尋求轉會-不得批准-坐球監”這樣的戲碼幾乎每個休賽季都在上演,而少量體制外的優秀運動員則成為轉會市場上的香餑餑,比如李根。

NBA在與中國體制內系統合作方面也有佈局。去年10月,他們公佈將與山東省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籃球協會和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在濟南、烏魯木齊和杭州設立首批NBA精英訓練中心,用於培養U16和U18球隊和球員,保證他們能夠全年參加高水準比賽。

“一個國家一個項目應該是多體系,是更包容的,”李群說。“我們學校會儘量把我們的體系做好,希望學員們畢業以後,除了相關籃球訓練外,在職業方面能夠有更多的技能幫助他們就業,可以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