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出晚歸只為辦好群眾的事 對得起身上的制服

楊霞正在幫同事解決群眾問題。

4月的璧山還有些乍暖還寒, 夜裡10點半, 楊霞的手機鈴聲響起, 她翻身起床走到書桌前。

也許, 這一夜,

她又將無眠。

這樣的日子楊霞早已習慣, 在視窗單位工作十多年, 加班加點早已成為家常便飯。 在她眼中, 只要能為群眾辦好事, 一切都值得。

■個人簡歷

楊霞, 女, 42歲, 漢族, 中共黨員, 大學本科學歷, 現任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璧山區分局註冊登記科副科長。 從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二十年, 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服務發展之星”、“先進工作者”和“優秀視窗工作人員”。 2017年3月, 她被命名為第三批重慶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此次, 全市僅30名同志被命名為第三批重慶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楊霞同志為全市工商系統唯一一位元獲此殊榮的個人。

視窗工作十幾年從不關手機

24小時待命

楊霞是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璧山區分局註冊登記科副科長,

她在視窗單位堅持十幾年, 成為在這個視窗工作最久的人。

楊霞有個習慣, 晚上睡覺不關手機, 因為她怕耽誤了事情。

去年, “重慶山水主題小鎮——六旗樂園”項目就要落戶璧山, 美國六旗主題樂園與狄斯奈樂園、環球影城並稱世界三大超級主題樂園品牌, 憑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與運營能力, 每一個六旗樂園都成為刺激區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楊霞深知這個專案的落地將會對璧山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促成專案早日落地, 楊霞說自己24小時待命。

因為對方連絡人白天在北京處理各種事務, 楊霞就把自己晚上的時間留給對方, 只要對方一個電話打來, 她就在電話中指導對方完成該主體工商登記材料的準備。

去年11月, 當“重慶山水主題小鎮——六旗樂園”將申請註冊登記的材料, 遞交到璧山行政服務中心工商視窗, 視窗工作人員僅用了1個小時就給對方發了營業執照。

之後, 楊霞也隨時與對方保持聯繫, 協助對方完善相關後續手續。

見證改制

提前完成個體戶的轉型升級

在視窗從事登記工作, 楊霞一干就是十幾年。 在這十幾年裡, 她經歷了國有集體經濟的改制、工商由市管會到行政管理的改革、換發新版執照、個體轉型升級、璧山縣升區行政區劃調整、“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以及正在進行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在每次改革中, 楊霞都全力以赴。 在2013年11月啟動的“個轉企”工作中, 工商登記視窗在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

楊霞提前、超量完成了全區890余戶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工作任務。

去年夏天, 一位元老人到視窗辦事, 因為天氣太熱的緣故, 老人汗流浹背, 面色蒼白。 楊霞發現老人中暑了, 立即買來降暑藥給老人服下, 老人情況慢慢好轉。

老人表示, 自己五證不齊全, 希望能儘早辦好證件。

按照規定, 證件在20個工作日內辦好就行, 但看著老人急切的眼神, 楊霞和同事們商議後決定, 在不違背程式的情況下“特事特辦”, 優先辦理老人的證件。

半個小時候後, 老人拿到了新的“五證合一”證書。 老人握著楊霞的手連聲感謝, 說視窗的工作人員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

讓老百姓滿意才對得起制服

帶病工作

商事制度改革以來, 登記視窗工作強度比以往高了許多, 每天的接件量是以前的數倍。

去年2月, 楊霞查出患有纖維素瘤, 醫生要求她儘快做切除手術。 但楊霞總是因為工作原因一拖再拖, 直到4月底才完成手術。

手術臺上, 醫生生氣了, 楊霞的腫瘤已經從最初的直徑2cm增長到直徑5cm, 長大了一倍還多。

纖維素瘤切除術後, 醫生要求她必須休息一個月, 否則影響身體恢復。

但楊霞不聽話。 一周後, 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楊霞說, 登記視窗人手短缺、業務繁忙, 一名同事外派學習, 一名同事正休產假, “若我再休一個月, 那群眾辦事豈不是要耽誤更多時間?”楊霞說。

在這期間, 因為工作強度過大、休息不夠, 抵抗力下降, 高燒持續不退。 丈夫埋怨說, 為了工作她簡直是連命都不要了。

每到這種時候,楊霞便說:“既然幹了這份工作,我就要負責,就要做好,要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滿意才對得起我這身工商制服。”

“這麼多年,我慢慢也理解了,能幫她就幫吧。”丈夫譚君說,既然妻子一心撲在工作上,自己就做她堅強的後盾吧。

她只想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

愧對家人

在同事眼中,楊霞是一個平易近人、熱情、能幹的人。

同事小石說:“霞姐就是一個工作狂。”一周5天工作日,她至少有3天早上提前1個小時到崗。

由於辦事的群眾很多,每天下午下班後,楊霞至少要延時辦工半小時,遇到特殊的登記情況甚至要延長兩三個小時。

算下來,楊霞每年至少要多上280個小時的班。也正是因為工作太忙,她錯過了兒子學校數百個家長日活動。

因為工作緣故,楊霞的兒子小譚從初中開始就一直住校,只有週末才回家。對孩子疏于照顧,楊霞一直心存愧疚。

兒子小譚曾埋怨楊霞說:“媽媽一上班就有無限激情,回到家就累得想睡覺。”

還好,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他逐漸理解了媽媽全力工作的心情。

楊霞說,如果再讓她選一次,她還是會選擇這份工作,因為她和父親都是工商人,他們只想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相信家人會理解她,就像當初她能夠理解父親一樣。

為了工作她簡直是連命都不要了。

每到這種時候,楊霞便說:“既然幹了這份工作,我就要負責,就要做好,要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滿意才對得起我這身工商制服。”

“這麼多年,我慢慢也理解了,能幫她就幫吧。”丈夫譚君說,既然妻子一心撲在工作上,自己就做她堅強的後盾吧。

她只想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

愧對家人

在同事眼中,楊霞是一個平易近人、熱情、能幹的人。

同事小石說:“霞姐就是一個工作狂。”一周5天工作日,她至少有3天早上提前1個小時到崗。

由於辦事的群眾很多,每天下午下班後,楊霞至少要延時辦工半小時,遇到特殊的登記情況甚至要延長兩三個小時。

算下來,楊霞每年至少要多上280個小時的班。也正是因為工作太忙,她錯過了兒子學校數百個家長日活動。

因為工作緣故,楊霞的兒子小譚從初中開始就一直住校,只有週末才回家。對孩子疏于照顧,楊霞一直心存愧疚。

兒子小譚曾埋怨楊霞說:“媽媽一上班就有無限激情,回到家就累得想睡覺。”

還好,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他逐漸理解了媽媽全力工作的心情。

楊霞說,如果再讓她選一次,她還是會選擇這份工作,因為她和父親都是工商人,他們只想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相信家人會理解她,就像當初她能夠理解父親一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