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福利,甘薯酒製作方法,方便又簡單

我們都知道, 甘薯是農村的一種我糧食之一。 每到收穫季節漫山遍野的甘薯在路邊曬著。 他們除了拿來賣, 拿來煮飯(甘薯有些地方是拿來煮飯的), 還剩下很多不是很好的, 那麼這些剩下的甘薯可以拿來做什麼呢?接下來我們看看甘薯釀酒師怎麼釀的。

(1)原料處理:薯渣要新鮮的比較好點、乾淨、乾燥。 有黴變, 加雜多的薯渣, 因帶有大量雜菌, 會導致酒醅污染, 而且會讓我們的酒產生很多雜味, 所以對於薯渣我們要做好嚴厲的選擇, 另外, 有黑斑病的甘薯也應挑出來。 釀酒前, 先將選擇好的薯渣粉粹成末, 貯于清潔、乾燥、通風的房屋裡待用。

(2)蒸料:在粉碎的薯渣內加85~90℃的熱水, 攪勻, 至薯渣吸足水而不產生流漿為好, 薯渣與水以100:70為宜。 在甑內蒸熟, 大汽蒸80min後出甑。

(3)接曲:熟料加冷水, 渣水比為100:(26~28)。 接著加曲, 渣曲比為100:(5~6)。 翻拌薯渣使其均勻, 即可入池發酵。

(4)發酵:人池前料溫18~19℃, 發酵週期為4天, 發酵中間溫度控制在30~32℃。 發酵結束, 料溫不得低於25~26℃。

(5)蒸酒:取料出池, 用簸箕將取出的料裝入甑桶。 操作要注意, 裝甑要疏鬆, 動作要輕快, 上汽要均勻, 甑料不宜太厚且要平整, 蓋料要準確。 裝甑方法通常有:“見濕蓋料”, 指酒汽上升至甑桶表層, 在酒醅發濕時蓋一層發酵的材料, 避免跑汽, 但若掌握不好, 容易壓汽;“見汽蓋料”則是酒汽上升至甑桶表層, 在酒醅表層稍見白色霧狀酒汽時, 迅速準確地蓋一層發酵材料, 此法不易壓汽, 但易跑汽。 裝料完畢, 插好蒸餾管, 蓋上甑蓋, 蓋內倒人冷水。

注意緩汽蒸餾, 大汽追尾。 蒸餾過程中, 冷卻水的溫度大致控制在:酒頭在30℃左右, 酒身不超過30℃, 酒尾溫度較高。 經摘酒後, 蒸得的酒為大渣酒。

(6)多次發酵:蒸餾過的渣冷卻後可再加曲繼續發酵, 第二次制得酒為二渣酒, 同樣可得到三渣酒。 一般發酵三次, 發酵週期為12天,

原渣可出酒47%左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