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元蒼溪:大道之行 厚德蒼溪

蒼溪歷史上, 捨生取義的英雄人物和扶弱濟困的仁人志士層出不窮, 史不絕書;蒼溪人尊大道, 行正道, 急公好義, 常為非常之事。 本文通過眾多真實人物和事件的描述, 展示了蒼溪深厚優良的傳統和蒼溪人的精神風貌。

——編者

2016年2月25日晚10時許, 蒼溪縣職業高級中學教師劉小兵在劍閣出差時, 為營救落水群眾, 獻出了年僅43歲的寶貴生命。 廣元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先後追授劉小兵“見義勇為勇士”“烈士”稱號。

事發劍閣縣城下寺鎮清江河堤。 春節剛過的川北山區依舊寒氣逼人, 劉小兵在冰涼刺骨的江水中搏鬥20多分鐘, 救起兩名落水者, 而他卻永遠沒入了跟夜色一樣黑暗的滔滔江流之中。

27日, 劉小兵的遺體從劍閣送回蒼溪。 一大早, 近萬名家鄉父老肅立在靈車經過的道路兩旁, 迎接英雄魂歸故里。 “平民英雄捨生取義, 浩然正氣壯我蒼溪”“舍己命換他命義薄雲天, 銜仁德彰頤德譽滿鄉里”, 一幅幅挽聯表達了家鄉人民對英雄的崇敬, 寄託著無限哀思。

蒼山肅穆, 溪水低徊。

這不是蒼溪人民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送別自己的優秀兒女。 少年英雄楊芹英, 捨己救人戰士韓柏林, 為保護水庫而英勇獻身的馬清武、馬三林父子……名單可以羅列很長很長,

這些為國家、為大眾、為他人利益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人物燦若群星, 在特殊歷史時期, 則以成百上千的群體形式湧現, 而扶弱濟困、救人危難的仁人義士, 更是不勝枚舉。

蒼溪, 這個幅員2000餘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80萬的山區小縣, 何以呈現出如此壯美的畫卷?如同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這方水土一定有著某種特殊的氣韻。

縱觀歷史, 蒼溪先民抱樸守拙, 崇德向善, 重文興教, 急公好義, 流風餘韻千載不絕, 為蒼溪贏得了“小鄒魯”“川北淳邑”的美譽, 成為名聞遐邇的道德之鄉。

百尺之樹, 其根必深;千里之水, 其源必遠。 讓我們回溯過往的歲月, 探究這片土地搏動千年的血脈, 追尋世代傳承的基因。

■外號“老拙”

在川東北地區, 蒼溪人有個響噹噹的外號——“老拙”。

既是外號, 必為旁人所取。 千百年來, 周邊地區的人們在與蒼溪人交往的過程中, 耳聞目睹, 感受到這方水土風俗人情迥異, 氣質特殊, 用一個“拙”字加以形容;想一想還不過癮, 因為蒼溪人的“拙”非同一般, “拙”到家了, 非“老拙”不能盡其妙。 於是, 祖祖輩輩的蒼溪人有了一個胎記一樣的標籤——蒼“老拙”。

外號往往非常傳神。 “拙”在川北方言中讀作“zhuá”, 僅是不加修飾的讀音就透出一股愣頭愣腦、不諳世故、不事機巧的憨直。 再看字形, “手推兩座山”, 知其不可而為之, 何其笨也;“出手相助”, 不計得失, 何其義也。 在外地人眼裡, 蒼溪人一面是笨笨傻傻的, 缺心眼, 少算計, 常幹自己吃虧的事;另一面是急公好義,

行正道, 做正事, 常有驚人之舉。

明朝嘉靖年間《保寧府志》這樣評價蒼溪:“人好禮儀, 尤有古風。 ”鄰里間往往是非紛爭, 齪齷不斷, 能得到近鄰好評, 殊為不易。 如此看來, 鄰居們叫蒼溪人“老拙”, 就如同熟人間調侃揶揄, 開開玩笑, 心底裡其實是欣賞與認可的。 蒼溪人亦心領神會, 不以為忤。

蒼溪先賢譙玄, 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拙”。

譙玄, 白驛鎮譙壩村人, 生活於西元前後, 其生平事蹟在《後漢書》《華陽國志》等史書中均有記載。 漢成帝永始二年(西元前15年), 譙玄奉朝廷徵召, 告別故土家園, 北上長安。 按照慣例, 皇帝親自主持面試, 考察從各地奉召而來的讀書人。 朝堂上, 譙玄引經據典, 侃侃而談, 在同一批徵召的人才中脫穎而出, 評為“廷對第一”,拜為議郎,留下了“廷對譙玄輝兩漢”的佳話。

郎官是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掌顧問應對之事,雖無實權,但級別不低,待遇不差,是一個既光鮮體面又風險不高的好差事。在朝日久,隨著對朝事瞭解日深,譙玄對漢王朝潛在的危機洞若觀火,憂心如焚,“老拙”的本性露了出來,愣是把一個低風險崗位弄成了高風險,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

成帝時期,正值西漢王朝由強盛走向衰敗,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皇權旁落,國家已呈現出末世之象。成帝似乎渾然不覺,沉溺女色,夜夜笙歌,怠於政事。譙玄作為郎官,勸諫非分內之事,本可隨波逐流,保得自身榮華富貴。但輔佐君王,造福黎民百姓的抱負使他挺身而出,置個人安危得失於不顧,屢次犯顏直諫。昏聵的成帝覺得譙玄留在身邊礙手礙腳,就打發他去一個偏遠小縣做了縣令。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不難想像譙玄離開長安時內心的委屈和憤懣,但他絕不會後悔,以其“老拙”的本性,他認為做了該做的事,問心無愧。

成帝暴斃後,哀帝即位,很想有一番作為。因感念譙玄正直端方,重新將他徵召入朝,任太常丞,位列九卿之首。譙玄對新皇帝振興漢室寄予厚望,盡力輔佐。惜乎好景不長,兩三年後,哀帝步先君後塵,不思進取,縱情聲色。譙玄屢諫無效,心寒不已,辭職回到譙壩,隱於鄉間。

西元前1年,哀帝駕崩,漢平帝登基,譙玄第三次奉召入朝,拜為議郎,拯救王朝於式微中的希望在他心中再次燃起。西元4年,朝廷任命譙玄為繡衣使者,“行天下,觀覽風俗,所至專行誅賞”。譙玄立即動身督查各地,誅殺奸惡,獎掖忠賢,所過州郡,一時肅然。西元6年,平帝病死,權臣王莽篡政。消息傳來,譙玄仰天長歎,振興漢室的希望徹底破滅了。他不屑與王莽共事,更不願成為亂臣賊子的幫兇,這個“老拙”做出了一個頗有戲劇性的舉動。他毀掉節杖,焚燒繡衣,拋棄公車,易名更姓,悄悄跑回老家譙壩,藏了起來。《後漢書》這樣描述:“變易姓名,間竄歸家,因以隱遁。”

樹欲靜而風不止。西元23年,蜀郡郡守公孫述于成都稱帝,多次延請譙玄出山輔佐,譙玄堅辭不受。公孫述惱羞成怒,最後一次派出使者,若譙玄再拒,便以毒酒賜死。《後漢書》記載,當使者表明來意,“玄仰天歎曰:‘唐堯大聖,許由恥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餓。彼獨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藥。玄子瑛泣血叩頭于太守曰:‘願奉家錢千萬,以贖父死。’太守為請,述聽許之。玄遂隱藏田野,終述之世。”

譙玄卒於西元35年。其時東漢新立,雄才大略的光武皇帝為弘揚道統,正肅朝綱,將譙玄樹為臣子的典範,詔令地方政府修祠立廟,每年春秋兩季祭祀敬拜,並親題祠廟對聯:生當侯封功勳萬古與乾坤共老,死則廟祀血食千秋並俎豆齊香。

皇帝的大力推崇和旌表,使譙玄的事蹟傳遍王朝各個州郡,家鄉更是婦孺皆知,人們把他故居後的小山包取名“拙子山”,教育子孫後代以“拙”立身。譙玄高潔的品行和迂拙正直的個性,深深影響了後世蒼溪人。

1985年,蒼“老拙”又幹出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當時,蒼溪大力發展庭園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等行政體制中的弊端阻礙著經濟社會更快發展。80年代初,第一輪機構改革後,縣級行政機構增加近三分之一,幹部人數膨脹,原因是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要求上下對口,造成機構越設越多,部門相互扯皮。雖然這不是蒼溪一地的問題,也不是縣級能獨立解決的問題,但蒼溪人心憂天下的傳統讓蒼溪縣委坐不住了。經過反復研究討論,決定越級直接給黨中央寫信,提出了機構改革“簡、虛、撤、並”四條建議。中央多位領導同志很快做出批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報了建議信,《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全文刊登並加編者按,肯定了蒼溪縣委的建議。

一時間,蒼溪陷入輿論的漩渦。有的冷嘲熱諷,小小縣委操心國家大事,不自量力;有的擔心,蒼溪人又犯“拙”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精簡機構和人員,關係到很多幹部的成長甚至飯碗問題,難度和阻力可想而知。建議受到中央肯定,自己開出的藥方自己先吃。蒼溪縣頂住壓力,開始撤並鄉鎮,整合部門,精簡人員,進行改革試點。由於中央和省市沒有出臺相應的機改政策和方案,一個縣的改革在巨大的體制慣性中騰挪的空間極小,造成改革不徹底,但四條建議在後來的改革實踐中被證明是對症下藥的務實舉措。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因鄉鎮撤並,機構精簡,很多幹部轉崗、離任,仕途戛然而止;全縣幹部職數減少,大批後備幹部成長困難。在那些嘲諷的人看來,蒼“老拙”搬石砸腳,自討苦吃。但是,蒼溪人身處基層一域而謀全域,敢於率先對體制性弊端說“不”的政治勇氣和難能可貴的自我革命、自我犧牲精神,不正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特別需要的嗎?

蒼溪人的“拙”是敢為人先,勇於擔當,不達目的不甘休。連接中國西南西北的鋼鐵大動脈蘭渝鐵路的修建,由蒼溪人率先發起倡議,從爭取立項到開工建設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歷程。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曾設想修建蘭渝鐵路,認為是“中國鐵路系統中最重要者”。新中國成立後,受經濟、技術等因素制約,工程建設計畫長期擱置。蘭渝鐵路沿線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革命戰爭年代是陝甘寧邊區和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3600多萬老區人民被交通所困,依然忍受著貧窮的煎熬。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蒼“老拙”又一次站了出來,以一縣之力扛起爭取蘭渝鐵路早日立項上馬的大旗。

1994年3月,蒼溪縣向蘭渝鐵路沿線8個地(市、州)25個縣區發出了《關於促成蘭渝鐵路儘早立項上馬的倡議書》,多方協調溝通,5月,25個縣區的黨政一把手齊聚蒼溪縣城,達成共識,成立“蘭渝鐵路協作會”,辦公室常設蒼溪,由蒼溪縣委辦公室原主任趙均國擔任秘書長。協作會工作人員踏著紅軍長征的足跡,餐風宿露,一邊宣傳調研,一邊把《關於申請新建蘭渝鐵路立項的報告》送呈當地黨委政府加蓋公章。10月底,一份蓋著68枚鮮紅印章的《報告》上報到川甘兩省政府、國家計委和鐵道部,“68枚印章”一時傳為奇聞。

有了沿線地方政府的支持,協作會遍請鐵道部蘭州、成都兩個勘察設計院的專家進行考察論證。1995年2月,《新建鐵路蘭州至重慶線預可行性報告》出臺。在協作會的倡議和推動下,沿線省市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6年在全國“兩會”提出跨團聯名議案提案,105名老紅軍致信中央,呼籲儘快修建蘭渝鐵路。2000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聽取彙報後,當即拍板“蘭渝鐵路肯定要修”,並指示相關部門抓緊前期工作。這是來自國家最高決策層的聲音,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激越鼓點,蘭渝鐵路立項上馬進入快車道。

2008年9月26日,蘭渝鐵路在蘭州市沙井驛開工建設,距蒼溪人倡議成立協作會已過去了整整14年。這個跨省市的協作會,實質是一個無任何權力的民間組織,他們憑著一股“拙”勁,一路奔走,一路呼籲,從最初一個縣的振臂呐喊到20多個縣的共識,從民情民願行為到川、甘、渝三省市政府的職能行為,從週邊的輿論爭取到正規管道的科學決策,多少付出,多少辛酸!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上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今天,當火車呼嘯著穿越秦嶺山脈,馳騁嘉陵江畔,人們感歎:蒼“老拙”真能“拙”出大事來。

