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亞航QZ8501、法航447事故,警惕速度換高度引發失速(下

文/喻心宏

亞航QZ8501、法航447事故, 警惕速度換高度引發失速(上)

4、推導A320-200損失速度與爬高時長的函數

本章推導A320-200重量68噸, 在27000、31000、35000英尺以上升率4000爬高,

損失速度與爬高時長的函數。 已知條件如下:

M:航空器重量, 68000公斤;

Z:飛行阻力, 升阻比10, Z=M/10公斤;

V:巡航速度, 0.78馬赫, 219.44米每秒;

H:航空器高度的增加量, 上升率4000, 高度增加量為4000*T/60英尺, 換算為米, H=0.3048*4000*T/60=20.32*T。

F:發動機推力, 沿用表一可知:

從27000開始爬升, 發動機最大推力梯度是-0.8306公斤每米, 爬高時長T後, 發動機最大推力FX=13611.3-0.8306*H=13611.3-0.8306*20.32*T公斤, 平均最大推力=13611.3-8.4389*T;

從31000開始爬升, 航空器爬高時長T, 本時間段平均最大推力=12574.9-8.4389*T;

從35000開始爬升, 航空器爬高時長T, 本時間段平均最大推力=11617.3-8.4389*T;

代入公式三, 得到A320-200在27000、31000、35000英尺上升率4000爬高, 損失速度與爬高時長T的函數:

27000英尺:VL= 3.6* ((13611.3-8.4389*T-6800)*T*9.81+sqrt((13611.3-8.4389*T -6800)*T*9.81*(13611.3-8.4389*T-6800)*T*9.81-4* 68000*(2*68000*20.32*T*9.81-68000*219.44*219.44-(13611.3-8.4389*T -6800)*219.44*T*9.81)))/(2* 68000)-790

31000英尺:VL= 3.6* ((12574.9-8.4389*T -6800)*T*9.81+sqrt((12574.9-8.4389*T -6800)*T*9.81*(12574.9-8.4389*T -6800)*T*9.81-4* 68000*(2*68000*20.32*T*9.81-68000*219.44*219.44-(12574.9-8.4389*T -6800)*219.44*T*9.81)))/(2* 68000)-790

35000英尺:VL= 3.6* ((11617.3-8.4389*T -6800)*T*9.81+sqrt((11617.3-8.4389*T -6800)*T*9.81*(11617.3-8.4389*T -6800)*T*9.81-4* 68000*(2*68000*20.32*T*9.81-68000*219.44*219.44-(11617.3-8.4389*T -6800)*219.44*T*9.81)))/(2* 68000)-790

將引數爬高時長T從0-180秒, 每變化6秒代入函數進行計算和作圖, 得到一組損失速度-爬高時長曲線如下:

圖三:在各飛行高度上升率4000爬高的損失速度-爬高時長關係曲線

三根曲線, 自上而下, 分別對應A320-200在27000、31000、35000英尺以4000英尺每分鐘爬升, 隨爬升時長而損失的速度, 該組曲線所示: A320-200在27000、31000、35000, 以4000英尺每分鐘爬升120秒, 損失速度分別為42、131、218公里每小時。

查閱FCOM, A320-200光潔狀態、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飛行, 失速速度191節(354公里每小時), 而A320-200以4000英尺每分鐘爬升持續2分鐘後, 損失速度218公里每小時, 實際速度降為572公里每小時(790-218=572), 有向失速靠攏的趨勢。

5、數學演算A320-200損失速度與上升率的關係

本章推導航空器重量68噸, 在27000、31000、35000英尺飛行, 損失速度與上升率IVV(4000-7000英尺每分鐘)的函數。 已知條件如下:

M:航空器重量, 取值68000公斤;

Z:飛行阻力, 上升率超過4000, 攻角較大, 升阻比下降, 假設4000-7000英尺每分鐘的範圍內, 升阻比隨上升率的增加而線性下降, 這個範圍內, 升阻比=10-(IVV-4000)/4000=11-IVV/4000, 因此飛行阻力近似為Z=M/(11-IVV/4000)公斤;

V:巡航速度, 0.78馬赫, 219.44米每秒;

H:每分鐘高度增加量為IVV英尺, 換算為米, H=0.3048*IVV。

T:時間, 60秒;

F:發動機推力, 沿用表一可知:

從27000以上升率IVV爬高, 發動機最大推力的梯度是-0.8306公斤每米, 發動機最大推力FX=13611.3-0.8306*H=13611.3-0.8306*0.3048*IVV公斤, 平均最大推力=13611.3-0.1266*IVV;

