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身兼老師校長十七年 只為讓山裡孩子都能讀書

▲梅江小學許忠貴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課。

“當我第一次走進那大山深處的那所簡陋的學校裡, 看到那只有一間破爛不堪的泥牆瓦房校舍時,

真想扭頭就走。 但是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望著一個個淳樸的孩子時, 我的心一下就軟了, 當即就毫不猶豫地留了下來……這麼多年過去了, 那一幕我卻永遠都不會忘記”。 從此, 許忠貴走上了教學之路, 他成為了一名邊遠山區小學的代課教師, 並且一干就是十七年。

燃燈小學作為梅江小學的一所村小, 是梅江乃至全縣最為偏僻的學校, 坐落在燃燈山深處, 離當時的梅江中心校有十多裡路, 條件極其艱苦。 1988年, 梅江小學十分差老師, 特別是山區教師, 條件艱苦, 工資待遇極低, 沒人願意到那裡教書。

當時許忠貴剛高中畢業, 躊躇滿志還在重慶建築隊打工, 聽說學校要急聘一批代課教師, 他便毅然卷起鋪蓋回來接受了學校的挑選,

並且很樂意地到了梅江最邊遠的燃燈山那所村小。 時光荏苒,如今許忠貴儘管沒再從事教師行業(在主城務工),但當初的經歷已然沉澱為他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一挑一背 老師校長雙重身份十七年

許忠貴在梅江小學扮演著老師和校長的雙重角色, 這樣的雙重身份使得他不得不既要合理安排好課程, 又要自己管好自己。

每學期開學的時候, 受當時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的限制, 為了能順利開學, 孩子們能按時上課, 許忠貴在學生到校報名前, 就要到梅江中心校領好課本, 然後用籮筐裝好, 把裝得滿滿的書本一步一步挑上山。

山路崎嶇難走, 碰上雨天更是泥濘濕滑, 隨時都有滑倒摔傷的危險。

滿筐的書本經常壓得他連頭都抬不起來, 脖子和脊背更是又酸又腫, 疼得直不起身來。 當他走到學校時早已汗流浹背。 他多麼想坐下來好好歇息下, 但是看到孩子們盼望新書的興奮神情, 他只有趕緊擦擦臉上的汗水, 張羅著去給孩子們發新書。 這一挑一背, 就是整整十七年。

十七年來, 每當遇上刮大風, 教室的瓦片都會被吹掉不少。 “山裡風大, 冬天冷, 下雨屋漏, 娃兒們無法安心讀書。 學校偏僻, 資金少, 請不來人修理。 我便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時間, 買來材料, 用塑膠薄膜封住窗子, 爬上房修補漏洞。 我帶的娃都是附近村裡的, 淳樸、善良。 他們曉得我對他們的好, 就更加努力的學習, 這使我非常欣慰與感動。 ”許忠貴說。

複式教學 同一間教室不同年級上課

在代課的十七年中, 許忠貴飽嘗了其中的苦與酸。 當時條件差, 學校只有一間簡陋的教室, 一塊黑板, 十多張課桌, 裡面卻坐著兩個年級的學生, 所以只能採用複式教學。

“我以前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 所以感到有些困難, 但我並沒有灰心, 而是多學, 多問, 在不斷摸索中來提高教學技能。 我首先與學生和家長交流, 瞭解娃兒以前的學習狀況, 然後根據實際, 擬定一套複式教學的基本方法。 以前只有一塊黑板, 兩個年級的學生只能望著同一塊黑板上課。 後來我想方設法找來一塊小黑板, 讓不同年級的學生背靠背坐著上課, 這樣效果稍好些。 ”許忠貴說。

一個年級上課, 另一個年級就把要預習的內容或作業寫在黑板上。

而且上別的年級的課時要抓緊時間, 不然沒上課的學生就會等得不耐煩, 因此上課前要精心去安排。

由於山區孩子在4—5歲時尚未接受過學前教育, 就直接進入一年級學習。 沒有學習基礎的學生給教師教學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這就要求老師在工作中需要有極大的耐心、細心和愛心。 而這些, 許忠貴都做到了。

