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較勁了半個多世紀,耐克和愛迪達現在分出勝負了嗎?

耐克和愛迪達這兩大運動品牌在運動市場競爭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 至今也未能一分高下。 究其原因, 除了兩大運動巨頭的生命力, 還與他們各成優勢的行銷策略密不可分。

前不久, 新榜曾撰文盤點愛迪達的電視廣告及社會化行銷案例, 從中可以看出, 近年來, 愛迪達不僅加重互聯網行銷的比例, 更是強調女性市場, 屢屢借明星鮮肉之力打造時尚爆款。

但也由此引來諸多爭議,

比如有網友認為耐克這是在對標愛迪達。

不僅如此, 由於耐克最新發佈的三季度財報資料顯示, 耐克在中國區市場的營收連續6個季度放緩, 對手愛迪達卻實現創紀錄增長, 不免讓人懷疑耐克阿迪之爭, 勝負已分。

對此, 不妨來回顧一下兩者近年來的特色行銷案例。

愛迪達:在爆款的打造上輕車熟路

在2014年9月登場的StanSmith是愛迪達用時尚刷爆款的第一次嘗試。

Stan Smith並不是新款, 而是一個有著近50年歷史的運動鞋款。 這雙白球鞋是以1970年代贏得過兩次大滿貫的網球明星Stan Smith命名。 自那之後, 這款球鞋賣出了4000萬雙。

選擇它成為第一次衝擊的尖兵, 愛迪達可謂用心良苦, 這款愛迪達歷史上持續暢銷的鞋款, 還是史上第一款簽名運動鞋。

Stan Smith的複出引發無數人的回憶, 其中又蘊含著大量的好故事, 這是社交行銷最看重的引爆點。 事實上, 它也不負眾望, 在外界看來, 這款鞋的爆紅, 就是講好了一個故事。 一個和鞋款一樣百搭的品牌故事。

這看似簡單的背後愛迪達做了許多功課。 愛迪達的市場總監Jon Wexle就在一次媒體報導中,

稱捧紅Stan Smith一共用了5步:1.不再推出新品, “清理”市場;2.通過時裝秀巧妙再推出;3.讓明星穿上這款球鞋;4.向普通消費者提供限量版;5.讓市場瘋狂起來。

之後愛迪達的爆款打造也大致靠都是這個套路。

2015年, 愛迪達和美國當紅籃球明星Kanye West合作推出了Adidas Yeezy 750 Boost。 Kanye非常給力的分分鐘鐘穿著Yeezy出席各大活動, 從格萊美穿到紐約時裝周, 並發動他的朋友一起穿這款鞋子。 結果, 350美金的鞋子, 在黑市上翻到10倍以上價格售賣。

直至今天, 大概很多人都還記得在2016年3月走紅的NMD(No Mad), 這一系列一度成為2016年中國大陸第一件需要通過黃牛排隊才能買到的商品, 在各個城市排長隊的壯景也被眾多媒體列為奇觀而上了頭條。

鞋子的時尚性暫且不談, 但就品牌行銷, 不得不給愛迪達的全球市場總監Jon Wexler點個贊。

自2015年底開始,陳奕迅,吳亦凡,余文樂,範冰冰等眾多明星以及時尚博主就穿著NMD系列到處走秀,無形中將這款運動鞋推向“爆款”的巔峰,消費者對商品的期待也隨之拉高,再加上限量“饑渴行銷”的致命一擊,成功打造出一款網紅戰靴。

鞋子設計的款式、顏色、故事性以及明星背書,都成為吸引粉絲購買的原因。明星人士穿著鞋子走秀營造的大眾認知渴求,限量商品製造的消費者搶購心理,都顯示了愛迪達的市場營運火候把控技巧嫺熟。這已經是愛迪達在全球市場上屢試不爽的殺手鐧了。

作為運動品牌,愛迪達這幾年在打造時尚運動品牌的行銷戰略以及成效上,可謂非常顯著。

領導愛迪達14年的CEO赫伯特·海納在2015年前9個月的財報中寫道:“得益於主要鞋款,比如Stan Smith以及NMD無法預知的巨大需求。愛迪達營收同比增長11%至127.48億歐元。”