從31000以上升率IVV爬高, 發動機平均最大推力=12574.9-0.1266*IVV;

從35000以上升率IVV爬高, 發動機平均最大推力=11617.3-0.1266*IVV;

代入公式三, 得到A320-200從27000、31000、35000英尺以上升率IVV爬高, 每分鐘損失速度與上升率IVV的函數:

27000英尺:VL= 3.6* ((13611.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sqrt((13611.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13611.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4* 68000*(2*68000*0.3048*IVV*9.81-68000*219.44*219.44-(13611.3-0.1266*IVV -68000/(11-IVV/4000))*219.44*60*9.81)))/(2* 68000)-790

31000英尺:VL= 3.6* ((12574.9-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sqrt((12574.9-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12574.9-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4* 68000*(2*68000*0.3048*IVV*9.81-68000*219.44*219.44-(12574.9-0.1266*IVV -68000/(11-IVV/4000))*219.44*60*9.81)))/(2* 68000)-790

35000英尺:VL= 3.6* ((11617.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sqrt((11617.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11617.3-0.1266*IVV -68000/(11-IVV/4000))*60*9.81-4* 68000*(2*68000*0.3048*IVV*9.81-68000*219.44*219.44-(11617.3-0.1266*IVV -68000/(11-IVV/4000))*219.44*60*9.81)))/(2* 68000)-790

將引數IVV從4000-7000英尺每分鐘, 每變化100英尺每分鐘, 代入函數進行計算並作圖, 形成一組損失速度與IVV關係曲線如下:

圖四:在各飛行高度爬高每分鐘的損失速度-上升率關係曲線

三根曲線, 自上而下, 分別對應A320-200在27000、31000、35000英尺以上升率IVV爬升, 每分鐘損失的速度, 該組曲線所示:以上升率5000為例, A320-200在27000、31000、35000英尺爬升1分鐘, 損失速度分別為69、109、145公里每小時。

A320-200光潔狀態、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飛行, 失速速度191節(354公里每小時)。 而A320-200上升率7000爬升,持續1分鐘後,損失速度317公里每小時,實際速度降為473公里每小時(790-317=473),失速的趨勢非常明顯,必須立即警覺。

6、結論及建議

經過以上(1-5章)物理學推導和數學演算,從理論上揭示了一個現象:巡航狀態下,航空器上升率如果超過其重量和高度所對應的臨界上升率,儘管發動機100%功率(巡航高度的最大功率),隨著爬高時間越來越長,該機仍會不斷損失速度,隨著飛行速度逐漸下降,航空器空中失速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結論如下:

6.1 結論

1、臨界上升率:根據公式二進行演算,其具體數值與航空器重量和飛行高度有關。重量越大、高度越高,臨界上升率越小,意味著航空器越容易損失速度。反之,臨界上升率越高,航空器不容易損失速度。

2、損失速度:航空器超過臨界上升率且持續爬高,儘管發動機滿功率,仍然引發損失速度。損失速度根據公式三進行演算,其數值與航空器重量、飛行高度、實際上升率和爬高時長有關。航空器重量越大、飛行高度越高、超過臨界上升率越多和爬高持續時間越長,損失的速度越多。反之,航空器不容易損失速度。

3、臨界上升率公式(公式二)和損失速度公式(公式三)適用所有機型,本文所有的計算和圖表以A320-200為例。其他機型的計算方法和圖表規律相同,將各機型資料代入臨界上升率公式(公式二)和損失速度公式(公式三)進行計算並作圖,計算結果和所得圖表,與A320-200的類似。

4、損失速度引發失速的風險不容忽視:比如A320-200光潔狀態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飛行,失速速度191節(354公里每小時)。如果飛行高度35000英尺以7000英尺每分鐘上升率爬升,持續1分鐘後,損失速度317公里每小時,實際速度降為473公里每小時,失速風險極大,非常危險。

5、損失速度的關鍵原因:超過臨界上升率和爬高時長,二者缺一不可。巡航期間,因特殊要求(比如:為了避開空中相撞而執行TCAS機動)飛行機組需按程式快速上升,並未發生航空器損失速度過多,不意味著過快上升而引發失速的風險不存在。

對於短時間快速上升,上升的高度不多,航空器的勢能增加有限,動能未過多損失,因此,速度不會大幅度下降,不至於失速。

第四章的計算中也給出理論資料:A320-200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以4000英尺每分鐘上升率爬升1分鐘,損失速度71公里每小時,影響不大;持續2分鐘後,損失速度迅速增加到217公里每小時,有失速的趨勢。