無獨有偶,另一個國家重點專案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的立項建設,也曾歷經幾代蒼溪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懈爭取。亭子口水利樞紐大壩位於蒼溪縣浙水鄉李家嘴,被稱為嘉陵江上的“三峽工程”“第二個都江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援華專家勘測壩址到2009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當年圍著外國專家看熱鬧的放牛娃,已年近古稀。50多年來,庫區不能進行永久性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項目不能落戶,群眾不能新建房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明顯滯後。蒼溪人把這些苦咽在心裡,從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裡劃撥專項經費,從民用電費裡一分一厘積攢建設基金,用作工程前期費用。上北京、下武漢、跑成都,工作人員自帶乾糧,住最便宜的旅社,一分錢掰作兩瓣花。就這樣幾代人傳承接力,鎖定目標不動搖,數十年如一日奔走呼籲,高峽出平湖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蒼溪人的“拙”是踏石留印,實幹苦幹,以拙勝巧。蒼溪生態庭園經濟享譽全國,從破土而出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歷經30多個春秋,其發展壯大的歷程,生動詮釋了蒼“老拙”謀事幹事一板一眼,不耍花槍、不弄玄虛,腳踏實地的作風。

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吃飯問題基本解決,“缺錢”成為主要矛盾,增加農民收入成為農村工作的重心。蒼溪地處山區,是傳統農業縣,“增收”這篇文章怎麼做?縣委、縣政府在調研中發現,個別農戶並不“缺錢”,尤以龍山、元壩等地最為典型。這些農戶家中或有幾株果樹,或有一口魚塘、一片桑園,都有自己的“副業”收入。通過研究分析,決策者認識到:這種投資省、見效快、風險小的家庭“小副業”與本地自然條件和農民生產習慣相適應,是因地制宜的好專案,大有可為。全縣上下迅速行動,積極鼓勵農民開發房前屋後,大力發展小果園、小桑園、小茶園、小魚塘、小藥園,當時謂之“五小”,這就是生態庭園經濟的雛形。

與此同時,外界質疑的聲音也響亮起來:目光短淺,小打小鬧,難成氣候。但蒼“老拙”不貪大求洋,不為質疑所動,以特有的定力和拙勁,確立了“產業立縣、庭園富民”的發展戰略,開始高起點、遠著眼、大規模發展庭園經濟,要求“戶成園、組成片、村成帶、鄉鎮成規模”,有計劃地調整糧經結構,為庭園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90年代後期,蒼溪出臺“六個一”配套標準,即每戶一個一畝以上的經濟園、一口機壓或電提衛生井、一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微水池、一口沼氣池、一個石板或水泥院壩、一條進出硬化路,把庭園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與改善生活條件結合起來,基本形成了山水田林路氣綜合治理,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格局。1998年,蒼溪越溫達標後,提出“庭園經濟+庭院文化=小康”新理念,既鼓錢袋子,又養腦瓜子,以戶為單位的文化建設在梨鄉大地風生水起,湧現出以“全國農民文化大戶”陳冶先為代表的一大批“書香農家”“星級文明戶”,成為蒼溪涵養優良鄉風民風的源頭活水。

進入新世紀,隨著短缺經濟時代結束,生態庭園經濟產出數量龐大的農副產品面臨“賣難”問題,千家萬戶分散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凸顯,蒼溪人採取“大園區帶小庭園”的方式,把千萬隻小船連在一起組成聯合艦隊,馳騁市場大海。龍山鎮建成西南最大的苗木藥材交易市場,東溪鎮建成全國最大的兔毛市場,雪梨、柑橘、小家禽等專業市場以鄉鎮集市為基點星羅棋佈,各種專業合作社、仲介服務組織如雨後春筍,鼎盛時期3000多農民經紀人足跡遍佈全國,一些年輕人開起了網店,坐地生財。即或是打工潮興起,走南闖北的蒼溪人依然沒有荒廢“大後方的生產車間”,單個農戶為主的模式演化出農業園區+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專合組織+業主大戶、互聯網+家庭農場等多種形式,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30多年鍥而不捨的探索,不斷地豐富發展,生態庭院經濟化身為蒼溪的一張靚麗名片,在國家、省、市三農項目競爭比選的激烈角逐中,屢次成為確保勝出的“定海神針”,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縣……一個又一個高含金量的品牌花落蒼溪。

縱觀蒼溪生態庭園經濟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蒼“老拙”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拙勁十足、韌勁十足,最終以拙勝巧!

■耕讀傳家

譙玄辭世110年後,另一位對蒼溪影響深遠的人物踏上了這方土地,他就是道教四大天師之首的張道陵。

張道陵雲遊蜀地,來到蒼溪,感受到這裡的人民宅心仁厚,天性純良,與道教修行要求高度吻合;加之山清水秀,竹茂林豐,難得的修道傳道好地方。天師選定今縣城東25裡處雲臺山修建宮觀,廣收弟子,開壇弘道。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華文明參天大樹結出的宗教碩果。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長存於天地之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證道成道。修道必先立德,立德的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要清靜寡欲,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妄語,知足知止;要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濟世以利人;如此修行則與大道同心,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道教這套勸人行善積德的學說,與蒼溪先民拙朴淳厚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猶如一粒種子在肥沃的土壤中迅速生根成長,道教以雲臺山為中心四散傳播開來,雲台觀躋身道教最早的24治所之列,蒼溪成為中國西部正一道的中心,有“千古道鄉”之謂。

據民國《蒼溪縣誌》記載,蒼溪歷史上道風鼎盛,道教宮觀遍佈城鄉,幾乎每個村落都有道教場所,清朝末年全縣尚存大小道觀100餘處,除雲台觀外,影響較大的還有武當山真武宮、煙豐山真慶宮、八廟鎮三清觀、三川鎮中華觀等數十座道觀。當時,縣城流傳著“一條長街七條巷,半城民宅半城道”的民謠,城內建有“道人居”,專供接待往來道人和信眾,道風之盛可見一斑。

千百年來,那些甘隱深山的道士儉樸修行,聞聲救苦,度己度人,強化了蒼溪先民血脈中善和愛的基因並傳續至今,潛移默化形成了敦厚淳樸的民風。在倡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蒼溪人的善行義舉更是層出不窮,從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優秀傳統千年不絕的血脈。

羅瑋,蒼溪縣鴛溪鎮學堂村人,中國器官移植史上無償為陌生人捐肝第一人。

2005年3月,年僅19歲的羅瑋在成都務工。3月12日,她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成都市浦江縣壽安鎮青年婦女廖紅霞因肝壞死,只有一個月的生命,急需換肝救命。廖紅霞家中有年邁的公婆和一個12歲的女兒,丈夫和公公爭著捐肝,但都血型不符,一家人陷入絕境。病人的情況深深地刺痛了羅瑋善良的心,她一整天都在尋思著要為廖紅霞做點什麼。

3月13日,羅瑋到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看望素昧平生的廖紅霞。14日,她一個人悄悄去了浦江縣廖紅霞的老家,家裡種著一大片桃樹,指頭大小的嫩果從翠綠的葉片中探出毛絨絨的小腦袋,有的還調皮地頂著尚未褪盡的花瓣。“廖姐只能活一個月,她吃不上親手栽種的果子了。”羅瑋心裡想,眼淚流了下來。廖紅霞12歲的女兒快上初中了,這個花朵樣的小女孩馬上就要失去母親了,羅瑋緊緊地摟著她,心裡刀割一樣疼痛。“捐肝,哪怕廖姐延長五年生命,女兒也快長大成人了。”捐肝救人的決心就這樣定下了。

回到成都,羅瑋向醫院表示願意無償捐獻肝臟。醫生們震驚了,也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可是全中國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呀!

經檢驗,肝源要求與病人完全相符。3月26日,羅瑋來到四川省公證處,鄭重地寫下一份聲明:“我在無任何欺詐、脅迫的情況下,自願捐贈肝臟。”29日,羅瑋留下遺書:“如果手術出現意外,我想捐獻我所有有用的器官。”並摁下了鮮紅的手印。

30日,兩台手術同步進行,羅瑋把自己55%的肝臟捐贈給廖紅霞,手術圓滿成功。40天后,兩人恢復良好,雙雙出院。

羅瑋捐肝救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康復期間收到捐款10余萬元,這是羅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她覺得這筆錢不是自己的,是社會愛心的體現,她有責任將這份愛傳遞下去。經與父母商量,2006年,羅瑋從銀行貸款5萬元,加上捐款,在廣元市創辦“羅瑋留守老幼託管中心”,開展社會公益活動。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羅瑋報名參加志願服務隊,到極重災區青川縣救助受災群眾,在抗震救災一線光榮入黨。

羅瑋的善行義舉,讓人們看到了人世間最聖潔的心靈,展現了蒼溪人的大愛情懷,她先後榮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四川省抗震救災模範”“四川省道德模範”“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2012年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道德教化需要更多羅瑋這樣的榜樣感召。蒼溪,這片道德浸潤的沃土,從來不乏榜樣。

韓柏林,陵江鎮三清村人,解放軍某部戰士。1970年春節,韓柏林回家探親,從岳父家返回縣城的途中,木船在嘉陵江翻沉,同船16人全部落水。韓柏林先後救起7名群眾,而他和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兒卻被江水吞沒了,時年27歲。

楊芹英,鴛溪鎮浩口村人。1984年暑假,兩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掉進堰塘,同樣還是個孩子的楊芹英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裡,將兩人推向岸邊,而年幼體弱的她再也沒能浮出水面,獻出了年僅11歲的生命。

餘映秀,三川鎮蓮池村人。在丈夫去世後的15年間,她對公公婆婆不離不棄,一個人擔負起家庭的重擔,最後帶著公公婆婆改嫁,為兩位老人養老送終。

黃寶雲,陵江鎮北門社區居民。2002年春,丈夫因車禍高位癱瘓,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當時黃寶雲34歲。之後15年的漫長時光裡,她選擇了不離不棄,把無聲的誓言化作了有形的擔當,用青春年華和無盡的辛勞,詮釋了什麼是海誓山盟,什麼是相濡以沫。

黃會蘭,中土鄉罐山村人。2014年,這位命運多舛的農家女孩在與病魔抗爭6年後離世了,年僅27歲。她捐獻遺體用作醫學研究,成為廣元市首例遺體捐獻者。在留給侄女的遺書中,她寫道:“我從小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好心人幫助我,生前無力回報他們,就讓我死後回報一下社會吧。”

王中奎、王中菊夫婦,白鶴鄉金穀村人。2016年10月,他們年僅21歲的兒子王猛因車禍身亡。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煎熬中,夫婦倆毅然決定捐獻王猛的腎、肝及雙眼角膜,讓5位患者獲得新生。

這樣的故事還可舉出很多很多。在梨鄉大地,普通人平凡而偉大的善行義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舉手之勞,成人之美;雪中送炭,救人之急——點點滴滴的善行彙聚成德,洇染出這方水土亙古不變的底色。

“養兒不讀書,等於喂條豬。”這是蒼溪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話粗理端,足見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在蒼溪,無論家庭經濟條件多麼差,只要子女有上學讀書的願望,父母砸鍋賣鐵也要滿足孩子的心願。廣元建市以來,蒼溪縣以占全市四分之一的人口,輸送出超過二分之一的大學生,高考連續31年領先。有的家庭,三四個子女全部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全部獲得博士學位的不乏其例。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需要底蘊和傳承的事業,蒼溪在人才培養方面獨領風騷的背後,是先民們重文興教,耕讀傳家,一縷文脈延續至今的深厚傳統。