正如外界沒有料到海納會在2016年1月被轟下臺一樣,愛迪達在2年的時間裡通過連續製造爆款,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的行銷魔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耐克:緊追熱點,社會化媒體行銷穩固品牌形象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耐克在每個比賽之後結合比賽結果推出“活出你的偉大”主題海報,速度之快令人讚歎,得到眾多網友轉發分享,成功搶掉愛迪達作為倫敦奧運會的top1贊助商的風頭。

不僅如此,英國第二大市場調查機構IpsosMori公司曾針對奧運行銷效果做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在英國人的意識裡,耐克是與奧運會行銷最緊密的品牌。

除此之外,耐克還緊緊跟隨著每一個運動賽事在社交媒體上發聲。

蘇炳添田徑世界錦標賽

速度,沒有偶然。@蘇炳添 #就是這麼快#

世錦賽男子100米接力中國摘銀

不是奇跡,只是同心協力。中國#就是這麼快#

上海國際馬拉松賽

一心向前,就會有無限可能。

節日中還懂得借勢,時刻凸顯著自己的運動DNA。

國慶之後

據說長假時,跑者的內心戲是這樣的。

平安夜

在特別的日子裡,就連跑步路線都要特別一點。

靠著嫺熟的社會化行銷手法,耐克不斷強化了在消費者心中的經典運動品牌形象。

當然,以上這些案例還只是耐克和愛迪達眾多行銷案例中的一部分,並不見得能得出完整的結論。或許,營收壓力的緊迫已經能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耐克的被動,以及愛迪達的領先優勢。

又或許,基於雙方多年積累的優勢和經驗,耐克和愛迪達還會繼續較勁一個世紀,買耐克還是買愛迪達,依舊還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還是說你要選擇——?)

自2015年底開始,陳奕迅,吳亦凡,余文樂,範冰冰等眾多明星以及時尚博主就穿著NMD系列到處走秀,無形中將這款運動鞋推向“爆款”的巔峰,消費者對商品的期待也隨之拉高,再加上限量“饑渴行銷”的致命一擊,成功打造出一款網紅戰靴。

鞋子設計的款式、顏色、故事性以及明星背書,都成為吸引粉絲購買的原因。明星人士穿著鞋子走秀營造的大眾認知渴求,限量商品製造的消費者搶購心理,都顯示了愛迪達的市場營運火候把控技巧嫺熟。這已經是愛迪達在全球市場上屢試不爽的殺手鐧了。

作為運動品牌,愛迪達這幾年在打造時尚運動品牌的行銷戰略以及成效上,可謂非常顯著。

領導愛迪達14年的CEO赫伯特·海納在2015年前9個月的財報中寫道:“得益於主要鞋款,比如Stan Smith以及NMD無法預知的巨大需求。愛迪達營收同比增長11%至127.48億歐元。”

正如外界沒有料到海納會在2016年1月被轟下臺一樣,愛迪達在2年的時間裡通過連續製造爆款,上演了一個又一個的行銷魔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耐克:緊追熱點,社會化媒體行銷穩固品牌形象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耐克在每個比賽之後結合比賽結果推出“活出你的偉大”主題海報,速度之快令人讚歎,得到眾多網友轉發分享,成功搶掉愛迪達作為倫敦奧運會的top1贊助商的風頭。

不僅如此,英國第二大市場調查機構IpsosMori公司曾針對奧運行銷效果做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在英國人的意識裡,耐克是與奧運會行銷最緊密的品牌。

除此之外,耐克還緊緊跟隨著每一個運動賽事在社交媒體上發聲。

蘇炳添田徑世界錦標賽

速度,沒有偶然。@蘇炳添 #就是這麼快#

世錦賽男子100米接力中國摘銀

不是奇跡,只是同心協力。中國#就是這麼快#

上海國際馬拉松賽

一心向前,就會有無限可能。

節日中還懂得借勢,時刻凸顯著自己的運動DNA。

國慶之後

據說長假時,跑者的內心戲是這樣的。

平安夜

在特別的日子裡,就連跑步路線都要特別一點。

靠著嫺熟的社會化行銷手法,耐克不斷強化了在消費者心中的經典運動品牌形象。

當然,以上這些案例還只是耐克和愛迪達眾多行銷案例中的一部分,並不見得能得出完整的結論。或許,營收壓力的緊迫已經能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耐克的被動,以及愛迪達的領先優勢。

又或許,基於雙方多年積累的優勢和經驗,耐克和愛迪達還會繼續較勁一個世紀,買耐克還是買愛迪達,依舊還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還是說你要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