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東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一個中東打不開的“死結”

庫爾德人, 在中東是一個人口僅次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第四大民族。 庫爾德人約有3000萬人口, 主要分佈於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 少數分佈於阿富汗、亞塞拜然、黎巴嫩、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土庫曼斯坦等, 在歐洲也有一定數量的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的分佈很有特點, 土耳其東南部有1400萬, 伊朗西北部600多萬, 伊拉克北部約500多萬, 敘利亞東北部約130多萬, 上述四國的這些地區是相連的, 也就是說上述四國的這些邊境地區的庫爾德人是連成一片的, 構成了一個狹長弧形庫爾德人聚集區。

上述四國地區的庫爾德人長期人員和思想交流頻繁, 不僅在本國有自治主張, 更是夢想建立統一的大庫爾德斯坦。 一提起庫爾德, 估計這四國政府立馬就頭疼起來了。

庫爾德人分佈

庫爾德人其前身自西元前便生活在西亞大地上, 主流學者甚至庫爾德人自己都認為當年統治伊朗高原的米底人便是其的祖先的主體。

西元前6世紀中期, 米底被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征服, 米底人與波斯人的融合形成了今日的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英勇善戰, 但是十分悲劇的是其所處的位置周邊大國林立, 歷史上先後被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國、羅馬帝國、薩珊波斯征服並統治, 西元7世紀又被阿拉伯帝國征服, 逐步信仰伊斯蘭遜尼派。 西元12世紀塞爾柱突厥在這裡建立了庫爾德斯坦省, 之後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橫掃西亞, 庫爾德也無法倖免。 蒙古人的統治後波斯薩法維王朝興起, 庫爾德斯坦絕大多數地區又被其所佔據, 塞爾柱突厥的一支奧斯曼土耳其在1326年建立起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之後與波斯薩非王朝開始爭奪庫爾德地區, 1639年, 奧斯曼帝國和波斯薩法維王朝簽署了林堡合約, 確定了兩國對庫爾德斯坦的瓜分。 庫爾德斯坦大部分歸屬奧斯曼帝國, 少部分歸屬薩菲王朝, 16個庫爾德公國和50個封地有相對獨立的地位, 1847年, 奧斯曼帝國消滅了最後一個庫爾德公國博赫坦。

庫爾德人口分佈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作為同盟國的奧斯曼土耳其被協約國打敗, 1918年10月30日代表協約國的英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簽訂了《穆德洛斯停戰協定》, 土耳其被迫交出葉門和麥迪那, 許多領土均被協約國“委託管理”, 昔日的屬地被協約國瓜分得乾乾淨淨。 1920年, 巴黎和會就如何處置戰敗國奧斯曼帝國達成了《色佛爾條約》, 奧斯曼蘇丹蘇丹穆罕默德六世接受了這一條約。 根據該和約, 土耳其原有領土縮小了3/4, 本土也被瓜分, 黑海海峽由國際委員會管理, 同時規定建立自治的庫爾德斯坦。 土耳其各界群情激奮, 以凱末爾為領導的土耳其的民族主義者于安卡拉成立了土耳其大國民議會,

1921年9月, 凱末爾率領殘存的帝國軍隊擊敗了入侵的希臘軍隊, 1922年11月1日, 蘇丹制被廢除, 最後一任君主穆罕默德六世於11月17日離開土耳其。 1923年7月24日, 土耳其政府凱末爾與協約國在瑞士洛桑簽訂了《洛桑條約》, 用來取代《色佛爾條約》。 根據《洛桑條約》, 土耳其放棄了其在阿拉伯地區的領土和賽普勒斯, 但保留了東色雷斯, 同時取消了亞美尼亞的獨立和庫爾德的自治。 土耳其的阿拉伯地區的領土像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約旦等被協約國“委託管理”, 1920年起, 敘利亞、黎巴嫩由法國委任統治, 巴勒斯坦、伊拉克、約旦由英國委任統治, 《洛桑條約》對此予以承認。 1923年的《洛桑條約》再沒提及庫爾德自治或獨立問題, 奧斯曼帝國的庫爾德斯坦被一分為三,分屬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再加上波斯境內的庫爾德人,庫爾德人分佈主要在中東4個國家的格局延續至今。

20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的疆域

庫爾德人與波斯人具有血緣關係,但是信仰則不太相同,伊朗是一個什葉派穆斯林為主的國家,而庫爾德人大都屬於遜尼派穆斯林。在歷史上各阿拉伯王朝強臣將軍大多是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後期,阿拉伯人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最後都紛紛獲得了獨立,而庫爾德人則被分割於四個國家之中。四國境內的庫爾德人一直謀求自治甚至獨立。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要建立單一的土耳其人國家,引起庫爾德人的強烈反彈,在1978年土耳其庫爾德工人党成立,其組織遊擊隊與政府軍對抗。1945年伊朗庫爾德民主黨成立,謀求自治。1970年3月,伊拉克政府與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簽訂和平協定,規定四年內給予自治,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伊境內的庫爾德人曾趁機舉事試圖脫離伊拉克,但相繼遭到伊政府軍的嚴厲彈壓。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美國推翻,2006年,伊拉克成為聯邦制國家,現在伊拉克北部設有庫爾德人自治區,取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利。由於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在該國所占人口比例較小,以前敘利亞庫爾德人聚集區的政治訴求要溫和一些,現在局勢尚不明朗。庫爾德問題在中東是僅次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第2大熱點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讓上述四國頭疼不已。

奧斯曼帝國的庫爾德斯坦被一分為三,分屬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再加上波斯境內的庫爾德人,庫爾德人分佈主要在中東4個國家的格局延續至今。

20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的疆域

庫爾德人與波斯人具有血緣關係,但是信仰則不太相同,伊朗是一個什葉派穆斯林為主的國家,而庫爾德人大都屬於遜尼派穆斯林。在歷史上各阿拉伯王朝強臣將軍大多是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後期,阿拉伯人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最後都紛紛獲得了獨立,而庫爾德人則被分割於四個國家之中。四國境內的庫爾德人一直謀求自治甚至獨立。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要建立單一的土耳其人國家,引起庫爾德人的強烈反彈,在1978年土耳其庫爾德工人党成立,其組織遊擊隊與政府軍對抗。1945年伊朗庫爾德民主黨成立,謀求自治。1970年3月,伊拉克政府與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簽訂和平協定,規定四年內給予自治,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伊境內的庫爾德人曾趁機舉事試圖脫離伊拉克,但相繼遭到伊政府軍的嚴厲彈壓。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美國推翻,2006年,伊拉克成為聯邦制國家,現在伊拉克北部設有庫爾德人自治區,取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利。由於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在該國所占人口比例較小,以前敘利亞庫爾德人聚集區的政治訴求要溫和一些,現在局勢尚不明朗。庫爾德問題在中東是僅次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第2大熱點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讓上述四國頭疼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