先賢譙玄,歸隱家鄉後,課子教孫,其後裔多有才學出眾者。據史料記載,蜀漢、兩晉、唐宋元明清各朝,譙氏後裔代有賢人。

禪林鄉青山觀王氏一族,唐朝至北宋時期,有多人通過科舉選拔在朝為官。至南宋理宗紹定年間,王氏後裔王樾考中狀元,是科舉時代蒼溪唯一的狀元。王樾年老還鄉後,在縣城九曲溪捐資修建雙孔石拱橋一座,名狀元橋。今橋已廢,地名猶存。王樾的侄子王績,“種田養親,藏書教子”,擇師課讀子孫,多年不輟,九個兒子除長子中舉人外,其餘八人皆中進士,世傳“九子八進士”佳話。可惜南宋一朝偏安日短,戰亂連年,王氏一脈人才輩出的盛況未能留下詳盡的史料,今天只能從殘存的方志家譜和正史中的片言隻語,遙想和追慕那一時的輝煌。據《王氏族譜》對王績的描述:“潔身自勵,勤於耕稼,常誡子侄:吾家世代耕讀,夙傳忠厚,爾輩應孝友為重,勿辱祖訓,免人恥笑。”有這樣優良的家風和耳提面命的教誨,後輩讀書成才應在情理之中。

清朝晚期,距青山觀不足20裡的今東青鎮東興村,出了一代名儒賈儒珍(1816-1895年)。賈儒珍壯年辭官歸家,創辦義學,造福鄉里。當時,鄉人為避匪亂,在一片石山上依山就勢開鑿了兩間石室。賈儒珍歸鄉後,出資擴建整修,先後新鑿石室5間,打通門廊通道,七間石室連成一體,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石室之外,松柏參天,林蔭蔽日。賈儒珍有著文人墨客共同的雅好,常邀文朋詩友善書者來洞內遊玩,品茗煮酒,談詩論文,每有佳作,便鐫刻於石壁,以娛情樂志,故名“尋樂書岩”。今存各類書法作品百餘幅,是名副其實的清代書法藝術展廳。現摘錄尋樂書岩部分聯語,一窺主人境界和胸懷。

讀聖賢書行仁義事,盡人物性立天地心;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下學人事上達天理,進將有為退必自修;知過必改得新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

這些聯語,文質俱佳,體現了深厚的學養,反映了傳統士大夫“修齊治平”的人生抱負。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份子,以修身為基礎,不斷自我完善,時運相助,則“兼濟天下”;時運不濟,則“獨善其身”。這種信念和價值取向,在國家富強鼎盛之時,往往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惠及蒼生,澤被四方;在民族危亡多艱的關頭,這種信念和價值取向,又牢牢守護著中華文明的自信與尊嚴。賈儒珍辭官歸隱時,正值晚清多事之秋,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碎了清王朝緊閉的國門,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半壁江山,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深受傳統思想薰染的賈儒珍,國難當頭之際,大費周章地鑿洞建室,難道僅僅為了與朋友曲水流觴,“尋樂”以娛個人情志嗎?當然不是。

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賈儒珍在尋樂書岩創辦義學,定名“養正義家”。他自釋校名:“蓋取《周易》‘蒙以養正’之義。將乘子弟天性未離之時,教以掃灑、應對、進退之節,習于禮、樂、射、禦、書、數,遏其邪心,端其趨向,以為異日盡性立命之本。”學堂開辦起來,洞內外書聲琅琅,響徹田野。賈儒珍發現,當時市面刊行的“四書”“五經”謬誤甚多,貽誤子弟,又修建書院,取名“竹橋齋”,厚聘有學識、有聲望的士人校正復刊,並翻印《小學集注》及古名人詩文,用作義學教材之余,行銷於市。當時,竹橋書院鐫存書板滿屋,翰墨飄香,文人學士前往參觀研討,連翩不絕。

除了校正、刊行教材,賈儒珍又親自撰寫《三字格言》,作為入學兒童的啟蒙讀物,既教知識,又學做人:“進學堂,放心收。聽師言,敬父母。行必端,不亂顧。坐不倚,言不粗。惜光陰,愛校物。習禮儀,革物欲。同窗友,親手足……”

誦讀這些淺顯易懂的言辭,一位睿智而又威嚴的長者如在眼前,諄諄之言猶在耳畔迴響,叩擊心弦。

14年後,賈儒珍在賈氏祠堂興建第二所義學,其後數年間,又先後于東嶽場(今東青場)、回龍庵、寇氏祠、柏林觀、筆袈山設立義學5所,方便孩子就近入學。方圓50裡範圍內,7所義學建立起來。養正義家創辦最早,規模最大,對其他6所義學示範引領,負有管理指導之責。賈儒珍作為這些義學的創辦者和主要出資人,定期到各個學堂巡視檢查,指導教育教學。

文化的星星之火,在這片隱藏於大山皺褶裡的偏僻山鄉漸成燎原之勢。溪穀河畔,田埂山梁,稚子孩童身背書包,歡呼雀躍奔赴學堂,極一時之盛。

7所義學大都利用祠堂、寺廟等現成場地開辦,校舍花錢不多,但置辦教學設施、延聘教師、維持學校正常運轉,開銷不菲。錢從何來?絕大部分出自賈儒珍私蓄,終其一生,共捐置學田百餘畝,白銀數百兩,保證義學長興不衰。

賈儒珍購置田產,每年所收租息專幹兩件事,一是祭祀祖先以弘孝道,二是興辦義學以利後人。他在《家常遺訓》中詳細規定:“賈氏合族祠堂祀產學田內每年租糧出息,經正副族長收存妥善,共有若干,即聘請次年春西賓,素行端方、眾所信服者為塾師,盡一年出息,了結一年,不留餘資,不累及族長族人。每歲如是,公共舉行。”他甚至不惜用惡毒的詛咒,嚴厲地告誡後輩,祀產、田產要世代耕種,“不肖子孫毀壞此產,惡疾終身”!為讓祭祀和義學有長久的經濟支撐,其用心何其良苦!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賈儒珍親撰《勸捐資為公說》,鼓勵鄉人捐資助學:“人無三輩富,花無百日紅,與其守財埋入地下,不如生時施惠于鄉鄰有利。”為形成長期管用的制度性措施,杜絕捐田、租穀、捐銀年湮日長,被蛀蝕或截流,有礙義學的鞏固和發展,賈儒珍向縣署申請立案,刻石勒碑于東嶽場。他為興義學,費盡心血,可謂謀深慮遠。聘任教師,尤重師德,不分親疏,任人唯賢。賈儒珍規定:“家塾義學聘西賓不宜屈於人情而濫舉,總要擇其形端表正,學問深純而無拘迂傲怪之癖,實有移風易俗之型,方可聘請,以為後人楷模。”清同治年間,蒼溪知縣毛隆恩慕名拜訪隱于鄉間的賈儒珍,題贈一聯:神仙風度瓊瑤質,菩薩心腸松柏姿。對賈儒珍的德行大加褒揚。

賈儒珍十分重視家教家風涵養,對家族後輩要求嚴格,親擬《家規十條》,就盡孝、積德、行善、耕種、學問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在賈儒珍的教誨和約束下,賈氏一脈漸成當地望族,其後輩子孫和周邊鄉鄰中多德高學富之人。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而遠近遷徙,星落雲散,但詩書傳家之風薪火相繼,對弘揚和傳承蒼溪重文興教的傳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耕,可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可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中國悠久的農耕社會歷史形成的耕讀傳家,實則就是謀生做人。正如賈儒珍在《學田記》中闡述興辦義學的要旨:“其資性平等者,使之識字學禮,各葆其孝悌忠信之良。其資性敏穎者,中焉,可以作為,文章成其科第;上焉,可以正心誠意,入于聖賢。窮達可以命限,而學問之造就、功德之進修不可以命限也。”

滄海桑田,時代巨變,且耕且讀的社會條件雖不復存在,但重文興教,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薰陶教化,涵養美德,卻是亙古不變的主題,仍然為今天的蒼溪人所尊崇和踐行。

■家國情懷

耕讀傳家,重視教育教化的優良傳統,讓蒼溪人知書識理,深明大義,形成強烈的家國情懷。古往今來,為國家、民族、集體利益而捨生忘死,為勞苦大眾求解放而奮起反抗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史不絕書,為蒼溪歷史描畫出厚重而悲壯的英雄色彩。

蒼溪地處嘉陵江中游,北接秦隴,南望荊楚,西連劍門,東通巴南,在沒有現代交通的時代,是嘉陵江水運樞紐和利閬古道的重要節點,地理位置重要,歷來為興兵用武的戰略要地。

早在殷商時代,“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那浩浩蕩蕩的“西南夷”隊伍中,就有蒼溪的土著宗民。

漢高祖平定三秦,招募嘉陵江一帶百姓相助,那“天性勁勇”,善於衝鋒陷陣的大軍裡,多有蒼溪的先民子弟。

十三世紀中葉,南宋與蒙古大軍在蜀地對抗長達50餘年。蒙古鐵騎沿利閬古道南下,燒殺擄掠,來去如電。蒼溪作為兩軍交兵的前哨,在東河下游大獲山築大獲城,憑險據守,拱衛閬中、重慶,大獲城與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等並稱“蜀中八柱”。

明清兩朝後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大巴山一帶先後爆發鄢蘭起義和白蓮教起義,蒼溪是義軍轉戰的主要區域,縣境內鐵山關(今灕江鎮玄壇廟)、人頭寨(今嶽東鎮貓兒埡)等地曾是義軍與官兵生死搏殺的戰場。這些貧苦人民揭竿而起抗強暴、爭生存的鬥爭,在蒼溪人民心中埋下了反抗剝削壓迫的火種。

辛亥革命時期,清廷四川總督趙爾豐鎮壓保路運動,悍然槍殺請願民眾30餘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時任都督護衛團團長的蒼溪人陶澤焜,激憤於清廷暴行,率部反正,親率敢死隊數十人進攻都督府。他身先士卒,直闖趙爾豐臥室,刀劈其貼身侍衛,生擒趙爾豐,當眾梟首。這位有良知的熱血軍人,後被袁世凱的黨羽誘捕殺害于重慶。民眾緬懷陶澤焜義舉,入祀成都“四川忠烈祠”。

歷史腥風血雨的洗禮,鍛造了蒼溪人勇武不屈的血性,為了正義事業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洪流中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書寫了蒼溪歷史的光輝篇章。

早在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時期,蒼溪人李蘊璞即在成都加入共產黨,積極參加反抗北洋軍閥的鬥爭。大革命失敗後,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一些活躍在大中城市的蒼溪籍共產黨員陸續回到家鄉,開始了蒼溪的建黨工作。他們大都是出身貧寒,幼時讀過私塾,後來又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以張人權、王文煥、羅旭初等為代表。

張人權,新觀鄉人。1930年初,張人權回到老家陳家溝,宣傳革命,秘密發展黨員,成立中共陳家溝支部,這是蒼溪也是全市最早建立的中共地下黨組織。1933年秋,張人權被捕,受盡酷刑,英勇就義,時年24歲。

王文煥,城廂鎮(今陵江鎮)人。1932年,王文煥在縣城周邊一帶發展黨員31人,建立5個黨支部,成立城廂區委,任區委書記,領導城廂農民暴動。1933年6月6日,為迎接紅軍入蒼,王文煥不顧危險進入縣城張貼標語,不幸被捕。在被關押的7天7夜裡,受盡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背火背篼等酷刑,寧死不屈,英勇就義,時年27歲。新中國成立後,蒼溪縣人民政府追認王文煥為烈士,將其所在村命名為“文煥村”,在墓前勒石銘文: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屈。

羅旭初,雲峰鎮人。1933年4月,羅旭初發動三堆石農民暴動,與紅軍取得聯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三堆石遊擊大隊”,建立三堆石蘇維埃政府,這是紅軍入蒼前蒼溪黨組織自發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6月,紅軍進入蒼溪,中共蒼溪縣委成立,羅旭初任書記。1934年10月,在張國燾打擊異己的軍中“肅反”運動中,羅旭初被錯誤殺害,時年29歲。1987年,羅旭初冤案平反昭雪。

這些蒼溪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了喚醒勞苦大眾,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拋頭顱,灑熱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紅軍入蒼前,全縣已發展地下黨員205人,秘密建立12個區委,組織領導了苟英寨、三堆石、四蠻寨、城廂農民暴動,開闢遊擊區近1000平方公里,發展遊擊隊3000余人,有力策應了紅軍入蒼。紅四方面軍進入蒼溪後,苟英寨基幹遊擊隊成建制編為紅31軍91師771團3營特務連,三堆石獨立團1200餘人全部編入紅30軍88師和89師,投入到保衛川陝蘇區的鬥爭。

