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建誠信蘇州 共築美麗天堂

信用是城市發展的精神內核, 城市是信用建設最關鍵的推動主體。 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度重視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蘇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部署要求, 扎實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取得良好進展。

去年4月, 蘇州市繼獲批創建國家信用建設示範城市之後, 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蘇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體推進, 亮點紛呈。

一、夯實組織基礎

蘇州市信用體系建設小組由原先的54家擴充至70家。 該市先後召開“雙公示”工作專題會議、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會等,

將信用工作納入政府對各部門績效考核。

二、完善平臺建設

蘇州市公共信用資訊平臺自2013年4月啟動實施, 至2014年6月已率先在全省建成覆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資料庫。 截至目前, 企業庫已歸集65家部門, 3467萬條資訊;個人庫歸集22家部門, 2964萬條資訊。

三、深化資訊應用

蘇州市在市長品質獎、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產業引導資金項目, 財政專項資金等60項評審中開展信用審查, 並成立國資企業信用征信公司, 依託市信用平臺, 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已入庫企業近11萬家, 提供信用查詢14萬餘次, 累計為5300餘戶企業授信逾1600億元。

四、強化信用監管

蘇州市推行信用承諾網上公示, 目前已在財政專項資金申報、納稅承諾、產品經營等行政管理中廣泛使用信用承諾。

在農業、住建、旅遊、商務、安監、檢驗檢疫、規劃、市容市政等部門建立完善行業信用資料平臺, 探索信用等級分類管理。

此外, 蘇州市積極落實信用聯動獎懲, 在環境保護、金融稅務、安全監管、醫療衛生、勞動用工等重點領域, 開展部門聯動專案。

與螞蟻金服合作推出融匯“資料+模型+場景”的市民信用評價產品“桂花分”, 並接入聯通客戶信用評價體系等協力廠商指標, 力求打造開放、富有活力的市民信用體系。

五、加快專項落實

去年以來, 國家先後部署統一信用代碼轉換、信用資訊“雙公示”等專項任務, 蘇州市政府將其與政務資訊公開、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相結合, 積極組織加快貫徹落實。

截至三月底, 蘇州市已完成37.9萬戶企業、5213家機關事業單位、7473家社會組織的代碼轉換任務。

與此同時, 蘇州市開發信用平臺“雙公示”系統, 通過開展專項業務培訓、檔解讀、現場指導等方式, 確保“雙公示”工作及時、規範開展。 截至目前, 平臺有效入庫“雙公示”資料730萬餘條, 其中66萬餘條在“中國蘇州”網和“誠信蘇州”網集中公示, 存量資訊全部公示完畢。

六、營造誠信氛圍

通過多媒體、全方位的輿論引導, 蘇州市政府組織開展《家在蘇州·誠信—2016蘇州市民手冊》進家入戶、“誠信宣傳周”、誠信守法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

該市積極開展企業信用貫標和人才培養工作, 累計培育省貫標企業3030家、市級信用示範企業289家、省級信用示範企258家,

並有457人獲得助理信用管理師資格證書。

七、探索共建機制

蘇州市政府致力於扶持信用服務產業和機構的發展。 截至目前已累計安排超過1000萬元信用專項資金用以扶持30余個信用應用專案, 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機構在協同政府監管、創新社會管理、服務民生需求方面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通過建設姑蘇區、吳中區信用服務產業園, 吸引征信產業鏈相關企業集聚發展, 培育打造大資料征信產業鏈。

落實社會信用體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建設戰略, 與震澤鎮政府簽約共建“信用+”絲綢小鎮的戰略合作項目, 共同打造以誠信為內涵的特色小鎮2.0版。

近日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城市信用狀況綜合監測中, 蘇州市已連續四個月(2016年10月-2017年1月)蟬聯全國地級市第一位。

未來, 蘇州市將認真落實國家信用建設工作部署, 力爭高水準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我們要讓城市信用建設成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手段。 ”蘇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辦公室主任顧斌告訴中國日報網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