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約見大牛|留著小鬍子的浙大博導是科普達人

省科技館有個科學院AST-SPACE, 不定期地會有會員活動。 每次主題都不一樣, 有時是請專家做科普, 有時是和國外實驗室連線。

3月12日, 植樹節到了。 這天AST-SPACE的小會員們齊聚在省科技館四樓報告廳, 這天來了一位神秘的小鬍子老師。 他最醒目的標誌就是嘴唇上的一撇小鬍子, 頭髮梳得光光的, 黑框眼鏡後面的眼睛活力四射, 快樂又滑稽。

他叫唐建軍, 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 同時還是中國生態文明教育科學首席傳播專家, 他的頭銜一大堆, 總之, 好牛!

而這天, 他要帶孩子們一起探索大自然世界中尋常卻深藏的生存智慧。

植物和動物哪個更厲害?

為什麼鳥兒吃蟲子而不吃別的東西?

生物的擬態和保護色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隱蔽擬態, 什麼是標誌擬態?

……

小鬍子老師站在環形會議室的中央, 而坐在一層層往上的弧形會議桌後面的孩子人小鬼大,

有時候把小鬍子老師氣得嗷嗷叫:“安靜聽, 問你時, 你再說, 不知道不要說。 再說, 我就要飛起一腳!”

孩子們一聽, 全都笑翻了。

也有的時候, 孩子們完全被小鬍子老師“唬”住了。

他PPT上放映的高清照片和動圖真不是蓋的, 連真菌孢子、歐亞槭翅果發射種子的動圖都有呢。

有時候是被他滔滔不絕的生物學術語給嚇住了, 還有時是被他深奧的人生大道理吸引住了, 小鬍子老師還會寫詩呢——

“無論大象還是螻蟻, 無論百花還是藤蔓, 無論花紅還是綠葉, 無論秋謝還是冬翠, 就這麼坦然地生活, 保持著悠然的姿態!”這首詩的名字叫《美麗生命頌》。

小鬍子老師告訴孩子們, 生物平等,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 自然界的每一種物種都有他的活法, 沒有誰是絕對的厲害。 他要孩子們生活中多多思考, 成為終身善於思考的人。 “人生的真諦在於尋找人生的完整與華美。 ”

孩子們對小鬍子老師的頭銜不感興趣, 也從不看頭銜, 而大人們聽了他的頭銜, 估計要瞪大了眼睛呢。

“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們都覺得做科普是為社會造福的事情, 而且科普要運用生活化、通俗易懂的語言, 這就既要有人文素養, 又要能跟生活相結合。 ”他說, 花一部分精力做科普, 讓象牙塔里的研究走出去, 被更多幹部、百姓知道, 說不定還能讓科研成果更因地制宜地得到推廣呢。

“我們每年花那麼多精力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 其實不也是為了擴大科研成果的影響力嘛!”

唐建軍做科普志願者已經20年了, 開過400多場科普講座, 每場講座的聽眾最少50人, 最多上千人。 從2005年起, 他還帶動年輕浙大教師、博士一起做科普。 “科學from people, with people, for people!”唐建軍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