1933年9月5日,蒼溪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文昌宮召開,選舉產生了縣蘇維埃政府,先後建立14個區、95個鄉、539個村蘇維埃政權。蒼溪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在全縣範圍內普遍建立蘇維埃政權的7個整縣之一,稱為“老蘇區”。蘇維埃政府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建立地方武裝,保衛紅色根據地。千百年來,在饑寒交迫中備受煎熬的蒼溪人民翻身作主人,迸發出極大的革命熱情,踴躍參軍參戰,自動組織擔架隊、運輸隊,抬傷患,運物資,支援前線。僅三堆石、鋪山埡、四蠻寨三個鄉蘇維埃,一次就為紅軍送去棉衣290套,草鞋4萬雙,兵蓬2.5萬頂,豬肉、蔬菜等12萬斤,糧食5500多斤。為粉碎敵人對川陝蘇區的“六路圍攻”,紅軍在蒼溪東北部發起黃貓埡戰役,人民群眾積極支前,軍民同仇敵愾,殲敵萬餘人。當年歷經戰火洗禮的蒼松依然屹立在山崖上,樹幹上累累彈痕至今歷歷在目。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凝聚了蒼溪人民的巨大貢獻,在川陝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蒼溪被評為“模範縣”。

當時,蒼溪總人口僅28萬,有3萬余人參加紅軍。父子齊上陣,兄弟同入伍,一家多人參軍成為普遍現象。三川區孫佩蘭全家7人參加紅軍,白廟鄉蘇維埃主席王廷年先後將4個兒子全部送到紅軍部隊。文昌鎮油房村向懷山、嚴漢珍夫婦倆報名參軍,只批准一個,部隊走到哪裡,他倆就跟到哪裡,最後雙雙入伍。

母親送兒當紅軍,新娘送郎上戰場。蒼溪蘇區流傳的《送郎當紅軍》民歌唱道: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打雙麻窩子送給你,穿起麻窩子好行軍。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國仇家仇要牢記,衝鋒殺敵向前進。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妹問情哥啥時回,紅了全國看親人。

蒼溪人民的優秀子弟,踏著歌聲,奔赴戰場。轉戰蒼山,縱橫秦巴,血沃桑梓山山垂青史;強渡嘉陵,揮戈長征,抗擊賊寇處處埋忠骨。至新中國成立時,倖存者不足六分之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1935年初,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紅四方面軍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嘉陵江水深流急,川軍以53個團的兵力,佈防於廣元至南部的嘉陵江西岸廣大地區。沿江重要灘頭深溝高壘,碉堡林立,江上大小船隻,全被掠往西岸,敵人企圖依憑江流天險阻擋紅軍西進。徐向前總指揮帶領參謀人員,跋涉300餘裡,選定蒼溪縣城以東塔山灣作為主渡口。

要渡江,得先造船。為隱蔽作戰意圖,造船工地選擇在東河下游王渡場。聽說紅軍要造船,當地群眾把做老木(棺材)備下的木料,點燈照明用的桐油,廢棄的破銅碎鐵,人挑肩扛送到工地;木工、鐵匠、漆工揣著乾糧,背著工具,從蒼山溪水的各個角落,星夜兼程趕往工地。經過30多天奮戰,共造大小船隻75只,大者可容一排人、小者可容一班人乘渡,供大部隊渡江使用的三座臨時浮橋構件也如期建造完成。

造船工地與主渡口相距40多裡,中間橫亙著陡峭的雲峰山脈,如何把船和浮橋構件運到渡口呢?沒有任何捷徑,只能人工搬運。為了不暴露目標,搬運選在晚上進行,聰明的船工們用鍋煙墨把船體塗成黑色。

渡江前一天,當夜幕籠罩大地,數百名支前民工從四面八方彙聚到造船的小山溝裡,與紅軍戰士一起組成搬運隊伍。山風呼嘯,夜色如墨,他們抬著沉重的木船,艱難地行進在佈滿荊棘的曲折山路上。這些革命前輩肩扛手抬,硬是憑著血肉之軀,趕在戰鬥發起前,把船隻和浮橋構件準時送到了渡口後面的密林裡,敵人沒有絲毫察覺。

從來只有水裡駛船,何曾見過山頂行舟!這樣的奇跡由蒼溪人民創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紅軍強渡嘉陵江的勝利是英勇頑強的蒼溪人民用肩膀扛出來的!

1935年3月28日淩晨,紅軍突擊隊分乘十多隻小船偷渡成功,連續摸掉敵軍三道哨崗,迅速佔領灘頭陣地。當後續部隊渡江時,敵人發覺了,瘋狂地用機槍和大炮向江中射擊,江面騰起一個個巨大的水柱。負責駕船劃槳的船工都是沿江漁民,槍林彈雨中,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一隻大船上,老船工中彈犧牲,五裡鄉赤衛隊女隊長石磨玉立即抓起雙槳,奮力劃向對岸。又一枚炮彈在船側爆炸,石磨玉身子一晃,彈片擊穿小腹,腸子脫出,鮮血直湧。她咬緊牙關,把腸子塞回去,用腰帶一紮,又握著雙槳猛劃起來。登岸後,石磨玉倒在血泊之中,長眠在母親河畔的沙灘上,年僅25歲。

主渡口強渡成功後,紅軍乘勝進擊,在蒼溪縣境內的鴛溪口和蒼閬交界的澗溪口突破敵軍江防,十萬大軍揮師西進,兵鋒直指成都,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北上。蒼溪作為渡江戰役的主戰場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人民群眾付出了難以估量的財力物力和難以承受的壯烈犧牲,其歷史功績將永載革命史冊!

紅四方面軍離開蒼溪北上長征後,反動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瘋狂報復,白色恐怖籠罩著城鄉,美麗的蒼山溪水陷入血火之中,出現了很多諸如“殺人洞”“砍頭岩”“亂葬崗”等讓人毛骨悚然的地名。蒼溪民政部門收集整理的《英名錄》記載,被“清共委員會”“清鄉隊”“還鄉團”等反動組織槍殺、刀劈、活埋、抽筋、火燒、沉塘、碾壓而殘害致死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達千人之多。僅石馬一個鄉,被殺害的紅軍、蘇維埃幹部及群眾共107人,其中13家被殺絕。

革命者成批地倒下了,但他們的精神在蒼溪人民心裡紮了根,革命的信念沒有一絲一毫動搖。正如流傳在文昌一帶的紅軍歌謠《人心緊貼共產黨》所唱:

人心緊貼共產黨,祖祖輩輩隨紅軍。殺了老子兒子頂,砍了竹子還有根。許多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把紅軍時期的貨幣、印章、武器裝備、宣傳標語等精心珍藏起來,作為對紅軍的懷念和對自由解放的嚮往。

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存放著一顆“川陝省蒼溪縣蘇維埃政府”大印,這枚珍貴的印章是蒼溪縣蘇維埃政府秘書張凱元在白色恐怖時代保存下來的。紅軍離蒼後,張凱元被敵人逮捕,受盡各種酷刑也沒有說出藏匿印章的地點,被關押折磨長達15年,直到蒼溪解放才重見天日。1951年春節,中央慰問老革命根據地代表團來到蒼溪,張凱元眼含熱淚,將大印交給了慰問團。

文昌鎮農婦張權氏費盡心思保存下來一件特殊的“錢衣裳”,現陳列於蒼溪縣文物管理所。紅軍進入蒼溪後,一個班的戰士住在張大媽家裡,戰士們幫她挑水種地,她給戰士們做飯補衣,親如家人。紅軍走後,張大媽在鍋蓋下發現了一疊嶄新的布幣,是紅軍付的伙食費。哪能收紅軍的錢呢?她追了兩裡地,可戰士們早已走遠了。紅軍留下的布幣,張大媽視為寶貝,愛如生命,說什麼也不能讓敵人搜去。起初放在牆縫裡,可敵人抄家時,到處挖地板,推牆壁,她很不放心。又將布幣放入瓦罐,窖在地下,又擔心天長日久黴爛。最後張大媽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將這些布幣連成衣服的樣式,縫在一件夾衣內,穿在身上。就這樣熬過16個冬春,直到1949年底蒼溪解放,年近古稀的張權氏拿出“錢衣裳”,請求人民政府替她還給紅軍。

紅軍在蒼溪戰鬥期間,為宣傳發動群眾,招募石匠組成“鏨字隊”,在石壁、堡坎等處刻寫革命文獻和標語1000餘條。紅軍走後,反動當局強令剷除。人民群眾冒著殺頭危險,採用泥巴糊、碑面反轉、深埋地下等各種辦法,千方百計進行保存,大批石刻標語完好無缺。據上世紀80年代初統計,全縣尚存石刻標語530多條。在蒼溪紅軍渡景區,集中陳列了部分拓制石刻標語,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紅軍石刻標語碑廊”,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教材。

在殘酷的白色恐怖之中,倖存的共產黨員和遊擊隊員潛伏深山,蔽守岩洞,遊擊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止。全面抗戰爆發後,黨中央從延安抽派幹部回到蒼溪,重建黨組織,到1939年底,共發展黨員740人,建立支部131個,區委11個,有力地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蒼溪作為大後方,是抗戰兵員大縣和後勤物資輸送大縣,日寇飛機曾兩次轟炸蒼溪縣城和石門鄉朱家渡,炸死炸傷民眾20餘人。

在抗日前線,蒼溪子弟驍勇善戰的身影出沒于烽火連天的戰場,功勳卓著。佘騎義,五裡鄉人,1934年參加紅軍,抗戰時期任新四軍11旅32團3營營長,率部在淮北泗五、靈鳳一帶開展遊擊戰爭。他帶領戰士們拔據點,端炮樓,縱橫江淮,威震敵膽,當地人民親切地稱其部隊為“佘營”。鄧世均,兩河鄉人,1933年加入紅軍,抗戰時編入八路軍115師,參加了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大小百餘場戰鬥,12次負傷,殺敵無數,戰功累累,榮獲“晉察冀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稱號、一級英雄獎章。1951年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87師559團團長,英雄事蹟載入《辭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偉大革命鬥爭中,蒼溪湧現出數以千計的英雄人物,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從這個英雄的群體中,走出了羅青長、蘇毅然等五位中央委員和任榮、吳忠等八位共和國將軍。這段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早已融入蒼溪血脈,化作世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即使在和平年代,依然迴響不絕。

1957年8月中旬,蒼溪普降大雨。正在建設中的石門鄉利民水庫溢洪道留下臥管第13號孔排水。18日,暴雨驟至,山洪猛漲,水壓增大,孔中排水聲如雷鳴,壩身抖動,管堤危在旦夕,下游幾十戶人家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七星村村民馬三林冒險下水堵漏,因水深流急,不能落底。馬三林將一塊石板捆在背上,再次下潛。不久,水流小了,壩體穩定,水庫安全了,可馬三林的身軀被排水孔強大的水流吸住,光榮獻身,時年21歲。蒼溪縣委授予馬三林“烈士”稱號,改利民水庫為“三林水庫”。時隔整整一年,1958年8月18日,暴雨再次來襲,水庫第24號排水孔漏水,馬三林的父親馬清武下潛堵漏,不料孔蓋沖落,被水流吸住身亡。為保護國家財產和群眾生命安全,在兒子犧牲周年之際,老父親作出了與兒子同樣的選擇。想像其情景,讓人痛切心扉又血脈賁張。

1986年1月4日淩晨,歧坪區供銷社綜合門市部發生火災,熊熊烈火吞噬著數十萬元國家財產。圖書管理員張盛蓮從睡夢中驚醒,身著單衣,往返火場搶救圖書。當她又一次沖進火海時,房屋坍塌,被埋在烈火之中。1990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張盛蓮為“革命烈士”。

1989年6月17日深夜,一蒙面持刀歹徒撞進石門糧管所搶劫。年僅21歲的女營業員李君為保護巨額現金,隻身同歹徒搏鬥被殘忍殺害。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李君為“革命烈士”。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這些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利益而獻出生命的蒼溪人,自覺地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慷慨赴死,勇於犧牲。他們尚未走遠,高大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辨,強烈的家國情懷猶如暗夜中的燈塔,昭示後人前進的方向!

