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雲南大山裡這個小山村,不光有世外桃源般的美景,還出過7個進士

在歷來被視為南蠻之地的雲南大山中有一個有著書香味名字的山村——古墨。 古墨因多有文墨之人而得名, 清朝年間考取進士的有7人, 妥妥的學霸村啊!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個世外桃源。

當雲南一個個小村子被冠以“世外桃源”的稱號然後被遊客覆蓋掉以後, 能成為“桃源”的地方越來越少。 古墨這個村子其實已經名聲在外, 以其保存較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靈秀的情人河、獨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純樸濃郁的民風民俗獲評“中國傳統村落”、“2013中國避暑小鎮”、“牽手2014中國最美村鎮”。 只是由於交通還不方便, 所以至今依然沒有太多旅客前去玩賞。

古墨因多有文墨之人而得名, 聽到古墨這個名字, 不由讓人想到筆墨紙硯, 想到古時文人墨客談詩論文, 品茶作畫, 一種靜謐而神密的文化意蘊。 事實也是如此, 古墨村外來人口極少, 顯得安靜祥從環境上來看, 這裡確實是一個靜心修身的好地方, 確實適合讀書創作。

古墨之美, 美在“古磨坊群”。

古磨坊群點綴在情人河的河道上

境內山巒雄偉、河流奔放、古木參天

是古墨人眼裡的風景

更是古墨人心靈的皈依

情人河清澈靈秀,流淌情愛

古墨的靈性全在一條情人河

情人河流經古墨全境

將古墨一分為二,因閒暇之余

未婚青年男女常到此約會而得名

楚楚相惜的人們到河邊唱歌、對調、散步,訴說芳意,一條情人河成就了無數佳偶,流淌的都是情,都是愛。因情人河上游生態植被較好,河水常年清澈見底,就算五、六月份大雨傾盆,也無半點渾濁。

古磨坊群與石結緣,吟誦古今。 沿河兩岸與“石”有關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磨坊群、碾子坊、榨油坊、造紙坊錯落有致,巧奪天工,逶迤婉轉的石頭路、簡潔精緻的石板橋巧妙地連接著古磨坊群。建築上都採用以石條為基、壘石為牆、青石板為頂、石頭鋪路、石板為橋的風格。

世間有奇香,香從古墨來。古墨香,朝出文墨,晚來古茶。先言文墨,再說古茶。

古墨之村,是馬幫時代滇西茶馬古道順下線(順寧至大理下關)邊緣上的一個古村。“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踏上全由石板鋪成的入村道上,穿過一木接一木的古核桃樹,古香樟樹林中,這便是古墨人心靈的皈依佛地,他鄉人眼裡的錦繡山河。

古墨之名,史為臨滄兩大古鎮之一,與“魯史古鎮”齊名。古墨得名,是因早期多出文墨之人也。據相關資料記載,該地在清朝年間考取進士有七人,如今還存有進士牌匾,以此為證。

俗語言,“人如其名”。中國人取名,不論是人名還地名,都善於專研詞源的智慧。《尹文子·大道上》載:“名稱者,別彼此而檢虛實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古墨之名,與史相連,可以說是前人給予今人的“墨寶”,也可以說是詩禮鄉多出才子的真實寫照,亦得益于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傳承。

古墨盛產玉米和稻穀,祖祖輩輩都靠水磨坊來磨面,最早的古磨坊建于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現有磨坊33間,其中可用19間,碾子坊1間,榨油坊1間,磨坊遺址14間,造紙坊遺址1間,石橋9座,在情人河上見證古今,歷盡滄桑,容顏卻依舊燦爛。水磨坊對於研究農耕文化,研究傳統米麵加工、榨油工藝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村寨依山而建,隱藏于核桃林中。古墨盛產核桃,據聞流浪河兩岸及村寨周邊山坡上成片的核桃樹多達6000多畝,樹齡上百的古核桃樹有4000多棵,所以這裡又被稱為核桃穀。整個村子都在核桃林中,核桃林就是整個村莊,形成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的優美景致。

核桃林中的石板房人家,家家用石頭砌牆堅實厚重,用薄石板蓋屋頂冬暖夏涼,用厚石板鋪地古樸大方。隨處可見的石桌石凳,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讓人倍感親切。可謂戶戶小園庭院,院內花草成行,門前渠水潺潺,屋後鳥鳴清幽,天人合一,美不勝收。

古墨村的幽靜,祥和

就像一位在深山中修行的學者

不驕不躁,卻富有涵養

這個世外桃源是名副其實吧?