早出晚歸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幹農活

複式教學中, 學生年級差距大, 因此要想教好不同年級的學生, 就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 這使得許忠貴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每上完一堂課, 他就趁下課時間抓緊改作業, 中午也要邊吃飯邊批改作業。

學校在山上, 許忠貴家在山腳。 從家到學校有七八裡山路,每天走得快也要1個小時左右。起初沒安家時,他就在教室旁邊的一間幾平方米的瓦房裡住了下來,許忠貴用山裡的幾根木頭、繩子綁了一張床,用石頭壘了一個灶台,就算是學校的辦公室和教室宿舍,以及學校食堂了。

冬天天冷時,附近的男同學就會來和他擠在一起睡,這樣會暖和一些;中午路遠的同學會從家裡帶來米和菜或是剩飯菜,由許忠貴幫他們加熱煮飯。

後來由於父母年老體衰,又添妻兒,為了家庭和教學兩不誤,他每天只有早出晚歸,天剛濛濛亮就沿著崎嶇的茅草小路奔向學校。無論颳風還是下雪,哪怕生病,許忠貴也要堅持按時到校,從來沒有落下過學生們的一堂課。中午,許忠貴從家裡帶一點飯菜,和家遠的學生一起湊合著吃。下午放學後,他要先把低年級較遠的學生送回家後,才自己匆匆摸黑回家幹農活。

許忠貴說:“當別人吃了晚飯在家看電視時,我還在坡上幹活,幹完活回家,還要繼續備課和批改作業。十多年來,我難得有回時間看電視。”

愧對家人 只願讓山裡的孩子能讀書

十七年中,許忠貴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他的妻子。特別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父母上了年紀,家庭負擔沉重,他微薄的代課費無濟於事,是妻子含辛茹苦,一邊擔負起扶老攜幼的重擔,一邊還要下地種田。有時她也會發發牢騷:“這麼點錢,天天跑上跑下的,不知你是為了啥子呦?”許忠貴不好和她爭辯,只好笑一笑說:“那些山上的孩子也要讀書啊!”

十七年間,社會上的各種誘惑並沒有遠離許忠貴。一些不理解的人對他說:“你那點工資,就是不上課我們也不幹!何況每天還要走那麼遠的路,現在哪兒不好掙錢?”也有好心人勸他說:“你有文化,到外面幹,隨便掙點生活費不成問題。”儘管如此,許忠貴還是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終身從事教學,讓山裡的孩子都能讀書。

許忠貴的付出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很多家長都對他感激不已,學生們畢業了依然會打電話問候他,還親自登門看望他。

正當他開始嗅到桃李芬芳,倍感欣慰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消息:2005年下期,政府要求撤並燃燈山村小。還只是山村代課教師的許忠貴,大哭了一場,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執教十七年的學校。離開了朝夕相處的孩子們,許忠貴的心情無法形容,但他沒有怨恨,只是抹了一把眼淚,一如剛來時那樣。卷著鋪蓋去重慶朝天門當了搬運工,別人的嘲笑、譏諷他全不在乎,他只是低著頭,默默工作著。

■援助 十七年間,許忠貴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1989年,班上有一位離家十多裡遠的同學,名叫謝衛仁。他七歲失去了母親,和六十多歲的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年老體邁,為了維持生活,只有撿楠竹枝來賣。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那個寒冷的冬天,他的父親病倒了。第二天,謝衛仁很晚才到學校,一雙赤著的腳凍得發紫。他怯生生地來到許忠貴身邊說:“老師,我沒得法子讀書了。”看著他滿臉淚痕,許忠貴的心也被揪痛了。

下午放學後,許忠貴就和謝衛仁一起回了家。許忠貴和謝衛仁的父親一直談到深夜,同時把身上僅有的5元錢給了他父親。就這樣謝衛仁又背著書包回到了學校,許忠貴把學校發的教學獎擠出來資助他讀書,一直到小學畢業。而這樣為學生墊付學費的例子還有很多,“沒辦法,那時候村裡的學生都窮,我要是不墊付,他們就沒辦法上學了。”許忠貴如是說。