時勢造英雄。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蒼溪人的家國情懷又一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梨鄉子弟走出大山,闖蕩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從最基礎的技術學起,從最底層的小工幹起,憑著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在異地他鄉打拼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多年來,他們致富不忘鄉鄰,捐資捐物,支援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牽線搭橋,為招商引資奔走呼籲,成為推動蒼溪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2015年7月中旬,剛到蒼溪任職20餘天的新一屆縣委書記即向旅外企業家發出公開信:“真誠期待你們回家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家鄉人民的期盼和激情;期待你們為家鄉發展話諍言,獻良策;期待你們帶著技術與資金回鄉投資興業,共襄發展。”

發展鼓號催,奮進正當時。蒼溪旅外企業家們聽從縣委、縣政府召喚,帶著項目、資金和技術,從珠江之畔到長城腳下、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如蜜蜂歸巢,從四面八方彙聚蒼山溪水,掀起回鄉創業的熱潮。在黃貓鄉,以羅洪為代表的企業家團隊先後投入一億多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修建公路、文化設施,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帶動群眾共同致富。雍河鄉女教師楊敏見家鄉父老世代種糧難脫“窮殼”,毅然放棄“鐵飯碗”,遠赴安徽霍山縣拜師學藝,學成林下天麻種植技術,回到家鄉試種成功,成立桃園天麻中藥材專合社,帶領100多農戶利用荒山林地種植天麻、百合等中藥材,實現戶均增收10000餘元,榮獲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白驛鎮大學生李君放棄年薪18萬元的公司高管職位,從成都回到老家岫雲村擔任村支部書記,組織留守老人、婦女發展綠色生態種養業,利用“互聯網+”和大城市人脈資源,推行“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模式,為貧困農戶致富打開一扇希望之門,2015年獲評四川“十大扶貧好人”,央視新聞聯播對其先進事蹟作了系列報導。

赤子從來親故土。方興未艾的回鄉創業大潮正在梨鄉大地奔騰激蕩!羅洪、楊敏、李君,他們是潮頭一束美麗的浪花,他們身後,成百上千的創業者你追我趕,誓要拔除困擾千年的窮根!

英雄心事無今古,神物風雲各有時。在新的歷史時期,這些不計個人得失,自覺擔當,造福桑梓的蒼溪人,不就是新時代的英雄嗎?

回望歷史,梨鄉大地英烈輩出,若群星燦爛;遙想未來,這片先烈鮮血染紅的土地上,必將有更多的英雄人物再領風騷!

(撰文:仲國祥攝影:劉徽)

相關新聞

沒有相關新聞

亭子口水利樞紐大壩

紅軍渡雕塑

評為“廷對第一”,拜為議郎,留下了“廷對譙玄輝兩漢”的佳話。

郎官是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掌顧問應對之事,雖無實權,但級別不低,待遇不差,是一個既光鮮體面又風險不高的好差事。在朝日久,隨著對朝事瞭解日深,譙玄對漢王朝潛在的危機洞若觀火,憂心如焚,“老拙”的本性露了出來,愣是把一個低風險崗位弄成了高風險,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

成帝時期,正值西漢王朝由強盛走向衰敗,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皇權旁落,國家已呈現出末世之象。成帝似乎渾然不覺,沉溺女色,夜夜笙歌,怠於政事。譙玄作為郎官,勸諫非分內之事,本可隨波逐流,保得自身榮華富貴。但輔佐君王,造福黎民百姓的抱負使他挺身而出,置個人安危得失於不顧,屢次犯顏直諫。昏聵的成帝覺得譙玄留在身邊礙手礙腳,就打發他去一個偏遠小縣做了縣令。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不難想像譙玄離開長安時內心的委屈和憤懣,但他絕不會後悔,以其“老拙”的本性,他認為做了該做的事,問心無愧。

成帝暴斃後,哀帝即位,很想有一番作為。因感念譙玄正直端方,重新將他徵召入朝,任太常丞,位列九卿之首。譙玄對新皇帝振興漢室寄予厚望,盡力輔佐。惜乎好景不長,兩三年後,哀帝步先君後塵,不思進取,縱情聲色。譙玄屢諫無效,心寒不已,辭職回到譙壩,隱於鄉間。

西元前1年,哀帝駕崩,漢平帝登基,譙玄第三次奉召入朝,拜為議郎,拯救王朝於式微中的希望在他心中再次燃起。西元4年,朝廷任命譙玄為繡衣使者,“行天下,觀覽風俗,所至專行誅賞”。譙玄立即動身督查各地,誅殺奸惡,獎掖忠賢,所過州郡,一時肅然。西元6年,平帝病死,權臣王莽篡政。消息傳來,譙玄仰天長歎,振興漢室的希望徹底破滅了。他不屑與王莽共事,更不願成為亂臣賊子的幫兇,這個“老拙”做出了一個頗有戲劇性的舉動。他毀掉節杖,焚燒繡衣,拋棄公車,易名更姓,悄悄跑回老家譙壩,藏了起來。《後漢書》這樣描述:“變易姓名,間竄歸家,因以隱遁。”

樹欲靜而風不止。西元23年,蜀郡郡守公孫述于成都稱帝,多次延請譙玄出山輔佐,譙玄堅辭不受。公孫述惱羞成怒,最後一次派出使者,若譙玄再拒,便以毒酒賜死。《後漢書》記載,當使者表明來意,“玄仰天歎曰:‘唐堯大聖,許由恥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餓。彼獨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藥。玄子瑛泣血叩頭于太守曰:‘願奉家錢千萬,以贖父死。’太守為請,述聽許之。玄遂隱藏田野,終述之世。”

譙玄卒於西元35年。其時東漢新立,雄才大略的光武皇帝為弘揚道統,正肅朝綱,將譙玄樹為臣子的典範,詔令地方政府修祠立廟,每年春秋兩季祭祀敬拜,並親題祠廟對聯:生當侯封功勳萬古與乾坤共老,死則廟祀血食千秋並俎豆齊香。

皇帝的大力推崇和旌表,使譙玄的事蹟傳遍王朝各個州郡,家鄉更是婦孺皆知,人們把他故居後的小山包取名“拙子山”,教育子孫後代以“拙”立身。譙玄高潔的品行和迂拙正直的個性,深深影響了後世蒼溪人。

1985年,蒼“老拙”又幹出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

當時,蒼溪大力發展庭園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等行政體制中的弊端阻礙著經濟社會更快發展。80年代初,第一輪機構改革後,縣級行政機構增加近三分之一,幹部人數膨脹,原因是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要求上下對口,造成機構越設越多,部門相互扯皮。雖然這不是蒼溪一地的問題,也不是縣級能獨立解決的問題,但蒼溪人心憂天下的傳統讓蒼溪縣委坐不住了。經過反復研究討論,決定越級直接給黨中央寫信,提出了機構改革“簡、虛、撤、並”四條建議。中央多位領導同志很快做出批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報了建議信,《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全文刊登並加編者按,肯定了蒼溪縣委的建議。

一時間,蒼溪陷入輿論的漩渦。有的冷嘲熱諷,小小縣委操心國家大事,不自量力;有的擔心,蒼溪人又犯“拙”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精簡機構和人員,關係到很多幹部的成長甚至飯碗問題,難度和阻力可想而知。建議受到中央肯定,自己開出的藥方自己先吃。蒼溪縣頂住壓力,開始撤並鄉鎮,整合部門,精簡人員,進行改革試點。由於中央和省市沒有出臺相應的機改政策和方案,一個縣的改革在巨大的體制慣性中騰挪的空間極小,造成改革不徹底,但四條建議在後來的改革實踐中被證明是對症下藥的務實舉措。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因鄉鎮撤並,機構精簡,很多幹部轉崗、離任,仕途戛然而止;全縣幹部職數減少,大批後備幹部成長困難。在那些嘲諷的人看來,蒼“老拙”搬石砸腳,自討苦吃。但是,蒼溪人身處基層一域而謀全域,敢於率先對體制性弊端說“不”的政治勇氣和難能可貴的自我革命、自我犧牲精神,不正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特別需要的嗎?

蒼溪人的“拙”是敢為人先,勇於擔當,不達目的不甘休。連接中國西南西北的鋼鐵大動脈蘭渝鐵路的修建,由蒼溪人率先發起倡議,從爭取立項到開工建設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歷程。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曾設想修建蘭渝鐵路,認為是“中國鐵路系統中最重要者”。新中國成立後,受經濟、技術等因素制約,工程建設計畫長期擱置。蘭渝鐵路沿線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革命戰爭年代是陝甘寧邊區和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3600多萬老區人民被交通所困,依然忍受著貧窮的煎熬。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蒼“老拙”又一次站了出來,以一縣之力扛起爭取蘭渝鐵路早日立項上馬的大旗。

1994年3月,蒼溪縣向蘭渝鐵路沿線8個地(市、州)25個縣區發出了《關於促成蘭渝鐵路儘早立項上馬的倡議書》,多方協調溝通,5月,25個縣區的黨政一把手齊聚蒼溪縣城,達成共識,成立“蘭渝鐵路協作會”,辦公室常設蒼溪,由蒼溪縣委辦公室原主任趙均國擔任秘書長。協作會工作人員踏著紅軍長征的足跡,餐風宿露,一邊宣傳調研,一邊把《關於申請新建蘭渝鐵路立項的報告》送呈當地黨委政府加蓋公章。10月底,一份蓋著68枚鮮紅印章的《報告》上報到川甘兩省政府、國家計委和鐵道部,“68枚印章”一時傳為奇聞。

有了沿線地方政府的支持,協作會遍請鐵道部蘭州、成都兩個勘察設計院的專家進行考察論證。1995年2月,《新建鐵路蘭州至重慶線預可行性報告》出臺。在協作會的倡議和推動下,沿線省市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6年在全國“兩會”提出跨團聯名議案提案,105名老紅軍致信中央,呼籲儘快修建蘭渝鐵路。2000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聽取彙報後,當即拍板“蘭渝鐵路肯定要修”,並指示相關部門抓緊前期工作。這是來自國家最高決策層的聲音,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激越鼓點,蘭渝鐵路立項上馬進入快車道。

2008年9月26日,蘭渝鐵路在蘭州市沙井驛開工建設,距蒼溪人倡議成立協作會已過去了整整14年。這個跨省市的協作會,實質是一個無任何權力的民間組織,他們憑著一股“拙”勁,一路奔走,一路呼籲,從最初一個縣的振臂呐喊到20多個縣的共識,從民情民願行為到川、甘、渝三省市政府的職能行為,從週邊的輿論爭取到正規管道的科學決策,多少付出,多少辛酸!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上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今天,當火車呼嘯著穿越秦嶺山脈,馳騁嘉陵江畔,人們感歎:蒼“老拙”真能“拙”出大事來。

無獨有偶,另一個國家重點專案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的立項建設,也曾歷經幾代蒼溪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懈爭取。亭子口水利樞紐大壩位於蒼溪縣浙水鄉李家嘴,被稱為嘉陵江上的“三峽工程”“第二個都江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援華專家勘測壩址到2009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當年圍著外國專家看熱鬧的放牛娃,已年近古稀。50多年來,庫區不能進行永久性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項目不能落戶,群眾不能新建房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明顯滯後。蒼溪人把這些苦咽在心裡,從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裡劃撥專項經費,從民用電費裡一分一厘積攢建設基金,用作工程前期費用。上北京、下武漢、跑成都,工作人員自帶乾糧,住最便宜的旅社,一分錢掰作兩瓣花。就這樣幾代人傳承接力,鎖定目標不動搖,數十年如一日奔走呼籲,高峽出平湖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

蒼溪人的“拙”是踏石留印,實幹苦幹,以拙勝巧。蒼溪生態庭園經濟享譽全國,從破土而出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歷經30多個春秋,其發展壯大的歷程,生動詮釋了蒼“老拙”謀事幹事一板一眼,不耍花槍、不弄玄虛,腳踏實地的作風。

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吃飯問題基本解決,“缺錢”成為主要矛盾,增加農民收入成為農村工作的重心。蒼溪地處山區,是傳統農業縣,“增收”這篇文章怎麼做?縣委、縣政府在調研中發現,個別農戶並不“缺錢”,尤以龍山、元壩等地最為典型。這些農戶家中或有幾株果樹,或有一口魚塘、一片桑園,都有自己的“副業”收入。通過研究分析,決策者認識到:這種投資省、見效快、風險小的家庭“小副業”與本地自然條件和農民生產習慣相適應,是因地制宜的好專案,大有可為。全縣上下迅速行動,積極鼓勵農民開發房前屋後,大力發展小果園、小桑園、小茶園、小魚塘、小藥園,當時謂之“五小”,這就是生態庭園經濟的雛形。