【小貼士】

古墨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距縣城112.6公里,東接清華村,南連魯史鎮團結村,西連魯史鎮河邊村,北與牌坊村相連。

交通:鳳慶到詩禮的中巴車,票價32元,112公里4小時左右到。詩禮到古墨6公里多,鄉村級彈石路,沒有班車,只能徒步,鄉客運站前行百米左右有一岔路,順左邊的鄉村級彈石路走即可(途中可以抄近道,走一段還保留著的茶馬古道)。

自駕:昆明→鳳慶→詩禮→古墨(鳳慶到詩禮是盤山公路,詩禮到古墨目前是鄉村級彈石路,路不好走);也可以走保山昌寧或者大理巍山、南澗到詩禮 。

住宿:古墨村有旅館客棧可住。

情人河清澈靈秀,流淌情愛

古墨的靈性全在一條情人河

情人河流經古墨全境

將古墨一分為二,因閒暇之余

未婚青年男女常到此約會而得名

楚楚相惜的人們到河邊唱歌、對調、散步,訴說芳意,一條情人河成就了無數佳偶,流淌的都是情,都是愛。因情人河上游生態植被較好,河水常年清澈見底,就算五、六月份大雨傾盆,也無半點渾濁。

古磨坊群與石結緣,吟誦古今。 沿河兩岸與“石”有關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磨坊群、碾子坊、榨油坊、造紙坊錯落有致,巧奪天工,逶迤婉轉的石頭路、簡潔精緻的石板橋巧妙地連接著古磨坊群。建築上都採用以石條為基、壘石為牆、青石板為頂、石頭鋪路、石板為橋的風格。

世間有奇香,香從古墨來。古墨香,朝出文墨,晚來古茶。先言文墨,再說古茶。

古墨之村,是馬幫時代滇西茶馬古道順下線(順寧至大理下關)邊緣上的一個古村。“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踏上全由石板鋪成的入村道上,穿過一木接一木的古核桃樹,古香樟樹林中,這便是古墨人心靈的皈依佛地,他鄉人眼裡的錦繡山河。

古墨之名,史為臨滄兩大古鎮之一,與“魯史古鎮”齊名。古墨得名,是因早期多出文墨之人也。據相關資料記載,該地在清朝年間考取進士有七人,如今還存有進士牌匾,以此為證。

俗語言,“人如其名”。中國人取名,不論是人名還地名,都善於專研詞源的智慧。《尹文子·大道上》載:“名稱者,別彼此而檢虛實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古墨之名,與史相連,可以說是前人給予今人的“墨寶”,也可以說是詩禮鄉多出才子的真實寫照,亦得益于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傳承。

古墨盛產玉米和稻穀,祖祖輩輩都靠水磨坊來磨面,最早的古磨坊建于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現有磨坊33間,其中可用19間,碾子坊1間,榨油坊1間,磨坊遺址14間,造紙坊遺址1間,石橋9座,在情人河上見證古今,歷盡滄桑,容顏卻依舊燦爛。水磨坊對於研究農耕文化,研究傳統米麵加工、榨油工藝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村寨依山而建,隱藏于核桃林中。古墨盛產核桃,據聞流浪河兩岸及村寨周邊山坡上成片的核桃樹多達6000多畝,樹齡上百的古核桃樹有4000多棵,所以這裡又被稱為核桃穀。整個村子都在核桃林中,核桃林就是整個村莊,形成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樹中,人在景中”的優美景致。

核桃林中的石板房人家,家家用石頭砌牆堅實厚重,用薄石板蓋屋頂冬暖夏涼,用厚石板鋪地古樸大方。隨處可見的石桌石凳,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讓人倍感親切。可謂戶戶小園庭院,院內花草成行,門前渠水潺潺,屋後鳥鳴清幽,天人合一,美不勝收。

古墨村的幽靜,祥和

就像一位在深山中修行的學者

不驕不躁,卻富有涵養

這個世外桃源是名副其實吧?

【小貼士】

古墨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距縣城112.6公里,東接清華村,南連魯史鎮團結村,西連魯史鎮河邊村,北與牌坊村相連。

交通:鳳慶到詩禮的中巴車,票價32元,112公里4小時左右到。詩禮到古墨6公里多,鄉村級彈石路,沒有班車,只能徒步,鄉客運站前行百米左右有一岔路,順左邊的鄉村級彈石路走即可(途中可以抄近道,走一段還保留著的茶馬古道)。

自駕:昆明→鳳慶→詩禮→古墨(鳳慶到詩禮是盤山公路,詩禮到古墨目前是鄉村級彈石路,路不好走);也可以走保山昌寧或者大理巍山、南澗到詩禮 。

住宿:古墨村有旅館客棧可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