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湘雅三醫院完成“達芬奇”機器人手術833例

鳳凰湖南訊 4月20至21日,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主辦“2017湘雅機器人手術國際會議”。 會議現場除常規的學術講座, 還設計有湘雅論壇、小組討論和手術現場直播。

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2016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Timothy R. Billiar, 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機器人與微創外科培訓中心主任Koon Ho Rha, 西京醫院婦產科主任陳必良等國內外著名專家齊聚一堂, 探討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的新進展, 就提高機器人手術療效、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等相關問題進行多角度對話和探索, 為廣大同行帶來一場國際前沿、高水準的學術交流,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機器人手術的臨床應用與研究發展提供一個國際交流平臺。

據悉, 湘雅三醫院自2015年10月15日開展湖南省內首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以來, 截至2017年4月15日, 共開展“達芬奇”機器人手術833例, 其中婦科702例, 居全國第一。 僅2017年3月份, 湘雅三醫院完成機器人手術量位居全國第五。 同時, 該院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國產機器人和進口機器人的醫療結構。 該院與天津大學合作, 於2014年3月成功開展了中國首例“妙手”國產手術機器人臨床手術。

在我國, 200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引進國內第一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 11年來, 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十分迅速。 最新資料顯示, 目前, 我國已引進63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成了中國許多頂級醫院的必備醫療器械之一,

被不少專家推崇為“奇機達人”。 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外科、胸外科、婦科等多個領域的等高難度手術的重擔, 正逐步落到這位機器人身上。

據瞭解, 手術機器人的問世標誌著外科術式的“第三次革命”。 以前, 微創手術的概念往往局限於“腔鏡”技術, 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問世, 則進一步拓寬了微創手術的範疇, 代表了現代微創手術的最高技術和前沿水準。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當今全球唯一獲得FDA批准應用於外科臨床治療的智慧型機器人微創手術系統。 它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 即醫生控制台、床旁機械臂系統及成像系統。 醫生控制台遠離患者所處的無菌區域, 主刀醫生通過雙手和雙腳來控制器械和高清攝像頭,

完成一系列的手術操作;床旁機械臂系統位於患者床邊, 主要為機械臂及攝像臂提供支撐, 助手在床旁機械臂系統邊工作, 主要職責是更換手術器械及攝像鏡頭, 協助主刀醫生完成手術;成像系統則為高解析度3D鏡頭, 10倍以上的放大倍率, 提供給術者比開放手術更為清晰精確的視野。

目前, 湘雅三醫院機器人手術已經運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婦科等臨床科室。 (特殊病例有——婦產科: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清除術、保留生育功能的次廣泛宮頸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外陰癌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普外科:低位直腸癌根治術、胃癌根治術、胃旁路術治療糖尿病手術;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腎癌、腎盂癌、膀胱癌等根治術;胸外科:縱隔腫瘤切除術。

見附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