與此同時,外界質疑的聲音也響亮起來:目光短淺,小打小鬧,難成氣候。但蒼“老拙”不貪大求洋,不為質疑所動,以特有的定力和拙勁,確立了“產業立縣、庭園富民”的發展戰略,開始高起點、遠著眼、大規模發展庭園經濟,要求“戶成園、組成片、村成帶、鄉鎮成規模”,有計劃地調整糧經結構,為庭園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90年代後期,蒼溪出臺“六個一”配套標準,即每戶一個一畝以上的經濟園、一口機壓或電提衛生井、一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微水池、一口沼氣池、一個石板或水泥院壩、一條進出硬化路,把庭園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與改善生活條件結合起來,基本形成了山水田林路氣綜合治理,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格局。1998年,蒼溪越溫達標後,提出“庭園經濟+庭院文化=小康”新理念,既鼓錢袋子,又養腦瓜子,以戶為單位的文化建設在梨鄉大地風生水起,湧現出以“全國農民文化大戶”陳冶先為代表的一大批“書香農家”“星級文明戶”,成為蒼溪涵養優良鄉風民風的源頭活水。

進入新世紀,隨著短缺經濟時代結束,生態庭園經濟產出數量龐大的農副產品面臨“賣難”問題,千家萬戶分散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凸顯,蒼溪人採取“大園區帶小庭園”的方式,把千萬隻小船連在一起組成聯合艦隊,馳騁市場大海。龍山鎮建成西南最大的苗木藥材交易市場,東溪鎮建成全國最大的兔毛市場,雪梨、柑橘、小家禽等專業市場以鄉鎮集市為基點星羅棋佈,各種專業合作社、仲介服務組織如雨後春筍,鼎盛時期3000多農民經紀人足跡遍佈全國,一些年輕人開起了網店,坐地生財。即或是打工潮興起,走南闖北的蒼溪人依然沒有荒廢“大後方的生產車間”,單個農戶為主的模式演化出農業園區+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專合組織+業主大戶、互聯網+家庭農場等多種形式,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30多年鍥而不捨的探索,不斷地豐富發展,生態庭院經濟化身為蒼溪的一張靚麗名片,在國家、省、市三農項目競爭比選的激烈角逐中,屢次成為確保勝出的“定海神針”,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縣……一個又一個高含金量的品牌花落蒼溪。

縱觀蒼溪生態庭園經濟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蒼“老拙”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拙勁十足、韌勁十足,最終以拙勝巧!

■耕讀傳家

譙玄辭世110年後,另一位對蒼溪影響深遠的人物踏上了這方土地,他就是道教四大天師之首的張道陵。

張道陵雲遊蜀地,來到蒼溪,感受到這裡的人民宅心仁厚,天性純良,與道教修行要求高度吻合;加之山清水秀,竹茂林豐,難得的修道傳道好地方。天師選定今縣城東25裡處雲臺山修建宮觀,廣收弟子,開壇弘道。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華文明參天大樹結出的宗教碩果。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長存於天地之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證道成道。修道必先立德,立德的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要清靜寡欲,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妄語,知足知止;要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濟世以利人;如此修行則與大道同心,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道教這套勸人行善積德的學說,與蒼溪先民拙朴淳厚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猶如一粒種子在肥沃的土壤中迅速生根成長,道教以雲臺山為中心四散傳播開來,雲台觀躋身道教最早的24治所之列,蒼溪成為中國西部正一道的中心,有“千古道鄉”之謂。

據民國《蒼溪縣誌》記載,蒼溪歷史上道風鼎盛,道教宮觀遍佈城鄉,幾乎每個村落都有道教場所,清朝末年全縣尚存大小道觀100餘處,除雲台觀外,影響較大的還有武當山真武宮、煙豐山真慶宮、八廟鎮三清觀、三川鎮中華觀等數十座道觀。當時,縣城流傳著“一條長街七條巷,半城民宅半城道”的民謠,城內建有“道人居”,專供接待往來道人和信眾,道風之盛可見一斑。

千百年來,那些甘隱深山的道士儉樸修行,聞聲救苦,度己度人,強化了蒼溪先民血脈中善和愛的基因並傳續至今,潛移默化形成了敦厚淳樸的民風。在倡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蒼溪人的善行義舉更是層出不窮,從中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優秀傳統千年不絕的血脈。

羅瑋,蒼溪縣鴛溪鎮學堂村人,中國器官移植史上無償為陌生人捐肝第一人。

2005年3月,年僅19歲的羅瑋在成都務工。3月12日,她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成都市浦江縣壽安鎮青年婦女廖紅霞因肝壞死,只有一個月的生命,急需換肝救命。廖紅霞家中有年邁的公婆和一個12歲的女兒,丈夫和公公爭著捐肝,但都血型不符,一家人陷入絕境。病人的情況深深地刺痛了羅瑋善良的心,她一整天都在尋思著要為廖紅霞做點什麼。

3月13日,羅瑋到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看望素昧平生的廖紅霞。14日,她一個人悄悄去了浦江縣廖紅霞的老家,家裡種著一大片桃樹,指頭大小的嫩果從翠綠的葉片中探出毛絨絨的小腦袋,有的還調皮地頂著尚未褪盡的花瓣。“廖姐只能活一個月,她吃不上親手栽種的果子了。”羅瑋心裡想,眼淚流了下來。廖紅霞12歲的女兒快上初中了,這個花朵樣的小女孩馬上就要失去母親了,羅瑋緊緊地摟著她,心裡刀割一樣疼痛。“捐肝,哪怕廖姐延長五年生命,女兒也快長大成人了。”捐肝救人的決心就這樣定下了。

回到成都,羅瑋向醫院表示願意無償捐獻肝臟。醫生們震驚了,也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可是全中國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呀!

經檢驗,肝源要求與病人完全相符。3月26日,羅瑋來到四川省公證處,鄭重地寫下一份聲明:“我在無任何欺詐、脅迫的情況下,自願捐贈肝臟。”29日,羅瑋留下遺書:“如果手術出現意外,我想捐獻我所有有用的器官。”並摁下了鮮紅的手印。

30日,兩台手術同步進行,羅瑋把自己55%的肝臟捐贈給廖紅霞,手術圓滿成功。40天后,兩人恢復良好,雙雙出院。

羅瑋捐肝救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康復期間收到捐款10余萬元,這是羅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她覺得這筆錢不是自己的,是社會愛心的體現,她有責任將這份愛傳遞下去。經與父母商量,2006年,羅瑋從銀行貸款5萬元,加上捐款,在廣元市創辦“羅瑋留守老幼託管中心”,開展社會公益活動。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羅瑋報名參加志願服務隊,到極重災區青川縣救助受災群眾,在抗震救災一線光榮入黨。

羅瑋的善行義舉,讓人們看到了人世間最聖潔的心靈,展現了蒼溪人的大愛情懷,她先後榮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四川省抗震救災模範”“四川省道德模範”“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2012年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道德教化需要更多羅瑋這樣的榜樣感召。蒼溪,這片道德浸潤的沃土,從來不乏榜樣。

韓柏林,陵江鎮三清村人,解放軍某部戰士。1970年春節,韓柏林回家探親,從岳父家返回縣城的途中,木船在嘉陵江翻沉,同船16人全部落水。韓柏林先後救起7名群眾,而他和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兒卻被江水吞沒了,時年27歲。

楊芹英,鴛溪鎮浩口村人。1984年暑假,兩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掉進堰塘,同樣還是個孩子的楊芹英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裡,將兩人推向岸邊,而年幼體弱的她再也沒能浮出水面,獻出了年僅11歲的生命。

餘映秀,三川鎮蓮池村人。在丈夫去世後的15年間,她對公公婆婆不離不棄,一個人擔負起家庭的重擔,最後帶著公公婆婆改嫁,為兩位老人養老送終。

黃寶雲,陵江鎮北門社區居民。2002年春,丈夫因車禍高位癱瘓,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當時黃寶雲34歲。之後15年的漫長時光裡,她選擇了不離不棄,把無聲的誓言化作了有形的擔當,用青春年華和無盡的辛勞,詮釋了什麼是海誓山盟,什麼是相濡以沫。

黃會蘭,中土鄉罐山村人。2014年,這位命運多舛的農家女孩在與病魔抗爭6年後離世了,年僅27歲。她捐獻遺體用作醫學研究,成為廣元市首例遺體捐獻者。在留給侄女的遺書中,她寫道:“我從小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好心人幫助我,生前無力回報他們,就讓我死後回報一下社會吧。”

王中奎、王中菊夫婦,白鶴鄉金穀村人。2016年10月,他們年僅21歲的兒子王猛因車禍身亡。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煎熬中,夫婦倆毅然決定捐獻王猛的腎、肝及雙眼角膜,讓5位患者獲得新生。

這樣的故事還可舉出很多很多。在梨鄉大地,普通人平凡而偉大的善行義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舉手之勞,成人之美;雪中送炭,救人之急——點點滴滴的善行彙聚成德,洇染出這方水土亙古不變的底色。

“養兒不讀書,等於喂條豬。”這是蒼溪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話粗理端,足見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在蒼溪,無論家庭經濟條件多麼差,只要子女有上學讀書的願望,父母砸鍋賣鐵也要滿足孩子的心願。廣元建市以來,蒼溪縣以占全市四分之一的人口,輸送出超過二分之一的大學生,高考連續31年領先。有的家庭,三四個子女全部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全部獲得博士學位的不乏其例。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需要底蘊和傳承的事業,蒼溪在人才培養方面獨領風騷的背後,是先民們重文興教,耕讀傳家,一縷文脈延續至今的深厚傳統。

先賢譙玄,歸隱家鄉後,課子教孫,其後裔多有才學出眾者。據史料記載,蜀漢、兩晉、唐宋元明清各朝,譙氏後裔代有賢人。

禪林鄉青山觀王氏一族,唐朝至北宋時期,有多人通過科舉選拔在朝為官。至南宋理宗紹定年間,王氏後裔王樾考中狀元,是科舉時代蒼溪唯一的狀元。王樾年老還鄉後,在縣城九曲溪捐資修建雙孔石拱橋一座,名狀元橋。今橋已廢,地名猶存。王樾的侄子王績,“種田養親,藏書教子”,擇師課讀子孫,多年不輟,九個兒子除長子中舉人外,其餘八人皆中進士,世傳“九子八進士”佳話。可惜南宋一朝偏安日短,戰亂連年,王氏一脈人才輩出的盛況未能留下詳盡的史料,今天只能從殘存的方志家譜和正史中的片言隻語,遙想和追慕那一時的輝煌。據《王氏族譜》對王績的描述:“潔身自勵,勤於耕稼,常誡子侄:吾家世代耕讀,夙傳忠厚,爾輩應孝友為重,勿辱祖訓,免人恥笑。”有這樣優良的家風和耳提面命的教誨,後輩讀書成才應在情理之中。

清朝晚期,距青山觀不足20裡的今東青鎮東興村,出了一代名儒賈儒珍(1816-1895年)。賈儒珍壯年辭官歸家,創辦義學,造福鄉里。當時,鄉人為避匪亂,在一片石山上依山就勢開鑿了兩間石室。賈儒珍歸鄉後,出資擴建整修,先後新鑿石室5間,打通門廊通道,七間石室連成一體,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石室之外,松柏參天,林蔭蔽日。賈儒珍有著文人墨客共同的雅好,常邀文朋詩友善書者來洞內遊玩,品茗煮酒,談詩論文,每有佳作,便鐫刻於石壁,以娛情樂志,故名“尋樂書岩”。今存各類書法作品百餘幅,是名副其實的清代書法藝術展廳。現摘錄尋樂書岩部分聯語,一窺主人境界和胸懷。

讀聖賢書行仁義事,盡人物性立天地心;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下學人事上達天理,進將有為退必自修;知過必改得新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

這些聯語,文質俱佳,體現了深厚的學養,反映了傳統士大夫“修齊治平”的人生抱負。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份子,以修身為基礎,不斷自我完善,時運相助,則“兼濟天下”;時運不濟,則“獨善其身”。這種信念和價值取向,在國家富強鼎盛之時,往往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惠及蒼生,澤被四方;在民族危亡多艱的關頭,這種信念和價值取向,又牢牢守護著中華文明的自信與尊嚴。賈儒珍辭官歸隱時,正值晚清多事之秋,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碎了清王朝緊閉的國門,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半壁江山,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深受傳統思想薰染的賈儒珍,國難當頭之際,大費周章地鑿洞建室,難道僅僅為了與朋友曲水流觴,“尋樂”以娛個人情志嗎?當然不是。

