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耐得住消磨,才享受得了小確幸的生活

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 看「好好虛度時光」就夠了!▲

認識佩佩的時候, 被她生活中細碎的小確幸吸引, 覺得二十幾歲就能追求歲月靜好的姑娘, 真是奢侈。

那時我參加一個花藝課程, 佩佩是花藝老師。 聽她耐心講解花材, 手裡靈巧地擺弄修剪, 專注又專業, 半小時後一束靈動的花出現在我面前。

然而, 插花並不是她的主業。 她真正的身份, 是插畫師。

佩佩今年28歲, 在廣州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工作室, 以畫插畫為生, 她是《知日》《知中》等雜誌的合作插畫師。

知名的有根據阿多尼斯《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畫的系列插畫作品。

△ “孤獨是一座花園, 但其中只有一棵樹。 絕望長著手指, 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 太陽即使在憂愁的時候, 也要披上屬於光明的衣裳。 死亡來自背後, 即使它看上去來自前方。 前方只屬於生命。 ”

△ “但願來自幽谷和歲月的雪杉, 向我張開懷抱, 但願它守護我, 遠離珍珠和船帆的誘惑。 ”

△“花萼在我陰影下行走, 樹木在我身後奔跑, 幻想在我臉上築起, 無聲的島嶼和城堡。 ”

△《花的國——童年領導者》

△花的國《擁抱》

“阿多尼斯這部詩集,在第一次讀到時就想畫下來,有一種互相照見的感覺。”

佩佩每天的生活,外人看來單調了些:每天早起到畫室,一畫一整天。對佩佩來說,這就是理想生活。在一件事上的沉浸感,是幸福感的巨大來源。

休息時坐在沙發上聽音樂喝茶,透過畫室大大的落地窗望向窗外,陽光下尤加利葉的光斑映在桌前。

有時間與心境捕捉到生活的細節之美,並去表達它,對一個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

耐得住消磨,耐得住寂寞,是佩佩練就的本事。

△佩佩生活裡的小確幸。

“我參加了四年高考,最後一年才考來廣州。”

生長在河南開封一個閉塞的小縣城,佩佩直到高二才知道有美院這種東西的存在,小時候喜歡畫畫,就順理成章決定考美院。

第一年高考失敗,她隻身去了北京,在央美附近的一個小畫室學習,備考。

深知家裡的錢來之不易,從不亂花。住地下室,吃路邊攤,水果零食啊,是奢侈品,幾乎不買。

一年一年地,沒考上然後再複讀,從18歲到21歲,整整三年,佩佩在北京過著同樣的生活,畫室與地下室兩點一線。

北京這座城市的地下室,收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夢想。昏暗潮濕的空氣裡,無數微弱的燈光正在被點亮被熄滅。

“在北京三年一個景點也沒有去過,最大的樂趣就是待在附近的公園坐著看來來往往悠閒的人,畫畫速寫,和陌生人聊天。

記得有一天朋友指著公園對面一座高樓說,前幾天有個學生一直沒考上跳樓了,我沉默了好一會兒。

也許有人會說我為了考一個學校考那麼久不值得,但我覺得,草草結束生命才是不值得。”

“有一年為了省路費,過年留在北京沒回家,除夕夜的北京像一座空城,我站在地下室門口給家裡打了電話。一抬頭是萬家團圓燈火,沒有一盞跟我有關。”

說出來沒什麼了不起的艱難,但那種漫長而未來不明的消磨和寂寞,像個巨獸,時時在消耗鬥志。

“有一次,快要離開北京時,上午打包好行李,下午去畫室畫畫,房東突然破門而入,大聲吼著"你們這些河南人啊,連個被子都要偷。"

“畫室的同學齊刷刷看向我,我那會兒年紀小,站在角落裡一句話都不敢說,眼淚一個勁往下掉。後來畫室的老師幫我給了房東50塊錢,這件事才算解決。但是我真的沒偷被子,那個被子是我來北京時,從家裡帶過來的。”

三年裡,不斷給自己打氣捱過,可一句冤枉的話就能讓堅強瓦解。

卻還是要鼓起勇氣,佩佩跟自己說,眼睛直視前方,直直地走,只要走到對岸就好了。

不倒下,就是贏的開始。

第四年高考,依舊是專業課成績通過了夢想的學校——央美,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以償。

後來,陰差陽錯,來廣州讀了廣美。她心裡鄭重地,和暗戀了四年的大學說再見。

上了大學,一切變得順起來。連續拿了三年一等獎學金,打工賺錢自己交學費,堅持跑步,瘦了30斤。在北京那三年囤積的脂肪和壓抑,一起離開了。最終以“廣州美術學院優秀畢業生”的身份本科畢業。

