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南京)圓滿召開

當前, 在國內醫藥行業大變革的趨勢下, 醫學基礎科研越發重要, 而兼顧了科研和臨床的醫學精英人才愈發難能可貴。 2017年4月18日, 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南京城市會在南京市第一醫院圓滿召開。 此次會議是醫學科研精英匯的系列活動之一, 由南京醫學會醫學科研管理分會、金陵晚報社、江蘇健康傳播研究院主辦、百替生物協辦, 旨在為醫學科研精英提供一個開放互動的的交流平臺, 提升南京地區醫務人員醫學科研的整體水準, 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打造南京“中國健康服務名城”的新名片。

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王書奎出任本次會議主席,

浙江大學王迪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林秋霞博士、武漢楊森聯合創始人吳俊嶺三位重要嘉賓在會議上就科研創新、科研論文撰寫投稿以及科研臨床成果轉化等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南京市鼓樓醫院等近30家南京重點二、三級醫院科教處長以及各醫院優秀中青年科研精英出席會議, 共同參與了科研學術交流。

會議伊始, 王院長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作了精彩的會議致辭, 介紹了此次會議的宗旨和嘉賓。 南京市衛計委科教處長朱春霞和百替生物CEO郭磊博士對本次會議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期待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兩方面思想火花的碰撞和更多醫學科研創新成果的湧現。

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求是學者王迪教授, 結合科研工作中的熱點問題, 講述了“生物醫學科研選題與論文投稿”, 解答了大家平常投稿時遇到的困惑。

擁有18年科研經歷的資深科研專家林秋霞博士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 她為大家講述了“醫學科研創新之道”。 林博士指出, 傳統的科研模式弊端多, 無法高效地進行科研創新。 而科研5.0是大資料時代下管理思維驅動的高效科研創新模式, 注重網路連接思維的高度運用和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 符合當今時代科研發展的需求。 醫學科研的創新之道, 正是基於科研5.0時代產生的高效醫學科研創新方法, 可顯著提升科研效率。 林博士對醫學科研的創新之道做了深入淺出的例證, 這讓在場的醫生耳目一新,

原來科研創新並不是大海撈針, 而是有規律可循。

武漢楊森聯合創始人吳俊嶺, 結合自身多年的創業經歷和科研成果的臨床轉化方面的經驗, 與大家分享了“中國臨床醫生創新與創業啟示”。

分享結束後,在座醫生與專家熱烈討論,三位科研專家對大家醫學科研中的諸多問題,結合自己多年的寶貴經驗,一一做了詳盡解答。此次醫學科研研討會得到了與會同仁的高度評價。

此次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南京城市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國內首次完全專注於醫學科研、服務于全科科研醫生、著眼于跨學科交流的大規模系列活動正式起航。這對於讓臨床醫生的醫學科研更輕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據悉,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今後會定期舉辦系列科研沙龍會議,組委會將力邀醫界大咖、海外專家,從標書撰寫、成果轉化、課題申報、論文撰寫等多個角度與臨床醫生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旨在創造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提升我國醫學科研創新的整體水準。

分享結束後,在座醫生與專家熱烈討論,三位科研專家對大家醫學科研中的諸多問題,結合自己多年的寶貴經驗,一一做了詳盡解答。此次醫學科研研討會得到了與會同仁的高度評價。

此次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南京城市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國內首次完全專注於醫學科研、服務于全科科研醫生、著眼于跨學科交流的大規模系列活動正式起航。這對於讓臨床醫生的醫學科研更輕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據悉,醫學科研學術研討會今後會定期舉辦系列科研沙龍會議,組委會將力邀醫界大咖、海外專家,從標書撰寫、成果轉化、課題申報、論文撰寫等多個角度與臨床醫生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旨在創造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提升我國醫學科研創新的整體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