1998年,當時學校周圍有幾個勞改隊,因此勞教幹部的子女也來這個學校上學。當時許忠貴就遇上了一位叫宋星志的孩子。上低年級的時候還很聽話,後來慢慢性格上就發生了變化:叛逆、經常頂嘴還打同學,上學的路上經常毀壞別人的東西。有一次他把別人未成熟的柿子摘了一大半。他父親知道了,把他痛打了一頓。

當時許忠貴知道了,就跑去給他父親說了許多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一些知識,並把宋星志帶回了自己家教育。後來,許忠貴每天放學後都把他送回家中,對他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在宋星志讀初中後,許忠貴也經常把他叫到家中開導。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的壞孩子已經在江津電廠上班,現在的他尊敬長輩,學會與人和睦相處,他和他父母還會經常打電話關心問候許忠貴,宋星志還坦言:“許老師不是親生父親,勝似親生父親。”讓許忠貴感到很欣慰。許忠貴說,類似的孩子還有匡永攀等,在他的幫助下都取得了進步。

■獨白 我虧欠家人太多太多

雖然有時覺得累一點,但我總覺得這是我當老師應該的,回想起這些年來,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但對家庭的虧欠太多太多……自己的孩子沒細心照顧,雖然在外打工,但很聽話懂事。妻子也跟著我吃了很多苦,但從沒有過多的責備。家中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也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她卻從來沒有怨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我非常感動。這些年的教育教學中,雖然我的教學沒有精彩,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敬重與肯定。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以此來感謝黨和人民的厚愛!

雖然環境變了,但許忠貴的質樸沒有變,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真誠的愛沒有變。

他們這樣評價許忠貴老師

每天上班他總是第一個趕到學校,上課充滿激情,學生們都喜歡上他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許老師真正地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放寒暑假時,看到學校有垃圾,就會和值班老師一起打掃。

————梅江小學孫校長

老師是一個熱心腸的人,班上有一位殘疾孩子方俊東,不能行走的他只能靠父親背著來上學。上廁所和微機課時就把他從一棟樓背到另棟樓。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汶川大地震時,學校震感強烈,許老師將班級的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後,發現方俊東沒有下來,立即不顧危險,跑回3樓教室,將他背下來。

———梅江小學王副校長

從家到學校有七八裡山路,每天走得快也要1個小時左右。起初沒安家時,他就在教室旁邊的一間幾平方米的瓦房裡住了下來,許忠貴用山裡的幾根木頭、繩子綁了一張床,用石頭壘了一個灶台,就算是學校的辦公室和教室宿舍,以及學校食堂了。

冬天天冷時,附近的男同學就會來和他擠在一起睡,這樣會暖和一些;中午路遠的同學會從家裡帶來米和菜或是剩飯菜,由許忠貴幫他們加熱煮飯。

後來由於父母年老體衰,又添妻兒,為了家庭和教學兩不誤,他每天只有早出晚歸,天剛濛濛亮就沿著崎嶇的茅草小路奔向學校。無論颳風還是下雪,哪怕生病,許忠貴也要堅持按時到校,從來沒有落下過學生們的一堂課。中午,許忠貴從家裡帶一點飯菜,和家遠的學生一起湊合著吃。下午放學後,他要先把低年級較遠的學生送回家後,才自己匆匆摸黑回家幹農活。

許忠貴說:“當別人吃了晚飯在家看電視時,我還在坡上幹活,幹完活回家,還要繼續備課和批改作業。十多年來,我難得有回時間看電視。”

愧對家人 只願讓山裡的孩子能讀書

十七年中,許忠貴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他的妻子。特別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父母上了年紀,家庭負擔沉重,他微薄的代課費無濟於事,是妻子含辛茹苦,一邊擔負起扶老攜幼的重擔,一邊還要下地種田。有時她也會發發牢騷:“這麼點錢,天天跑上跑下的,不知你是為了啥子呦?”許忠貴不好和她爭辯,只好笑一笑說:“那些山上的孩子也要讀書啊!”