順利考上研究生,趕上最後一年公費,每個月有補助,插畫約稿也多了起來。

七年插畫專業畢業,由於功底扎實,不愁稿約,佩佩做了自由插畫師,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有了一段穩定的感情。

成長這條路,在到達某個節點之前,崎嶇坎坷遍地都是,有人自怨自艾輕易放棄,有人態度消極放任自流,而有的人,選擇在幽暗的角落裡蓄養深根。只要不倒下,就會更踏實地站起來。

都是普通人,沒有大起大落的人生,也不需要挺過大災大難,普通人的功課,是耐得住生活的消磨,不被磨去求好的決心,和享受小確幸的心境。

看佩佩的插畫,就有一種細細生活的能量。她的《花的國》裡,花朵們在“花的國”裡擁抱、沐浴、游泳、閒聊。通過花朵的“肢體語言”來描述花卉的日常,把人類的行為賦在花朵身上,童真自在。

如今佩佩雖為自由插畫師,卻依然每天按時起床去工作室,坐在畫桌前開始認真畫畫。所有自由,皆源於自律。

“一直在提醒自己,把畫畫作為一個正式的工作來做,像上班一樣,要為自己負責。”

“有一段時間陷入瓶頸期,直到偶然間讀到一本小山登美夫的《當代藝術商機》,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奈良美智的:

他只是描繪“想畫的事物”,他只是一直不斷地畫著,這是藝術家最單純無暇的核心部分,他從未動搖改變過。

這句話對我觸動非常大,於我來說,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給我靈感,但我畫筆下的東西,都是眼睛看見的事物與心靈思考結合的產物。思考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喜歡畫植物的插畫師,她在工作室養了很多植物,插畫之外,鑽研花藝,賺了稿費獎勵自己的方式,是買幾盆長草很久的植物,清空購物車放了很久的植物種子。

“你喜歡現在的狀態嗎?”

“很喜歡。靠手藝吃飯,有一個可以容納自己興趣愛好的空間,做著喜歡的事情,希望這種狀態可以延續到老。

跟理想生活的唯一差距就是,現在工作室的植物總在室內,很懷念小時候家裡的院子和姥姥的小花園,希望以後有小花園,畫畫到老。”

“從一個小縣城走出來,現在常常想,以後過的再壞能有多壞呢,大不了從哪裡來再回哪裡去。"

經歷過消磨,耐得住寂寞,就對生活有底氣,因為自己能讓自己快樂。

以前讀阿多尼斯,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世界讓我遍體鱗傷,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每個人的成長道路,都有過重要的時間節點,或早或晚。

在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堅韌而細緻地生活,等待長出翅膀的那一天。用盡力氣吸收能量,來供養這個時間節點以後的理想歲月。

本期作者:七月,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生於西北,現居嶺南。來自鄉野,願為塵埃,風在哪裡,人在哪裡。

-END-

推薦閱讀:

懂美的人,不容易做醜事

所有轉機,都屬於不按套路活著的人

她用四個半月重走2萬5千里“玄奘之路”,收穫了什麼?

【轉載、投稿、合作】

請郵件聯繫:hhxdsg@qq.com

△花的國《擁抱》

“阿多尼斯這部詩集,在第一次讀到時就想畫下來,有一種互相照見的感覺。”

佩佩每天的生活,外人看來單調了些:每天早起到畫室,一畫一整天。對佩佩來說,這就是理想生活。在一件事上的沉浸感,是幸福感的巨大來源。

休息時坐在沙發上聽音樂喝茶,透過畫室大大的落地窗望向窗外,陽光下尤加利葉的光斑映在桌前。

有時間與心境捕捉到生活的細節之美,並去表達它,對一個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

耐得住消磨,耐得住寂寞,是佩佩練就的本事。

△佩佩生活裡的小確幸。

“我參加了四年高考,最後一年才考來廣州。”

生長在河南開封一個閉塞的小縣城,佩佩直到高二才知道有美院這種東西的存在,小時候喜歡畫畫,就順理成章決定考美院。

第一年高考失敗,她隻身去了北京,在央美附近的一個小畫室學習,備考。

深知家裡的錢來之不易,從不亂花。住地下室,吃路邊攤,水果零食啊,是奢侈品,幾乎不買。

一年一年地,沒考上然後再複讀,從18歲到21歲,整整三年,佩佩在北京過著同樣的生活,畫室與地下室兩點一線。

北京這座城市的地下室,收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夢想。昏暗潮濕的空氣裡,無數微弱的燈光正在被點亮被熄滅。

“在北京三年一個景點也沒有去過,最大的樂趣就是待在附近的公園坐著看來來往往悠閒的人,畫畫速寫,和陌生人聊天。

記得有一天朋友指著公園對面一座高樓說,前幾天有個學生一直沒考上跳樓了,我沉默了好一會兒。

也許有人會說我為了考一個學校考那麼久不值得,但我覺得,草草結束生命才是不值得。”