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賈儒珍在尋樂書岩創辦義學,定名“養正義家”。他自釋校名:“蓋取《周易》‘蒙以養正’之義。將乘子弟天性未離之時,教以掃灑、應對、進退之節,習于禮、樂、射、禦、書、數,遏其邪心,端其趨向,以為異日盡性立命之本。”學堂開辦起來,洞內外書聲琅琅,響徹田野。賈儒珍發現,當時市面刊行的“四書”“五經”謬誤甚多,貽誤子弟,又修建書院,取名“竹橋齋”,厚聘有學識、有聲望的士人校正復刊,並翻印《小學集注》及古名人詩文,用作義學教材之余,行銷於市。當時,竹橋書院鐫存書板滿屋,翰墨飄香,文人學士前往參觀研討,連翩不絕。

除了校正、刊行教材,賈儒珍又親自撰寫《三字格言》,作為入學兒童的啟蒙讀物,既教知識,又學做人:“進學堂,放心收。聽師言,敬父母。行必端,不亂顧。坐不倚,言不粗。惜光陰,愛校物。習禮儀,革物欲。同窗友,親手足……”

誦讀這些淺顯易懂的言辭,一位睿智而又威嚴的長者如在眼前,諄諄之言猶在耳畔迴響,叩擊心弦。

14年後,賈儒珍在賈氏祠堂興建第二所義學,其後數年間,又先後于東嶽場(今東青場)、回龍庵、寇氏祠、柏林觀、筆袈山設立義學5所,方便孩子就近入學。方圓50裡範圍內,7所義學建立起來。養正義家創辦最早,規模最大,對其他6所義學示範引領,負有管理指導之責。賈儒珍作為這些義學的創辦者和主要出資人,定期到各個學堂巡視檢查,指導教育教學。

文化的星星之火,在這片隱藏於大山皺褶裡的偏僻山鄉漸成燎原之勢。溪穀河畔,田埂山梁,稚子孩童身背書包,歡呼雀躍奔赴學堂,極一時之盛。

7所義學大都利用祠堂、寺廟等現成場地開辦,校舍花錢不多,但置辦教學設施、延聘教師、維持學校正常運轉,開銷不菲。錢從何來?絕大部分出自賈儒珍私蓄,終其一生,共捐置學田百餘畝,白銀數百兩,保證義學長興不衰。

賈儒珍購置田產,每年所收租息專幹兩件事,一是祭祀祖先以弘孝道,二是興辦義學以利後人。他在《家常遺訓》中詳細規定:“賈氏合族祠堂祀產學田內每年租糧出息,經正副族長收存妥善,共有若干,即聘請次年春西賓,素行端方、眾所信服者為塾師,盡一年出息,了結一年,不留餘資,不累及族長族人。每歲如是,公共舉行。”他甚至不惜用惡毒的詛咒,嚴厲地告誡後輩,祀產、田產要世代耕種,“不肖子孫毀壞此產,惡疾終身”!為讓祭祀和義學有長久的經濟支撐,其用心何其良苦!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賈儒珍親撰《勸捐資為公說》,鼓勵鄉人捐資助學:“人無三輩富,花無百日紅,與其守財埋入地下,不如生時施惠于鄉鄰有利。”為形成長期管用的制度性措施,杜絕捐田、租穀、捐銀年湮日長,被蛀蝕或截流,有礙義學的鞏固和發展,賈儒珍向縣署申請立案,刻石勒碑于東嶽場。他為興義學,費盡心血,可謂謀深慮遠。聘任教師,尤重師德,不分親疏,任人唯賢。賈儒珍規定:“家塾義學聘西賓不宜屈於人情而濫舉,總要擇其形端表正,學問深純而無拘迂傲怪之癖,實有移風易俗之型,方可聘請,以為後人楷模。”清同治年間,蒼溪知縣毛隆恩慕名拜訪隱于鄉間的賈儒珍,題贈一聯:神仙風度瓊瑤質,菩薩心腸松柏姿。對賈儒珍的德行大加褒揚。

賈儒珍十分重視家教家風涵養,對家族後輩要求嚴格,親擬《家規十條》,就盡孝、積德、行善、耕種、學問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在賈儒珍的教誨和約束下,賈氏一脈漸成當地望族,其後輩子孫和周邊鄉鄰中多德高學富之人。雖然隨著時代變遷而遠近遷徙,星落雲散,但詩書傳家之風薪火相繼,對弘揚和傳承蒼溪重文興教的傳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耕,可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可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中國悠久的農耕社會歷史形成的耕讀傳家,實則就是謀生做人。正如賈儒珍在《學田記》中闡述興辦義學的要旨:“其資性平等者,使之識字學禮,各葆其孝悌忠信之良。其資性敏穎者,中焉,可以作為,文章成其科第;上焉,可以正心誠意,入于聖賢。窮達可以命限,而學問之造就、功德之進修不可以命限也。”

滄海桑田,時代巨變,且耕且讀的社會條件雖不復存在,但重文興教,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薰陶教化,涵養美德,卻是亙古不變的主題,仍然為今天的蒼溪人所尊崇和踐行。

■家國情懷

耕讀傳家,重視教育教化的優良傳統,讓蒼溪人知書識理,深明大義,形成強烈的家國情懷。古往今來,為國家、民族、集體利益而捨生忘死,為勞苦大眾求解放而奮起反抗的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史不絕書,為蒼溪歷史描畫出厚重而悲壯的英雄色彩。

蒼溪地處嘉陵江中游,北接秦隴,南望荊楚,西連劍門,東通巴南,在沒有現代交通的時代,是嘉陵江水運樞紐和利閬古道的重要節點,地理位置重要,歷來為興兵用武的戰略要地。

早在殷商時代,“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那浩浩蕩蕩的“西南夷”隊伍中,就有蒼溪的土著宗民。

漢高祖平定三秦,招募嘉陵江一帶百姓相助,那“天性勁勇”,善於衝鋒陷陣的大軍裡,多有蒼溪的先民子弟。

十三世紀中葉,南宋與蒙古大軍在蜀地對抗長達50餘年。蒙古鐵騎沿利閬古道南下,燒殺擄掠,來去如電。蒼溪作為兩軍交兵的前哨,在東河下游大獲山築大獲城,憑險據守,拱衛閬中、重慶,大獲城與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等並稱“蜀中八柱”。

明清兩朝後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大巴山一帶先後爆發鄢蘭起義和白蓮教起義,蒼溪是義軍轉戰的主要區域,縣境內鐵山關(今灕江鎮玄壇廟)、人頭寨(今嶽東鎮貓兒埡)等地曾是義軍與官兵生死搏殺的戰場。這些貧苦人民揭竿而起抗強暴、爭生存的鬥爭,在蒼溪人民心中埋下了反抗剝削壓迫的火種。

辛亥革命時期,清廷四川總督趙爾豐鎮壓保路運動,悍然槍殺請願民眾30餘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成都血案”。時任都督護衛團團長的蒼溪人陶澤焜,激憤於清廷暴行,率部反正,親率敢死隊數十人進攻都督府。他身先士卒,直闖趙爾豐臥室,刀劈其貼身侍衛,生擒趙爾豐,當眾梟首。這位有良知的熱血軍人,後被袁世凱的黨羽誘捕殺害于重慶。民眾緬懷陶澤焜義舉,入祀成都“四川忠烈祠”。

歷史腥風血雨的洗禮,鍛造了蒼溪人勇武不屈的血性,為了正義事業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洪流中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書寫了蒼溪歷史的光輝篇章。

早在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時期,蒼溪人李蘊璞即在成都加入共產黨,積極參加反抗北洋軍閥的鬥爭。大革命失敗後,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一些活躍在大中城市的蒼溪籍共產黨員陸續回到家鄉,開始了蒼溪的建黨工作。他們大都是出身貧寒,幼時讀過私塾,後來又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以張人權、王文煥、羅旭初等為代表。

張人權,新觀鄉人。1930年初,張人權回到老家陳家溝,宣傳革命,秘密發展黨員,成立中共陳家溝支部,這是蒼溪也是全市最早建立的中共地下黨組織。1933年秋,張人權被捕,受盡酷刑,英勇就義,時年24歲。

王文煥,城廂鎮(今陵江鎮)人。1932年,王文煥在縣城周邊一帶發展黨員31人,建立5個黨支部,成立城廂區委,任區委書記,領導城廂農民暴動。1933年6月6日,為迎接紅軍入蒼,王文煥不顧危險進入縣城張貼標語,不幸被捕。在被關押的7天7夜裡,受盡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背火背篼等酷刑,寧死不屈,英勇就義,時年27歲。新中國成立後,蒼溪縣人民政府追認王文煥為烈士,將其所在村命名為“文煥村”,在墓前勒石銘文: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屈。

羅旭初,雲峰鎮人。1933年4月,羅旭初發動三堆石農民暴動,與紅軍取得聯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三堆石遊擊大隊”,建立三堆石蘇維埃政府,這是紅軍入蒼前蒼溪黨組織自發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6月,紅軍進入蒼溪,中共蒼溪縣委成立,羅旭初任書記。1934年10月,在張國燾打擊異己的軍中“肅反”運動中,羅旭初被錯誤殺害,時年29歲。1987年,羅旭初冤案平反昭雪。

這些蒼溪早期的共產黨人,為了喚醒勞苦大眾,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拋頭顱,灑熱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紅軍入蒼前,全縣已發展地下黨員205人,秘密建立12個區委,組織領導了苟英寨、三堆石、四蠻寨、城廂農民暴動,開闢遊擊區近1000平方公里,發展遊擊隊3000余人,有力策應了紅軍入蒼。紅四方面軍進入蒼溪後,苟英寨基幹遊擊隊成建制編為紅31軍91師771團3營特務連,三堆石獨立團1200餘人全部編入紅30軍88師和89師,投入到保衛川陝蘇區的鬥爭。

1933年9月5日,蒼溪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文昌宮召開,選舉產生了縣蘇維埃政府,先後建立14個區、95個鄉、539個村蘇維埃政權。蒼溪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在全縣範圍內普遍建立蘇維埃政權的7個整縣之一,稱為“老蘇區”。蘇維埃政府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建立地方武裝,保衛紅色根據地。千百年來,在饑寒交迫中備受煎熬的蒼溪人民翻身作主人,迸發出極大的革命熱情,踴躍參軍參戰,自動組織擔架隊、運輸隊,抬傷患,運物資,支援前線。僅三堆石、鋪山埡、四蠻寨三個鄉蘇維埃,一次就為紅軍送去棉衣290套,草鞋4萬雙,兵蓬2.5萬頂,豬肉、蔬菜等12萬斤,糧食5500多斤。為粉碎敵人對川陝蘇區的“六路圍攻”,紅軍在蒼溪東北部發起黃貓埡戰役,人民群眾積極支前,軍民同仇敵愾,殲敵萬餘人。當年歷經戰火洗禮的蒼松依然屹立在山崖上,樹幹上累累彈痕至今歷歷在目。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凝聚了蒼溪人民的巨大貢獻,在川陝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蒼溪被評為“模範縣”。

當時,蒼溪總人口僅28萬,有3萬余人參加紅軍。父子齊上陣,兄弟同入伍,一家多人參軍成為普遍現象。三川區孫佩蘭全家7人參加紅軍,白廟鄉蘇維埃主席王廷年先後將4個兒子全部送到紅軍部隊。文昌鎮油房村向懷山、嚴漢珍夫婦倆報名參軍,只批准一個,部隊走到哪裡,他倆就跟到哪裡,最後雙雙入伍。

母親送兒當紅軍,新娘送郎上戰場。蒼溪蘇區流傳的《送郎當紅軍》民歌唱道: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打雙麻窩子送給你,穿起麻窩子好行軍。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國仇家仇要牢記,衝鋒殺敵向前進。

彎彎路,青杠林,妹送情哥當紅軍,妹問情哥啥時回,紅了全國看親人。

蒼溪人民的優秀子弟,踏著歌聲,奔赴戰場。轉戰蒼山,縱橫秦巴,血沃桑梓山山垂青史;強渡嘉陵,揮戈長征,抗擊賊寇處處埋忠骨。至新中國成立時,倖存者不足六分之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1935年初,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紅四方面軍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嘉陵江水深流急,川軍以53個團的兵力,佈防於廣元至南部的嘉陵江西岸廣大地區。沿江重要灘頭深溝高壘,碉堡林立,江上大小船隻,全被掠往西岸,敵人企圖依憑江流天險阻擋紅軍西進。徐向前總指揮帶領參謀人員,跋涉300餘裡,選定蒼溪縣城以東塔山灣作為主渡口。

