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惠州再迎世界級研發機構 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將落戶潼湖

繼全球IT巨頭思科公司之後, 又一個世界級研發機構將落戶惠州。
3月15日, 記者從在惠州舉行的共建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交流座談會上瞭解到,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將在惠州設立研發中心——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 擬建設成為IMEC在海外最大的研發平臺。
IMEC首度在廣東設立研發中心
創建於1984年的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 是全球領先的獨立半導體納米微電子高科技研究機構, 也是歐洲最大的非盈利研發中心, 與美國的Intel和IBM並稱為全球微電子領域“3I”。
目前, IMEC在比利時魯汶、荷蘭艾恩德霍芬、中國臺灣新竹建設有3個世界級研發中心,
在美國三藩市、日本、中國臺灣、中國上海設有分公司或者辦事處。
會上, 惠州市政府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簽訂了關於共建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的框架協議, 這將是IMEC首度在廣東省境內設立專門的研發中心。
“我們對於在惠州建設研發中心信念非常堅定。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總裁盧克表示, 很看好惠州, 去年8月到訪惠州後為雙方未來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IMEC在惠州有個宏偉的計畫, 希望形成非常好的合作關係, 與本地的企業、研發機構一同打造優良的研發環境。
初步選址“廣東矽谷”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 所在的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資訊產業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之一。
IMEC“牽手”廣東和惠州, 也是看中這一區域以及中國巨大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產業基礎。
記者從會上瞭解到, 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初步選址在被定位為“廣東矽谷”的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
潼湖生態智慧區是惠州目前力推的省級發展戰略平臺。 去年下半年以來, 思科、華大基因、碧桂園創新小鎮等國內外高端創新項目“紮堆”落戶在這裡。
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表示, 此次簽訂框架協議, 標誌著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下, IMEC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 選擇落戶在潼湖生態智慧區, 將可輻射珠三角, 希望全力加快推進該中心的建設。
將輻射珠三角和全國
IMEC致力於推動微電子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
與廣東省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方向高度吻合, 將有助於提升廣東和惠州在這一領域的基礎研究、前沿先進技術研發、關鍵問題解決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助推珠江東岸電子資訊產業轉型升級。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葉景圖表示, 共建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帶來的影響, 超出惠州, 超出廣東, 將給予大力支持。 希望雙方加大力度, 推動專案早日落地。 希望該中心不僅在惠州, 而且在周邊地區發揮對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
資料顯示, IMEC已擁有來自75個國家的近3500名研究人才, 在相關領域開展前沿科技的研究, 已分拆衍生出4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 培育出一批“隱形冠軍”。
2013年協力廠商審計顯示, IMEC的投入產出比高達1:9, 即政府每投入1歐元, IMEC就能為當地產出9歐元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
按照設想, 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未來落戶惠州後, 將輻射珠三角、全國甚至海外, 努力實現技術研發與生產的結合, 佔領產業發展前沿和銷售市場。 IMEC也計畫發揮科研、技術、人才、產業等優勢, 輻射帶動更多的優秀企業、科研機構、高端人才集聚廣東和惠州。
■延伸
打造國際水準研發平臺
交流座談會上,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商務拓展執行副總裁儒第介紹, 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計畫通過研發, 建造智慧的環境、提供智慧的生活, 包括智慧家庭、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 未來, IMEC將把物聯網產業鏈、柔性電子產業鏈等搬運過來,
以物聯網、智慧生活、柔性顯示等核心技術為基礎, 打造一個柔性顯示為核心的研發平臺。
儒第稱, 希望將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打造為具有國際競爭水準的研發平臺, 不僅瞭解中國和國際的市場需求, 還將促進與海外的合作, 把海外已有的先進技術與IMEC產生的技術相結合, 產生最好的方案。
他表示, 未來將把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相關技術運用到中國市場, 幫助提升物聯網和平板顯示產業, 並提供先進的技術整合方案, 不僅應用到中國國內, 還將輸出到國外。
“把生態鏈連在一塊是IMEC的強項, 將用生態鏈推動科技的進步。 ”儒第表示, 將把廣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建成一個促進人才流動的平臺, 與供應界的合作夥伴、企業、大學、研究院等進行合作,通過定期講座、課程等方式,提供人才的培訓培養,打造完整的生態鏈。 與供應界的合作夥伴、企業、大學、研究院等進行合作,通過定期講座、課程等方式,提供人才的培訓培養,打造完整的生態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