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助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未來網(www.k618.com)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宋霞霞)“我們村的教學點離家又近又方便,而且現在硬體設施絲毫不遜色於城區的學校。 ”2017年春季開學的第一天,湖北襄陽的一位家長領著孩子報名時說道,經過綜合考慮,全家一致同意讓孩子轉回村裡上學。

類似這樣的事情,今年春季新學期在襄陽市襄州區146個教學點都有發生,全區有857名“小候鳥”返回村裡教學點就學。 可以說,這群孩子是資訊化助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縮影。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信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時表示,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頻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 可以發揮互聯網優勢,實施“互聯網+教育”,讓山溝裡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共識,一年來,國家網信事業迅速發展,在助力城鄉教育資源平衡層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9月,全國超過2/3的義務教育學校已接入互聯網,全國義務教育學校多媒體教室達225萬間,占教室總數的近6成;“優質資源班班通”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全國6.4萬個教學點全部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的“三到位”;“網路學習人人通”,師生空間開通數量2014年已有3600萬個。

各地全面建設“教育資訊化”,助力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建設,使城鄉學校的班級實現終端無差別。

2016年,貴州印江自治縣委、縣政府籌措6400萬元專用經費,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力度實施教育資訊化建設,使全縣村級完小以上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條件達標,讓印江的教育資訊化建設適度得到超前發展。

專用經費得到落實後,印江自治縣教育局又迅速為146所中小學集中採購、安裝了875套“班班通”。 同時,鄉鎮教辦和學校也自行採購、安裝了417套“班班通”設備。

河北石家莊市作為全國教育資訊化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8月,全市2000餘所中小學校全部接入寬頻網路,實現了“寬頻網路校校通”;全市80%以上的學校接入石家莊教育都會區網路,實現了“優質資源班班通”;全市千余名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註冊開通了人人通空間,努力實現“網路學習人人通”。

並且,石家莊市在2016年還通過“金榜題名”教育電腦與線上教育平臺101網校合作,整合全國名校名師資源,滿足石家莊市中小學生網路學習的需求,使學生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河南鄭州市則通過市、縣區、學校等多級部署中小學班班通系統,並在班級中配置相同的多媒體教學終端,形成完善的網路多媒體互動教學平臺。 並且結合實際情況,打破城鄉間校際壁壘,探索“走師”“走生”並進及平臺共用的方式。

此外,鄭州市還利用“班班通”平臺,建設開發基礎優質教學資源庫,在班班通網路應用平臺的基礎上,實現基礎教學資源、名師課程資源、校本特色資源的資源分享。

如今,在中國大地的許多鄉村學校中都能感受到充滿現代化氣息的資訊化教學手段,充分改變著過去的“一支粉筆教到過年”的簡陋教學模式,讓更多的農村地區孩子享受到城區孩子一樣的教學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