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拖拉機拉出黃金道 黃柏樹架起致富橋

□本報記者汪登平文/圖

冉俊林的黃柏林。

“臉朝黃土背朝天”“靠山吃山”“看天吃飯”一直是龍潭鎮丹泉村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真實寫照,

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 這些面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

“看到這坡上樹苗長得好, 我啷個不高興嘛, 等這批黃柏成林了, 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日前, 記者來到該村冉俊林的黃柏種植基地, 看著鬱鬱蔥蔥的黃柏林, 冉俊林興奮不已。

據龍潭鎮扶貧辦公室主任李永前介紹, 冉俊林是該村建卡貧困戶, 2014年因學致貧, 被村委會列為建檔貧困戶。 為了解決他想跑運輸無資金的問題, 該鎮黨委、政府積極為他協調了4萬元小額貸款, 讓他買了一輛小型農用車, 依靠在集鎮拉磚、拉砂, 再加上自己和妻子做一些零工, 一年可帶來5萬元左右的純收入。

“以前窮, 是因為兩個孩子讀書, 負擔重, 現在兩個娃兒畢業了, 壓力一下子減輕了,

現在最當緊的是給兩個兒子存錢娶媳婦!”冉俊林笑著說。

雖然摘掉了“貧困帽”, 但冉俊林空閒時總是琢磨著搞個第二產業。 他從當地藥材商那裡瞭解到黃柏市場價格很可觀, 而且栽種成本也不高, 於是動起了種植黃柏的念頭。

2015年底, 他流轉荒地15畝, 加之其他村民入股5畝地, 搞起了黃柏種植, 同時也帶動了當地8戶農戶種植了50余畝黃柏。

據冉俊林介紹, 黃柏預計3年就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目前市場價是5元一斤, 預計三年後20畝黃柏收入至少有20萬元左右。

“現在黨的政策好, 幫助貧困戶脫貧了, 但好生活是靠自己創造的, 踏踏實實幹, 沒有說脫不了貧的, 自己隨便搞點種植或者養殖都不至於再戴上‘貧困戶’這頂帽子。 ”冉俊林說,

今年他準備擴大規模, 想辦法再流轉10畝土地種植黃柏。

據瞭解, 該村2017年的重點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 規劃新建通達公路12公里, 通暢公路7公里;其次是因地制宜強化產業發展。 “目前全村中藥材種植達500餘畝, 發展山羊養殖600只, 養殖50只以上大戶有4戶。 實行‘以短養長’的模式如期實現全村脫貧, 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 ”該村黨支部書記冉俊峰告訴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