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滿載77年鄉愁 97歲抗戰老兵從臺灣回川見親人

19日, 97歲老兵胡定遠抵達成都。

鄉愁, 是一灣淺淺海峽, 97歲的胡定遠站在那頭, 念叨著四川老家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

4月19日晚9點,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一架從寶島臺灣飛來的飛機, 穩穩降落在四川的土地上, 胡定遠蹣跚著從機艙走出, 眼前的景象令這位老人眼眶濕潤, “我回家了。 ”

對胡定遠來說, 鄉愁成了一張小小的機票。 時隔70餘年後, 這趟遲來的飛機終於載著他回了家鄉。

4月19日晚9時許, 雙流機場的出口格外熱鬧, 夜幕下的寧靜在熱心志願者、媒體記者的等待裡, 變得愈發地熱鬧起來, 有不少路過市民也加入到等待的隊伍。

當晚9點45分左右, 胡定遠坐在機場提供的輪椅上, 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裡。 面對前來迎接的志願者, 胡老微笑著, 點頭、揮手以示回應, 還用地道的瀘州話不斷說著“謝謝”。 同時, 他的目光始終在打量周圍的景象, 70餘年時光飛逝, 這裡的景象早非當年。

“估計老家沒人認識我了。 ”胡老輕歎。

77年後重回家鄉的胡定遠, 在青羊區一酒店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聊起瀘州老家以及抗戰的記憶。

1940年4月, 油菜花剛開始凋零, 胡定遠從姐夫家出門去趕場, 剛走到半路上便遭抓了壯丁, 然後被“送”上抗日前線作戰。 也是從那天起, 他的人生發生重大轉變。

胡定遠說, 入伍前他還不叫胡定遠, 這是後來在抗戰中, 部隊長官給他取的名, 希望能以平定戰亂為己任, “去過湖北一帶, 後來又到了遠征軍。 ”

“抗戰勝利那天, 部隊熱烈慶祝。 ”胡定遠笑著說, 那是他和戰友最開心的時候, “那時候想的可以回家了。 ”然而, 命途多舛, 他又隨部隊輾轉多地, 最終在1946年左右抵達海峽對岸的臺灣,

卻始終沒等來能回老家的通知。

今年3月初, 胡定遠的孫女在網上發佈爺爺尋四川親人的資訊。 隨後, 被全國眾多的熱心網友接力轉發, 在網上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尋人熱。

“在當地政府、熱心人及媒體的幫助下, 我們耗時10餘天找到了符合條件的一家子。 ”瀘州志願者蘇佐告訴記者, 尋找之路十分艱難, 老人印象裡的地名, 很多都換了名字, 或者消失在了歷史裡, “但在大夥兒努力下, 找到了附近的李家三兄弟, 應該是老人姐姐的兒子。 ”

“十分感謝這麼多好心人。 ”胡老說, 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親人, 還能重回家鄉走一走, “這輩子就沒遺憾了。 ”

四川關愛老兵川軍團負責人王虹表示, 按照原定計劃, 胡老會在20日上午啟程回瀘州老家, 與健在的三個侄兒等80余位親人相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力攝影楊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