十七年間,社會上的各種誘惑並沒有遠離許忠貴。一些不理解的人對他說:“你那點工資,就是不上課我們也不幹!何況每天還要走那麼遠的路,現在哪兒不好掙錢?”也有好心人勸他說:“你有文化,到外面幹,隨便掙點生活費不成問題。”儘管如此,許忠貴還是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終身從事教學,讓山裡的孩子都能讀書。

許忠貴的付出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好評。很多家長都對他感激不已,學生們畢業了依然會打電話問候他,還親自登門看望他。

正當他開始嗅到桃李芬芳,倍感欣慰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消息:2005年下期,政府要求撤並燃燈山村小。還只是山村代課教師的許忠貴,大哭了一場,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執教十七年的學校。離開了朝夕相處的孩子們,許忠貴的心情無法形容,但他沒有怨恨,只是抹了一把眼淚,一如剛來時那樣。卷著鋪蓋去重慶朝天門當了搬運工,別人的嘲笑、譏諷他全不在乎,他只是低著頭,默默工作著。

■援助 十七年間,許忠貴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1989年,班上有一位離家十多裡遠的同學,名叫謝衛仁。他七歲失去了母親,和六十多歲的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年老體邁,為了維持生活,只有撿楠竹枝來賣。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那個寒冷的冬天,他的父親病倒了。第二天,謝衛仁很晚才到學校,一雙赤著的腳凍得發紫。他怯生生地來到許忠貴身邊說:“老師,我沒得法子讀書了。”看著他滿臉淚痕,許忠貴的心也被揪痛了。

下午放學後,許忠貴就和謝衛仁一起回了家。許忠貴和謝衛仁的父親一直談到深夜,同時把身上僅有的5元錢給了他父親。就這樣謝衛仁又背著書包回到了學校,許忠貴把學校發的教學獎擠出來資助他讀書,一直到小學畢業。而這樣為學生墊付學費的例子還有很多,“沒辦法,那時候村裡的學生都窮,我要是不墊付,他們就沒辦法上學了。”許忠貴如是說。

1998年,當時學校周圍有幾個勞改隊,因此勞教幹部的子女也來這個學校上學。當時許忠貴就遇上了一位叫宋星志的孩子。上低年級的時候還很聽話,後來慢慢性格上就發生了變化:叛逆、經常頂嘴還打同學,上學的路上經常毀壞別人的東西。有一次他把別人未成熟的柿子摘了一大半。他父親知道了,把他痛打了一頓。

當時許忠貴知道了,就跑去給他父親說了許多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一些知識,並把宋星志帶回了自己家教育。後來,許忠貴每天放學後都把他送回家中,對他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在宋星志讀初中後,許忠貴也經常把他叫到家中開導。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的壞孩子已經在江津電廠上班,現在的他尊敬長輩,學會與人和睦相處,他和他父母還會經常打電話關心問候許忠貴,宋星志還坦言:“許老師不是親生父親,勝似親生父親。”讓許忠貴感到很欣慰。許忠貴說,類似的孩子還有匡永攀等,在他的幫助下都取得了進步。

■獨白 我虧欠家人太多太多

雖然有時覺得累一點,但我總覺得這是我當老師應該的,回想起這些年來,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但對家庭的虧欠太多太多……自己的孩子沒細心照顧,雖然在外打工,但很聽話懂事。妻子也跟著我吃了很多苦,但從沒有過多的責備。家中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也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她卻從來沒有怨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讓我非常感動。這些年的教育教學中,雖然我的教學沒有精彩,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敬重與肯定。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以此來感謝黨和人民的厚愛!

雖然環境變了,但許忠貴的質樸沒有變,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真誠的愛沒有變。

他們這樣評價許忠貴老師

每天上班他總是第一個趕到學校,上課充滿激情,學生們都喜歡上他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許老師真正地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放寒暑假時,看到學校有垃圾,就會和值班老師一起打掃。

————梅江小學孫校長

老師是一個熱心腸的人,班上有一位殘疾孩子方俊東,不能行走的他只能靠父親背著來上學。上廁所和微機課時就把他從一棟樓背到另棟樓。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汶川大地震時,學校震感強烈,許老師將班級的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後,發現方俊東沒有下來,立即不顧危險,跑回3樓教室,將他背下來。

———梅江小學王副校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