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服不行!韋樂平把脈網路“動脈硬化症”,藥方已出

飛象網訊(路金娣/文)未來網路的靈魂是網路架構的變革, 尤其是在面對患有 “動脈硬化症”且已堵塞75%的互聯網來說, 變革更是重中之重!

近日, 在“2017全球未來網路發展峰會-未來網路學術發展與產業進展論壇”上, 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一語中的直指現行網路存在的症狀, 並表示網路架構必須重新審視、重新架構、重新設計、重新定義。

現行網路重病癥結何在?

“架構角度來看有四個大問題”, 韋樂平講到:“一是網路剛性。 資源無法快速配置;二是設備封閉。 設備專用, 軟體昂貴, 基本被廠家鎖定;三是業務煙囪。 資源不能共用, 業務不能融合, 新業務提供非常難;四是運營複雜。 規劃、建設、運維都十分複雜, 運維成本高居不下。 ”

這些很致命的弱點靠現有架構是解決不了, 未來網路應運而生。

未來網路不是學術上的定義,

按照韋樂平的理解有兩個維度:第一, 滿足未來老百姓不斷變化的資訊通信和娛樂消費的需求;第二, 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資訊通信和生產需要的網路。

顯然這樣的網路, 網路品質要足夠好。 那麼, 如何來評價網路品質是否優秀呢?韋樂平給出了四個指標:丟包、延時、抖動和可用性。 回應要足夠快, 分鐘級,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組網足夠靈活、敏捷, 要快;覆蓋足夠寬, 所謂泛在, 能夠連接人和萬物;性價比足夠好的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

如何強效打破頑固癥結?

據瞭解, 要支援未來網路複雜多變的要求, 首先必須打破現有剛性的網路架構的制約, 構築一個簡潔、敏捷、開放和集約的新的網路架構, 才有可能。

無論是IP、光通信、移動,

都是技術, 一種實現技術, 真正靈魂性的東西是架構。 這是架構的重要性。 所謂靈魂就是隱藏在內部核心的, 但是又起決定性作用的。 所謂架構是確立了技術方向和後續技術設計的基礎, 架構不僅是一套抽象的準則和目標, 而且是用於每一個技術決定的基礎。

韋樂平指出現有網路已經不適應互聯網時代, 現有網路的架構實在電話網時代建立的, 如今當時的前提條件和準則都已不在或失效, 所以必須要重新架構。 “當然網路架構有很豐富的內涵, 不僅是我們所說的SDN/NFV, 包括層級的減少、核心節點的轉移, 網路的可程式設計和虛擬化等等, 其中基於SDN/NFV的新架構是網路重構的主線, 特別是以網路控制與轉發以及網元軟硬體雙解耦,

為基本特徵的新架構是全域性、革命性的架構。 ”韋樂平強調。

他指出, 新的架構有三大技術支撐:一是網路層面, SDN打破控制轉發一體的封閉架構, 實現網路軟體可程式設計的新紀元;二是網元層面, NFV打破軟硬體一體化的封閉網元架構, 實現網路資源虛擬化;三是資源的變革, Clouding打破網路與IT資源分離的局面, 構築統一雲化的虛擬資源池。

架構技術支撐調研結果如何?

據瞭解, 75%的運營商在2010年就開始部署SDN, 89%會在今年部署SDN。 2016-2017年, 多數運營商都會從概念驗證和評估走向商用部署階段。

韋樂平表示運營商希望在網羅大部分領域都部署SDN, 所以SDN不是單向技術, 是橫跨所有專業領域的。 此外, 韋樂平認為DCI(資料中心之間的鏈路),

DC(資料中心內部)、商用接入是2017年的三大重點。

NFV調研方面, 韋樂平指出81%的運營商將在2017年部署, 100%運營商會在合適的時間部署。

電信CTNet2025戰略怎樣轉變?

關於中國電信關於CTNet2025的戰略考慮, 韋樂平也給出了答案。 他指出中國電信要完成三個根本性的轉變:一是從互聯網應用被動地來適應網路向網路主動、快速、靈活適應互聯網應用的轉變。 二是從傳統煙囪式分省、分專業的網路架構向水準集成的One ChinaTelecom而轉變。 三是從PSTN為核心的組網向以DC為核心的組網新格局轉變。

據韋樂平介紹, CTNet2025目標架構, 分基礎設施層、網路功能層、協同編排層, 跟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架構是一致的, 且具備三大特點:新的三層架構, 關鍵是開放的API、基礎設施+網路功能+協同編排。 新網路能力,運營集約+資源統一+快速回應+網路開放。新的技術特徵,SDN/NFV/Cloud。

談到如何演進,韋樂平表示2015年-2020年是起步階段,分為兩個過程。一是網路虛擬化和雲化。在部分網元會引入NFV,包括vIMS、vEPC、vBRAS、vCDN等。以此同時部分端局進行DC化改造,隨選網路的商用化,希望今年年底能夠開始商用化。二是新一代運營系統。需要引入分層的SDN的控制器,同時網路協同與業務編排要引入,實施網路自動化配置,支撐隨選網路。

2020-2025年第二個階段,即統一全網雲資源。80%網路功能軟體化。100%的業務平臺雲化,實現網元DC化部署,及DC為核心新架構。部署頂層網路協同和業務編排層,統籌實體和虛擬世界。此外,新一代系統還要實現網路可程式設計,下一個指令,幾分鐘搞定一個。

最後,韋樂平表示這次網路架構衝擊,第一衝擊最大是設備製造商,第二是運營商,對於軟體發展商、IT廠商是很好的機遇。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生或死的抉擇中,韋樂平再次強調:“逼著你動,不想動也得動。現在讓你主動動,不願意動,到時候逼著你動就來不及了。這種危機性,前端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

新網路能力,運營集約+資源統一+快速回應+網路開放。新的技術特徵,SDN/NFV/Cloud。

談到如何演進,韋樂平表示2015年-2020年是起步階段,分為兩個過程。一是網路虛擬化和雲化。在部分網元會引入NFV,包括vIMS、vEPC、vBRAS、vCDN等。以此同時部分端局進行DC化改造,隨選網路的商用化,希望今年年底能夠開始商用化。二是新一代運營系統。需要引入分層的SDN的控制器,同時網路協同與業務編排要引入,實施網路自動化配置,支撐隨選網路。

2020-2025年第二個階段,即統一全網雲資源。80%網路功能軟體化。100%的業務平臺雲化,實現網元DC化部署,及DC為核心新架構。部署頂層網路協同和業務編排層,統籌實體和虛擬世界。此外,新一代系統還要實現網路可程式設計,下一個指令,幾分鐘搞定一個。

最後,韋樂平表示這次網路架構衝擊,第一衝擊最大是設備製造商,第二是運營商,對於軟體發展商、IT廠商是很好的機遇。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生或死的抉擇中,韋樂平再次強調:“逼著你動,不想動也得動。現在讓你主動動,不願意動,到時候逼著你動就來不及了。這種危機性,前端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