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穀雨時節暮春至 須防濕邪健脾胃

4月20日起進入穀雨節氣。 這一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清明斷雪, 穀雨斷霜”,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 氣溫回升加快, 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科主任醫師顏芳指出, 穀雨節氣期間, 養生要尤其注意防濕邪傷身。

多吃祛濕利水食物

穀雨時節的南方地區, 楊花落盡子規啼, 自然景物告訴人們:時至暮春了。 這時, 南方的氣溫升高較快, 華南東部常會有一兩天出現30℃以上的高溫, 使人開始有炎熱之感。

南方地區還要注意雨水天氣所致的濕氣。

顏芳指出, 穀雨節氣前後, 各地氣溫開始回升, 降雨增多, 濕氣大, 天氣變化莫測。 因此, 穀雨前後, 應遵循自然節氣變化, 針對氣候特點進行穀雨養生。 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 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 因此需防“濕邪”侵襲傷身。 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 不要著涼, 多曬太陽, 適當運動。 如果已有“濕邪”侵入, 在日常飲食中, 可增加一些利水祛濕的食物, 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

《黃帝內經》有雲:“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時長四藏, 各寄治十八日。 ”這是說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 穀雨節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穀雨養生除了養肝護肝外, 還需要注意健運脾胃, 因為過了穀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

夏天即將來臨, 夏天以炎熱潮濕天氣為主, 此時應根據個人體質, 可適當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 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藥、鯽魚等, 為入夏打基礎。

野外春遊可養陽養肝

在起居養生方面, 顏芳建議, 穀雨節氣過後, 氣溫會逐漸升高, 雨量開始增多, 但是也要注意保暖, 早晚最好加件衣。 話說“穀雨寒死老鼠”, “很多人像夏天一樣穿衣服, 其實季節還沒有到, 濕氣、寒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 導致感冒。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春日總給人們一種萬物生長、蒸蒸日上的景象, 此時野外空氣清新, 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 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 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 如慢跑、做操、打球等, 也可以到野外春遊,

這不僅能暢達心胸, 怡情養性, 而且還能擴大身體的新陳代謝, 增加出汗量, 使氣血通暢, 鬱滯疏散, 祛濕排毒, 提高心肺功能, 增強身體素質, 減少疾病的發生, 使身體與外界達到平衡。

穀雨節氣中, 在精神情志養生方面, 還要重視精神調養, 應戒暴怒, 更忌情懷憂鬱, 要做到心胸開闊, 保持恬靜的心態, 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 切忌遇事憂愁焦慮, 以防肝火亢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