“有一年為了省路費,過年留在北京沒回家,除夕夜的北京像一座空城,我站在地下室門口給家裡打了電話。一抬頭是萬家團圓燈火,沒有一盞跟我有關。”

說出來沒什麼了不起的艱難,但那種漫長而未來不明的消磨和寂寞,像個巨獸,時時在消耗鬥志。

“有一次,快要離開北京時,上午打包好行李,下午去畫室畫畫,房東突然破門而入,大聲吼著"你們這些河南人啊,連個被子都要偷。"

“畫室的同學齊刷刷看向我,我那會兒年紀小,站在角落裡一句話都不敢說,眼淚一個勁往下掉。後來畫室的老師幫我給了房東50塊錢,這件事才算解決。但是我真的沒偷被子,那個被子是我來北京時,從家裡帶過來的。”

三年裡,不斷給自己打氣捱過,可一句冤枉的話就能讓堅強瓦解。

卻還是要鼓起勇氣,佩佩跟自己說,眼睛直視前方,直直地走,只要走到對岸就好了。

不倒下,就是贏的開始。

第四年高考,依舊是專業課成績通過了夢想的學校——央美,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以償。

後來,陰差陽錯,來廣州讀了廣美。她心裡鄭重地,和暗戀了四年的大學說再見。

上了大學,一切變得順起來。連續拿了三年一等獎學金,打工賺錢自己交學費,堅持跑步,瘦了30斤。在北京那三年囤積的脂肪和壓抑,一起離開了。最終以“廣州美術學院優秀畢業生”的身份本科畢業。

順利考上研究生,趕上最後一年公費,每個月有補助,插畫約稿也多了起來。

七年插畫專業畢業,由於功底扎實,不愁稿約,佩佩做了自由插畫師,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有了一段穩定的感情。

成長這條路,在到達某個節點之前,崎嶇坎坷遍地都是,有人自怨自艾輕易放棄,有人態度消極放任自流,而有的人,選擇在幽暗的角落裡蓄養深根。只要不倒下,就會更踏實地站起來。

都是普通人,沒有大起大落的人生,也不需要挺過大災大難,普通人的功課,是耐得住生活的消磨,不被磨去求好的決心,和享受小確幸的心境。

看佩佩的插畫,就有一種細細生活的能量。她的《花的國》裡,花朵們在“花的國”裡擁抱、沐浴、游泳、閒聊。通過花朵的“肢體語言”來描述花卉的日常,把人類的行為賦在花朵身上,童真自在。

如今佩佩雖為自由插畫師,卻依然每天按時起床去工作室,坐在畫桌前開始認真畫畫。所有自由,皆源於自律。

“一直在提醒自己,把畫畫作為一個正式的工作來做,像上班一樣,要為自己負責。”

“有一段時間陷入瓶頸期,直到偶然間讀到一本小山登美夫的《當代藝術商機》,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奈良美智的:

他只是描繪“想畫的事物”,他只是一直不斷地畫著,這是藝術家最單純無暇的核心部分,他從未動搖改變過。

這句話對我觸動非常大,於我來說,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給我靈感,但我畫筆下的東西,都是眼睛看見的事物與心靈思考結合的產物。思考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喜歡畫植物的插畫師,她在工作室養了很多植物,插畫之外,鑽研花藝,賺了稿費獎勵自己的方式,是買幾盆長草很久的植物,清空購物車放了很久的植物種子。

“你喜歡現在的狀態嗎?”

“很喜歡。靠手藝吃飯,有一個可以容納自己興趣愛好的空間,做著喜歡的事情,希望這種狀態可以延續到老。

跟理想生活的唯一差距就是,現在工作室的植物總在室內,很懷念小時候家裡的院子和姥姥的小花園,希望以後有小花園,畫畫到老。”

“從一個小縣城走出來,現在常常想,以後過的再壞能有多壞呢,大不了從哪裡來再回哪裡去。"

經歷過消磨,耐得住寂寞,就對生活有底氣,因為自己能讓自己快樂。

以前讀阿多尼斯,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世界讓我遍體鱗傷,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每個人的成長道路,都有過重要的時間節點,或早或晚。

在這個時間點到來之前,堅韌而細緻地生活,等待長出翅膀的那一天。用盡力氣吸收能量,來供養這個時間節點以後的理想歲月。

本期作者:七月,好好虛度時光簽約作者。生於西北,現居嶺南。來自鄉野,願為塵埃,風在哪裡,人在哪裡。

-END-

推薦閱讀:

懂美的人,不容易做醜事

所有轉機,都屬於不按套路活著的人

她用四個半月重走2萬5千里“玄奘之路”,收穫了什麼?

【轉載、投稿、合作】

請郵件聯繫:hhxdsg@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