要渡江,得先造船。為隱蔽作戰意圖,造船工地選擇在東河下游王渡場。聽說紅軍要造船,當地群眾把做老木(棺材)備下的木料,點燈照明用的桐油,廢棄的破銅碎鐵,人挑肩扛送到工地;木工、鐵匠、漆工揣著乾糧,背著工具,從蒼山溪水的各個角落,星夜兼程趕往工地。經過30多天奮戰,共造大小船隻75只,大者可容一排人、小者可容一班人乘渡,供大部隊渡江使用的三座臨時浮橋構件也如期建造完成。

造船工地與主渡口相距40多裡,中間橫亙著陡峭的雲峰山脈,如何把船和浮橋構件運到渡口呢?沒有任何捷徑,只能人工搬運。為了不暴露目標,搬運選在晚上進行,聰明的船工們用鍋煙墨把船體塗成黑色。

渡江前一天,當夜幕籠罩大地,數百名支前民工從四面八方彙聚到造船的小山溝裡,與紅軍戰士一起組成搬運隊伍。山風呼嘯,夜色如墨,他們抬著沉重的木船,艱難地行進在佈滿荊棘的曲折山路上。這些革命前輩肩扛手抬,硬是憑著血肉之軀,趕在戰鬥發起前,把船隻和浮橋構件準時送到了渡口後面的密林裡,敵人沒有絲毫察覺。

從來只有水裡駛船,何曾見過山頂行舟!這樣的奇跡由蒼溪人民創造,從某種意義上說,紅軍強渡嘉陵江的勝利是英勇頑強的蒼溪人民用肩膀扛出來的!

1935年3月28日淩晨,紅軍突擊隊分乘十多隻小船偷渡成功,連續摸掉敵軍三道哨崗,迅速佔領灘頭陣地。當後續部隊渡江時,敵人發覺了,瘋狂地用機槍和大炮向江中射擊,江面騰起一個個巨大的水柱。負責駕船劃槳的船工都是沿江漁民,槍林彈雨中,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一隻大船上,老船工中彈犧牲,五裡鄉赤衛隊女隊長石磨玉立即抓起雙槳,奮力劃向對岸。又一枚炮彈在船側爆炸,石磨玉身子一晃,彈片擊穿小腹,腸子脫出,鮮血直湧。她咬緊牙關,把腸子塞回去,用腰帶一紮,又握著雙槳猛劃起來。登岸後,石磨玉倒在血泊之中,長眠在母親河畔的沙灘上,年僅25歲。

主渡口強渡成功後,紅軍乘勝進擊,在蒼溪縣境內的鴛溪口和蒼閬交界的澗溪口突破敵軍江防,十萬大軍揮師西進,兵鋒直指成都,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北上。蒼溪作為渡江戰役的主戰場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人民群眾付出了難以估量的財力物力和難以承受的壯烈犧牲,其歷史功績將永載革命史冊!

紅四方面軍離開蒼溪北上長征後,反動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瘋狂報復,白色恐怖籠罩著城鄉,美麗的蒼山溪水陷入血火之中,出現了很多諸如“殺人洞”“砍頭岩”“亂葬崗”等讓人毛骨悚然的地名。蒼溪民政部門收集整理的《英名錄》記載,被“清共委員會”“清鄉隊”“還鄉團”等反動組織槍殺、刀劈、活埋、抽筋、火燒、沉塘、碾壓而殘害致死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達千人之多。僅石馬一個鄉,被殺害的紅軍、蘇維埃幹部及群眾共107人,其中13家被殺絕。

革命者成批地倒下了,但他們的精神在蒼溪人民心裡紮了根,革命的信念沒有一絲一毫動搖。正如流傳在文昌一帶的紅軍歌謠《人心緊貼共產黨》所唱:

人心緊貼共產黨,祖祖輩輩隨紅軍。殺了老子兒子頂,砍了竹子還有根。許多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把紅軍時期的貨幣、印章、武器裝備、宣傳標語等精心珍藏起來,作為對紅軍的懷念和對自由解放的嚮往。

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存放著一顆“川陝省蒼溪縣蘇維埃政府”大印,這枚珍貴的印章是蒼溪縣蘇維埃政府秘書張凱元在白色恐怖時代保存下來的。紅軍離蒼後,張凱元被敵人逮捕,受盡各種酷刑也沒有說出藏匿印章的地點,被關押折磨長達15年,直到蒼溪解放才重見天日。1951年春節,中央慰問老革命根據地代表團來到蒼溪,張凱元眼含熱淚,將大印交給了慰問團。

文昌鎮農婦張權氏費盡心思保存下來一件特殊的“錢衣裳”,現陳列於蒼溪縣文物管理所。紅軍進入蒼溪後,一個班的戰士住在張大媽家裡,戰士們幫她挑水種地,她給戰士們做飯補衣,親如家人。紅軍走後,張大媽在鍋蓋下發現了一疊嶄新的布幣,是紅軍付的伙食費。哪能收紅軍的錢呢?她追了兩裡地,可戰士們早已走遠了。紅軍留下的布幣,張大媽視為寶貝,愛如生命,說什麼也不能讓敵人搜去。起初放在牆縫裡,可敵人抄家時,到處挖地板,推牆壁,她很不放心。又將布幣放入瓦罐,窖在地下,又擔心天長日久黴爛。最後張大媽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將這些布幣連成衣服的樣式,縫在一件夾衣內,穿在身上。就這樣熬過16個冬春,直到1949年底蒼溪解放,年近古稀的張權氏拿出“錢衣裳”,請求人民政府替她還給紅軍。

紅軍在蒼溪戰鬥期間,為宣傳發動群眾,招募石匠組成“鏨字隊”,在石壁、堡坎等處刻寫革命文獻和標語1000餘條。紅軍走後,反動當局強令剷除。人民群眾冒著殺頭危險,採用泥巴糊、碑面反轉、深埋地下等各種辦法,千方百計進行保存,大批石刻標語完好無缺。據上世紀80年代初統計,全縣尚存石刻標語530多條。在蒼溪紅軍渡景區,集中陳列了部分拓制石刻標語,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紅軍石刻標語碑廊”,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教材。

在殘酷的白色恐怖之中,倖存的共產黨員和遊擊隊員潛伏深山,蔽守岩洞,遊擊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止。全面抗戰爆發後,黨中央從延安抽派幹部回到蒼溪,重建黨組織,到1939年底,共發展黨員740人,建立支部131個,區委11個,有力地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蒼溪作為大後方,是抗戰兵員大縣和後勤物資輸送大縣,日寇飛機曾兩次轟炸蒼溪縣城和石門鄉朱家渡,炸死炸傷民眾20餘人。

在抗日前線,蒼溪子弟驍勇善戰的身影出沒于烽火連天的戰場,功勳卓著。佘騎義,五裡鄉人,1934年參加紅軍,抗戰時期任新四軍11旅32團3營營長,率部在淮北泗五、靈鳳一帶開展遊擊戰爭。他帶領戰士們拔據點,端炮樓,縱橫江淮,威震敵膽,當地人民親切地稱其部隊為“佘營”。鄧世均,兩河鄉人,1933年加入紅軍,抗戰時編入八路軍115師,參加了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等大小百餘場戰鬥,12次負傷,殺敵無數,戰功累累,榮獲“晉察冀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稱號、一級英雄獎章。1951年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87師559團團長,英雄事蹟載入《辭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偉大革命鬥爭中,蒼溪湧現出數以千計的英雄人物,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從這個英雄的群體中,走出了羅青長、蘇毅然等五位中央委員和任榮、吳忠等八位共和國將軍。這段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早已融入蒼溪血脈,化作世代傳承的紅色基因,即使在和平年代,依然迴響不絕。

1957年8月中旬,蒼溪普降大雨。正在建設中的石門鄉利民水庫溢洪道留下臥管第13號孔排水。18日,暴雨驟至,山洪猛漲,水壓增大,孔中排水聲如雷鳴,壩身抖動,管堤危在旦夕,下游幾十戶人家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七星村村民馬三林冒險下水堵漏,因水深流急,不能落底。馬三林將一塊石板捆在背上,再次下潛。不久,水流小了,壩體穩定,水庫安全了,可馬三林的身軀被排水孔強大的水流吸住,光榮獻身,時年21歲。蒼溪縣委授予馬三林“烈士”稱號,改利民水庫為“三林水庫”。時隔整整一年,1958年8月18日,暴雨再次來襲,水庫第24號排水孔漏水,馬三林的父親馬清武下潛堵漏,不料孔蓋沖落,被水流吸住身亡。為保護國家財產和群眾生命安全,在兒子犧牲周年之際,老父親作出了與兒子同樣的選擇。想像其情景,讓人痛切心扉又血脈賁張。

1986年1月4日淩晨,歧坪區供銷社綜合門市部發生火災,熊熊烈火吞噬著數十萬元國家財產。圖書管理員張盛蓮從睡夢中驚醒,身著單衣,往返火場搶救圖書。當她又一次沖進火海時,房屋坍塌,被埋在烈火之中。1990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張盛蓮為“革命烈士”。

1989年6月17日深夜,一蒙面持刀歹徒撞進石門糧管所搶劫。年僅21歲的女營業員李君為保護巨額現金,隻身同歹徒搏鬥被殘忍殺害。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李君為“革命烈士”。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這些為民族解放和國家利益而獻出生命的蒼溪人,自覺地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慷慨赴死,勇於犧牲。他們尚未走遠,高大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辨,強烈的家國情懷猶如暗夜中的燈塔,昭示後人前進的方向!

時勢造英雄。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蒼溪人的家國情懷又一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梨鄉子弟走出大山,闖蕩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從最基礎的技術學起,從最底層的小工幹起,憑著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在異地他鄉打拼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多年來,他們致富不忘鄉鄰,捐資捐物,支援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牽線搭橋,為招商引資奔走呼籲,成為推動蒼溪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2015年7月中旬,剛到蒼溪任職20餘天的新一屆縣委書記即向旅外企業家發出公開信:“真誠期待你們回家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家鄉人民的期盼和激情;期待你們為家鄉發展話諍言,獻良策;期待你們帶著技術與資金回鄉投資興業,共襄發展。”

發展鼓號催,奮進正當時。蒼溪旅外企業家們聽從縣委、縣政府召喚,帶著項目、資金和技術,從珠江之畔到長城腳下、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如蜜蜂歸巢,從四面八方彙聚蒼山溪水,掀起回鄉創業的熱潮。在黃貓鄉,以羅洪為代表的企業家團隊先後投入一億多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修建公路、文化設施,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帶動群眾共同致富。雍河鄉女教師楊敏見家鄉父老世代種糧難脫“窮殼”,毅然放棄“鐵飯碗”,遠赴安徽霍山縣拜師學藝,學成林下天麻種植技術,回到家鄉試種成功,成立桃園天麻中藥材專合社,帶領100多農戶利用荒山林地種植天麻、百合等中藥材,實現戶均增收10000餘元,榮獲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白驛鎮大學生李君放棄年薪18萬元的公司高管職位,從成都回到老家岫雲村擔任村支部書記,組織留守老人、婦女發展綠色生態種養業,利用“互聯網+”和大城市人脈資源,推行“遠山結親·以購代捐”模式,為貧困農戶致富打開一扇希望之門,2015年獲評四川“十大扶貧好人”,央視新聞聯播對其先進事蹟作了系列報導。

赤子從來親故土。方興未艾的回鄉創業大潮正在梨鄉大地奔騰激蕩!羅洪、楊敏、李君,他們是潮頭一束美麗的浪花,他們身後,成百上千的創業者你追我趕,誓要拔除困擾千年的窮根!

英雄心事無今古,神物風雲各有時。在新的歷史時期,這些不計個人得失,自覺擔當,造福桑梓的蒼溪人,不就是新時代的英雄嗎?

回望歷史,梨鄉大地英烈輩出,若群星燦爛;遙想未來,這片先烈鮮血染紅的土地上,必將有更多的英雄人物再領風騷!

(撰文:仲國祥攝影:劉徽)

相關新聞

沒有相關新聞

亭子口水利樞紐大壩

紅軍渡雕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