因此,控制爬高時長是避免過多損失速度的關鍵。

基於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6.2 建議

1、在巡航期間,航空器不要持續(三分鐘)超過臨界上升率(由所在高度和自身重量決定)爬高(除非按TCAS的RA指令避免飛行衝突),否則,儘管發動機功率100%,該機仍會損失速度,一旦持續過長爬高進入失速,改出失敗,有可能釀成墜機事故。

2、飛行機組不僅應當瞭解空客飛機巡航期間,當迎角大於失速迎角,無論速度是大還是小,都會失速的特點;

還應理解一旦超過臨界上升率,必將造成速度換高度的原理,以及損失速度最終引發失速的危害,準確查閱和使用航空器各種組合條件下(不同重量在不同的飛行高度)的臨界上升率,和航空器各種組合條件下(重量、飛行高度、上升率、爬高時長)的損失速度,在飛行中正確控制航空器,避免重蹈以上兩個案例的覆轍。

而A320-200上升率7000爬升,持續1分鐘後,損失速度317公里每小時,實際速度降為473公里每小時(790-317=473),失速的趨勢非常明顯,必須立即警覺。

6、結論及建議

經過以上(1-5章)物理學推導和數學演算,從理論上揭示了一個現象:巡航狀態下,航空器上升率如果超過其重量和高度所對應的臨界上升率,儘管發動機100%功率(巡航高度的最大功率),隨著爬高時間越來越長,該機仍會不斷損失速度,隨著飛行速度逐漸下降,航空器空中失速的風險不容忽視。因此,結論如下:

6.1 結論

1、臨界上升率:根據公式二進行演算,其具體數值與航空器重量和飛行高度有關。重量越大、高度越高,臨界上升率越小,意味著航空器越容易損失速度。反之,臨界上升率越高,航空器不容易損失速度。

2、損失速度:航空器超過臨界上升率且持續爬高,儘管發動機滿功率,仍然引發損失速度。損失速度根據公式三進行演算,其數值與航空器重量、飛行高度、實際上升率和爬高時長有關。航空器重量越大、飛行高度越高、超過臨界上升率越多和爬高持續時間越長,損失的速度越多。反之,航空器不容易損失速度。

3、臨界上升率公式(公式二)和損失速度公式(公式三)適用所有機型,本文所有的計算和圖表以A320-200為例。其他機型的計算方法和圖表規律相同,將各機型資料代入臨界上升率公式(公式二)和損失速度公式(公式三)進行計算並作圖,計算結果和所得圖表,與A320-200的類似。

4、損失速度引發失速的風險不容忽視:比如A320-200光潔狀態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飛行,失速速度191節(354公里每小時)。如果飛行高度35000英尺以7000英尺每分鐘上升率爬升,持續1分鐘後,損失速度317公里每小時,實際速度降為473公里每小時,失速風險極大,非常危險。

5、損失速度的關鍵原因:超過臨界上升率和爬高時長,二者缺一不可。巡航期間,因特殊要求(比如:為了避開空中相撞而執行TCAS機動)飛行機組需按程式快速上升,並未發生航空器損失速度過多,不意味著過快上升而引發失速的風險不存在。

對於短時間快速上升,上升的高度不多,航空器的勢能增加有限,動能未過多損失,因此,速度不會大幅度下降,不至於失速。

第四章的計算中也給出理論資料:A320-200重量68噸在35000英尺以4000英尺每分鐘上升率爬升1分鐘,損失速度71公里每小時,影響不大;持續2分鐘後,損失速度迅速增加到217公里每小時,有失速的趨勢。

因此,控制爬高時長是避免過多損失速度的關鍵。

基於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6.2 建議

1、在巡航期間,航空器不要持續(三分鐘)超過臨界上升率(由所在高度和自身重量決定)爬高(除非按TCAS的RA指令避免飛行衝突),否則,儘管發動機功率100%,該機仍會損失速度,一旦持續過長爬高進入失速,改出失敗,有可能釀成墜機事故。

2、飛行機組不僅應當瞭解空客飛機巡航期間,當迎角大於失速迎角,無論速度是大還是小,都會失速的特點;

還應理解一旦超過臨界上升率,必將造成速度換高度的原理,以及損失速度最終引發失速的危害,準確查閱和使用航空器各種組合條件下(不同重量在不同的飛行高度)的臨界上升率,和航空器各種組合條件下(重量、飛行高度、上升率、爬高時長)的損失速度,在飛行中正確控制航空器,避免重蹈以上兩個案例的覆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