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鄉村醫生劉永生:自學針灸自家房子讓村民

“最後一個病人走了, 我急忙拿出電話問楊叔今天怎樣, 老虎(村民昵稱)說一切正常, 飯量大了, 每頓能吃一碗麵條。 通話完後, 我長歎一口氣。

”2014年6月22日, 劉永生的日記這樣寫道。

劉永生, 58歲, 潼關縣荒移村衛生室一鄉村醫生, 從醫已經41年, 他先後接診的病人達9萬人次, 出診近萬人次。 但是, 劉永生在做好醫生本職工作的同時, 在生活上幫村民還款、找工作, 還將自己的房子讓給了村民……

20元的幫助 一記就是一輩子

“2歲時, 我發燒, 但家裡窮看不起病。 母親抱著我在村裡轉了三天都沒有籌到錢, 無奈母親抱著我在村頭大哭, 後來在村委的召集下, 村民集資了20元, 才看好了我的病。 ”劉永生說。

劉永生回憶, 原來家裡窮, 不管是自己小時候還是快成家前, 都是鄉親們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 幫他家度過一個個難關。 也是從那時開始, 母親就一直教導他要記住鄉親們的恩澤, 學個手藝多幫助窮苦人。 用劉永生的話說:“沒有鄉親們當年20元的幫助, 就沒有他, 更別提以後的生活,這樣的恩德得記一輩子。 ”

要做個好醫生 更要做個好人

“我是個醫生, 首先我要能解決村民的病痛。 ”劉永生表示, 作為醫生, 要有過硬的技術, 緊跟醫學發展的腳步, 提高自己的醫術水準。

“記得原來為了學針灸, 我在自己腿上試著扎針, 母親看到了一邊哭一邊心疼地說那是肉啊。 ”劉永生回憶說, 剛學針灸時, 他在麻雀和老鼠身上試驗, 時間久後, 他在妻子身上試驗, 並且觀察和瞭解每一個穴位及妻子的反映,

然後認真記錄, 隨後他又參加了培訓班。 直到第一次用針灸的辦法治好急性腰扭傷患者, 他才松了一口氣。 劉永生說, 在從醫過程中, 群眾需要什麼, 他就要學習什麼。 比如洗胃、針灸、透皮療法等等, 隨著時間和經驗的豐富, 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東源上信得過的120”。

1991年, 劉永生説明村民謝雙喜介紹物件, 可是謝雙喜因家裡貧窮, 連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 情急之下, 劉永生將自家的二層樓房讓給了謝雙喜, 一家人寄宿在村學校裡。

“治病救人是你的本職工作, 但生活中, 為什麼還要想法設法去幫助村民。 ”華商報記者問。

“村裡就105戶, 1000餘人, 都做了快一輩子的鄰里鄰居, 誰家沒個困難, 一人幫一把, 就過去了。 用我媽的話說, 就是不僅要做個好醫生,

更要做個好人。 ”劉永生很輕鬆地說。

劉永生介紹, 村裡老人比較多, 很多兒女都不在身邊, 他只能盡可能時不時的上門為老人檢查身體。 “我的命是劉醫生給的, 劉醫生大好人啊。 ”83歲的党志平扯著嗓子說。 原來, 2012年, 党志平患有腦瘤併發梗阻性腦積水, 由於瘤子的壓迫, 眼睛幾乎失明, 所以老人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後來是在劉永生的勸解和幫助下, 老人才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劉永生直到現在依然堅持上門為老人看病。

“劉醫生, 又去看病。 ”記者發現, 劉永生走在村裡, 幾乎所有村民都會很禮貌的打聲招呼。

兒子從醫了 愛可以傳承下去了

“您今年58了, 現在還能跑得動為村民服務, 您自己要跑不動了咋辦?”記者問。

“我兒子已經35歲了,現在跟著我在衛生室幫忙呢。”劉永生表示,為了讓這份事業能夠延續下去,他送兒子攻讀了全職醫生,也讓兒子跟著自己幫助村民。

同時,據劉永生介紹,2015年底,在衛計系統的説明下,成立了劉永生志願服務總隊、支隊,現在他們村裡也有劉永生志願服務隊。這支隊伍也已經從原來的兩三人增加到十幾人,成員有醫生、理髮師、村民等,這只隊伍為的是幫助村裡需要幫助的人。最近他們正在幫一位患有腦梗的74歲村民党珍賢修改臺階。由於老人患有腦梗,又是一人在家,下臺階很危險,所以他們聯合起來幫老人填補臺階,減少老人一人在家的危險,平時還會有成員送飯、幫老人剪頭髮。

“我兒子繼承了我的事業,現在又有志願服務隊説明村民,即使我幹不動了,還有他們,這份愛可以傳承下去,我就放心了。”劉永生笑著說到。

“我要知熱知冷,我要知甜知苦,我的心要和病人息息相通,病人的血管裡滴的每一點藥液,都是我一片溫柔的情。”劉永生的另一篇日子裡這樣寫到。治病救人是本職,幫助他人是本能,劉永生其實只是一個平凡的鄉村醫生,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著可以幫助的人。

華商記者 郭喬娜

“我兒子已經35歲了,現在跟著我在衛生室幫忙呢。”劉永生表示,為了讓這份事業能夠延續下去,他送兒子攻讀了全職醫生,也讓兒子跟著自己幫助村民。

同時,據劉永生介紹,2015年底,在衛計系統的説明下,成立了劉永生志願服務總隊、支隊,現在他們村裡也有劉永生志願服務隊。這支隊伍也已經從原來的兩三人增加到十幾人,成員有醫生、理髮師、村民等,這只隊伍為的是幫助村裡需要幫助的人。最近他們正在幫一位患有腦梗的74歲村民党珍賢修改臺階。由於老人患有腦梗,又是一人在家,下臺階很危險,所以他們聯合起來幫老人填補臺階,減少老人一人在家的危險,平時還會有成員送飯、幫老人剪頭髮。

“我兒子繼承了我的事業,現在又有志願服務隊説明村民,即使我幹不動了,還有他們,這份愛可以傳承下去,我就放心了。”劉永生笑著說到。

“我要知熱知冷,我要知甜知苦,我的心要和病人息息相通,病人的血管裡滴的每一點藥液,都是我一片溫柔的情。”劉永生的另一篇日子裡這樣寫到。治病救人是本職,幫助他人是本能,劉永生其實只是一個平凡的鄉村醫生,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著可以幫助的人。

華商記者 郭喬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